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绣回营后,请教贾诩说:
“我开始用精兵追击败军,而您说肯定会失败;后来我用败兵追击得胜之兵,而您说肯定会取得胜利。后来的结果又都和您说的完全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贾诩解释说:
“这是很容易明白的。将军虽善用兵,但毕竟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开始撤退,曹公必然亲自断后,周密布署;追兵虽精,但将既不及对方,对方断后的士兵也必然都是精锐之士,所以知道前往追击必然失败。曹操攻打将军并没有发生了什么失误,力未尽而退兵,肯定是后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在打败将军后,必然会率领轻军先往回赶,即使留有部将断后,部将虽勇,却又不是将军的对手了。所以将军虽以败兵去追,也是肯定会取得胜利的。”
张绣听了这番分析,非常叹服。
七月间,曹操回到许都。荀彧问曹操:
“到安众前您就料定到安众后会把张绣打败,这是为什么呢?”
曹操回答说:
“敌人阻挡我们撤军,把我们逼到死地进行决战,所以我料定我们会取得胜利。”
《孙子·军争篇》中有“归师勿遏”的话,意思是返回驻地的军队不要去阻挡。《孙子·九地篇》中还有这样的话:“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意思是说,将部队置于没有退路的死地,士兵就会拼死决战,去夺取胜利。曹操的安众之战便是对这一军事思想的成功运用。当然,曹操在战术上也作了巧妙安排,如果在具体指挥上发生失误,置之死地也不一定就能生存下来。曹操连夜凿地道将辎重和一部分兵员转移,给对手造成已经逃跑的错觉;而在后面却留下了一支精锐的伏兵,自己留下亲自断后。当敌人来追击时,自然就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取胜也就是必然的了。将士英勇战斗也是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在这场战斗中,曹仁、李通等人都出了大力。曹仁开始未随主力行动,而是带着所属部队别攻他处,配合主力攻势,共俘获敌方男女三千多人。当曹操撤军,被张绣追击,作战不利,士气下降时,曹仁激励将士,振作精神,从而一鼓作气击败了张绣,曹操对此十分赞赏。李通本来率部驻守汝南西界,当刘表派兵援救张绣,曹军处于不利时,他率部连夜赶到,带头冲锋陷阵。战斗结束,回到许都后,曹操任命李通为裨将军,封建功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章南征张绣(5)
当然,曹操在这次战斗中也有疏忽,被贾诩钻了空子。如果在自己亲自断后、击败张绣后仍妥善地安排好断后问题,使张绣无隙可乘,那就更为完美了。
三“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曹操迎献帝都许后,袁绍每次得到献帝诏书,总担心有对自己不利的地方。以许县地处低湿为由、想把献帝迁到鄄城、以便自己就近控制的图谋,又因曹操拒绝迁都而化成了泡影。在这种情况下,袁绍的谋士田丰确曾劝过袁绍,说:
“迁都的计划既然不可能实现,那我们就应当尽快进攻许都,奉迎天子,然后以献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这是上策。不然的话,我们总有一天会成为曹操的俘虏,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田丰字无皓,钜鹿人,颇多谋略。原为冀州牧韩馥的谋士,但不被信用。袁绍兼并韩馥后,投到袁绍麾下,袁绍任他为别驾,十分信任,但在关键时刻往往不能采纳他的建议,这一次也不例外。为保万无一失,曹操得知袁绍将要袭击许都的消息后立即撤军,但赶回许都后才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虚惊。
曹操三次南征张绣,第一次失败,第二次获胜,第三次互有胜负,基本上打了个平手。曹操未能消灭张绣,但张绣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进攻许都,南边的局势暂时平稳下来。在这种情势下,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议,先东征吕布,平定了徐州,并打败了袁术。
建安四年(199),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一线对峙。袁绍为了拉拢张绣一起对付曹操,派使者来到穰城,约张绣出兵进攻许都,同时给贾诩写了一封亲笔信联络感情。当时袁绍势力强大,张绣打算答应袁绍。不料贾诩当着众人对袁绍的使者说:
“你回去告诉袁本初,他们兄弟之间尚且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得下天下国士呢!”
兄弟不能相容,指袁绍、袁术反目为仇、互相攻伐的事。贾诩冷不丁这么一说,毫无思想准备的张绣不由得大惊失色,脱口而出:
“您怎么这样说呢?”
但贾诩胸有成竹,话已说出,使者只得动身回冀州复命去了。
事后,张绣私下惶恐不安地问贾诩:
“您这样处理,我们今后怎么办呢?”
贾诩的回答又出乎张绣意外:
“不如投靠曹公。”
张绣为难地说:
“袁强曹弱,我们又同曹操结下了冤仇,去投靠他怎么行呢?”
