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戾太子重生-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他们刚进峡谷口的时候,突然“哗啦”一声响,跑在最前面的十几匹马全都掉进了陷马坑中。
“不好!有埋伏!小心有陷阱!”紧跟其后的曹宗等人立即勒住了缰绳,互相间大声地提醒着。
与此同时,数百敌军出现在两侧的山梁上,企图用弓箭封锁谷口。
“冲过去!”随着喊声,几个学员护着军须靡就往里冲,可没走几步就又被拌马索拌倒。军须靡被摔在了地上半天才爬起来,后面的曹宗仗着跨下的宝马良驹躲过了好几道拌马索,他见军须靡倒地,急忙一伸手,军须靡抓住他的手乘势翻身上马。等山上的敌军冲下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跑远了。
后面的齐佩武一看,对飞鹰说道:“娘的,怪不得我们这么容易就冲出来,原来他们在这设下了埋伏。我带人阻击,你带着大家绕道走。”的确,对方毕竟比他们更熟悉这里的情况,知道哪里是伏击的最佳地点。
齐佩武说完也不等飞鹰答应,带人迎了上去,飞鹰无奈,只得大喊一声:“兄弟!多多保重!”然后带人向东绕道而走。
很快,齐佩武率领的二百来人就被对方围了起来。当天色微明的时候,他们背后的追兵也到了,齐佩武带人与十倍于己的敌军拼杀了半日,结果全部战死在这个无名的山谷前。
………【第12章 军校新丁(12)】………
二十多天之后,一份关于西域的奏章送到了刘据的案上。乌孙王请求归顺,护送乌孙王子的汉军及商队遭到大宛和车师两国的追杀,两百多人战死,一百多人受伤。乌孙王子侥幸逃脱,现正在来长安的路上。
这是继楼兰伏击大汉使团后的最大的一次袭击汉军的事件,这在汉军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众将都纷纷请战,要求出征西域。刘据并没有当殿做出决定,因为他还没有和张全、李仲元商量,于是宣布散朝,明日再议。
晚上,张全才匆匆进宫,他在白天带着全学院的学员去野外拉练,回去之后才听说了这一消息,于是急急忙忙地赶来了。当他赶到的时候,李仲元在这儿等待多时了,他已经和刘据交换过意见,就等张全来做最后的决定了。
“情况怎么样?”张全一进门就问道。
刘据把奏章递了过去:“你自己看看吧。”
张全接过来看了一遍,奏章是徐自为写的,上面特别交待曹宗没事,齐佩武战死,飞鹰和张贺伤了点轻伤,都在返回长安的路上。现在他已经把西疆一带的五万汉军调往玉门关一带待命。
“死了二百多人?”张全不禁皱了皱眉。
“有一多半是我的人。”李仲元显得有些激动,他派了张贺和二百人去西域,没想到只回来几十个,所以他极力主张出兵西域,花再多的钱也由他出。
刘据见张全看完了,补充说明了一下:“过去徐自为怕引起西域各国的恐慌,没敢多带人进入西域,一直把主力留在西疆一带,这次他是逮着了机会,一下调了五万人过去,看样子他是想大打一仗了。”
“可我们计划十年之内不向西域用兵的。”
“所以才找你来商量。此一时彼一时,乌孙内乱,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我想借此机会先平定西域北部,你看怎么样?”
张全把徐自为的奏章放回了案几上,在殿内转了几圈,思考着刘据的提议,过了一会儿他才停下脚步,对刘据说:“我反对现在用兵。”
“为什么?”刘据还没问,李仲元先急了。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现在想平定整个西域北部,至少要花几年的时间,对我们以后的计划不利,我是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既然乌孙归降,周围小国迟早被我们所得,所以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巩固到手的土地,徐自为在南,赵破虏在东,只要我们把乌孙整个接手过来,谅周围各国不敢乱动。同时我们可以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让乌孙的两个王子做大小昆莫,继续留在那里,做名义上的统治者。我相信用不了几年,周围各国一定会纷纷效仿,这才是平定西域的好办法。”
刘据听了长叹一声:“还是你有办法,我们都让仇恨蒙住了眼睛。”
李仲元急了,问道:“那死去的人怎么办?他们就白死了?”
