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戾太子重生-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李锋占领恰奇城后的第二天下午,张全和李陵也率军赶到,李武也在第三天中午之前与他们会师了,两支人马同样没有任何发现。
张全和一些军中主要将领在一起议事,大家纷纷猜测匈奴人已经逃走了,李锋说道:“据城里人说,匈奴人大概是七八天前就撤走的,好象是退往了都赖水河谷。他们是不是想逃?或者是想在那里与我们决战?”
张全没有回答,而是问旁边的李陵:“郝平山那里有情况吗?”
李陵摇了摇头:“没有,我们今天收到的情况通报还是他们两天前发出的,到那时候为止还没有任何匈奴人的消息,康居那边也没有什么情况。”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张全有点担心康居人,郝平山的消息是两天前的,如果碰到匈奴人现在也应该有消息传来了,倒是康居人那里,他们把消息传给郝平山,再送到这里来,需要四五天的时间。
“要不要把郝平山和康居人也召到这里,然后进攻都赖水河谷?”李锋提议到。
“不,匈奴主力不会在那里等着被我们打,他们一定躲在什么地方等着伏击我们。通知郝平山,让他尽快与怀禹王子的部队会合。”
张全刚说完,有卫兵进帐禀报,说抓了个匈奴的奸细,是从都赖水河谷来的,是个汉人。
张全一听来了兴趣,立即吩咐:“快,把他带进来。”
卫兵出去,功夫不大押进来一个人。此人头发散乱,衣冠不整,满脸的污垢,也看不清他的面容。张全待他站定,才问道:“你是什么人?”
那人并不惊慌,进帐后先是环顾了一下,最后才把目光落在了张全的身上,他并没有回答张全的问话,而是仔细地上下打量着张全,过了一会儿,他似乎认出了张全,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张将军,你是张将军?”
张全一愣,他没想到对方会认识自己,可他对此人却没有什么印象,再次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你怎么会认识我?”
那人向张全行了一礼,然后才说道:“小人是车令,十年前在大夏见过将军。”
“车令?”张全一时没有想起来,他努力回忆着,“你是……”
“小人原是苏武苏大人的属下,苏大人曾派小人给将军报过信。”
“原来是你!”张全又惊又喜,他想起来了,当年苏武发现卫律在匈奴,特意派了车令回来报信。只是这么多年,车令在匈奴历经沧桑,相貌已经变了很多,所以张全才没有想起来。
张全急忙让卫兵退下,然后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最后他才问起车令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
车令叹了口气,然后把整个经过说了一遍。原来当年苏武听从张全的劝告,从大夏回国,不想遇到了匈奴人到大夏劫掠,结果只有少数人逃脱,包括苏武在内的其他人都被匈奴俘虏了。匈奴人俘虏汉人本是常事,只不过匈奴西迁之后这样的事少了,乌师庐单于特意召开了一个宴会,并在宴会上把苏武押了上来,劝他投降,结果苏武不肯投降,还把劝降的卫律骂了个狗血淋头。当时一个匈奴贵族跳起来叫道:“我家大单于是给你机会,你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别以为自己有才就了不起。告诉你,象你这样的给我们做奴隶都不配,给你一群羊,你都分不出公母来!”他的这番话引得在场众人哈哈大笑,同时,这番话也让卫律心中一动,他站起身来向乌师庐建议让苏武去咸海边放羊,只要能生出小羊来就放他们回去。
听到这里,张全沉默了,历史转了一圈真的回来了,他问车令:“匈奴人是不是给了苏大人一群公羊让他放?”
车令一脸的惊讶,不明白张全是怎么知道的,点头说道:“对啊,那个卫律真是阴毒的很,他的确给了苏大人一百只公羊,这怎么可能生出小羊来?”
张全关切地问道:“苏大人现在何处?”
“苏大人在咸海的边上一个人待了十年了,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在下只是多年前去过那儿一次。我们这些随从都被分给了匈奴人做奴隶,他们看守的很严,直到前几日他们兵马调动,我才找到机会逃了出来。”
车令的话让张全心中一动,兵马调动?看来匈奴人的确是有阴谋。
………【第67章 再次西征(8)】………
“兵马调动?”不仅是张全,帐内所有的人都是一惊,张全急忙问道,“他们是怎么调动的?”
