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未都说收藏 家具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想看书来

第三次收藏热:康乾盛世
中国第三次收藏热是康乾盛世,这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段盛世,长达一百年。可以说,整个18世纪,从1700年到1800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康乾盛世的产生,我觉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康熙皇帝的伟大和英明。康熙,一个极易吸收外来文化的皇帝。这个文化不仅仅是汉文化,还包括西方文化。他请来大量西方老师来教他几何、天文、机械。我查了一下,他学过静力学,我们一般人今天都不学这样的学问。康熙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皇帝,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要成为一个全能的皇帝;他做到了这一点。他也影响了后来的雍正、乾隆,使这一百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百年。
  到了他儿子,就是雍正这一代。雍正是一个非常勤勉的皇帝,他批过4万多份奏折,这些奏折至今在国家档案馆里保存。雍正在位十三年,平均每天至少要御批10件奏折,最少时要写一个字:览;最长的洋洋万言。
  我们都知道,用毛笔写字,不停地写,写一万个字大约需要两天时间。用钢笔写,写得快的人大概一天可以写一万字,毛笔写得要慢。这样勤勉的皇帝,他的政务非常繁忙。雍正跟他的父亲,跟他的儿子都不能比,他没有下过江南。他处在清朝康乾盛世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他要整顿吏治,要改革康熙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所以他就没舍得出门。
  那么,雍正怎么去减压呢?他对艺术品有要求。在中国历代皇帝里,雍正对艺术品的要求最为具体。比如,史料记载,雍正七年(1729)四月十三日,太监刘希文交来成窑五彩磁罐一件,无盖。我们将来讲瓷器的时候会讲到这一点。成窑五彩,就是后来的斗彩。就是太监交来的这件斗彩,没有盖。皇上就下旨:“着做木样呈览。钦此。”意思是你先做一个木头盖,画好了给我瞧瞧。
  隔了一周,二十日的时候,木样就做好了,画了五彩木样一件呈览,拿给皇上看。皇上又说:“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细里改画。钦此。”皇上说的太具体了,说照着这样给我做几个。原先这个画得还粗了点儿,你给我再画得细点儿。
  年希尧是雍正时期的重臣,他受他弟弟年羹尧的牵连,被罢免过。罢免的第二年,就是雍正四年,重新起用,所以他干活非常认真。
  像这样的史实,记载了一个皇帝在艺术上的要求,这个要求一定得传达到下面。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雍正这一朝的瓷器,非常精美。清代瓷器的高价,很多都是雍正一朝所创造。
  

第四次收藏热:晚清到民国初年
晚清到民国初年的第四次收藏热,跟以前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外需加大,内需相对缩小。晚清时期民不聊生,在西方列强的多次侵扰之下,中国人都感觉到生活岌岌可危。除了个别人的生活很好,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都很差。等到西方人终于打开了中国这扇神秘的大门,能亲自看到中国古老文明的时候,他们垂涎了很久的中国文化终于摆在他们面前,所以西方人开始大肆掠夺。
  我们今天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看到中国的灿烂文明,大部分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大约都是鸦片战争以后到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段时期流出去的。
  

民国四公子
民国时期有著名的四公子,张学良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张伯驹,凡是对收藏有兴趣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家。溥侗,溥仪的同族兄弟。再有就是袁寒云,袁世凯的二公子。这四个人被大家统称为“民国四公子”,非常儒雅,都酷爱收藏。
  张伯驹当年花了4万大洋买了《平复帖》,后来捐给了故宫。《平复帖》是跟三希堂那著名的“三帖”齐名的法书。后来,又花了240两黄金,买了展子虔《游春图》。买《游春图》的时候,张伯驹把自己的豪宅卖掉凑钱。他那座豪宅占地15亩,原来是清末著名大太监李莲英的旧宅。15亩有多大呢?换算成平方米,是整整1万平方米!今天在北京城里的1万平方米的四合院,先不说买要花多少钱,拆迁就要拆出3个亿!非常巨大的数字。
  张伯驹把这个宅子卖掉,加上妻子的首饰,加上自己现有的钱,凑足240两黄金,买到了展子虔《游春图》,最后也捐给了国家。这就是民国时期收藏大家的一个心态。
  再比如张学良,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他把所有的收藏拿出来,在台湾拍卖,所得的款项都捐给社会。拍卖现场非常热烈。其中有一件拍品,我记得很清楚,拍了160多万,赢得满场鼓掌。这时候那个人站出来,说:“钱我照付,但东西我也捐掉,再拍一次。”这反映了一些收藏家喜爱传统文化、赞助社会的一个心态。
  

收藏的分类
想了解收藏,首先应该知道收藏的一个大致分类。民国时期的分类特别简单,就分硬片、软片。两人对话:“您收什么啊?”“我收软片。”那就知道你收藏的大方向了。书画、地毯、织绣,凡是可以卷起来的,一般都称之为“软片”,剩下的都称之为“硬片”了。比如陶瓷、玉器、铜器,这些都属于硬片。
  今天有了非常科学的分类,按照科学的名称分类。人家再问:“您喜欢什么啊?”你可以回答:“我喜欢陶瓷,我喜欢玉器。”也非常明确,不用很内行的话。行话多少显得有点儿江湖味儿,行内能听懂,行外听不懂。我们今天的收藏分类,是行内、行外都能听得懂。
  

