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英豪之逐鹿中原-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得到诏书,高兴地眉飞sè舞喜出望外,这家伙先前围剿黄巾军,却因为刚愎自用,听不进部下的建议,导致接连败北,手下人马折损无数。

    本来朝廷准备惩办他的,却被他早得了消息,着心腹带着无数的珍宝钱财进京贿赂十常侍,方才罢了。后来又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和几个朝中权贵扯上了关系,随后平步青云,被汉灵帝拜为前将军,封鳌乡侯,委任西凉刺史。

    这董卓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在西凉苦心经营,麾下统御了二十万大军,横行西域,向无敌手。无论是匈奴、鲜卑、还是乌孙、羌胡,都不敢与他正面对抗。故此,他时常有不臣之心,总想有朝一rì挥师东进,取代大汉。

    这人要是走运啊,真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他这正发愁怎么找个借口兵出潼关,挥师洛阳呢!这诏书就送上门来了,他心里那个美啊,就别提多美了!

    当即他点齐军马,留下自己的心腹,也就是他的女婿牛辅镇守陕西,他亲自带领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带着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洛阳赶来。

    另一个下诏之人向东逃到了定陶,被王越手下的密探所救,那份诏书自然就送到了木三的手中。

    木三接到诏书之后,他没有像董卓一样大喜过望,而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待了半天,方才下令召集麾下谋士武将升帐议事。

    他把诏书的事情简单的叙述了一遍,然后把诏书递给众人传阅。

    “不知道主公准备何时发兵勤王?”程昱看完之后,首先问道。他这一问,房间内的众人全都把目光投向木三,都竖起耳朵静静地等待着。

    “呵呵……”木三呵呵一笑,摇了摇头,然后反问程昱道:“仲德公,你觉得我们何时出兵适宜呢?”

    “当然是越快越好啦!我们早一天发兵,陛下就会少遭受一天惊吓困苦啊!”程昱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木三目光炯炯的扫视了一下众人,然后发话问道:“你们的意见呢?是不是也想马上出兵,挥师洛阳啊?”

    “那是当然,某家这双戟很久没有饮血了,再不出去磨练磨练,这平淡的rì子都淡出鸟来了!”典韦亮着个大嗓门嚷嚷道,震得众人耳边都嗡嗡作响,窗纸也都呼哧呼哧的震动了几下。

    其他众人也都附和,纷纷要求立即出兵,都恨不得插上翅膀,立马飞到洛阳,拿那些个乱兵的脑袋祭奠祭奠手中的兵刃。

    木三见众人情绪都很激昂高涨,争着要做先锋,唯有郭嘉眯着眼睛,嘴角带笑的坐在哪儿一动不动。

    于是他便问道:“奉孝可是有了万全之策?”

    “主公客气了,你这是在笑话嘉了!世上哪有什么万全之策啊!”郭嘉摆摆手说道:“我觉得暂时不宜出兵!先静观事态发展之后再做定论!”

    “你这是什么馊主意?”不等木三说话,典韦就出言反驳道。

    “是啊!”程昱也接口说道:“俗话说,养兵千rì用兵一时,如今陛下有难,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去相救,反而做起了壁上观,不妥,不妥!”

    “我倒是觉得奉孝之言,甚是有理!”木三的一句话顿时引起众人的哗然,房间内顿时响起一片议论之声。

    “大家静一静,大家静一静!”木三起身喝道。

    见众人不再议论,转而把目光投向自己,木三咧嘴一笑,对众人说道:“我们不妨听听奉孝的解释,看看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

    说完他便示意郭嘉解释一下。

    郭嘉站起身,走到一副简易的地图面前,随手拿起一根小木棍,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向众人解释自己的看法;他说道:“大家来看一下地图,就会明白我要求暂缓出兵的建议了!”

    说着他就把整个地图上面标明的各个势力向大家做了一下阐述,随后继续说道:“自从黄巾作乱以来,朝廷放纵地方发展势力,各个州郡都大肆的扩充军力,天下十三州,一百多个郡,兵力多势力大的有数十万,少的手下也有近万人,地方势力大了,无疑朝廷的实力自然大减。这么一来,长久以往,政令必定不通,各个势力之间也会因为诸多摩擦而引发战争。”

    说到这儿,郭嘉一顿,端起案几上的茶碗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

    “那这个势力之间的摩擦和我们勤王有什么关系么?”廖化见郭嘉说了一大通,一直没有说暂缓勤王的原因,便也忍不住插话问道。

    这时候,程昱眼中闪了几闪jīng光,若有所思的说道:“经奉孝这么一说啊,我觉得现在这个天下的形势,就如同当年周朝末年一样,虽然有个周王,但是地方诸侯对周王的命令是阳奉yīn违不去执行,这样一来,诸侯之间互相吞并,实力大的自然占尽便宜。奉孝可是想坐山观虎斗?”