贾诩不慌不忙说出一番理由:
“将军所说的恰好就是我们应当投靠曹公的原因。第一,曹公奉天子以号令天下,名正言顺,从公义出发,我们应当归附他。第二,袁绍强盛,我们以不多的一点兵力去归附他,他肯定不会看重;而曹公还比较弱小,得到我们这支兵力,肯定会感到很高兴。第三,凡有志于建立王霸之业的人,肯定不会斤斤计较个人的恩怨,目的是要以此向天下人表明他胸怀的博大,我看曹公就是这样的人。这件事请将军不必再疑虑。”
张绣见贾诩说得入情入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这年十一月,张绣率部到许都投归曹操。曹操果然十分高兴,亲热地拉着张绣的手,为之设宴款待,并立即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曹操还为其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两人做了儿女亲家。
曹操对贾诩自然也是亲热异常,拉着贾诩的手说:
“使我取信于天下的,就是您啊!”
意思是说,他同张绣争战多次,并曾被张绣打得大败,儿子、侄儿及爱将典韦都死在张绣手下,但现在张绣却对他这样表示信任,率兵前来投归他,他也要信用张绣,既往不咎,为天下人做出一个不计私怨、宽宏大量的榜样,以取信于天下。曹操热情地接待张绣,并立即委以重任.还与之结为儿女亲家,不仅是为张绣带来了一支生力军而论功行赏,更重要的是为取信于天下而安排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步骤。曹操可算是找到了一个宣传自己、展示自己博大胸怀的绝好机会,找到了一个化敌为友的绝好典型,没有张绣和曹操之间类似交往与恩怨的人是很难充当这样的典型的。
第七章南征张绣(6)
曹操这样做,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真诚的,他确实是冰释了恩怨,打算一切从头开始。当然,这种真诚是同他的策略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势力还不够强,而他的志向却又非常远大,要发展事业,还需要大量人才,不管是一开始就投到他这儿来的人才,还是从敌方营垒中跑过来的人才,他都一概欢迎。为了招徕人才,特别是从敌方营垒中招徕人才,就必须要有一个宽宏大量、既往不咎的政策,曹操就是想要实施这样的政策,并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有这样的政策。有了向天下人展示这样政策的绝好机会,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曹操不会忘记给他提供了这个机会的贾诩,因此他对贾诩所表示的不仅是欢迎,更多的是感激。他给予贾诩的封赏,也是很够意思的:开始就上表举荐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很快又提升贾诩为冀州牧。因冀州还在袁绍手里,因此留参司空军事。从此,贾诩同荀彧、荀攸、郭嘉等人一起,成为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
张绣内心十分感激曹操对他的信任,后来每次作战都异常英勇。官渡之战,他因力站有功,被提升为破羌将军。在南皮参加击破袁谭的战斗后,封邑被增加到二千户。曹操对张绣的信用也是始终如一的,给予张绣的封赏总是超过其他将领。当时因战乱连年,户口减耗严重,十户人家不过还剩一户在,因此诸将的封邑没有能够满千户的,而张绣的封邑达到二千户,大大超过了其他将领。曹操这样做,其实质还是要保往这个“样板”,让他继续发挥作用。
建安十二年(207),张绣跟随曹操北征乌桓,死于途中。其子张泉继承了封爵,后因参与魏讽谋反,被杀,封邑随之削除。
据说,张绣之死是由曹操次子、后来当了皇帝的曹丕一手造成的。曹丕因张绣多次请他聚会,竟发怒说:
“你杀了我的哥哥曹昂,怎么还好意思见人呢?”
张绣听了,内心不安,于是自杀。这个传说如果属实,至少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曹丕的器量比起他的父亲来差得很远,淯水战败、曹昂被杀时他才十岁,但却未对此事淡忘,一直耿耿于怀,终于爆发出来,酿成严重后果。二是张绣虽然得到曹操信用,褒赏异于诸将,但看来他内心还是怀着一种负罪感,平时小心翼翼是不难想见的(即使是贾诩,后来也因自己不是曹操旧臣,而又谋虑深远,怕被别人猜疑,因此闭门自守,退无私交,子女嫁娶不结高门),而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大概也包含着某种戴罪立功的目的。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如此多心,在曹操还健在时就为曹丕的一句话去寻短见了。可见,曹操的安抚优待政策远未深入人心,就连张绣这个“样板”内心的鸿沟也还未能完全抚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悲剧。
第八章荡平徐淮(1)
一离间之计
初平四年(193)春,袁术被曹操连败,从南阳逃到九江后,从扬州刺史陈瑀手中夺取了扬州,占据了寿春,自任扬州刺史,兼称徐州伯。李傕攻入长安后,想联络袁术作为外援,又以朝廷名义任他为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四年后,即建安二年(197)春,曹操第一次南征张绣败回许都不久,袁术在寿春登基即位,公然当起了皇帝。
