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拧一把,洒落一地珍珠--我的乡下岁月-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纷纭的问题,我也觉得很难界定它的概念,平常文章中用“知青情感”代替它。现暂且将“知青文学情结”归结为“知青情结”范畴吧……
“他们是真的满腔热血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去到那他们认为的抗日前线,为国驰驱。他们怀念延安是有理由的。而我们下乡呢,是极不情愿。可我们对那片土地的思念却一点都不假。这理由又何在呢?我常常被这问题困扰。觉得是对自己青春的凭吊,是对农民深深的同情,是历尽沧桑后对过往本真的回顾……”——知青下放与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当然大不同(这只怕又得另写一个长帖了)……你末尾三个排比句感慨的内容,我以为体现了我们知青这代人的情感,而在增加反思的文章中,它所表现的实际上是浸透作者良知的人性的真、善、美的体现。暂且到此吧!
另外拜托诸位:文字中不要出现谩骂和指责执政之类词语,否则会使这个“回帖都可汇编成书评”的长帖止步了。
83楼asd99999:持续关注这场讨论。这种平心静气的探讨很好,有条件的话,还可邀请一些学者来讲学。这次评为辛卯潇湘风尚大典《10年风尚学人》八旬高龄的钟淑河先生己答应下周来我们湖知网讲学。望有心求知者踊跃参加。让我们湖知网所有的朋友们都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健康愉快每一天。
84楼燕归来:法国汉学家潘鸣啸的新书《失落的一代》(转载)
2010年 7月 08日
作者 凯文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大陆,曾经有这样特殊的一代人,他们出生时赶上解放,长身体时赶上自然灾害,上学时赶上插队下乡,成家时赶上计划生育,没到退休赶上下岗,总之,可以说是生不逢时。而这一代人中,又有一个最具有象征性的群体,就是人们所说的知青。据统计,在六七十年代,全中国范围内被标上知青身份上山下乡的,达到惊人的一千七百万人。今天,这个庞大的群体已经分散在社会各个阶层中,中国政府也不希望这件并不光彩的往事再成为焦点,他们仿佛已经被淡忘,却又不时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一些外国学者也被这一代人的独特经历和命运所吸引,为他们著书立说,其中就包括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
潘鸣啸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与老知青接触,听他们讲述在中国农村的种种遭遇,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他本人当年也曾经在巴黎参加过1968年的“五月风暴”,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在数十年的研究后,他的新书《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终于在中国大陆出版,在这个并不算丰硕的成果库中写下了重重的一笔。本台为此采访了潘鸣啸先生。
……
(全文太长,此处从略)
前年我们跟随李姐飞往重庆参加";无声的群落";首发式,会场主席台上有位凹眼凸鼻的老外,他就是法国人潘呜啸。与之交谈获悉他娶了位知青老婆。
85楼大队部:“我们下乡呢,是极不情愿。可我们对那片土地的思念却一点都不假。这理由又何在呢?我常常被这问题困扰。觉得是对自己青春的凭吊,是对农民深深的同情,是历尽沧桑后对过往本真的回顾。。。。。。 ”
说得非常好,我有些喜欢天尘兄了,哈哈………
人可能会忘记很多过去的事,但大概不会忘记自己的青春,何况知青的经历对大多数人铭刻一生,后来的一切均从这里开始的。知青对自己青青岁月的怀念,或许是人类情感中最为真实最为珍重的部分;成长、初恋、对家人的思念、对社会的认识、友情与背叛、饥饿与辛劳、痛苦与打击、希望与绝望、生存与死亡。。。。。。有太多的情感教育集中到了知青这一个特殊的时段,几乎人生最深刻的感受都在那一段完成了。惟其刻骨铭心,才会终生不忘,也才有了现在的“知青情结”,同时也有了对农村那片土地的不舍。
其实,这并不特别,人之常情而已。凭吊自己的青春,人老了都会这样。青春虽已死去,不妨时常想想,想个明白也好。
于是有了知青文学。知青文学就是知青凭吊自己青春的文学。别人是不会干的。
86楼天尘:哥巴、孟晓好。各位的热忱令我欲罢不能。
西岭点击都大大超过我。我想我这是植了棵梧桐,引凤来仪,是你们欲让帖子飞。
燕归来把学术著作都介绍来了。是这个帖子“不能承受之重”哦。谢谢你的抬爱。
大队部说:“成长、初恋、对家人的思念、对社会的认识、友情与背叛、饥饿与辛劳、痛苦与打击、希望与绝望、生存与死亡。。。。。。”你在思考。但这是所有的群落共性,还是知青群落特有的?“知青文学就是知青凭吊自己青春的文学。别人是不会干的。”说得好。
五九兄,我给你发了短信。
87楼夜深人静: 兼议知青文学,讨论热烈,百忙之中,进来瞧瞧。我喜欢看知青一些乡土文学,比如游客晏生、犟牛等老知青,他们的知青生涯尝尽了酸甜苦辣,他的文章大多充满朴实与人性以及乐观精神,他们懒得诉苦,感受到山野木屋所蕴含的人文文化魅性,给以读者巨大的吸引力。为什么知青返城后纷纷怀恋乡村,每年自发组织到曾经蹉跎悲壮的乡野去?知青生活,有生命中最珍贵的一部分,那些难忘的往事莫过于知青生活,是我们的青春记忆。
