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武侠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你?”
连小虎头一嗡,见陶思思眼光中没有羞涩,只有诚挚纯洁的热情和爱意。
“可惜小妹和大哥没有机缘早相识。小妹第一次见大哥,是在听月山庄的比武大会上,那时你在比武。卧虎岗一战,你声名鹊起,小妹十分仰慕,也有心结识,但缘吝一面。和大哥相识是在荷花湖,那时见大哥回护倭寇,心中十分失望,以为自己仰慕的英雄只是个不明事理,自甘堕落,无情无义地小人,但……小妹那一剑刺入大哥胸膛……小妹从大哥自绝地眼神中突然间明白了许多事情,大哥不是为了回护倭寇,大哥是为了心中逝去的爱。”
连小虎听着陶思思绵绵语声,回思过去,心头惘然。
陶思思眼角有些湿润,半晌道:“小妹有时十分羡慕樱花,人一生一世能寻到生死相许的恋人,生命又算什么呢。从冰冷的剑锋刺入大哥胸膛的那一刻,小妹就对自己说,连大哥是值得你爱的人。”陶思思说完这话,拭去眼角泪水,竟不望连小虎一眼,转身疾步回舱。
连小虎独自一人立在船头,海风拂面,心潮澎湃。良久,才回过神来,以思思的美貌和柔情,他如何能不动心,可……自己还有爱的感觉吗?
第一百零九章、返京
隆隆炮声将他惊醒,回头一看,海面上过来一列船队,当先一条福船,战旗上巨大的“陶”字迎风招展。王大进率着一干校尉恭立船头。陶思思向大船上挥手,嘴里道:“爹爹……”
大船船头一将军,甲胄鲜明,五十多岁光景,白面长须,颇有儒将风韵。两船靠近,搭上过桥,陶思思搀着连小虎过去。
王大进大声道:“将军,陶小姐此役立了大功,盘龙岛魁首海啸就是小姐斩杀的。”
“大进,她一个小孩儿如何能搏杀顽凶。你们莫宠她,本将军正要治她擅自出走的罪。”
“爹爹……爹爹如何不相信王大人的话,海啸那恶魔是连大哥和我搏杀的。”
“这位就是连小虎?”
陶思思脸先红了起来,嗔道:“爹爹,他因为诛杀恶魔海啸身上负了伤。”但也不好意思再扶连小虎了。
连小虎抱拳施礼。陶理上下打量一眼,见他脸色苍白,脚步轻浮无力,只是一个普通少年,自然不信女儿所言,但女儿安然无恙就好,他那里计较这些小事。陶理转头冲众军校道:“皇上闻的诸位灭了张贼余部的捷报,赐旨宣招汝等进京。”
众校尉齐声欢呼:“吾皇万岁。”
“诸位战阵辛苦,本将军设宴给诸位接风。”
连小虎听的战船要改航南京,突然间想起他的结拜兄弟允文来着,自从听月山庄一别,许久不见了。
连小虎在船上闲来无事,试着做蛹蝉式复原,谁知竟然搅动四肢百骸生出无数狂魔般的气机,在任、督二脉内翻天蹈海地冲撞,疼痛的他以为会就此崩脉死去。连小虎不敢再去尝试,再试,只怕走动都困难。
船队驶入长江,连小虎见众军士忙里忙外的抬出数个巨大的木桶,倒上水,似要洗物事。
连小虎瞧着,王大进忽然过来拍着他肩亲热道:“小兄弟,气色好些了。”其实连小虎知道自己气色是愈加不好,指着桶疑问。
王大进挤挤眼,笑道:“小兄弟,一时便知。”
众军士加好水,又进了底舱。不一时,“哼哧哼哧……”地抬上百十个袋子。一个五大三粗地军士拆开袋子,里面白花花地粗盐。连小虎正纳闷没有洗盐的,那军士伸手袋中摸出一物,“扑通”丢进木桶。
连小虎眼光大不如前,那军士动作又快,也看不清。
王大进拉他过来,道:“兄弟,看看,这就是咱们的战利品。”
连小虎不禁后退了一步,水上浮着一物,龇牙咧嘴,竟是人头。
王大进见连小虎吃惊地神情,哈哈大笑,道:“小兄弟,这都是你们砍下来的人头,怕什么!”