收藏的准备(1)
从收藏的角度讲,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准备。今天喜欢收藏的人太多了,但是冒冒失失地进来,没有准备,就会出很多问题。那么,收藏首先应该准备什么呢?第一条就是理论先行。你首先应该知道你要收藏什么,再把对应的书找来看。比如说,我喜欢陶瓷,我就找《中国陶瓷史》看看,我得把中国陶瓷先弄清楚。人家一说宋代五大名窑,我就得知道是“汝官哥钧定”。
  专业上做准备非常重要,不是光说自己收藏就行了。你跟人家一张嘴,人家就说你是个棒槌。你跟人聊天,说:“我喜欢斗(音抖)彩。”说错了,念斗(音豆)彩。“斗”是双音字,如果你没有很深的了解,你一说错,人家就知道,你是个棒槌,是一个不懂行的人。
  第二点就是最好请个老师,交个朋友。但这条要注意,一定要找正经人,不要找一些走旁门左道,全是巫术的人。再有一点,你请的这位老师应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比如说在专业单位任职、有过收藏成就,这样的人会对你有很大的好处。有时候别人教你一句,省得你摸索半天。当然,我现在说的都是理论问题,你也可以不请老师。比如我刚喜欢收藏的时候,我就没请,也没地儿请。我就是逮着这个人问一句,逮着那个人问一句。所有人都可以是你的老师,但你要自己多思考。
  第三点就是多接触实物,有机会就看。接触实物有很多种方式,最多的就是看展览。我早年酷爱看展览,所有的展览不落空,一般都是开幕看一次,闭幕前再看一次。看的时候要仔细,记住所有特征。现在展览很多,跟我喜欢收藏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另外,看的同时能上手尽可能去上手。比如拍卖会的预展,你可以去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别人有好东西,你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可以上上手,但一定要小心。
  翰海拍卖公司就出过一件事。一位老兄一进屋就两眼发直,直接对着一个瓶子冲过去,他没看见瓶子前面还有柜子,柜子上还有玻璃。结果一头撞到玻璃上了,玻璃当场就把瓶子给切碎了,后来还引发了官司。我挺能理解这种心态,因为我原来也碰见过这么一件事。那时候我还没做博物馆呢,我家里东西多。有一个酷爱收藏的老先生上我们家来看东西,一进门就直奔着东西去了,没看见脚底下有地毯,结果绊了一个大马趴,摔倒了。这些人就是心里非常着急。但是看文物的时候,心里绝对不能急。不论你多么想看见这东西,都要注意观察,注意周围的环境,这就是你上手时的一个规矩。你不懂这个规矩,就会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
  我亲眼见到的另外一件事,就是两个人各看一个盘子,看完后没有按照规矩都放下,再去拿对方的盘子看。他们互相手递手,结果当场俩盘子就都撞碎了。眼睛是有视差的啊!那时候,我在旁边看着都一头大汗,甭说他俩了,就跟水洗的似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收藏的准备(2)
你看古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特征,要注意到所有的细部。比如底部,有机会尽可能地去看到。我当年去故宫参观,那时候故宫的条件没有现在好,展厅里灯光非常昏暗,我自己带着手电筒。我第一次拿出手电的时候,工作人员都冲过来说:“你想干什么?”我说:“我就是想看清楚点儿。”他说:“这不是看得挺清楚的吗?”他不知道,他说的那个清楚,跟我说的清楚,实际上有很大差距。他只要看到东西在展柜里,就算清楚了;我是要看到所有的细部,才算清楚。我去的多了,就跟里面的工作人员混熟了,再拿手电也没人管我了。
  后来有一次,我去的时候,我就指着一个瓶子,跟他们说:“你们那瓶子被人动过了。”那人说:“不可能。”我说:“肯定动过了,你最近是不是没上班?”他愣了,说:“是没上班,我请了一个礼拜的病假。”我说:“你问问,一定动过了。”他就真的打了个电话一问,那个东西确实被动过了,拿出去照相后又送回来了。他觉得特神奇,就问我:“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动过了呢?”我说:“这事儿对你来说特难,对我来说就很简单。这个瓶子每个面的图案不一样,我每次来看的都是这面,我特想看到背面,可就是看不到。结果这个瓶子照完相,被送回来的时候,放的人随意一搁,把背面冲外,我终于看到了。”
  