88楼天尘: 夜深人静:“游客晏生、犟牛等老知青,他们的知青生涯尝尽了酸甜苦辣。”跟他们比,我们在乡里又算是幸运的了。晏生的文章我已看过些,很多好篇章。犟牛文章,我会找来拜读。他去年是不是有篇说淮总的?词章华美。有些印象。
“他们的文章大多充满朴实与人性以及乐观精神,他们懒得诉苦,感受到山野木屋所蕴含的人文文化魅性,给以读者巨大的吸引力。”那跟我的审美情趣有些契合。苦,是字里行间自然描画出来的,我们去的不是伊甸园,不必诉苦,照实说,营造一种真实、自然的氛围就够了。苦,只是你叙事的背景,而凸显的应该是人性种种。这才是永恒的主题。不要诉苦。一诉苦就会影响格调。你若是诉成“生产队里开大会,受苦人把冤申”的格调,那这篇文章就惨了。底下的观众都会跑光。剩下些大爷大妈您自己,说得津津有味。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同意的,大可坚持自己的认识。不必争论,这中间没有对错。只是个人好恶。我肯定会尊重别人不同的选择。写得好,还会高度欣赏。至于从政治角度对极左的控诉、谴责,我是坚决支持他们的。但这是在谈文学。
89楼朋之: “苦,是字里行间自然描画出来的,我们去的不是伊甸园,不必诉苦,照实说,营造一种真实、自然的氛围就够了。苦,只是你叙事的背景,而凸显的应该是人性种种。这才是永恒的主题。”
非常欣赏天尘朋友的这种品味和格调。
90楼燕归来:我发现大家的议论包含了三个不同的主题,即知青情结。知青文学。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这三方面相互牵连不可分割,但却各自有完全不同的内涵。要分别理清,各自归位,能够减少迷惑。要真正搞清了,恐怕是博士后的水平了。不过我看上面几位楼主都差不多了。
未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十、
致柳树坪 兼议知青文学 十、
91楼椰风海韵:谢谢燕归来姐姐百忙中多次参与此帖,发表见解!自古有句话说:文人相轻。而我们这个帖子里的朋友们既讨论热烈,而又相互尊重,体现了谦和待人的新风尚!谢谢大家! 其实,与文学艺术有关的东东,古今中外都是应多加交流,存同求异,既有共鸣也有独见,创作灵感才会源源不断而来。
92楼柳树坪:两天冒上来,大家居然还在议论这个题目,可见“知青文学”对知青一代的吸引力!希望看到大家更多更有份量的见解!天尘,有这么多网友关注,你真幸运!可见只要文章真好,自然“吾道不孤”也!
93楼雨晴:每个知青的生活环境不同,就有不同的思想,也就有了以后不同的历史轨迹,千人千样,要真正写好,很不容易。以不脱离实际为好!知青和农民根本不可比!赞成哥巴,朱纪飞的回帖!
94楼游客晏生:雨晴的话有理!
我在《可怜的桥夫子》一文最后是这么说的:
“。。。。。。。。我还要为桥夫子这样的知识青年讲句公道话,他没有文化,却背着知识青年的名义下放,他下放时还未成年,现在不是讲招收童工犯法吗?那时偏要将这些未成年人送往乡里去当“童农”,这算是犯法么?
天下知青是一家,这话讲得不错,但我还是要讲一句,天下知青分三种:
一种:是那些文化程度高,家庭出身好,有背景,有靠山的高干子弟,他们下乡不到几个月统统招回城,他们有金色的外衣,他们下乡是来镀金的,他们称为“镀金知青”。
二种 :就是那些文化程度高,但家庭出身不好,不能继续升大学的那些知青,但他们毕竟多读十几年书,下乡时已成年,还有些社会经验,能过独立生活,后来还能够考大学,毕业后能分配一份好工作。他们称为“正宗知青”。
三种:就算桥夫子这类知青,一没有文化,年龄又不大,家庭又不富裕,又没有背景,在农村招工又无份,考学校又不行。回城后没有份好工作,现在又轮到他们下岗,这第三种称“名义知青”,是知青中最可怜的知青。。。。。。”
所以说,知青文学很难达到统一。
95楼朋之: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文学即人学。天尘朋友是一个内心强大且具深厚底蕴的人,只有综合素养修炼到一定境界才能具有这样的品味。
96楼呱叽村溪流:本着大事化小,复杂化简的想法:知青写的文章,那就是知青文!内容写的知青,那就是知青学!俗称“知青文学”!
97楼嘻嘻哈哈: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文学即人学。天尘朋友是一个内心强大且具深厚底蕴的人,只有综合素养修炼到一定境界才能具有这样的品味。 非常认同朋之的跟贴。
98楼秋虫:哥巴兄的语言中肯!诚于所言。有资格说这话的人不是在农村中“一漂而过”的人。
99楼老梅:我被知青十年,出身不好只有下乡一条路可走,我当时没条件选择现在也不能悔什么了。我是";青春无挽";、";青春无奈";!
100楼晓霞月荷:上湖知网必进茶座,自然不能不看又精又火的网文《致柳树坪兼议知青文学》一文。本人以为当年全国曾有近2000万知青下放农村,走出农村后,生活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社会的各个层面,命运各异,岂是哪一本书,哪一部电视剧涵盖得了的?……我希望知青文学真实,要有“精气神”。
这个帖子到这里,楼主有意让它沉没。因为它要说的基本都说了,而且讨论的话题也不会有结论。只会渐渐散开。那它的意义何在呢?它让您看到了现在5…60岁一代人关注知青文学的热情及其原因,也让人了解他们希望读到怎样的知青作品。我以为《拧一把,洒落一地珍珠》把住了这个脉络。它深受这个群体的欢迎。那么年轻人会不会喜欢这本书?让时间来检验吧。我相信这是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某些人性最基本的东西应该不是随年龄、时代变化而变化,我们的子孙也会传承,它在任何时代一如既往的放射光芒,打动人心。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