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意大利不面-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原来那个历史上,从8月下旬到9月上旬这个阶段,双方的主要在进行的是登6和反登6之间的对抗。日军不断寻找**的防线薄弱点,然后利用其海军优势进行两栖登6。但是,**在现日军登6后,至少还可以及时调集兵力阻止日军向纵深突破,稳定住战线。

    而现在,在芒果的意大利军火和意大利顾问的帮助下,**因为已经解决了上海城内的日军,所以完全处于内线作战的优势,反登6的兵力更雄厚,机动也更方便了。而且**的海空实力也比原来历史面位上的强大,抗登6的手段也更加多元化,所以虽然在战局上出于被动,让日军牵制鼻子,(也就芒果所说,**的“现…判断…决策”循环转比日军慢一拍)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应对。在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下,**将登6的日军死死得压制在纵深不大的滩头阵地里。当然至于“将日军赶下海去”,芒果认为空一格远不如阿尔伯特·凯塞林,所以德国在安齐奥不能完成的事,**也不可能创造奇迹。

    到9月中旬时,战争逐步升级。苦战多日的**开始6续获得地方军阀部队的增援,各地军阀以空前团结之热诚为抗战事业出人出枪。而此时日军投入淞沪战场兵力已经高达1o万人,但在**将士的血肉长城面前仍然无法取得决定性的突破,为挽回颜面,日军决定继续增兵,第9、第13师、第1o1团,相继被派往上海。

    日军高层清醒地认识到队虽然在淞沪战场上爆出了前所未有的顽强与勇敢,但是从本质上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队是一支没有自主补充军火能力的“一次性”军队。飞机、坦克、重炮甚至连大中口径炮弹都是打一个少一个。只要坚持打下去,消耗了队的锐气,剩下的就好办了。而事实也正如日军预测的那样,经过一个月多高强度的消耗,中国空军的实力已经剩下战前的一半。海军几乎拼光只好依靠战前布置的水雷封锁线苦苦支撑。而6军的技术兵器,特别是炮兵、装甲兵也损耗不小。炮兵20团48门意大利的14912m14榴弹炮在日机轰炸、舰炮轰击下还剩31门。装甲兵的追逐者突击炮也只剩下3辆。

    在日军增援兵力的凌厉攻势下,9月11日月浦、杨行陷落。**退至蕴藻浜——庙行——江湾一线,继续顽强阻击,终于将战线稳住,双方军队进入短暂的对峙。

    10月5日,日军高层决定“决定从华北调用兵力,把主作战转移到上海方面”。此后日军调集各方部队近4个师团,其中两个师团直接由华北战场调来,投入淞沪战场总兵力共达9个多师团2o余万人,过了华北战场兵力。这样,淞沪战场无可置疑地成为中日双方的主战场。此时;日军可以源源不断抽调生力军部队投入淞沪,而**这边最好的中央军已经打累打残。在日军的优势火力和高素质兵力重压下,**的败迹渐现。

    10月27日,北线最重要的支撑点大场失守。36、87、88三个德械撤至苏州河南岸。只留88师524团1营在副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死守四行仓库。

    10月30日,日军向苏州河南岸起总攻。日军依靠猛烈的炮火掩护渡过了苏州河,**与日军展开逐屋争夺。

    11月5日拂晓,日军第10军三个师团又一个支队,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咀登6,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这成为了压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对日军的登6早有所查,但是这“淞沪〃这个大绞肉机里,**的兵力已经被大量的消耗。此时的**已经没有强大到足够封堵日军在右翼突破的预备队了。单薄的沿海守备部队根本无法阻挡日军海6空一体的现代化攻势,阵地相继失守,战局急转直下。意大利顾问建议死守金山以防**后路被截。空一格遂令税警总团死守48小时,为全军撤退赢得时间。日军第1o于11月7日下午占领金山,力图与北线在长江一侧登6日军一起合围**主力。

    得知金山失守后,意大利顾问力荐空一格回撤部队至苏福、锡澄国防线。7日夜晚,芒果闻讯后亲自给空一格来电报,希望空一格及时采纳顾问团的意见。空一格以芒果电报询问德国顾问团可否,德国人也认同意大利人的意见。空一格随后出撤军命令,下令全线撤退。借着夜晚的掩护,部分队得以成建制撤退至苏福、锡澄国防线,准备再战。

    11月9日,日军占领淞江。

    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

    至此,淞沪战役结束。此役,中国投入7o余个师的兵力上百万兵力。中国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拚搏,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毙伤日军8万多人,粉碎了日本战决的迷梦。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在撤离上海时表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史实)

    历时3个月,芒果这个面位上的淞沪会战结束了。队还是败了。除了伤亡数字,芒果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是队从原来历史上的溃败变成这个面位上的部分撤退,部分溃败,芒果功不可没。

