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商演义-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经 二经 三经 四经
山顶洞人后代向南迁徙的人口分作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走“山路”,沿着太行山的东坡向南。这一支人口称作太行人。一条路线是走“水路”,沿着海边的湿地也是向南。走水路的这一支在古书中称作东山经人。东山经人到达山东丘陵,又称作东夷。这一支人口到达了山东丘陵,与山东丘陵的土著汇合。汇合起来的人口在考古上叫作大汶口人。大汶口文化的遗址开始于公元前 4100年,结束于公元前2600年。关于东山经人的迁徙记录,古书山海经收集在东山经。
一经
(原文)
第1山
东山经之首,曰樕su朱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鱅鱅之鱼,其状如犁牛,其音如彘鸣。
(乾昧,指遥远的北方。食水就是桑干河。桑干河从樕朱山发源出来。海,不是今天的渤海,海水还没有后退,大约在北京,周口店一带。鱅鱅,这是以水中生物为食的哺乳动物。古书中多次出现。这是因为,始族的早期,始族人捡拾水中的“活师”为食物,“结识”了鱅鱅之鱼。)
第2山
又南三百里,曰藟lei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
(在桑干河南三百里,一条叫作湖的水流向东流进桑干河。活师,在今天叫作蚌和螺。请读者注意,樕朱人是沿着“海边”向南迁徙,这活师可能是海蚌和海螺。樕朱人捡拾活师为食。)
第3山
又南三百里,曰栒犬(木旁)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6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叫。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此虫)鼠,见则其邑大旱。(水只)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zhen魚,其状如(双人反文魚),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
(北流注于湖水,可知栒犬在湖水南。)
第4山
又南三百里,曰勃垒之山,无草木,无水。
(无草木,无水,显然是遗址。)
第5山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减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魚感)魚。
第6山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木节)。姑儿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魚感)魚。
(北流注于海,是说减水和姑儿水从分水岭发源,向北流入海河水域。)
第7山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诸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泽,太行山东坡海浸的水域。)
第8山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木雩yu)。(木乐)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第9山
又南三百里,曰犲chai山,其上无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予予)之魚。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夸父,在这里是动物。夸父能够大水,可知以后演变出来夸父追日的神话。)
第10山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其中多(双人反文魚)(虫庸),其状如黄蛇,魚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独山,已经在黄河水域。)
第11山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tong,其名自叫。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水玉。
(环水,从行文看,是黄河注入淮河的支流。江即是淮河水域。)
第12山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金享)于江,无草木,多瑶碧。激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ci嬴(羊)。
(注释与探索)
在遥远的北方,桑干河边,一支叫作樕su(朱虫虫)的始族。这支始族传说在东方海湾里有象海猪似的动物。这是古老的传说。
海湾消失了,桑干河变浅了,始族分支了,食物枯竭了。一次大洪水迫使樕朱始族开始了迁徙。樕朱人向南,有一片湖。湖水向东流进桑干河。簌朱人在湖边住下来,捡拾蚌螺。
也许是几百年以后,也许是千年以后,簌朱人向南来到叫作栒(木犬)的地方。栒犬在(水只)水边,只水向北流进湖里。簌朱人饲养犬。犬是簌朱人的忠实伙伴。犬帮助簌朱人扑捉小动物。簌朱人能够扑鱼,就用魚喂犬,当作奖励。这是一片山地,其实就是湖水的南岸,湖水方圆三百里。簌朱人在这里生存下来,组成了村落,创造了自己的文化生活:
“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这是舞表演的动物形象)。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这是松鼠)。
“其中多箴鱼,食之无疫疾,”(这是对医药的探索)。
从这些记载可以知道,簌朱人在这里生存了不少于一,二千年。
簌朱人沿着太行山的山脚向南迁徙,越过栒犬山,进入海河水域和滹沱河水域的分水岭。海河是今天的名字,古名叫作九河,由几条支流汇合,入海的一段叫作逆河。在樕朱人时代,分不出河道,是一片海水,就叫作海。簌朱人没有越过分水岭,沿着分水岭的北坡向东。这一路上度过了两条水,一条水叫作减水,一条水叫作姑儿。这两条水都向北流进了海河,从姑儿向东到了分水岭的东段,海河和滹沱河之间的水域叫作泽:
“诸绳之水东流注于泽,”对海河的支流叫作诸绳。
“泺luo水东流注于泽,”在山东济南有泺水。这是一支叫作泺的始族定居在那里,始族的名字成了今天的水名。山东济南在古书时代划分为“东山”。这里的泺是在滹沱河。
进入黄河水域:
“才(犬旁)山,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夸父是渭河传说,在这里出现。)
“又南三百里,末涂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mian,”末涂和沔在渭河出现,是渭河上游河段的方言。簌朱人在黄河地区有始族汇合进来。
黄河没有主河道,沔是指黄河水域,簌朱人过了沔就是山东丘陵。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古汉语叫作河,非古汉语叫作江,从江字可以知道,簌朱人向南绕过了山东丘陵。这一篇资料最后一个名字是: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dui于江,”
山东丘陵是古中华的起源地区之一。簌朱人是山东大汶口人的起源之一。簌朱人到达山东丘陵的时间不晚于公元前四千五百年。距今万年,樕朱人在桑干河时,海水在北京,周口店一带,樕朱人到达山东丘陵时海水已经退回渤海,与今天的地貌差不多。在四千多年的长途迁徙中,有后代在途中分支出去,也有渭河人汇合进来。
二经
(原文)
第1山
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涮湣之泽。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车令车令),其名自叫,见则天下大水。
(空桑山在桑干河边,沮吴是一块湿地。沙陵就是沙滩,洪水退后的地貌。空桑山是一块四面被水包围的山地,一支始族分支在这里生存。食水,在一经是“食水出焉”。兽,在一经是“其状如犁牛”。樕朱人和空桑人实际上起源在一个地区,是两支不同的分支后代,在时间上空桑人要晚。
第2山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穀而无水,多鸟,兽。
(穀,是树。多鸟,兽,这是一块干爽的土地。到了空桑人时期,地貌的条件比樕朱人时期好一些,樕朱人时,是沿着山脚迁徙,空桑人能够到达平地。)
第3山
又西南四百里曰()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王行)。
第4山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无草木,多砥砺。
