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旧时风物-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十年代,我母亲曾在委托商行买到过一个非常精致的匣子,长约尺余,宽、高各五寸许,内为木制,外包羊皮。那羊皮是平雕的西洋式图案,匣上镶有三道铁匝,并有锁眼,可惜钥匙丢失了。这羊皮木匣做得极为精致。在匣的底部盖有“瑞记”字号戳,上有购者所书的洋文,记为1894。到底是洋人收藏在先,还是“瑞记”出售在先,已经很难考证,但绝非中国人制作。如今,这只羊皮木匣我仍作为盛放各种信函之用。
  我在俄罗斯远东买过两个西伯利亚桦树皮制成的盒子,整体是用薄厚不同的桦树皮制作的,厚皮作为盒体,薄皮雕刻后作为贴饰,花朵是用橡树籽贴上去的,十分拙朴,尤其是打开盒盖闻闻,多少年来都有一种不散的桦树皮清香。
  董桥先生说小时候玩过各种雪茄烟的盒子,记得我小时候也玩过,还用它装过跳棋、弹球一类的小东西。当时那种雪茄烟盒子大约有两种,一种是菲律宾生产的,工艺和造型都简单些。另一种是古巴生产的,显得厚重,工艺也更讲究。
  2003年,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附近的小镇上徜徉,在一家小杂货店中花十美元买过一只小小的橡木盒,是波兰制作的,盒盖上是马戏小丑,盒壁上是心型图案,一望便知是手工的,甚是拙朴。这盒子是放扑克牌的,盒内有一层隔板,正好放两副扑克,那盒盖上的小丑就是牌中的joker(百搭),我不会打扑克,家中也没有扑克牌,因此至今没有派上它的用场。
  

从手帕到Napkin
生活中一些细微末节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出一种时代变迁和生活节奏的演进,同时也可以见出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追求以及审美的价值取向。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小物件,随着时过境迁也会逐渐退出日常生活,甚至渐渐地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手帕大概就是其中之一罢。
  手帕或称手绢,前者言其形,而后者谓之质。
  帕,本是古代束额的头巾或束发的裹头,束额又称为抹额,一般男女都可以用,我们在陈老莲的“水浒叶子”或是改琦、费丹旭的仕女画里也能看到这种戴在头上的巾子,到底是为了装饰还是有御寒作用,尚未可知。不过戏曲中大多以抹额形式表现人物在病中,如《群英会》中的周瑜、《洪洋洞》中的杨延昭,等等。至于帕头,则是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也是无冠时一种随意性的裹头。历史上的“黄巾”、“红巾”之军,都是以不同颜色裹头为标志。陕西章怀太子墓壁画中就能见到许多系着红抹额的士兵,是当时武人习用的一种装束。这种裹头之物,俗称之为“帕子”。
  手帕是类似于帕子的物件,所不同者是置于手掌之中,故称之为“手帕”。其用途多是揩嘴,擤鼻、拭泪、擦汗,有时也用干净的手帕包东西。无论手帕暂时存放于身边何处,都得方便顺手取用,以备不时之需。
  手帕的质地大多以丝、罗、纱、绢为之,故而又有丝巾、罗帕、手绢之称。古人实用的手帕很难遗存下来,我们仅能在一些图画资料中见到。一般来说,男用手帕大约尺五见方,最大者不过两尺见方,女用手帕最大者不过一尺见方,以六七寸见方者为多。手帕的颜色多用淡色,男子以白色为主,女子则用淡粉、淡蓝、淡绿、淡黄和红色。于是这一尺许物件也成了艺术创作的空间,或画或绣,可谓异彩纷呈。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中就有“缏得红罗手帕子,中间细画一双蝉”的诗句,说得就是手绘的手帕。更有以五彩丝线刺绣的虫鸟百卉,惟妙惟肖,可称巧夺天工。丝、罗、纱、绢都是便于书写的质地,文人或以为诗帕,在一些古代戏曲小说中,诗帕往往成为抒怀传情之物。