    本书泡书吧。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以上帝的名义 第51节、地中海之蛟
    30年代的意大利海军就规模和吨位而言,位居世界第四。这支海军的最主要作战任务是“阻止从海上来的威胁、保障自身的地中海航运、破坏对手在地中海的航运”这三项。而在原来历史面位上的意大利虽然规模庞大,船坚炮利,但是却无法完成者三项最基本的任务。

    1941年2月9日,英国将军萨默维尔率领h舰队炮轰了意大利热那亚。这一炮击宣告了意大利人有海无防的本质。

    1941年4月16日,英国第14驱逐舰支队的4条驱逐舰,击沉意大利一个护航编队的全部5条运输船。这一破交袭击宣告了意大利无力维持他们的地中海航运。

    而破坏对手的航运,只要看看马耳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就知道这对于意大利海军来说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随着芒果的到来,这一切还会重演吗?芒果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他认为作为一个穿越者至少在装备和战术上,他可以让意大利海军少走一些弯路。比如在37年6月,他的任务是让意大利海军用上他们最合适的潜艇。

    地中海不同于浩瀚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在航空兵出现后,地中海不过是个澡盆。当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同行们正为每次巡航都难得找到敌舰犯愁时,地中海里潜艇则可以在航空兵的指引下轻松地找到敌舰。当然,航空兵的出现也是个双面刃,飞机也可以同样用于反潜巡逻。这就对意大利的潜艇提出了更高的要来。

    另外,按照《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规定,意大利的潜艇数量和吨位被大大压缩。海军也需要一种小吨位但是可以最大限度满足需要的潜艇。为此,意大利海军设计了一款600吨级的中型潜艇(也就是历史上的600型潜艇),该艇的水面度在14节左右,水下度在7节左右,武装为4具艇艏鱼雷射管和2具艇艉鱼雷射管、4寸甲板炮和几挺高射机枪。这样平庸的设计当然不是芒果想要的那种王牌潜艇,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英国。

    1917年,为了遏制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时任英国第一海军大臣的杰里科将军提出了“以潜制潜”的理念。随后,海军建设委员会在1917年的9月,将这一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1918年2月完成被命名为“R”级的新型潜艇的全部设计工作并开始建造。后来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落幕,批12条R级潜艇只完成了10条。

    完工的R级潜艇,水上排水量425吨,水下排水量503吨,武装为艇艏6具18寸鱼雷射管。如果光看这些数据此艇的确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该艇具有高达144节的水下度和60个小时以上的水下静音续航力(240海里4海里)。这使得该艇具有一流的水下性能。而且,R级潜艇的流线型外壳与晚它近半个世纪的德国205型类似,足见当时英国眼光之前。可以说直到德国的xxI出现之前,英国的R级拥有最好的水下性能,英国的R级是世界上第一级真正意义上的潜艇。但是在1922年3月的英国海军会议上,囊中羞涩而又鼠目寸光的英国海军决定放弃R级潜艇,最先服役的8条R级潜艇在1922年开始6续被出售给船厂作为废钢铁拆除。(有关R级潜艇,详见

    现在,芒果就是要以这款看似老旧的一战古董潜艇为原型,打造意大利人的xxI潜艇。在芒果的指示下,一些意大利潜艇设计师被派往英国,这那里他们将寻找机会与R级潜艇“亲密接触”。这些意大利人走访了当年设计、建造R级潜艇的厂家、公司。他们甚至用相当低廉的价格从肯特郡的查塔姆船厂(chathamdockyard)满是灰尘的资料室里买到了R级潜艇的一部分设计和施工图纸。

    1937年的8月,这些意大利人怀揣着这些泛黄的图纸回到了意大利,开始了紧张地设计、修改工作。意大利人的新型潜艇水上排水量650吨,水下排水量850吨,所以仍旧称为“600型”潜艇。按照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的意见,这款新潜艇除了增加了尺寸外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R级潜艇流线型外壳。然后意大利工程师们用先进30年的新型设备代替了原来的老家伙。为了加快建造进度;在墨索里尼的提醒下,新型潜艇将采用了分段建造合并总装的方式,力争在半年之内完成批6条的建造计划。

    意大利工程师们为这款新型潜艇换上了动力充沛的菲亚特两冲程1250马力柴油机(这也是历史上600型潜艇的原配主机)代替了原来只有240马力的主机。主电动机功率也从原来两台的600马力提高到了现在750马力。这使得虽然排水量有所增加,但是新艇的水面航增加到了13节,而水下航达到了16节。

    在海军的坚持下,意大利的工程师们给600型潜艇装上了一门4寸甲板炮和2挺127mm高射机枪。当然600型潜艇的主要武器是鱼雷。该艇装有6具艇艏鱼雷射管,加上备用的6枚鱼雷,600型潜艇总共拥有12枚鱼雷。意大利潜艇所使用的533毫米270鱼雷装药量为270公斤,可以用50节的度航行4000米或是用30节的度航行12000米。