袁术想当皇帝由来已久。早在初平元年(190),袁绍同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时,他就有了自己登基的想法。袁术因见谶书中有“代汉者当涂(同‘途’)高”的话,而袁术字公路,“术”和“路”都是“涂”的意思,自以为名字应了谶书中的话。又袁氏传说出于陈地,为舜后。按当时五德即五行(水、火、木、金、土)相生的说法,汉为火德(即赤德),舜主土德(即黄德),火德之后该土德(火生土),袁氏既是舜的后代,也属土德,在袁术看来,就理应以黄代赤,代汉自立了。由于有了这些所谓“顺天意”的荒唐想法,也就不免要做出一些荒唐事情来。
初平二年(191),受袁术节制的孙坚率军进入已被董卓焚烧的洛阳,维修诸帝陵墓,在城南的废井中得到一块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的汉朝“传国玺”,据说是中平六年(189)宦官张让等作乱,挟持天子慌忙出逃时掌玺者扔在井中的。袁术得知后,竟将孙坚夫人扣作人质,强将“传国玺”夺了过来。为了日后好“名正言顺”地做皇帝,袁术已经到了利令智昏、不择手段的地步。
兴平二年(195)冬,献帝在东迁途中,其护卫的队伍被李傕、郭汜大败。袁术以为时机已到,便召集部属商议,表示要做皇帝。事关重大,大家都不敢做声。只有主簿阎象发言,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而“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实际是说不应当称帝。袁术听后,心里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暂时作罢。
初平四年(193),袁术败退到淮南以后,考虑到西面和北面盘踞着刘表、曹操、陶谦等割据势力,自己不大可能向这些地区发展,因此派江东籍的将领孙策渡过长江,经营江东。孙策经过数年努力,平定了江东,为后来的东吴政权奠定了基础。孙策得知袁术想要称帝的消息,也从江东来信表示反对。袁术本来以为自己会得到孙策的支持,谁知结果大出所料,气得生了一场病。
曹操迎献帝都许后,袁术越来越坐不住了。经过几个月策划,终于在建安二年(197)春正式称帝。袁术自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袁术想让曹操占据兖州后前来投奔他的兖州刺史金尚做太尉,金尚不同意,还打算逃走,袁术竟然把他杀了。
袁术称帝前,曾拉拢吕布对付刘备,并表示要娶吕布的女儿做儿媳,吕布同意了。袁术称帝后,想进一步拉拢吕布,以便使徐、扬二州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他派韩胤出使徐州,把他称帝的消息告知吕布,同时把吕布的女儿迎娶过来。韩胤见过吕布,吕布答应了袁术的要求,并派兵送其女儿上路。这事很快被吕布所属的沛相陈珪知道了。陈珪同袁术少年时相好,袁术称帝后曾写信给他,并把他的儿子陈应劫为人质要挟,想把他请来为自己效力。但陈珪早已倾心曹操,接信后不仅没有来,还回信把袁术教训了一通。陈珪担心袁术、吕布联姻后所造成的徐、扬二州联合的局面会给国家带来一场新的灾难,于是赶忙去见吕布,说:
“曹公奉迎天子,辅佐国政,将军应当同他协同谋划,共商大计。要是同袁术联姻,必然落得一个不义的名声,结局将会非常危险。”
吕布一听,不免犹豫起来。加之想起当初从关中逃出来投奔袁术时,袁术不肯收留他,心里来了气,于是改变主意,立即派人把已经上路的女儿追了回来,还把韩胤带上刑具,送到许都交由曹操发落。陈珪还想让他的儿子陈登到许都去见曹操,吕布却怎么也不肯同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八章荡平徐淮(2)
建安元年(196),献帝东迁途经河东安邑时,曾下诏让吕布去迎,吕布上书说因无军粮,不能前往。献帝任命吕布为平东将军,封平陶侯,但诏书却被使者在途经山阳屯时丢失。献帝都许后,曹操为了稳住吕布,并利用吕布来对付其他异己力量,亲自给吕布写了一封信,对吕布进行慰抚,并以献帝名义下了一封诏书,悬赏捕杀袁术、韩暹和杨奉等人。吕布得到信和诏书后,大喜,立即派遣使者上书献帝,同时给曹操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
“布获罪之人,本当杀头,而您却亲自来信慰劳,厚加褒奖。已见到购捕袁术等人的诏书,布当以命为效。”
曹操也非常担心吕布同袁术联合起来,因此当吕布把韩胤送来后,立即将其斩首示众。为了进一步拉扰吕布,充分利用吕布同袁术之间的矛盾,曹操抓住有利时机,又以献帝名义再次任命吕布为平东将军,派奉车都尉王则持诏书、印经去见吕布,同时带去自己的一封亲笔信,信中说:
山阳屯送将军所失大封。国家无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为作印。国家无紫绶,自取所带紫绶以籍心。将军所使不良。袁术称天子,将军上之而使不通章。朝廷信将军,使复重上,以相明忠诚。
曹操说,由于皇家没有好金子,他用自己家中的好金子重新为吕布铸了一颗金印;由于皇家没有紫绶,他把自己所带的紫绶送给吕布以表示慰抚。可以说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从中不难看出曹操用心的良苦。曹操接着又说,吕布所派遣的使者不好,吕布向朝廷报告袁术阴谋称帝的事,可是使者没有把奏章上报。最后表示朝廷相信吕布,要求吕布再上个奏章以表示忠诚。实际上是要吕布再次明确表示同袁术决裂和对抗的决心,用自己的誓言来约束自己的行动,以便彻底孤立袁术。
吕布接到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