  手帕是随身携带之物,旧时中国男人多置于袖筒之中,可随时抽出,使用过后再放回袖中。女人则侧置于胸胁,其用途较男子更为宽泛,颦笑时以帕遮口,更添几分妩媚娇羞。京戏《拾玉镯》中的小家碧玉孙玉娇和傅朋邂逅眉目传情时,始终在手中玩弄着帕子。傅朋将玉镯丢下后,孙玉娇为了掩人耳目,也是先将手帕丢敷玉镯之上,借着捡手帕而将玉镯拾起。许多地方戏曲更以手帕作为旦行的道具,可见它是舞台上离不开的东西。今天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东北“二人转”,手帕的飞转最令人瞩目。在西洋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唐璜》和《茶花女》中,也都在不同场合使用手帕,作为舞台艺术效果的陪衬。《红楼梦》中汗巾、手帕、荷包、香囊、扇袋,常见诸文字之中,也引出不少公案,足以说明这些随身之物与生活关联的密切。直至五六十年代,许多身着中式大襟上装或旗袍的妇女,仍有在胁下第一个扣绊儿上别置手绢的习惯。老舍先生的《茶馆》第一幕中,那位“专管官厅儿里管不了的事儿”的黄胖子大概患的是“泪蒙眼”,因此要不断地从袖筒里抻出大手绢儿拭眼。这虽是一段小细节,却极生动地体现了那一时代的生活风貌。相声艺术的三大件——醒木、扇子、手绢,在表演中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有着无尽的用途。那帕子是夸张了的,约有二尺见方,为的是可以作巾帻之用。
  手帕又是中西共享的东西。旧时中国男子手帕的实用性远远超出装饰性,而女子手帕却实用性与装饰性并重,因此女用手帕的质地和绣饰也就更为考究。西方却正好相反,男人手帕有着身份标志和体现修养的效果,也如同皮夹、袖扣、烟盒、手杖、领带、香水一样,是某一阶层男人的身份表征。男士手帕质地多用真丝或亚麻,以素白浆洗的为上品,凡订制的手帕多有家族的徽志或姓氏的缩写字母。放在下装口袋的手帕稍大,约一市尺见方,多是为使用的。而放置在上装左胸前口袋的手帕仅作装饰用,既小且薄,重叠的帕尖略露出口袋一寸许,平时西装多配以白色,正式场合的晚礼服上装也可用红色、蓝色或灰色,这种上装手帕一般是不随意使用的,仅作装饰而已。平时所用的手绢则以各种条纹方格印花的为多。我在法国巴黎和意大利佛罗伦萨都看到过专营男士饰物的小店,有工艺讲究的皮夹、精致的袖扣和手帕,那手帕的种类很多,一般是装在盒子里成半打或一打出售的。
  我上小学时,从一年级就开始要求每天必须“三带”,即带水杯、手帕,另一“带”好像是口罩,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每天进入教室要由值日生逐一检查,如有缺少,谓之“三带”不齐,是要记录下来的。也正因如此,五十多年来至今养成随身带手帕的习惯。无论使用与否,换一身衣服时总要换上一块叠得整整齐齐的干净手帕。于是也就对手帕格外留意。这二十多年来,商店里几乎找不到卖手帕的柜台,有时问问售货员总会招来诧异的白眼。想起七十年代中,偶尔要买点小礼品馈赠外国朋友,那时的工艺美术服务部有专卖真丝手帕的柜台,真丝是中国的特产,手绣更为珍贵,男用的亚麻扣花手帕也有许多品种,可谓是惠而不费的小礼物,又有特色。这些年在国外看到比比皆是中国出口的真丝亚麻手帕,已然不新鲜了。二三十年代北京的北京饭店、六国饭店,上海的先施公司和天津的中原公司,都有极受外国人青睐的各种手帕,多与中国手工制作的花边儿、绣片一起出售,颇受欢迎,而近二三十年也受到冷落了。
  手帕的沉寂大约是与舶来品的Napkin即纸巾的兴盛有关,纸巾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既方便,也卫生,颇为时下大众所接受。纸巾的制作也越来越讲究,从质地到轧花都很惹人喜爱,一些大饭店还印制有自己特色的专用纸巾。但是纸巾也有缺点,一是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经各道工序的触摸,不可避免地留下细菌或病毒,三是在这种随手丢弃的简约生活习惯养成之中,往往忽视了许多生活艺术和生活情趣。
  归去来兮,手帕。
   txt小说上传分享