车令摇了摇头:“在下也不太清楚,大约在十日之前,都赖水河谷的匈奴主力突然都走了,去了哪里我们也不知道,那里只留下几千老弱病残。我和其他人才乘机逃了出来,三天前我们又在路上遇到了郝宿王乌禅幕的骑兵,结果我和同伴都失散了,乌禅幕的骑兵好象是调往都赖水河谷。”
车令对两军的态势不太清楚,可帐内众将却是知道的,李陵插嘴道:“这么说乌禅幕去守单于庭了?那匈奴的主力去哪了?”所有人的心中同样有这个疑问。
张全听完他的话,急忙走到地图前仔细地看着,手指不时地点着地图,过了一会儿,才转过头来说道:“匈奴人一定是去北边了。”
“康居人?”李锋反应快,马上问道。
张全肯定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始下令:“没有时间了,我们必须马上行动。李武!你带人立即出发,去都赖水河,摧毁匈奴王庭,消灭乌禅幕,至少把他赶得远远的,然后再向克什尔山靠拢。”
“是!”李武接令,立即出帐准备去了。
接着,张全率主力骑兵赶去和郝平山部会合,同时,他也没忘了派出一个旅的骑兵,在车令的带领下赶往咸海边上,去解救苏武,张全可不想失去这个救他的机会。然而,张全带人出发不到一天,就收到了康居人兵败的消息。
十多日以前,当康居王子怀禹在接受命令之后,立即动身返回康居的都城卑阗城,他要赶回去接手指挥十万康居骑兵,他花了五天的时间才回到卑阗城。虽然他们出发的时间较晚,但由于他们进攻路线较短,所以时间充裕。怀禹没有打过仗,却读过许多兵书,他考虑了一下,从卑阗城到匈奴人控制的区域最慢不过五日的行程,他决定先快速行军两日,然后在纳赫沙城休整几日,等到有了汉军的消息再与汉军会合。
当他宣布行军线路的时候,有些将领不太理解,担心走得太快会遭到匈奴人的攻击,怀禹却解释道:“从卑阗城到纳赫沙城虽有数百里,可这里是我们的控制区,就算匈奴人现在知道了我们的行军线路,也来不及部署。所以我们要抢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进入纳赫沙城,然后我们据城防守,等待汉军的到来,这样匈奴人就无机可乘了。”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觉得此举不错。于是怀禹下令启程,第一天就行军两百多里,好在他们都是骑兵,虽然累些,却没什么掉队的。
第二天一早,怀禹早早就集合队伍出发了,他要在抢时间赶到纳赫沙城。可没想到,他的先头部队刚刚出发不到五里,就发现了数千匈奴人,匈奴人似乎也刚刚发现他们,怀禹这才发现,其实前一天晚上两军的宿营地只相距十几里,只不过双方都没想到会在这里相遇,而且双方前一天都是急行军,直到天黑之后才安营扎寨,都没有发现对方。
怀禹见遇到了匈奴人,心里先是吃了一惊,但当他得知对方不过几千人的时候,稍稍定下心来,因为匈奴人时常出没于康居控制区抢人抢东西,所以怀禹判断对方很可能是来此劫掠的。于是决定快速击溃他们,然后再进入纳赫沙城待援。怀禹一下派出三万人马攻击当面之敌,自己则率主力紧随其后。匈奴人果然抵挡不住,边打边撤,最后干脆丢下兵器向后狂奔,而康居军紧追不放。
两军一前一后一直追出七八十里,转眼到了中午,双方都是又累又饿,匈奴人见甩不掉追兵,干脆向南逃进了一处山谷里躲了起来。领兵追击的康居将领不愿放弃到手的功劳,直接带人冲进了山谷,而怀禹不明情况,也跟着冲了进去。
当怀禹冲进山谷的时候,抬头四下张望,这一看不要紧,把他吓出一身冷汗。这个山谷他以前来过,他现在进山谷的地方叫宝瓶口,山谷里比较宽阔,可以容纳十余万人,但里面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宝瓶口这一条进出的道,除此以外无路可走。如果自己带人进去,对方只需几千人把宝瓶口一堵,那他这十万人马就只有让人宰割的份。
怀禹不敢犹豫,急忙下令停止前进,后队变前队向山谷外撤退。可他的兵马刚刚掉过头来,就听到四周响起了刺耳的号角声,山梁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匈奴旗帜,而山谷外更是出现了大队的匈奴骑兵,他们从三个方向向康居军压了过来。
怀禹一见匈奴人,脑袋里一片空白,他没想到匈奴的主力会出现在这里,更没想到对方已经设了一个圈套让自己钻,刚才那几千匈奴人只不过是诱饵,而他就是上钩的鱼。现在,他的人马有一半还在山谷里,留在外面的一半人也是又饥又累,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
“王子殿下!王子殿下!我们被包围了,现在怎么办?”怀禹身边的一个随从大声地问他。
随从的问话让他从惊愕中回过神了,他在心里连续问了自己三个“怎么办”,他定了定神,然后大声叫着:“别慌!都别慌!守住谷口,先把里面的人接应出来!”怀禹没有经过多少阵仗,现在还想着全身而退,先集中兵力,再攻击一点,突出重围!
然而,他的属下已经混乱不堪,根本没有多少人听到他的命令,谷外的为躲避匈奴人想往山谷里撤,而山谷里的人又想往外跑,结果匈奴人还没冲到面前,康居军就自己乱了阵脚。怀禹还在尽自己的努力想集合人马,他的一个裨将纵马冲到了他的面前,大声说道:“殿下!殿下!来不及了,末将带你冲出去吧!”
“可是山谷里还有好多人没有出来!”
“已经来不及了,现在再不冲出去,等匈奴人冲上来我们就都完了!”
怀禹还在犹豫,他不愿就这样舍弃自己的部下,更重要的是他不愿面对现实,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那名裨将见他犹豫不决,也顾不得许多了,直接命令怀禹的几个随从护着怀禹跟着他往外冲。而他大声叫着:“兄弟们!想活命的都跟着我往外冲啊!”