“不白死,我们可以向大宛和车师两国施压,他们能认罪赔偿最好,不然的话就灭了他们的国家。”
“最好他们别认罪。”李仲元气呼呼地说道。
刘据笑了:“还真少见,仲元也会气成这样。以前我都指望你没脾气。”说道这,他又想起一件事:“对了,霍光请求出征西域,你看怎么样?”霍光多年没有打仗了,实在有点坐不住了。
张全想了想:“那就让他带人去乌孙坐镇,同时节制徐自为和赵破虏两部。”
“行,明日朝会你就提出来,让别人再参谋参谋。”
第二天,刘据专门召开有关西域问题的朝会,张全请求对西域用兵,为死去的汉军将士报仇,其余众将也纷纷进言,要求领兵出征。最后,刘据下旨,命骠骑将军霍光在西域设立大都督府,总领西域战事,同时节制北疆及西疆各部汉军。
刘据虽然下旨,却将出兵日期定在一个月之后,这让众将有些不解,因为现在已经入秋,如果再不出兵就要进入冬季,到时候战事就要拖到第二年开春。不过刘据有他的想法,他在等一个人。
刘据要等的人就是乌孙王子军须靡,半个月之后,军须靡在飞鹰、张贺等人的护送下进入长安,刘据再次召开朝会欢迎这位王子。军须靡向刘据递上他的父亲——乌孙昆莫猎骄靡的印信,表示要全国归顺大汉,这时,朝中群臣这才如梦初醒,原来皇上是在等这个出兵的借口。
汉元九十八年十月,霍光率领禁卫军第五和第六师出征西域。同时,刘据又派使者出使车师、大宛两国,要求他们交出杀害汉军的凶手。
出征的前一天,张全正在和刘据、李仲元商议出兵之事,有人来报,说平阳侯曹宗求见。曹宗是特意挑张全在的时候来见刘据的,他提出要随霍光一起出征西域。
张全实在不想让他再去冒险,于是说道:“你给我一个合适的理由,我就让你去,不然免谈。”
曹宗想都没想就答道:“我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张全直摇头:“全学院的学员都是他们的战友,总不能都去吧?这个理由不成立。”
“我已经是一名汉军了,理当为国分忧。”
“不算,为国分忧的汉军有的是,不缺你一个。再说了,你既然是军人,就要服从安排,不能挑三拣四的。”
曹宗见他不答应,又转过脸来求刘据。刘据也直摇头:“你们院长说得没错,你不能仗着是我的外甥就提出这种要求,应该服从安排。”
曹宗又转脸看了看李仲元,他还没开口,李仲元就回绝了他:“唉!别别别,我是不会帮你说话的。你还是个孩子,学好本领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等你什么时候能打过你们院长了,他自然会让你上战场的。”
曹宗无奈,只得怏怏地回到军校。
很快,车师和大宛两国就接到了大汉的最后通牒,他们的反应截然不同。大宛右大都尉煎靡与汉军交手之后,知道了汉军的厉害,他亲自带人围攻二百余汉军,结果无一投降,而他的手下伤亡了近四百人。于是大宛王蝉封向大汉请降,愿意交出两千匹大宛马作为补偿。刘据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接受他们的请求,准备以后再慢慢算账。
而车师国却不肯答应汉使的要求,他们自以为离汉朝很远,同时又依仗大月氏、康居等国的,把汉使赶了回来,这一下,汉军有了动手的借口。
………【第13章 决战西域(1)】………
汉元九十九年二月,已到轮台的骠骑将军霍光接到圣旨,命他出兵夷平车师国。霍光兴奋异常,于是留下徐自为驻守轮台,自己亲率禁卫军第五师和三万国防军进攻车师国。徐自为在西域苦守多年,等得就是这个机会,没想到事情到了最后,没有自己什么事了,实在让他懊恼,可对霍光的命令又不得不服从。
与西域其它国家一样,车师国也只有一座都城,几万人口。为了抵御汉军,车师国国王军宿派手下大将兜莫率八千人马到车师国南端的渠梨集结,同时他还向大月氏、康居等国发出求援信。谁知这几个国家刚刚与乌孙打了一仗,双方都是损失惨重,再加上他们又惧怕汉军,所以根本没有人来救援,最后,兜莫只得率领这八千人与汉军决战。
渠梨没有城池,只是一个有着充足水源的绿洲,四周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结果,八千车师军仅仅半日就全军覆没,兜莫被杀,三千多人战死,其余全部做了汉军的俘虏。
霍光没有停留,连夜进军车师的都城交河城,军宿刚刚得到战败的消息,都城就被围住了,连逃跑的时间都没有。霍光一到交河城下,立即命令攻城,车师国已无人防守都城,很快就被汉军攻破了,霍光为了立威,下令屠城。结果一夜之间,三万多车师人被杀,其余全部做了汉军的俘虏,成为奴隶,而军宿本人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接着,霍光被人告知西域各国,将车师国王军宿的罪状公告天下。这一下,西域各国都震惊了,他们没想到车师国一夜之间就被灭国。大月氏、康居等国纷纷派人前往轮台,表示愿意与汉朝修好,车师国的所作所为与自己无关,全是军宿一人所为。
霍光返回了轮台,召见各国的使者,表示大汉愿意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他也提出,乌孙国已经归顺大汉,任何针对乌孙的军事行动就是针对大汉。这一下西域各国都目瞪口呆,乌孙本来就是西域第一大国,实力在大月氏和康居之上,现在他们归顺了大汉,西域各国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可谁也不敢提出异议,生怕把这位大汉的将军惹毛了,再来一次灭国屠城。
