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李岩来了(1)
与倒霉的崇祯相比,李自成的运气越来越好了。但这好运气来得非常艰难,在李自成的身上,不断的验证了一个道理:成功是在一万次失败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年(崇祯十三年),李自成面临他自起事以来最倒霉的时刻:在杨嗣昌十面张网的战略下,他被围困于湖北巴西鱼腹山中,杨嗣昌要招降他,被李自成拒绝。这时,部众或走或逃,身边已经没有多少追随者了。李自成想要自杀,养子李双喜阻止了他,这时手下人心浮动,大将刘宗敏纵然一向骁勇,此时也有了降意。
李自成知道别人降可以,他降是不行的。从杨鹤,到陈奇瑜,到熊文灿,每当挺不下去的时候,他和张献忠这些人都是采取先投降再找机会图谋再起的方式,对此,明将们已经有了高度的警惕,杨嗣昌在围攻张献忠时,早就对外放了话:除张献忠外,其他人均可赦。他其实也一样。降对别人来说,可能还有一条活路,他降就是死路一条。
李自成却不知道,这个时候他的坏运气已经到头了。四年来,从他跟随的闯王高迎祥被孙传庭斩杀后,他几乎没有打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胜仗。从陕西河南到四川,他们一路流窜,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盘也没有。崇祯十一年(一六三八年),李自成遇到了自起事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在陕西的潼关,洪承畴与孙传庭设下三道埋伏线,将他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只有忠心耿耿的刘宗敏和田见秀等十七人跟着他躲进了陕西东南地区的商洛山。
李自成当时认为这是他人生最惨淡的时刻,并没想到事隔不到两年后还有场更大的失败。当时的情形太危险了,如果不是崇祯在关键时刻的“帮忙”,自己是非死不可的。崇祯一道圣旨,将洪承畴与孙传庭全部调走,对付满清势力去了。后来孙传庭因为不服,还下了狱。而接下来的熊文灿,一心对付当时实力比他大的张献忠,并没有把通缉他当成一件要事来做,否则,自己这十七人,恐怕早已性命不保。
李自成不能忘记在那个惨淡的时刻,昔日的战友是如何对待他的。他从商洛山逃出后,听说张献忠降了熊文灿,马上集结部众去投奔他,但是张献忠假意收留,暗中却想除掉他,幸亏自己警醒,对张献忠早有防备,事先逃走了。否则的话,这条命没丢在了洪承畴、孙传庭的手中,就会落在了昔日的同志的手里了。
李自成也由此知道,在这个世上除了自己,是没有人可以相信的。他最后挺了过来,带着所剩无几的部众逃到湖北。然而自己的霉运还远远没有到头。他碰上的另一个对手杨嗣昌,比洪承畴、孙传庭还要可怕,他的军队逼得自己走投无路,比商洛山那一次还要危险。
刘宗敏也开始动摇,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息。李自成感到了众叛亲离的恐惧。此人跟随自己一路征战,即使在商洛山只有十七骑可用时,他也是最坚定的分子,如果连他都走了,自己就一无所有了。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李自成想出了一个万般无奈的办法。他对刘宗敏说:“人人都说我是天子之命,但今天落到如此地步。你去卜上一卦,如果不是吉卦,就带着我的人头去见杨嗣昌吧。”
在万般无奈之下,把命运交给天来决策,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人物常喜欢做的一件事,唯物论者自然觉得荒唐,但你也不得不相信,冥冥中似乎真有天意,刘宗敏卜了第一卦,吉!再卜一次,吉!第三次,还是吉!
这三卦对李自成、对刘宗敏、对崇祯,都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时刻。三卦之后,老天开始眷顾起这位一路备受磨难的英雄。李自成的好运气来了,崇祯的好运气到了头。
刘宗敏震惊了。片刻之前,他还有过献出李自成的首级保自己一条命的念头,此时,这个念头马上被一种对天命的崇拜而取代。他对李自成说:“我就是死,也要跟着你!”
刘宗敏说到做到了,回到家里,把两个妻子全杀了。这个吉卦,送了两个无辜女子的命,成就了两位草根英雄。而此事经过宣传后,“军中壮士闻之,亦多杀妻子愿丛者。自成乃尽焚辎重,轻骑由郧、均走河南。”(《明史·李自成传》)
。 想看书来
李岩来了(2)
在这吉卦的后面,在几十个不幸的女子的生命殉葬的后面,李自成的坏运气,终于到了头。这些无情地杀掉妻子的“勇士”们,大约有五十来人。他们跟随着李自成,居然轻装突破了“鱼腹”,辗转到了河南。
在河南,李自成遇见了一个罕见的好时机,河南大旱,粮价上涨,加派仍未停止,百姓生不如死,在这个大背景下,流民越来越多,当他们听说名震天下的“闯王”来了时,不等李自成招纳,就自动来投奔了。
突然之间又有了人的资源,这个对于一个领袖来说,太重要了,短短数月间,李自成又有了七八万人。这当然还要“感谢”崇祯,如果这个时候,他不再推行三饷加派的政策,肯拨款赈灾济民,李自成哪有如此喘息之机?