连小虎结舌道:“为……何?”
王大进笑道:“这般倭寇首级,一个五十两雪花银,五十锭银钞,岂能不割回来领赏,再说,咱们把这般小鬼子的头洗净了挂着,大船驶进下关,那是何等威风。”
连小虎看这些人头,果然都留着倭寇的发髻,只是个个皮色为盐屑腌泽,已呈淡青色,愈显狰狞。他看的心里一阵作呕,可那些军士像洗青菜萝卜一般,拎着头发,水中涮涮,毛刷子将沾染的尘土血迹擦去,显出个面目,绳索在发根上一挽,系结实了,又换下一个,极是麻利。众军士手疾眼快,不一时,百十个人头串成一串,挂在了船帮上。而甲板上尤自堆了小山一般的人头,怕不有四五百个。连小虎大为怀疑,盘龙岛上拢共不过二三百倭寇,大部分逃走,如何恁多倭寇的首级。他正疑惑着,就听王大进喊道:“对对,就这俩,给我挑出来。”
两个貌像大气的人头摆在了甲板上。王大进道:“试试。”一个校尉手里拎着头盔,罩在俩人头上。“这个不行,换一个。”试来试去,终于合丝合缝地挑出俩头盔给俩大气人头戴上,两人头顿显威武了。王大进点点头,甚为满意。
校尉将两个人头放置石灰盒内,道:“大人,如何写?”
“这家伙横眉怒目,就写上,海啸,张贼匪首;小鬼子都是坏样,就这小子,写上,足利八叉,足利义满兄弟。”
连小虎不知道足利义满是东瀛现时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将军,把持朝政,但他已经明白王大进的意思,这里面真正倭寇的首级没几个,大多是海龙帮徒众的头颅割下来滥竽充数,只是难为了这些军士还要给每个头剃发。连小虎一时间忽然想起临安县的那位贾县太爷,这一文一武,造假的功夫是艺出同门。贾县太爷已经做上了五品知府大人,这位千户长王大人只怕不日也要荣升。
连小虎再也看不下去,转身回舱。坐在舱中生闷气,明燕影来看他伤势,见他气鼓鼓的,笑道:“兄弟,何事?连小虎写了,明燕影笑道:“兄弟,你以为是王大进作假?”
“难道是陶将军?”
“这造假的也不是陶将军,是皇上。”
连小虎诧异道:“怎么挨上皇上?”
“这天下事皇上一人说了算,不造假能活吗!”
连小虎写道:“要是有谁能管皇上就好了。”
明燕影扑哧笑出来,道:“兄弟,别犯傻念头,就咱们这国家,再过六百年,只怕还是有皇上,还是皇上说了算。来,大姐给你搭搭脉。”
第一百一十章、东家
自洪武二十年金山一战,元残部主力纳克楚兵败归降,晋王、燕王将数百万大军驻扎清剿,北方边塞已趋安宁。大明朝政就突显浙江沿海倭患的猖獗,而朝廷数此用兵,收效甚微,所以此番陶理所将战船一进下关,码头上人山人海,锣鼓喧阗,民众见小鬼子的头悬挂了一船,欢声雷动。兵部、礼部等迎接官员喜气洋洋地道贺。陶理自是谦逊道:“全托圣威远播,将士用心。”众军士将缴获的三门红夷大炮抬上岸,引得无数民众上前抚摩不止,都道:“这么大的家伙,可比鸟铳厉害多了,亏夷人能造的出。”
陶理此番进京,一方面是皇上宣召,另一方面是留意京中情势。皇上日见衰老,过去的军政大员、功臣宿将,杀的杀,废的废,明眼人就知道皇上开始为皇太孙铺路。而如兵部侍郎齐泰,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之流,本非朝廷大员,因着东宫皇太孙的信任,渐成了京中炙手可热的人物。陶理身为浙江军政大员,自然对这方面关切,当晚就着人备了重礼送到齐泰、黄子澄府上,以为通融。