徐来小清风——说扇(1)
大约是在十二岁的时候,有位邻居是旗人名宦后裔,我偶然一次到他家中,看到人家在瓷青折扇上写金字,工整的写经小楷,按照每行回二的格式书写,是那样的清隽潇洒。那金粉是用白芨调过的,与瓷青扇面相得益彰,非常好看,于是羡慕不已。小时候胆子大,居然在东四牌楼的南纸店买了两柄瓷青面折扇,又去向邻居家要了些调好的金粉,回来也写起扇子。好像写的是什么“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之类的词,字虽写得不好,乍一看却也挺唬人。
  几十年来对扇子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和感情,当然主要指的是折扇。一柄折扇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扇骨,二是扇面,二者合一,才是一把完整的折扇,又谓之成扇。中国人对折扇的喜爱已超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视为一项集多种艺术审美的工艺品,同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自明代以来,上自宫廷,下至民间,都有收藏扇子的嗜好。乾隆时的《石渠宝笈》中著录的扇面集册就有四十三种,成扇或扇页的收藏多达数百种。民间收藏家的收藏数量也颇为可观。读《红楼梦》,贾赦给人最恶劣的印象是巧取豪夺石呆子收藏的古扇数百把,那位石呆子是位真正的扇子收藏家,他收藏的折扇大抵是明清两代的作品,所谓“古扇”,我想是不会早于明初的。石呆子收藏扇子大约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反复鉴赏取舍,方能收集数百把精品,他把那些扇子视为性命,一旦为贾赦觊觎,竟致家破人亡。
  中国的扇起源很早,古代也称“”,早在扬雄的《方言》中就有记载。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舆服》中曾提到舜时作“五明扇”,以示广开视听,征求贤才。这都是指一种仪仗所用的扇,秦汉时公卿大夫皆可用,到魏晋时才成为皇帝的专用品。至于拿在手中的扇子,早在周武王时期就和今天所用的扇子差不多了。“”从竹而“扇”从羽,最早的扇子当以竹编羽辑为之。我们今天看到的折扇究竟起于何时?历来有很大的争议。一般认为折扇是始于宋代,或说是日本传入,或说是高丽传入,但折扇在宋代已经出现,基本上是没有疑义的。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当属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对折扇做过较为详尽的描述:“其扇以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沙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从这段文字来看。扇上绘画的风格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唐五代之际的青绿金碧山水也大致如此,所不同的只是作画于折扇之上。从日本、高丽传入之说,多因日本、高丽使臣常常以折扇作为向宋元朝臣通谊的“私觌物”,也即见面礼。这种由使臣进贡或馈赠中国君臣的小礼物,从宋代至明代皆有之,苏东坡也曾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两指许。”元代时有使臣持聚头扇(即折扇),还为当世讥笑,这也说明在宋元时期折扇并没有被普遍使用和仿制。直到明代永乐中,“朝鲜进折叠扇,上喜其舒卷之便,命工如式为之,亦谓之撒扇”。因此可以说折扇的普及当在明代初年才开始,而明以前文献中所提到的扇,基本上说的是竹扇、羽扇、蕉扇和纨扇之属。。 最好的txt下载网

徐来小清风——说扇(2)
