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洋战争史话:偷袭珍珠港-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是及时到位的战略战役侦察为机动部队提供了正确可靠的行动依据。孙武在《孙子·地形篇》中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从日本开始拟制偷袭珍珠港作战计划的那一天起,海军情报部门就把搜集美国特别是美海军的情报作为工作重点中的重点。1941年5月以后,为了掌握有关珍珠港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情况,仅以各种身分在夏威夷地区活动的日本间谍就达200人。在开战之前,日本人已完全查明了瓦胡岛的对空对海防御设施、兵力部署、战备状况,以及舰艇飞机的种类、数量和驻泊情况等,并摸清了美军的活动规律。临开战前,从12月2日开始,驻檀香山的日本总领事馆每天都向东京报告珍珠港内有关主要舰只停泊、水中防潜防雷网栅以及空中阻拦气球等方面的情况。为了摸清北太平洋的海上情况,多次派遣现役海军军官化装成商人或船员,对机动部队预定通过的海域进行实地调查。10月15日派人侦察了横滨至檀香山的商船常用航线;10月20日派人侦察了北方商船常用的航线;10月22日又派人沿着机动部队偷袭时的预定航线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弄清了这条航线上的气象、海况,以及能否进行海上加油、可否使用水上飞机、有无商船来往等有关情况。在开始袭击前,还派出了潜艇和侦察机进行实时侦察,以进一步查清最近期的情况。通过这些侦察,使日军基本掌握了珍珠港的主要情况,为采取正确的突袭行动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偷袭珍珠港 第四部分(13)
三是有效的保密措施确保偷袭行动达成了突然性。袭击珍珠港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能否达成战役突然性。在这方面,日本人干得很出色。为了隐匿发动战争的真实企图,日本政府于1941年春季派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使。因为野村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朋友,又一向以提倡与美英亲善而闻名,启用此人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容易起到欺骗作用。野村到华盛顿后,在半年时间内,先后与美方会谈数十次,均无结果。为使这一骗局不被美国识破,日本首相于1941年7月亲自致函罗斯福总统,表示“两国间并无不可用谈判方式解决的问题”,日本“决不侵犯英、美在南洋的利益”,以美好的谎言蒙骗美国领导人。直到12月8日(东京时间)开始袭击珍珠港时还在与美国谈判,以造成日本不想开战的假象。日本联合舰队在战役伪装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到1941年10月前,知道偷袭珍珠港计划的,只有几位参与研究和制订计划的人。联合舰队与海军军令部之间就此问题所进行的一切交涉,都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进入10月以后,由于战备工作的需要,才向担任突袭任务的第1航空舰队所属的战队指挥官、参谋、航空母舰舰长、航空部门长和飞行队长传达计划的有关部分。在机动部队由单冠湾出发时,仍然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作战行动的目标。机动部队各舰只向单冠湾集结时,选用不同航线,分批前往:有的先西后东,取道日本海 ;有的先南后北,绕过小笠原群岛、南鸟岛后,再驶往集结地域。各舰从本土一启航,就严格实行无线电静默,以免暴露舰队的位置。在南云部队逼近瓦胡岛后,故意把横须贺海军某部的官兵送去东京游览名胜古迹,装出一片太平景象。这些手段的运用,使本来警惕性就不高的美国人如坠烟雾,一直没有摸透日本人想干什么。
  从美国来讲,战略战役指导上出现的一系列失误,导致了珍珠港的悲惨结局。美国人对战争全局的判断从始至终都是错误的。先是判断日本人可能北上,与德国人共同夹击苏联,后来看到了日本南下的企图,但又认为主要是进攻东南亚,不敢对美国的本土开刀。日本在突袭前曾暴露出一个又一个征候:关于答复“赫尔备忘录”的第14部分的电报被美国破译;美军在珍珠港发现不明国籍的潜艇;在雷达屏幕上发现大批机群飞向瓦胡岛等等。但是,美国人对这些征候麻木不仁,视而不见,直到日本人的炸弹落到自己头上时,还误以为是在演习。后来在炸弹的连续爆炸声中,才猛然发现“这不是演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