连小虎在驿馆中甚是烦闷。明燕影上岸要处理帮中事物,先行离去;陶思思被陶理训斥一通,关在屋中,不好走动;而众校尉见陶将军不怎么拿他当回事,神色言语间自然多了奚落。只有冷凤儿陪着他说些话,见他烦闷,便道:“不如上街散散心。”
京城的富庶繁华,又远较杭州为胜。高大的城墙,巍峨的门楼,十几条纵横交错的大街,蛮夷北胡,商队行旅,士子文人,平民百姓,各色人等,穿梭来往,一派升平景象。
冷凤儿性子温和矜持,但凡是女子,不分中外古今都爱逛街,何况她一个少女。一路上这看看那瞧瞧。街边的小吃,摊贩的布头,都引起她极大兴趣,糖炒栗子板板香,狮子油头嫩嫩滑,玉牌扳指样样有,簪子梳拢不能落,直等她看到连小虎累的一脸的汗,才不好意思地一笑,道:“弟弟,咱们上茶楼歇歇。”
茶楼上说戏听曲的好热闹,两人寻了一桌坐下。连小虎笑着写道:“这可没有姐姐唱的好。”
“你想听,姐姐那天再给你唱。”
两人喝着茶闲话,台上又换了出杂耍的。那武师肌肉精壮,又是睡针板又是头开砖,忙的不亦乐乎。两人正看的有趣,邻桌一个老者忽然叹道:“阎老虎又作弄人了。”
连小虎转脸看去,台下桌旁一个六七岁精瘦的孩子,身上衣衫破破烂烂,正瑟瑟地望着一个横刀立马坐着的大汉。大汉褐色绸缎衣衫,肩上蹲着一个毛色金黄地猴儿,一蹦一蹦地倒是逗人。
大汉笑道:“学驴叫。”
那孩童忙捏着鼻子“昂昂昂”地学起驴叫。逗的一圈人哈哈大笑。
老者同桌的人道:“这孩童是寡妇马氏的小子吧。”
“怎么不是,她娘半年前死了,这小子就天天在街上转着讨着吃,说来也可怜。”
连小虎最听不得这样的事,眼光看过去。大汉摸出一个铜板,在手上一掂,笑道:“小子,你若能学我猴儿来个倒立,老子这文铜钱就赏你。”他一吹口哨,那猴儿十分机灵,果然跳到地上倒立起来,两条腿一蹬一蹬地。一圈人都喝个彩。孩童显然对这文铜钱感兴趣,两手撑着,一蹬腿也倒立起来。大汉兴高采烈道:“好,看你两个猴儿谁有能耐。”那猴儿虽机灵,毕竟没耐性,见到地上的瓜子果仁,腿一放,抓起来就磕。大汉笑骂道:“妈的,这么贪吃。”孩童见状,直立起来,喜笑颜开地伸手讨那枚铜板。大汉笑道:“好,老子给你!”他一仰头,咳嗽声,“啊呸”一口痰吐在孩童小手掌心。那猴儿也学着主人动作,“呸”一声,在孩童掌心吐了口。一圈人大笑。大汉一巴掌将孩童扇开道:“滚你个小子吧。”孩童踉跄地跌出老远,呜呜地哭起来。旁边人喝道:“臭小子,滚出去哭,扰了老子看戏,再揍你一顿。”孩童果然不敢再哭,悻悻地出来。他走过连小虎这桌,连小虎一把拉住他。孩童怯生生地看着他。连小虎将桌上的果饼塞在他手里,孩童望望饼子,转身就跑。连小虎叹口气。旁桌老者向他使眼色,连小虎不解何意时,眼前忽然金星一冒,脸上挨了一拳,从椅上翻跌地下。
阎姓汉子怒霸霸地道:“王八小子,敢扫你大爷的面子。给我打。”上来四五个后生,踢踹击打。连小虎头上挨了一脚,昏了过去。冷凤儿先给吓愣住,这时抢上去推那些后生,急道:“别打人别打人……”后生一摔手,将她搡到一边摔在地下。冷凤儿爬过去,趴在连小虎身上,哭道:“求求你们,别打了,他身上有伤。”
“有伤还敢多管闲事,给我往死里打。”
几个后生正踹的高兴,一个蓝衫中年汉子上得楼来,喝道:“住手。”
阎姓汉子见了蓝衫人,忙堆起一脸笑,道:“南宫大爷。”
冷凤儿抱着连小虎头唤道:“连弟弟连弟弟……”
蓝衫人一见连小虎脸面,吃一惊,急忙过来,道:“连公子?”