很快,霍光下令进军乌孙,乌孙昆莫猎骄靡亲自率两万骑兵到边境迎接,他的儿子翁归靡虽然不愿归顺,可是他刚刚和大月氏等国打了一仗,损失惨重,而霍光又率重兵前来,所以他不敢反对,只得接受汉朝的分封,向大汉称臣。
接下来,霍光带人进驻乌孙的都城赤谷城,他宣读了刘据的圣旨,接受乌孙的归附请求,封猎骄靡为岑陬侯,又封他的两个儿子军须靡和翁归靡为大昆莫和小昆莫,将原来的乌孙国一分为二,交由两人分管,两人各保留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而霍光又在赤谷城设立了自己的大都督府,领兵五千在此驻守。为了安抚乌孙人,刘据又传旨赐婚,不过他没有把公主嫁给年老的猎骄靡,而是将江都王之女细君公主嫁给军须靡,又将楚王之女解忧公主嫁给翁归靡,并要二人回长安完婚。
刘据把他们两个召回长安,就是为了给霍光足够的时间安定乌孙国,汉军不可能在西域长期驻扎大量的军队,那么乌孙的这六万军队就是以后替汉军攻城掠地的主力,霍光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训练这批乌孙军。
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西域一战这么快就结束了,现在离霍光班师回朝还有一段时间,不过乌孙的两个新莫昆的婚礼却在这一年的九月同时举行。刘据特意将二人的婚礼办得风风光光,不仅长安的群臣都到场祝贺,连西域各国也派使臣参加。
婚礼当天,应该出席的张全和李仲元二人却没有到场,他们只是派人代表出席,他们两个一起跑到皇宫去找刘据。
“据哥,现在我们兵强马壮,干什么还要采用和亲这种方式来笼络人心?”张全就是想不通,在他和李仲元看来,和亲是耻辱的表示,完全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和亲的方式。
李仲元也在一旁帮腔:“就是,为什么要把好好的公主嫁到那里去?”
“不嫁那里嫁到哪?嫁给你,你敢娶吗?”刘据说得没错,李仲元是绝对不敢再娶一个回来的,不管是不是公主。
“不一样!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提倡的是一夫一妻制。”
“什么一夫一妻,我看你就是不敢。对了,公孙兰又快生了吧?”刘据故意岔开话题。
“别打岔,我们在说正经事儿。”张全马上就看出了刘据的用心,“快说,为什么要和亲!”
“你们两个就是死脑筋!此和亲非彼和亲也!”
“什么意思?”
“你们也不想想,过去和亲是我们听匈奴人的,现在和亲是乌孙人听我们的,一切都是我们说了算!我说把公主嫁给谁就嫁给谁,不娶还不行。”
“那为什么要把公主嫁过去?不能把他们的公主娶回来?”
“这有什么?陈文博不是娶了东胡的公主?你们俩要想娶我也来安排。我们的目的是要笼络这两个王子,你把他们的公主笼络过来又有什么用?”
李仲元还是一脸的不高兴:“照你这么说,你是派了两个女间谍去乌孙?”
“对了,就是这个意思。你们等着瞧吧,这两个公主绝对能抵十万兵。”
刘据的话让张全和李仲元的心里好过了一些,两人也不再提这件事了,张全借着这个机会问刘据:“据哥,我们两个打定了这辈子只娶一个的念头,怎么你也没再找几个?人家都说做皇帝的应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你倒好,不仅没招美女,这几年还放了几万美女出宫。”
“是啊,”一说到这,李仲元也来了兴趣,“刘进都已经五岁了,据哥,你也不给他再生个弟弟或者是妹妹。”
一提这事,刘据就有点心酸,史良娣生育之时,正是刘丹等人谋反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她由于受到惊吓,虽然生了刘进,却不能再生育了,这不免让刘据心痛,可这样的话又不能对张全和李仲元说。他勉强地笑了笑:“我要实行计划生育,不行啊?”
“啊?我没听错吧?计划生育?”张全和李仲元差点没笑死。就人口的问题他们早就讨论过,现在全国人口超过五千万,他们希望三十年后能达到两亿到三亿人,所以现在不是要少生,而是要鼓励多生。
“笨啊,我生那么多儿子干什么?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多了反而会内斗,不好。”刘据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第14章 决战西域(2)】………
汉元一百年三月,张全培养的第一批军校学员毕业了。同月,霍光率领禁卫第五和第六师返回长安。刘据再一次对全国的军事力量进行整编,撤销霍光的大都督府,改任陆军总司令,名义上掌管全国的陆军;张全为禁卫军总司令,掌管禁卫军九个师十八万人,同时还是兼任大汉帝**事指挥学院的院长;田仁为御林军总司令,掌管御林军三个师六万人,负责宫廷守卫;卫广依然是总参谋长,又新设了一个总后勤部,归总参谋部管辖。
第13师至112师为国防军,其中赵破虏帐下有十二个师七万多人,驻守大漠;陈文博帐下有四个师两万多人驻守东胡;徐自为帐下有十五个师近十万人,其中两个师在西域,其余各师驻守河西走廊,保证西去商路的安全;杨仆帐下也有六个师三万多人驻守朝鲜半岛;其余六十多个师分布在各个州郡,共分为七个军区。除此之外,西域的乌孙、东胡各部、匈奴故地、西羌各族还有一定的武装。这些兵力,名义上都归陆军总司令霍光掌管。
海军方面,程海涛出任海军总司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