重新拥有了力量的李自成,在屡次失败的痛苦中抽身出来,疯狂的对所有的对手进行报复,他带着这些流民,在河南大开杀戒,攻城掠地,抓来的俘虏剖心剁脚,残暴指数不在一向以此为标志的张献忠之下。
就在这个渐渐丧失了理性的时刻,李自成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的好运气也终于到了极致。
这个人,是一个知识分子,也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有着高贵人文精神的真正的贵族。他后来成为了李自成军中的“宣传部长”——他的名字叫李岩(信)。李自成拥有了他,就像当年朱元璋拥有了刘基一样重要。
对于李岩与李自成交往的事迹,《明史》上有详细的记载,今天我们重看这段历史,颇多慷慨激昂热血沸腾之感,而其中的浪漫情趣、儿女情怀,更为黑暗阴冷的纷繁乱世添上了一层难得的暖色。
在李岩还叫李信的时候,他的名气已经很大了。他是河南杞县人,在当地本是望族,他的父亲李精白,曾经任过前朝尚书。
除了官做得比较大外,这位李精白最让人记住的事情就是他为魏忠贤修建过很多生祠,并将“天巍巍荡,帝德难名”的语言刻在生祠的碑刻上,来形容伟大的魏公公。他在拍马屁上很有创意,将碑刻上的“巍”的山挪到了下面,对别人说:“‘山’哪能压在魏公的头上啊?”
毋庸置疑,这样高明的拍马屁者,自然得到了魏阉的喜爱,李精白后来官至尚书,当然是得到了魏忠贤的帮助。崇祯临朝后,李精白位列“逆案”中,被东林党人弹劾,贬死他乡。
这样一位道德底线极低的父亲,却生了一个铁骨铮铮,充满善心的儿子,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怪事。李信的行为与他的父亲截然相反,他在杞县长大,中过举人,但一直未曾做官,而他平时最喜欢做的事,一是结交豪杰,二是救济穷人,颇有点梁山好汉“及时雨”宋江的作风。在当地灾荒闹的最凶的时候,与其他官宦子弟不同,李信竟然开仓散粮,救济贫民,当地百姓感其恩德,称其为“李公子。”
乱世总有豪杰出现,与李自成、张献忠不同,李信出身贵族,但对平民的关爱却发自真心,体现了中国人身上传统的侠义的精神。“李公子活我”,成了当地人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李信名气越来越大。这时,非常戏剧性的是,一位女中豪杰竟然慕其名要与他交结。这个人叫红娘子,原本是个艺人——“绳伎”,后来因不堪官吏压迫欺凌而落草为寇。这位红娘子在当地也是个名人,她对李信也早有仰慕之心,但苦于无法相识,于是,她使出了一个强蛮但却极有效的手段,将李信强行绑架到了自己的营塞。一见之下,红娘子被李信的文采风度折服,要与他结为夫妇。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故事,就在这个时候拉开了帷幕。接下来的故事,更像一部传奇小说:“掳信,强委身焉。信逃归。官以为贼,囚狱中。红娘子来救,饥民应之,共出信。”《明史》中短短几十个字里,可以演绎出多少起承转合、波澜起伏的爱情传奇故事!李信最初对红娘子的过激行为难以接受,但他是个机智之人,先是假意应承,然后趁机逃走。可是没想到这一逃,反而把自己逼上了一条绝路。地方官昏昧,竟然将他与盗匪同论,将他拿下大狱,准备处斩。而这时红娘子冒险救他,那些曾喊过“李公子活我”的饥民群起响应,杀了县令,救出了李信。这时的李信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李岩来了(3)
李信被逼反,表面看是外力作用,但论其根本,还是腐败的社会体制造成的。这是一个类似于梁山好汉官逼民反的例子,李信比较不幸,本来一个贵族子弟,因为一个女人的强爱而丢失了一切荣华富贵,李信也比较幸运,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突然间有了一个机会,从一个济世的侠客走向了真正的兼济天下的侠之大者,从此名留青史。
李信与红娘子的故事也“功德圆满”。如大家所期望的一样,这位出身不凡的贵公子,终于娶了豪强不让须眉的红娘子,为后人再阅这段历史时增加了浪漫的想像。更重要的是,李信的加入让这场流民起义有了新的内涵,他的选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这个选择就是李信与李自成的相识,相知,到相互影响。李信投奔李自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偶然相结合的产物。李信与红娘子拉起队伍造反,正在这个时候,名满天下的李自成也转战到了河南。李信与红娘子的队伍势单力薄,投奔李自成是大势所趋。而在这个时候,李自成同样意识到,连年的失败在于他一直没有一个好的智囊。李信在当地有名望,有才华,有良好的口碑,这不是一个极好的人选吗?