他这一嗓子还真管用,许多不知道如何是好的乱兵都慢慢集中到他的周围,这名裨将也不来及整顿人马,带着人就往外冲,想在匈奴人的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第68章 再次西征(9)】………
此时,在离怀禹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匈奴的乌师庐单于正和自次王赵能、军师卫律骑在马上注视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当初,在如何对付汉军的问题上,匈奴各级将领中存在着不小的争议,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人都认为汉军来势汹汹,主张先避其锋芒,在汉军疲惫之后再集中力量在恰奇城或都赖水河谷与汉军决战。可卫律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主张主动进攻,先消灭康居,断了汉军的粮草,打击汉军的士气,然后再与汉军决战。他的这个建议等到了自次王赵能的赞同,赵能力排众议,确定了先打康居,再行决战的作战方针,于是,乌师庐率领单于庭的十五万主力在八天前悄悄地北上,与右贤王都隆奇的骑兵会合,然后直奔康居的都城卑阗城。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怀禹率领的康居主力进军速度也很快,双方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相遇。可在前一天晚上双方宿营之后,匈奴人对四周的环境进行了侦察,结果发现了康居主力,而怀禹因为在自己的地盘上,结果掉以轻心,没能发现匈奴人。就是这一个晚上要了康居人的命,赵能与卫律连夜布置,派出右贤王都隆奇的部队绕道偷袭卑阗城,自己则在这宝瓶口设下伏兵,引诱怀禹上钩。怀禹缺少实战经验,误认为匈奴人不敌,结果中了埋伏,陷入匈奴十五万精锐铁骑的包围之中。
当看到包围圈中的康居人想突围,乌师庐笑了,他对自己属下的战斗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全歼康居人不会有什么问题,他得意地对卫律说道:“军师好计谋,一仗就吃掉了对方十万人。”
卫律的目光也盯在战场上,嘴里轻声说道:“康居人好象要拼命了。”
“拼命?哈哈……”乌师庐一阵大笑,“拼命了又能怎么样?难道他们还能逃出去不成?”乌师庐对汉军的动向比较清楚,在这方圆五百里之内,不可能有人对他们形成威胁,他有时间可以慢慢地收拾掉康居人。
听了乌师庐的话,卫律慢慢地转过头来说道:“大单于说的是,就算是他们拼了命,也没有机会逃出去,不过……”说到这里,卫律故意停了一下。
乌师庐听他话里有话,追问道:“不过什么?军师有话但说无妨。”
“大单于难道没听说过困兽犹斗吗?要消灭他们并不难,可我们应该在与汉军决战之前尽量避免损失。”
“什么意思?”
“呵呵……臣的意思是放一条生路给他们,他们在身处绝境时会拼死一战,可要是有一线生机就会丧失斗志,一心想着逃跑。这就是我们汉人所说的围三阙一。”
乌师庐听了不住的点头:“妙,妙啊,还是军师想得周全。”
很快,匈奴人对康居人的正面阻击变弱了,怀禹带着人杀出一条血路,冲出了匈奴人的包围,康居士兵一看有了活路,争先恐后地向缺口处涌来,完全不顾周围匈奴人的攻击,所有的人都想着逃出去。
至少有一半的康居人冲向缺口处,可在匈奴人如雨的箭矢下死伤惨重,没有人想着抵挡自己正面的匈奴人,为别人逃命创造条件,他们都在为自己能生存下去拼命的向缺口处冲去,结果,至少有三万康居人死在了突围的途中,而跟随怀禹逃出去的不过两万人。
看着康居人不断地倒下,乌师庐笑了,近二十年来,他在康居人的地盘上艰难地生存下来,每次都要巴结康居王或是他的使者,目的就是能给自己的族人争取一块生存的空间。现在,他不用再装孙子了,他可以把这么多年积聚下来的怨气一起爆发出来。
当康居人逃脱了一部分,剩下的全无斗志的时候,匈奴人再一次封闭了包围圈,至少还有五万康居人被堵在宝瓶口内。康居人绝望了,他们已经看不到任何逃出去的可能性,在匈奴人的马刀的威胁下,越来越多的康居人扔掉了手中的兵器,跳下马来,跪在地上向匈奴人投降了。
随着最后一个抵抗的康居人被砍死,整个战场逐渐平静了下来,匈奴人开始收缴地上的武器,同时把跪在地上的康居人集中起来。左贤王屠耆堂手下的一名将领快马赶到乌师庐等人所在的地方,向他汇报战果。
其实不用他说,乌师庐已经看清了战场上的一切,当对方问及如何处置这些俘虏时,乌师庐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寒光,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杀!一个不留,统统杀光!”这道命令让一旁的赵能和卫律都是一惊,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抬头互相看了看,可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两个人都默认了这道命令。
随着这道命令,匈奴人再次举起了手中的屠刀,刚刚被集中起来的康居俘虏被砍死、射死,或被匈奴人的战马踩死。手中有兵器的十万康居人也不是匈奴人的对手,更别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