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白--醉风流-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原来是这样的呀!”我恍然大悟:难怪当时觉得老婆婆有些面熟。但我并没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我还同时想起了自己名字的由来:是妈妈梦见天上的太白金星飞入怀抱,才生下自己的。爸爸妈妈的两个姓合成了自己的名字——李白。爸爸妈妈都是望子成龙的呀!

  三

  这天下午上学,我遇到了麻烦事。

  学馆设在一个龙王庙里。宽阔的供殿作为大教室,摆满了十二张小条桌。龙王爷塑像的正前方的供桌上立有一个“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的长牌。杨老师的长条教桌和教椅就紧挨着孔子的牌位。

  12个学生陆陆续续地都来了。杨老师用严厉的目光扫了我们一遍,大声问:“有人下河游水没有?你们要老实回答。”

  “没有!”“小肥猪”抢先回答。

  “真的没有吗?你们上岸穿衫裤的时候,我都亲眼看见了。”杨老师当即大发脾气,“好啊,你们真不听话,还不老实交待,都伸出手来,看打!”

  “小泥鳅”坐在前面,第一个轮到他,他无可奈何地伸出了右手,极不情愿地张开手掌,等待杨老师用竹板打。杨老师怒视着胆小的“小泥鳅”,大声说:“手举高点,不狠狠地打,我看你们是不会听讲的。”

  “小泥鳅”哭丧着脸,哆哆嗦嗦地反手举高了一点。

  “慢!”当杨老师的竹板就要落到“小泥鳅”手心上时,我起身说话了:“杨老师,你别打他,也别打他们。是我叫他们下河游水的,你要打就打我好了。”

  “嚯嚯,嚯嚯嚯,又是你这个小东西在出风头。”杨老师对我一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我的聪明好学,过目不忘,恨的是我的鬼点子多,爱出风头。此刻,为了维护他的尊严,他只好来一个棒打出头鸟了:“好哇,你有本事,真是个好汉做事好汉当呀,把手伸出来吧!”

  我伸出右手,挨了十大板,虽然很疼很疼,但是我咬着牙没有哭。

  杨老师打了我以后再没有打其他人,说这是打一儆百,杀鸡给猴子儿看的。小伙伴们对我大包大揽、代人受过的精神十分钦佩,从而更加增高了我这个娃娃头的威望。

  放学时,天气仍然十分炎热,大家在往家走的路上都在叫嚷着“热得很,热得很!真要热死人了!”尤其是“小肥猪”,他肉多膘厚,不怕冷,就怕热,这时更是汗流满面。我一想起下河游水时的凉爽,不由得心痒痒了,当即又煽动说:“大家还想不想下河游水呀?”

  “小肥猪”擦了一把脑门上的热汗,望了望火球样的大太阳说:“想,怎么不想呀?”

  “小泥鳅”心有余悸地说:“想也没有用。杨老师才打了你李白十大板,现在又下河,再挨打怎么办?”

  我说:“我有个妙计,保证叫杨老师检查不出来。”

  “快说,快说,什么计教呀?”他们齐声发问。

  我说:“我们游完水后,就用河沙往大腿、胳膊擦一遍。这样我们的皮肉就不像是河水洗过了的。”

  “对,这主意好。” “小肥猪”首先赞成,“我们试一试。”

  “小泥鳅”却摇了摇头说:“不行,不行,万一再让杨老师看见了呢?”

  “小肥猪”瞪了“小泥鳅”一眼说:“你就是蚊子胆,怕死鬼!”