于是,李自成与李信之间,有了这段让人热血沸腾的对话:
岩初见自成,自成礼之。岩曰:久钦帐下宏猷,岩恨谒见之晚。自成曰:草莽无知,自惭菲德,乃承不远千里而至,益增孤陋兢惕之衷。岩曰:将军恩德在人,莫不欣然鼓舞。是以谨率众数千,愿效前驱。自成曰: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开业开基者也。(《明季北略》)
历史写到这里,非常光明而壮丽。一位英雄,一位才子,一位统帅,一位智者,开始了一段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接触。在这次谈话之后,李自成与李信约为兄弟,共创大业,李信改名为李岩,过去的李公子,从这一天起,成为英雄李自成的谋士,并励志永远忠于他心目中的大哥,至死未渝。
李岩为李自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来一批和他一样有智慧的人。
第一个是牛金星。“卢氏举人牛金星,磨勘被斥。私入自成军,为主谋。潜归,事泄,坐斩;已,得末减。”(《明史》)这位牛举人,因考试复查时有人捣鬼,被取消了资格,而多年来怀才不遇,常常借酒浇愁,后来又因酒后伤人,痛打地方小吏而入狱,李自成来时受李岩举荐,有意投奔。后来事情泄露,再次入狱,处于死刑,施重贿重免,幸得李自成大军及时赶到,救其出狱,出狱后,投入李自成门下。
第二个是宋献策。这是牛金星与李岩共同举荐的。“金星又荐卜者宋献策,长三尺余。上谶记云:' 十八子主神器' ,自成大悦。”宋献策是个只有三尺多高的侏儒,精通河洛算卜之术,他见到李自成后,送上一谶,上书“十八子主神器”,十八子隐含李字,意思说李姓人将来得天下。这是从天命宗教的角度再次为李自成造下了声势,李自成大喜,于是,将他留下,从此“十八子主神器”成为李自成号令天下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号召。
还有一个人是顾君恩。他同样也是文官出身,当时的身份是拔贡,后来弃掉功名跟随李自成,出了很多的好主意,再后来还帮助李自成定下先取关中,再战山西,然后进攻北京的高明战略,为李自成确定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对李自成来说,这些读书人吸纳进来之后, 军队的气象已经焕然一新,最重要的是,“有枪就是草头王”的现状也因为这些人的加入而有了本质上的改观,李自成的军队开始走上了政治上明确,行动上有纲领的正路。而在这些人中,作为一个道德水准极高,战略眼光准确的知识分子,李岩起的作用最大。李岩投奔李自成后,开始有意识地校正了李自成的一些过激行为,让军队的滥杀行为有所扼制,这让李自成的军队和张献忠、罗汝才的等人的军队开始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其时,与李自成分庭抗礼的张献忠正在四川大肆捕杀读书人,并发出了“天下人皆可杀”的毒誓。“李信因说自成曰:‘取天下以人心为本,请勿杀人,收天下心’。自成大悦。”(《明史·李自成传》)李岩以他与生俱来的侠义情怀,为李自成的用军之道做了一个重大的调整,“请勿杀人,收天下心”这是一个“活天下人”的举动,而在此基础上,李岩在政治纲领的建设上为李自成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开门迎闯王,闯王不纳粮(1)
劝李自成的军队不要滥杀,这只是李岩为李自成做的第一件善事,事实上,李岩不光是宽厚之人,他有更长远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正好通过李自成来完成。
李岩为李自成的军队提出了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后来成为李自成军队中最坚定的政治纲领,那就是“均田免粮”。
这个口号看似简单,只有几个字,但是内中深意却非只言片语可以说清。明末农民最怕的东西有两个,一是土地兼并,一是三饷加派,而李岩的政治口号则点中了这两个死穴。“均田”即夺取土地豪绅、皇亲国戚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免粮”即农民军驻地不再征收钱粮。这是一个非常明确且十分通俗的政治口号,它恰好反映了明末最大的底层民众——农民——最朴素的愿望,在中国历次农民起义中,这同样是一个具有较高水准的政治纲领,故而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
这个口号的提出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在于它让李自成的军队与张献忠及其他义军首领的军队,在性质有了重大的区别。李自成的军队从此是一个有奋斗方向有政治纲领的部队,它具有的先进性是其他军队无可比拟的。为了配合这个政治纲领,李岩发挥了他的文才,将之与农民口头上流传的最熟悉的谚语结合起来,创造了很多朗朗上口、易于传诵的民谣,例如“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其后,李岩眼光更高一着,提出了“平买平卖”的口号,争取到了社会底层的另一个大群体——手工业者和商贩的支持。
在那个资讯匮乏的年代,这些简易的民谣、口号产生了巨大的效果。没过多久,“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口号就已经传遍全国,吸引了更多的人参加到义军队伍中,也为义军攻城掠地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对李岩在那段时期的建议,李自成言听计从,“自成从之,屠戮为减。又散所掠财物赈饥民,民受饷者不辨岩、自成也。杂呼曰:‘李公子活我';岩复造谣词曰:' 迎闯王,不纳粮' ,使儿童歌以相煽。从自成者日众。”(《明史·李自成传》)百姓有时不辨情况,竟然将李自成与李岩混为一人,人们口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