    “然,也不尽然!”郭嘉没有完全肯定程昱的观点,但也没有完全否定,留了一个悬念给大家。

    “有话你就快说,别在这儿拽文卖关子!”典韦被他们这个一句,那个一语,直说的满头雾水,对别人又不好发火,自己的小舅子倒是可以,于是对郭嘉不耐烦的心焦了一句。

    “呵呵!”对自己这个姐夫的秉xìng,郭嘉是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他不以为然的笑了两声,然后接着说道:“我是想借这个诏书,来个引蛇出洞!”

    “嗯,妙啊!”程昱和赵云同时明白过来,相视一眼之后赞叹道。

    “什么引蛇出洞啊?”典韦挠了挠头皮,有些纳闷的问道。

    “来、来、来,你走得近一些,我讲给你听……”郭嘉见典韦不明白,便对他招呼道。
第164章董卓进京
    ()    “哎呀!”典韦一声惨叫……郭嘉抱着自己的手一副痛苦的样子。“活该!”典韦一手捂着头,一边恶狠狠骂道。

    原来郭嘉气恼典韦老是吵吵嚷嚷,便把典韦叫到身前,狠狠地给了他一个爆栗,却不料这老天制作典韦的时候加了特殊材料,这厮一身硬骨,倒是把郭嘉的手给硌得生疼。

    见这姐夫舅子滑稽的样子,众人都笑了,房间里的紧张的气氛也一扫而空。

    “好了!还是让奉孝说说他这引蛇出洞地妙计吧!”木三见众人笑闹得差不多了,便出言说道。

    “咳咳!”郭嘉轻咳一声,一整面容,悠悠说道:“我们不知道有多少诸侯得到了诏书,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份诏书就是一件人见人爱的至宝,不管谁得到,只要他有足够的野心和实力,得到这份诏书之后他必定会出师洛阳,不管是不是真心勤王,这都是出兵争霸天下最好的借口!”

    “我们!”郭嘉一顿之后,扬声说道:“就把这份诏书公诸于天下,从而让那些存有野心想出兵的诸侯得到一个借口,纷纷出兵,此之谓引蛇出洞,然后我们呢就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这天下不就唾手可得了么?”

    “奉孝之计听上去像是不错,但是……”木三见郭嘉面带得sè,怕自己这位首席幕僚因此而志满意得,影响他的判断能力,便及时的泼了一瓢凉水,他说道:“没有付诸行动的所有计划都是纸上谈兵!”

    木三说着话,站起身来,走到房屋中间,环顾了一周,一扬手中的诏书,然后又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要这份诏书一向世人公布,我们就不可避免的卷入这场战争的漩涡之中!我想问问大家,踏入争霸之途,从此将放弃眼前的安宁祥和,转入血雨腥风的厮杀征伐,兄弟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房间内的众人异口同声的洪声回答。

    “好!”木三满意的沉声喝道:“我再问一句,你们怕死吗?”

    “不怕!”响亮的回答声再次响起。

    木三再次大喝一声:“好!”然后一甩衣袖,转身回到案几前坐好,扬声吩咐道:“王越听令!”

    “末将在!”王越大声应道,越众而出,来到木三面前,躬身抱拳,朗声说道:“主公请吩咐!”

    木三一举手中的诏书,严肃的吩咐道:“你立即动用所有的力量,务必在三rì内把这份诏书传遍天下,不得延误,你可明白?”

    “末将明白,主公但请放心!”木三把这争霸天下的第一道命令下给王越,王越感到莫大的光荣,心中喜悦,连声音都带着深深地喜悦之sè。

    “程昱何在?”木三又朗声问道。

    “主公,末将在!”程昱也躬身抱拳道。

    “大军即将出征,你这后勤总管的担子可不轻啊!”木三凝视着程昱,这位年长他十几岁的老大哥。

    在他踏入这片国域以来,都是程昱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无论前线战事多么吃紧,程昱每次都能想尽办法把前线需要的物资筹备齐全,免除了木三的后顾之忧,使他能够心无旁羁绊的指挥军队。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程昱的支持,木三不会如此顺利的走到今天。

    主公,大军所需物资,无论多少,昱必定在三天内准备齐全!”程昱信誓旦旦的回答道。

    “好!军中军士若是都如仲德公,这天下岂不是如囊中之物尔!”木三感慨地说道。

    下完两道命令之后,木三再次环顾室内。最后把目光停在郭嘉身上,他呵呵一笑:“奉孝,你过来!”

    “你立即修书一封,告诉甘宁,派人佯攻沿海城镇,借此拖延我大军开拔时间,你可明白?”木三见郭嘉走到他近前,便低声吩咐道。

    郭嘉一怔,吃惊的看向木三,但是他脑子灵光,眼珠随即一转,便明白了木三的用意,他会心的一笑,朗声回答道:“主公放心,嘉明白!”

    “好!”木三起身,对众人洪声说道:“诸将官听令!”

    等众人应答之后,木三吩咐道:“诸位各自回到自己的驻地,按照一级战备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开拔!”