第5山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灃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鳖鱼其状如胏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在始族时代,始族名,地名,巫祠名往往是一个名字。这里的葛就是一支分支始族的名字。空桑人向南迁徙中分支的名字有:曹夕,峄皋。峄山,在山东。葛,余蟜,杜父,耿,卢其。这些名字,在今天看,不是古汉语,说明这个时期古汉语还没有形成。)
第6山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蟜之山,其上多梓(犬幼),其下东荆杓shao。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tu而鸟喙,鸱chi目蛇尾,见人则眠,名(犬九犬余)其名自叫,见则螽蝗为败。
(再向南,进入海河水域,海河水域出现了洪水退后的地貌。)
第7山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无草木,多水。
第8山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无草木,多水碧,多大蛇。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犬需),其名自叫,见则其国有恐。
第9山
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cen水,其中多()鹕,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其名自叫,见则其国多士功。
第10山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第11山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第12山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第13山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无草木,多大蛇,多碧,水玉。
第14山
又南五百里,曰缏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东流注于沙泽。
第15山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犬敝犬敝),见则天下大旱。
(樕朱人的记载有“姑儿”,空桑人的记载有“射姑”,“北射姑”,“南射姑”,“姑逢”,说明樕朱人和空桑人向南迁徙的路线很接近,樕朱人遗留的“地名”空桑人继续使用。再向南,进入黄河水域。)
第16山
又南五百里,曰鳧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zhen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龙虫)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第17山
又南五百里,曰(石西土)山,南临(石西土)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獋hao狗,名曰()()。见则其国多狡客。有鸟焉,其状如鳧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钩,见则其国多疫。
(狡客,狡字见“诗经,郑风”,狡童,是黄河边的方言。上面的动物不是实际的动物,而是由人扮演的歌舞形象,巫祠墙壁的图画和塑像。这个时期叫作动物崇拜时期,在时间上不早于公元前五千年。空桑人的记载到这里结束。空桑人到达的地方叫作(石西土)山,向南受到黄河的阻挡,向东是湖泽,空桑人在这里停下来。古书有“水薄空桑”的神话,空桑就是空桑人起源的地方。空桑人汇合进了大商,空桑人的神话也带进了古汉语。空桑人生存在黄河的下游河段,这个地区 三经
(原文)
第1山
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歹羊)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糜而鱼目,名曰()胡,其名自叫。
第2山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歧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第3山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钩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
第4山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第5山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胡射,尸胡,空桑人有射姑,胡字在周以后大量出现。语言的演变能够帮助我们辨识始族关系。胡射这样的语言,我们能够想像尸胡人是燕,赵人的祖先。)
第6山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铜,多桃李,其草多菌浦,其兽多糜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鱼亶鱼有)。
第7山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大龟。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鱼合鱼合)之鱼,其名自叫。
第8山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足每)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名自叫。
第9山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洠#麢啬荆薏菽荆喾纭J巧揭玻阍卑倮铩
(尸胡人的记载到这里结束。尸胡人的地区比空桑人更在东面,他们无法越过宽阔的黄河,停留在河北平原,古称燕赵地区。)
四经
(原文)
第1山
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犬曷)狙,是食人。有鸟焉,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鬼斤)雀,亦食人。
第2山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展水,其中多鱃xiu鱼,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在大平原不能出现向西流的水,这里是西辽河地区,大兴安岭的西坡。)
第3山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东始之山,其上多苍玉。有木桑,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草已),可以服马。此(水旁)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多(草此)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蘼芜,食之不(米费)。
第4山
又东南三百里,曰女烝zheng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鬲ge水,其中多薄鱼,其状如(鱼亶)鱼而一目,其音如欧,见则天下大旱。
第5山
又东南二百里,曰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鱼旨)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有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名自叫,见则天下大(禾襄)。
第6山
又东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泽,其中多(鱼有)鱼,其状如鱼而鸟翼,出人有光,其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旱。
第7山
又东北二百里,曰剡yan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穴瓜瓜),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第8山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食尾,其名曰(非虫),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钩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其中多(鱼旨)鱼。
(太山就是泰山。一共八山,最后一山是泰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