    另外虽然意大利的鱼雷工业历史悠久,早在1866年就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条白头鱼雷。而且,与德国、美国不同,二战中的意大利鱼雷表现稳定,没有出现这样那样的技术故障。但是,在二战中的意大利海军却被鱼雷数量不足所困扰。1940年6月10日年意大利对法宣战之时,其海军一共拥有各种鱼雷射设置1450具,却只有3650条鱼雷可供使用,也是就平均每具射器只有25条鱼雷可用(史实)。好在鱼雷产量不足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海军高层的重视。在充裕经费支持下,一个新的鱼雷工厂将在利沃诺(Livorno)新建。新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月产鱼雷70…100条。

    现在,批量建造的划时代新型潜艇再加上充足的优质鱼雷,意大利潜艇部队正在进行华丽的变身,“地中海之蛟”即将登场。

    本书泡书吧。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以上帝的名义 第52节、北地枪响(上)
    西班牙东北部的阿拉贡地区,因为1035年建立的阿拉贡王国而得名。30年代的阿拉贡地区工业已经比较达,主要集中在萨拉戈萨地区而阿拉贡地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埃布罗河沿岸谷地一带。在1937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国民军方面占领了萨拉戈萨地区,共和国方面占据着埃布罗河沿岸谷地。双方都像占领对方的地盘,以扩充自己的实力。但是从1936年夏天开始一直到1937年的秋天之前;阿拉贡地区的局势一向比较平静。除了嘉泰罗尼亚的民兵和国民军在内战刚刚爆时曾一度大打出手外,双方一直都保持着对峙的状态,小规模的渗透和突袭是这里主要的战争方式。当然,并不是说内战的双方将这里遗忘,阿拉贡地区特殊的地形是限制双方起大规模攻势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英国文学家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向嘉泰罗尼亚致敬》中他这样描述那里的地形:这一带的山脉很差奇怪,形状颇像马蹄铁,顶部比较平坦,四周非常陡峭,山下则是很深的峡谷。对于,这样的描写让芒果想起了穿越之前去过的张家界,那里的山也是顶平坡陡。

    根据这样的地形,双方的前线通常是一连串山顶的阵地岗哨构成。而敌对双方之间的山顶阵地之间往往隔着一个深谷,有时深谷里还有溪流。双方想给对方造成伤害的唯一办法是用枪炮对射。大规模的攻击很容易被对面山顶阵地上倾泻而下的火力瓦解。

    但是就在这样易守难攻的地形上,国民军准备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目标就是占领整个阿拉贡地区。共和国方面的苏联顾问们认为一年多的对峙已经麻痹了弗朗哥的神经,在他眼里人民军是绝对不会在阿拉贡起大规模进攻的,所以这里的防守是整个国民军防线上最薄弱的一环。而这就是人民军取胜的第一步。

    而人民军取胜的另外的一个关键是强大的兵力。这次人民军集结了5个师正规军,再加上配合作战的嘉泰罗尼亚民兵,总兵力高达7万余人的兵力,就兵力的规模而言是仅次于布鲁内特战役。不过在部队的质量上,就无法与布鲁内特战役时的三大主力军相提并论了。布鲁内特战役时的主力人民军第五军(下辖第11、35、46三个师)虽然也将参与此次攻势,但是因为布鲁内特战役中巨大的消耗,这个军的战斗力要比那时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以第五军中的35师为例,该师由第11、12、13、15四个国际纵队的旅组成。此时国际纵队中外籍志愿者已经在前面的战斗大量的伤亡,所以他们留下的空位由应征入伍西班牙人来填补。现在这些西班牙人已经占到35师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显然这样应征入伍西班牙人在面对敌人时的意志不如那些外籍志愿者。这使得现在的国际纵队已经很难再做到像以前那样的勇敢顽强。

    1937年8月24日,在200多架飞机和100多辆苏联坦克的支援下,人民军起了总攻。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也许是轻敌,这次人民军居然在八个地点同时起了攻击(史实)。这在芒果看来,使得看上去雄厚的兵力被大大地分散了,是犯了兵家大忌。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

    正如共和国高层所预料的那样,国民军在这里的防守的确相当的薄弱。前两天的战果让人相当的满意,人民军不但突破了国民军的防线,而且损失可以用“轻微”来形容。那些被弗朗哥即以厚望,视野开阔、位置极佳的山顶阵地并没有挥出应有的作用。大部分的守军在遭到轰炸和炮击时就开始动摇,而当苏联坦克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时,他们就会选择逃跑。相比在哈拉马战役和布鲁内特战役中国民军的顽强防守,这次阿拉贡的防守对于人民军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这也许就是主力部队与地方守备部队的区别吧。

    在经历了两天的顺利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