收藏的注意事项(1)
那么,收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我觉得对每一个收藏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量力而行。收藏是一种乐趣,你绝不能把这种乐趣变成一个负担。
  我碰到过很多把乐趣变成负担的人。有一次,我回家,家里坐着一个老太太,在那儿哭。我就很诧异,我不认得她。我就问:“您什么事?”她说:“我们家老头儿把所有钱都买古董了,日子没法过了。他谁的话也不听,就听你的,你能不能劝劝他?”我说:“我可以劝他,但是你怎么知道我家的地址呢?”她说:“我们家老头儿本上写的有。我来找你,你不能跟他说。”我说:“行。”
  于是我就去找他们家老头儿。我一推他们家门,推不开—东西买得太多了。老头儿也不懂,好的、坏的什么都买,买的满屋子都是,连门都推不开。但那老头儿不错,我就跟他聊。他说:“我有四个孩子全在美国,我有很多钱。”我就劝他:“有再多的钱,架不住没有节制地去买古董。您这样把收藏变成沉重的负担了,已经不是乐趣了。”他说:“我有退休金,我有医保,所以我什么都不怕!”但是他老伴怕啊!我说:“您这样收藏是不行的,您应该跟老伴商量,不能什么都买。”
  我跟他聊了很久,老头儿对我特别感激。我出了他家的门以后,他说门口的汽车是他们家的,他儿子走的时候留下的,让我开走,送给我了。我一看,车的四个轱辘都是瘪的,不知搁多久了。后来他的老伴跟我说,他好了很多,买古董开始有节制了。
  收藏要注意的第二个事项,就是戒贪,这一条非常重要。贪是人的本性,总想买的东西比别人便宜,就非常容易上当。我年轻的时候也贪,但我有一次被贪咬着了,以后我就不贪了,我知道警告自己。
  有一年我去重庆帮人鉴定,也是通过各种关系介绍,必须得去,我跟另外两个专家一块儿去了。我一出机场大门,我就知道这事有点儿要坏。迎接我们的人,给我们献上了一大束鲜花。这鲜花有多大呢?就是你抱着这鲜花,就看不见路了,只能看见脚底下。这还不算,开着加长的卡迪拉克来接我们。吃饭的时候喝酒,啤酒杯之大,我从来没见过。面对面的人要说话,都得躲着桌上的杯子,要不杯子就挡着脸。
  由此可见,主人是一个特别夸张的人。他拿着这大啤酒杯就过来了,他说:“你们来了,使山城增色,日月增辉。”就说那样不着调的话。喝酒的时候特痛快,一仰头就喝。那酒一小半进了嘴,一大半全从杯子里倒出来了,身上跟洗澡一样,全湿了。这时候,我就已经预测到这样的人的收藏了。
  第二天,我们去给他鉴定,鉴定的时候就非常难堪。他把自己一个特大的茶馆停业,让我们在里面鉴定。我进去的时候,还是比较机灵,先观察了这屋子。我知道古董大约从哪个门拿出来,我就坐在相反的方向。鉴定一共有三个人,那两个人坐在前头。我心说:让他们先说,我不先说,先说得罪人。结果他们两个人看完以后都不说话,一个一个挪,挪到我这儿了,他们说:“你先说吧。”我没有退路了,只能先说。所以说,人不能太聪明,太聪明了反而坏事。
  

收藏的注意事项(2)
最后,基本上每件东西都是我先说,我肯定要实话实说:你这个东西,不真。那个人听了,不停地流汗。他可能想:我这里怎么也得有真的,不能都是假的吧?但不幸的是,都是假的。然后,我就打圆场。我问:“你还有多少东西?”他说:“我还有好多呢。”我问:“在哪儿呢?”他说:“在地下室。”我说:“这样,咱们去地下室直接看,不用当着你的工作人员了。”好几十个工作人员在旁边站着,我觉得他特别难堪。
  我们两个人进了地下室,我就跟他说:“你这件东西大英博物馆有,这件故宫有,这件大都会博物馆有,这件上海博物馆有。全世界的博物馆,倾二百年国家之力,买到的东西,全都在你们家地下室?咱先说这件事的可能性有多大?”他急了,说:“那万一有一件真的呢?”我说:“问题是没有这个万一。你到印刷厂,过去排版都是排铅字。你抓一把铅字,往地下一撒,就是一首唐诗,这可能性有没有?有,就是太小了,跟你们家地下室有真文物的可能性差不多。”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他说:“我花了很多钱,但是,只要有一件真的,我就把所有钱都捞回来了。”
  他这种心态就非常不好。这事过去很多年了。前两天,他又给我打电话,说:“马先生,我今非昔比了,眼力大大提高了!”我不知道他到底提高了多少。
  收藏的第三条注意事项,就是不能轻信故事。每个人都有缠绵悱恻的故事,我收藏几十年,也听说了无数个故事。当年我也爱听,人一说我就信,还跟着人家一块儿担忧。比如,人家告诉我说:他的姑姑当年是一宫女,现在住乡下,当年带了很多宫里的瓷器,让我去看。那我就去吧。怎么去?开车去。那人说没多远,一会儿就到。我们就坐着车,走了很远。那时候也没高速公路,坐了大概有仨钟头了,还没到,我就问:“不是说一会儿就到吗?这么长时间了。”他朝外看了看,说:“没事,别急,走了有一半了。”然后又走仨钟头,还没到,我又急了:“这都多远了!”这时候他把地图拿出来看了看,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