  我说:“杨老师老眼昏花,这次他是看不见的。”

  “小肥猪”说:“不,万一被老师看见了,这次轮到我挨打。反正我肉又多,又厚。”

  “小肥猪”的话使我们笑弯了腰。

  就这样,小伙伴们在我的带领下,又一次到那个回水湾处,痛痛快快地游了一番。上岸后,由我带头,一个个都用河沙把大腿、胳膊擦了一遍。

  时间就像涪江的流水一样长流不断,一去不回。转眼间我就十五岁了,长得差不多有爸爸那么高了。这五年中,我“诵六甲”、“观百家”,饱读古今典籍,还经常写诗作赋。一篇《大猎脚》,使我在青莲乡开始扬名立万。

  “六月六,晒衣服。”一个凉风习习的傍晚,酷热随着烈日的落山而渐渐消退。我放学回家,一进院子就看见李树上牵起了几根绳子,上面挂满了各种皮毛衣物。爸妈在把晒了一天的衣物收拾装箱。我也立即动手帮忙。

  妈妈对我说:“小白,你去玩吧,大人的事你就不要管了。”

  我说:“我都十五岁了,也是大人了。”

  爸爸很赞赏地对我妈说:“你就让他帮忙做点事吧,小白真的快成个大人了!”

  妈妈也只好点头。

  我手脚利索地继续帮忙收拾,在众多的衣物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口宝剑,那剑柄上带有一条红色的丝穗,剑鞘上有镂金的彩云与腾龙的花纹。我拔剑出鞘,只见剑刃森森、寒光闪闪,明亮得照得出人影来。妈妈见了,忙说:“别动,别动,小心划伤了。”

  “这是我们家的吗?”我问。

  “是的。”爸爸回答,“这是祖传的镇家之宝,是你远祖飞将军李广用过的宝剑呀,无价之宝啊!”

  “真的呀!”我惊喜地说,“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呢?”

  “现在告诉你也不迟呀。”爸爸信手理了理胸前的三绺长长的胡须,神采飞扬地说,“我们的远祖李广,号称飞将军,在汉代武帝的时候,他年纪轻轻的就登坛为将,佩戴的就是这柄龙泉宝剑。他曾四次率领大军出征匈奴,百战百胜,成了一员名将,永垂青史。”

  我早就听爸爸讲过许多李广的战斗故事,其中最精彩、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射虎”。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地清晰难忘。那是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汉军乘胜追击匈奴兵,他们深入到漠北地区。经过长途行军和连续激战后,在一个森林边缘安营扎寨。士兵们都已入睡了,作为统帅的李广还在巡查营地,他担心哨兵睡着后匈奴兵突然劫寨就不好办了。走啊,走啊,他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中小心地行走。一阵大风之后,突然一只猛虎当道而立,还发出呼啸声。李广毫不畏惧,迅速取弓搭箭,用力向猛虎射去。猛虎中箭后没有了声息,李广以为它带箭逃走了,于是回到中军帐里安睡。第二天天亮后,才发现昨夜射中的不是真老虎,而是一块像老虎一样的大石头。自己射出的铁箭还嵌在大石中,竟然再也拔不出来了。

  将士们知道这件事后,无不惊叹。这就是中唐诗人卢纶根据《汉书&;#8226;李广传》记载所作的名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想到这里,我在敬佩英雄的同时,萌发了学剑的想法,当即说道:“爸爸,你将这把剑给我了吧!”

  爸爸惊异地对我说:“你要它有什么用?这是兵器呀,它锋利无比,不是什么玩具。”

  “我要学习武艺,将来也好报效国家。” 

  “你不是喜欢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的吗?怎么又想起学剑练武来了?”

  “我既要习文,又要练剑,做到文武双全。”

  “这个嘛……”爸爸用手捋着胡须,陷入了沉思。或许他觉得我文武双全的志向可嘉,但是,龙泉剑毕竟是无价之宝呀,已经传了十几代人了,他自己也视同生命,爱不释手。或许,他觉得我才15岁,像一只雀儿一样,翅膀还没有长硬,把剑给我怕会有什么闪失。

  我猜透了他的心事,当即说道:“您是不是嫌我年纪还小,现在就把剑给我还为时过早?”