阎姓汉子见蓝衫人认识连小虎,骇了身冷汗,忙使个眼色,那些后生跟在他后面溜之大吉。蓝衫人试了试连小虎脉门,知道只是晕了过去,见冷凤儿哭的伤心,便道:“冷姑娘,不碍事。”
冷凤儿见这人面熟,但一时想不起在那里见过,道:“这……怎么办?”
“冷姑娘,你们住那里,先送你们过去,我来找大夫。”
冷凤儿道:“现住在驿馆。”
蓝衫人背起连小虎,下的楼来,将连小虎放在车上,道:“冷姑娘,你先陪着连公子回去,我去找大夫。”
冷凤儿感谢道:“这位大爷,不知……怎么称呼?”
蓝衫人笑了笑,道:“我事办好了去看你们。”
冷凤儿脸红了,这个人她肯定见过,但也许因为对方是男子,自己不曾留意,所以想不起来,不免失礼。
两人回到驿馆,恰好明燕影、陶思思和神仙帮南京分堂堂主谷月华过来了,众人自是吓一跳,忙问缘故。冷凤儿将事情一说,陶思思一边给他搽拭血渍一边掉泪道:“大哥,你伤这样,还……”连小虎笑笑。大夫来了,但那蓝衫人没到。连小虎上了金创药,身体虚弱,沉沉睡去。过了两日,蓝衫人依然没露面。
明燕影道:“连兄弟,你也不用在这里等他,搬到谷堂主那里,我安排人侯着,他若来了,就领他去。”
陶思思眼泪几乎滴下来,道:“都是我不好。”
明燕影道:“思思妹子,这如何怨你,官场上的人历来势利,咱们都是平头百姓。他们能从岛上将咱们带回来,还不都是看在你的分上。”
陶思思甚感愧疚,也知道这些官校的德行,这情形她无法改变。众人商量着换个住所,小梅进来道:“外面有人求见连老爷。”
连小虎一愣,冷凤儿笑道:“小梅,你没听错吧,这里那位是连老爷。”
小梅笑道:“小婢如何能传错话,人家就是要求见连小虎连大老爷。正等在外面。”小梅特意把“连大老爷”拖长音说出来。
明燕影嗔道:“胡闹。”
连小虎心道是蓝衫人开他玩笑。众人出来驿馆,只听院外悠扬地丝鼓弦乐鸣奏,开门一看,驿馆前竟围的人山人海,如办喜事般,分外热闹。众校尉也都涌过来看希奇。
一个青衣白发,貌像忠厚的老者,径直行到连小虎身前,作揖道:“老爷安好。”
连小虎结口道:“认……错……了。”
老者道:“阁下难道不是连小虎?”
连小虎点点头。老者笑道:“连福参见老爷。”屈膝跪倒。
连小虎吃一惊,忙将他搀起,不知该如何言语。连福似没看见他惊诧表情,一挥手,过来三人。他指着头一位道:“这是连贵,绿云庄庄主。”
连贵四十多岁,手脚粗大,一身棉袍,颇有乡下人的厚道,他将手中册子递上,憨声憨气道:“老爷好,这是地契。”
连小虎一看,竟是七八百亩的好地,而地主赫然是“连小虎”。
明燕影接过地契,她几人一看,谷月华先笑道:“绿云庄的地是一等一的上好田地,要风有风要水有水,连公子看不出来是个大地主。”她不知道连小虎来历,便只是赞叹。
明燕影、冷凤儿和陶思思三人不一样,互相对望一眼,既惊讶又想笑,一时间赤贫的连少侠竟然成了京郊的大地主,但令她们惊奇的事还没完。连福指着一位皮白肉净,一身绸缎衣的胖乎乎商人道:“这是连财,锦绣坊的老板。”
连财哈腰献媚道:“老爷,连财给您施礼。”他递上来帐本,锦绣绸缎的往来帐目十分清楚,东家一栏,又是“连小虎”。
谷月华悄声道:“大姐,南京堂中姐妹用得绫罗绸缎,都是从这店里进货,过去听说东家是宫里人,如何变成了连公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