    “诺!”众人齐声应诺,气势恢宏,声震云霄。

    三rì后,少帝诏书传遍九州,不少诸侯开始带兵出征,目的地------洛阳。

    所有的诸侯之中,只有木三按兵不动,理由很简单,海边州县传来jǐng讯,大批海盗在海边巡弋,像是伺机上岸的样子。故此,木三抽调主要兵力布防海边。

    十rì后,少帝和陈留王被董卓带至洛阳皇宫之中,见到何太后之后,母子二人则是抱头痛哭。宫中诸人开始检点器具物品,发现传国玉玺不见了踪迹。

    董卓把军队驻扎在城外,每rì上朝的时候,都是前呼后拥的带着数千铁甲卫士,在街市上横行跋扈,遇见走在前面躲避不及的百姓,轻则拳打脚踹,重则按照行刺重臣之罪当场格杀,每次都弄得鸡飞狗跳,吓得城中百姓整rì里提心吊胆、惶恐不安。

    此时董卓便把他那目中无人、横行跋扈的xìng格展露无遗,就连进入宫廷之内,也是连通传也不通传,直接大步进宫、肆无忌惮。

    许多朝中忠义大臣见此,便联合起来上书少帝,说董卓怎么着怎么着,少帝也没什么表态。只是一味纵容董卓,其实他不纵容也不行,因为这几天他发现董卓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就像虎豹盯着猎物一般,吓得他几次从梦中惊醒。

    这时候,后军校尉鲍信来找袁绍,说董卓跋扈,而且存有异心,应该趁他立足未稳,尽快的铲除掉,免得养虎为患。

    袁绍听了,手捻胡须,半晌没有表态,到最后从他嘴里冒出一句话来:“朝廷新定,未可轻动!”

    鲍信见袁绍无动于衷,无奈之余,便去了司徒王允家里,把这些事情一说,想请王允挑头除掉董卓。
第165章李儒破局
    ()    王允可是老油条了,那可是个老谋深算的老江湖。他听鲍信这么一说,闭上眼睛在心里这么一合计,觉得没什么把握,再说这董卓只不过是为人跋扈了一些,还没什么劣迹,更主要的是,当初董卓派人来洛阳打点送礼的时候,可没少给这位王司徒好处。

    所以说呢,这王司徒还真对董卓下不去手,但是鲍信还在一旁等着呢,怎么办?一个字------拖,先拖一拖看看情况再说。

    王允打定了主意,于是便睁开眼睛,对鲍信说道:“鲍信将军,老夫合计了一下,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且容商议啊!”

    鲍信一听,知道王允这儿也没戏了,不由得心中怒火上升,但是这王允在朝中威望很高,要不鲍信也不会来找他商议这件事情啊,鲍信压了压心中的怒火,对王允抱拳说道:“既然王大人需要商议商议,那我就先告辞了,等王大人商议好了再说吧,告辞了!”

    鲍信说完,起身便走,王允挽留他吃过晚饭再走,他也不住下了。

    从王府出来,鲍信快马加鞭赶到了自己的军营,召集起兵马拔营向泰山而去。这鲍信为什么突然离开洛阳呢?他为什么不继续游说他人,扳倒董卓呢?

    这就是鲍信的谨慎之处,他先后游说袁绍、王允不成,他怕这二人身边有董卓的细作,万一把这件事情泄漏出去,以董卓的脾气,不灭他九族的话,他那个董字得倒着写。

    因此,他从王府出来,越寻思越感觉不对劲,也越想越怕,于是他家也不回了,直接去了军营,他这军营里面,仈jiǔ成都是他先前奉大将军何进之命去他的老家泰山征募的子弟兵,忠诚度十分的高。

    所以他不回家了,直接到了军营,把手下的各级军官召集起来,说是有紧急军务,全军立即拔营,就这样,把人马带离了洛阳。同时他又派他的弟弟鲍韬带着几个亲信潜入城去,把他的家人秘密的带了出来,也逃离了洛阳。

    鲍信带兵离开,有人就报告了董卓,董卓立时大怒,就要点兵去追赶鲍信,但是他的女婿兼谋士李儒站出来劝阻他说道:“岳父大人,暂且息怒,依小婿之见,这鲍信要走,就让他走吧,你呢也别派人马追了。”

    董卓纳闷啊,他的脾气可是一个非常暴戾的脾气,他受不了这个气,但是他有非常的信任他的这个女婿,所以他强忍怒火,怒声问道:“文优,你先说说,为什么不让老夫追杀鲍信这个匹夫?”

    李儒微微一笑,对董卓说道:“岳父大人,你先消消气,你听我说,这不追杀鲍信,原因有三,其一就是我们初来洛阳,根基未稳,兵士疲乏,不适宜长途作战;其二么,如若我们大军尽数而出,势必造成洛阳空虚,如果这些大臣中有二心之徒,趁虚作乱,占据洛阳,我们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么?其三,据军中细作探报,现在天下诸侯尽起兵马,往洛阳杀奔而来,如果我们追杀鲍信,追的上之后,必定有场大战,如果我军能够速战速决还则罢了,一旦和他缠斗起来,小婿怕那些正在赶来的诸侯参战,我们胜算能有几何呢?故此,小婿方才不同意追杀鲍信!”

    “嗯,文优言之有理,幸好老夫未曾出兵,不然后果未卜啊!”董卓被李儒这番话说的如梦方醒,有些后怕的说道。

    “岳父大人,现在情况非常紧急,我们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