  爸爸点了点头:“是呀,你是李家门中十亩地里一根葱的独苗,这把剑肯定是要给你的,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你才15岁,是一根嫩竹扁担,还担不起重担。”

  我说:“古人不是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吗?那甘罗12岁就做了宰相,我现在都15岁了,难道就不能把一柄祖传的宝剑保管好吗?您可不要小看了我呀?我也要为国家为老百姓作出一番大事业来。”

  “嗯,”爸爸为我的豪言壮语所打动,又一次捋着胡须陷入了沉思。妈妈听清了我们的对话,这时在一旁插话道:“我看小白少年老成,现在就已经有了远大的志向。您就把龙泉剑早一点传给他吧。”

  “好吧!”爸爸终于点头答应了。

  “多谢爸爸!”我心花怒放,立即就要把宝剑拿回自己的房间。

  但我被爸爸用手势制止了。

  “怎么啦?”我疑惑地说,“您答应了的,难道要变卦吗?”

  “不是变卦,只是想讲给你听,这把剑非同小可,我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在祖宗牌位面前正式传授给你。”

  “好呀,好呀”妈妈也表示了赞同。

  当晚,爸爸翻了老黄历,选定六日后为黄道吉日。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五彩的朝霞给我们的陇西院披上了绚丽的晨装。堂屋正中,“李氏堂上历代祖先之神位”的神牌前焚香点烛。我向祖宗牌位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然后双手举过头顶,从爸爸手中接过了龙泉宝剑,大声宣誓道:“李广远祖与历代李氏祖先在上,十五代子孙李白今日接过传家之宝龙泉宝剑。我一定发扬光大,做到文武双全,日后惩恶扬善,报效国家,光宗耀祖。” 

  “好好好,起来吧,起来吧。”爸爸扶起我,宣布了一个决定,“小白呀,你近年来的学业大有长进,龙王庙学堂的杨老师也不能教你了,我认识在匡山大明寺隐居的道长赵蕤老师,他是一位高人,学识超群。你去拜他为师吧,争取来日能来个名师出高徒。”

  “多谢爸爸!”我早就听说过赵蕤的大名,也早就想去登门求教了,有几次我提出到匡山去,可是都被爸爸以年纪尚小、不要好高骛远为由劝阻了。想不到,不久就可以如愿以偿了,我心花怒放。

  妈妈为我即将出门求学感到担心,就向我爸爸提出异议:“小白从小在家,饮食起居都不用他操心过,如今要去几十里外的大明寺读书学剑,就像一只离了巢的燕子一样,谁去照管他呀?我看,还是等一两年再去也不迟。”

  我一听,急了,生怕爸爸听从妈妈的意见,连忙抢先说道:“妈妈呀妈妈,我都已经十五岁了,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不趁早出去经点风雨、见点世面哪能行呢?您不是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吗?任何人都要经过一番磨练才会有出息的呀!”

  爸爸连声称赞道:“言之有理,就不要阻拦了吧。我们给他准备一些必需的衣物,我再选择个黄道吉日,亲自送他到大明寺去拜师!”

  妈妈迟疑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多谢爸爸,多谢妈妈!”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将要离巢单飞的雀儿一样,十分兴奋,就跑到后院的竹林里,无师自通地舞弄起龙泉宝剑来。我左劈右砍,前击后挡,虽然自己知道还不得要领,但练得很入神。

  五

  几天后又是一个黄道吉日。天晴气朗,碧空万里。田野里,水稻长得有一尺多高了。玉米纷纷挂上了红缨。黄豆和芝麻也开花了,到处都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吃过早饭后,我拜别祖先牌位,又拜别妈妈、月亮妹妹和“老木头”,便和爸爸一道,分别骑着白马,出门向着西边的大路走去。走了很远,我发现妈妈、月亮妹妹还站在门口,就高声喊道:“妈妈、月亮,你们放心吧,我会经常回家的!”