以团扇为载体的绘画法书,自明代中叶开始转向折扇,尤其是苏扇工艺形成规模之后,吴门画派、画中九友直至四王吴恽等一系列画家无不将折扇作为创作的园地。除了职业画家之外,文人士大夫也将题写、书画扇面视为一种以文会友、交际应酬的风尚,甚至广及僧道闺阁、商贾市井。纵观明清绘画史,扇面的比重不可忽视,虽然其创作空间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凡工笔写意、皴擦点染无不展现其间,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不传神其上,由此成为中国画的一种特殊形式。
  古人重法书,绘画次之,因此总以法书为正面,而以绘画为背面。按照通常的规矩,一柄折扇以一书一画为宜。自明代至清初,一般来说是文人画家创作于扇面,而能工巧匠施技于扇骨,直到清中叶以后,文人艺术家才参与扇骨的绘画、书法与镌刻。于是扇骨身价倍增,甚至成为可以脱离扇面而存在的独立艺术品。扇骨的材质也更趋于多样化,从一般的方竹到棕竹、湘妃竹、凤眼竹、桃丝、乌木、檀香、黄花梨、鸡翅木、紫檀、楠木,直至金漆、螺钿等工艺和象牙、玳瑁之类的珍奇之品。其骨数的多寡与样式,及至扇头、扇钉的形制也是千变万化。即便说折扇是舶来品,那么一经中国文化的浸润,也会发挥到极致。
  一把名家绘画的扇面用久了还能装裱成扇页,也可集数家扇页制成册页。而扇骨的镌刻也是由名家或书或画,定稿后再经名家操刀镌刻,或者说是对扇骨的再度创作。近人金拱北与其堂弟金西、金东溪常常合作制成扇骨,往往是由金拱北手绘后经西或东溪操刀,制成的扇骨名重一时。而在镌刻扇骨的名家中,既有专门的民间匠作高手,也有本身就是书画家的文人雅士。从清末的赵之谦、任伯年、陈宝琛,到民国时期的张大千、王梦白、汪慎生、张伯英、于右任、齐白石等,无不在 扇骨上进行书画,到今天不少已成为绝品。
  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空调冷气普及,即使在三伏溽暑,也能达到“不知寒暑之切肌”,人们不必再借助扇子来取凉降温,于是扇子便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那些旧时的名家成扇,大多成为竞相搜求的收藏品。上海报人郑逸梅先生在《折扇种种》一文中曾写道:“书画扇不但可作艺术欣赏,还有可以显示身份之用。一些绅士,在当地或许为人所知,但到了异地,别人就不知道你的来历,如果用了一把有名人题字绘画的扇子,人们便知你是有些来历的,这柄书画扇,也就等于替代了名片或介绍信。”其实,这种身份的显示还不能代表执扇人的修养和艺术品位,如果以大纱帽或当红画家的扇子显示和炫耀身份地位,也未免忒俗气了。旧时想得到几把这样的扇子也非难事,因此还要看是画家书家的精品,还是一般的应酬之作,甚至与之匹配的扇骨是否得体,是扇庄中的“行货”,还是名家特制,乃至扇骨的头型和款式等细微之处,犹如今日时尚女性对人家所用服饰品牌工艺的细微观察。从一柄扇子大致可以看出对方的情趣与审美高下,其文、雅、商、俗也就一目了然了。
  清代中叶以前,上层士人只用白纸书画折扇。有一种折油扇,也称之为油单扇,骨最密,扇面不能更换,多为黑色,是用柿漆涂成的,大多产于杭州扇庄,是宅门中仆佣或一般商贾所用,而上层士人是绝对不会使用的。嘉道以后,这种讲究就逐渐不那么严格了。戏曲舞台上的不同人物,都会以扇子作为辅助道具,增添舞台审美效果,生旦净丑都有使用。生行中以小生使用最多,显示其*倜傥;老生执扇,则表现一种安详与闲适。武生用扇的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艳阳楼》高登使用的大折扇,长约三尺许,展开硕大,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桀骜与霸气。旦行用扇有一定的讲究,端庄者多用小型泥金彩绘的折扇,如《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牙柄泥金折扇。昆曲《牡丹亭?游园》一折,杜丽娘用折扇,而丫环春香则用团扇,虽然与历史真实有悖,但为了舞台整体效果,也得到观众的认同。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