  我们乘渡船过涪江,快马加鞭。马蹄“得得得”地腾起了一路尘雾。走完了平原,就进了山区,山路渐走渐高,太阳偏西的时候,便听见一阵阵悠扬的钟声,看见凌空直立的七层古塔——大明寺已经到了。

  我们在山门前下马,牵着马儿,沿着八百级石阶攀登而上。

  听爸爸说,大明寺是一座晋代古寺,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它坐落在匡山腹地,周围松林环绕,溪水蜿蜒,不时有兽鸣鸟啼,环境十分幽雅。寺院建筑飞檐拱斗,勾心斗角,气势恢宏。大雄宝殿上的三尊佛像高坐莲台,长达丈余。两廊的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造型逼真,千姿百态。这些,使我叹为观止。寺内有大小僧人一百多个。在寺中隐居多年的赵蕤道长年过七旬,白发苍苍,但满脸红润,鹤发童颜。

  赵蕤缓缓地说:“呵呵,李居士冒着酷暑,不辞路远而来,是为了烧香还是为了避暑呀?” 

  我爸爸取出用红绸包裹的一包银子,把它放到茶几上,微笑回答:“近来我经商繁忙,也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向知道赵老师德高望重,今日特意带领小儿李白前来拜师。这五百两银子就作为学费,请老师笑纳。” 

  赵蕤就把我仔细打量一番,肯定是见我长得相貌堂堂吧,当即说道:“县城人才济济,李居士为何舍近求远,让他来这个深山古寺找我?”

  爸爸回答说:“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小儿虽然今年才15岁,可是他早就听说赵老师您是文坛旗手,一心希望得到您的教诲呢!”

  “这个嘛……”赵蕤用手轻轻捋着他长长的胡须,笑而不答。

  “师父,你就收下我吧!”我躬身作揖道:“您是一代名师,如果您发现孺子不可教,随时可以将我辞退,我绝无半句怨言。”

  “妙哉,妙哉!”赵蕤微笑说道,“佛家、道家都讲究一个‘缘’字,你小小年纪但一脸英气,将来必定是一个济世之才,孺子可教也,我就收下你这个学生吧!”

  我大喜,立即说:“师父在上,请受弟子参拜!”

  “请起,请起!”赵蕤伸手扶起了我。

  三天后,我爸爸回去了。从此,我就长住在大明寺的僧房中。赵蕤老师给我取了个别名做叫“青莲居士”,他的意思我是领会的,我知道青莲花出自西竺,梵语叫做优钵罗花,它洁净清香,纤尘不染。我明白,赵蕤老师是希望我能够像青莲花一样高洁,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每天,我就和他一起习文、练剑。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赵蕤老师见我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就打心眼里喜欢上我这个学生了。他除了教给我学术和剑术外,还和我谈论一些道经与禅理。我抱着“执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心态,凡是知识都很认真地学。

  每天天刚蒙蒙亮,悠扬的钟声就“咣咣咣”地敲响了。寺里的僧人照例在住持的率领下,聚集到大雄宝殿的如来佛像前,手敲法器,诵念经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手握龙泉宝剑,在山门前的平地上进行操练。我左旋右转,前击后刺,越练越快,黄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不要说是炎炎夏日,就是数九寒冬,即使是一片冰天雪地,我也会练得汗如雨下。

  每天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或者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中,随着“咚咚咚”的暮鼓一声声敲响,我就合上桌上的书本,拿了宝剑到寺后的的古松下进行夜练。夜练后,赵蕤也必定会来到我的房间,对我进行指点,给我“开小灶”。他教得认真,我学得刻苦。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二更或三更。而且,常常是师父走了之后,我还兴犹未尽,接着看书,很久才上床睡觉。

  夏去秋来,冬至春回,我的剑术大有长进。和寺里的和尚比试,往往很难找到对手。我们开始时是一对一地比试,渐渐发展到我一对二或者一对三,最后都是我取得胜利。在文章方面就更加不用说了,赵蕤对我非常满意,常常夸奖我聪明好学,说我日后一定会大有出息。

  我生性好动,不但利用空闲时间游遍了大匡山的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