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英豪之逐鹿中原-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几只长枪齐刷刷的向他刺来,在他身前交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只要他稍微疏忽,立即予以致命的打击。他手中长刀连续挥动,把那些夺命长枪一一荡开。

    长枪落空,但是不等徐京涛喘口大气,已有七八条人影如影随形一般追了过来,刀光霍霍,又罩向他的全身。

    此时的他,身心俱疲,死在他刀下的官兵大概已有三四十人了。在他面前堆积的已让他无处下脚。

    面对迎面而来的刀光,他突然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想举起长刀格挡,但是长刀在他手中已是重逾千斤,举了两举,竟然未动分毫,他不由得有些发慌。

    刀光瞬息而至,他仿佛看到了死神那狰狞的笑容……

    蓦然,他向后倒去,就像一棵突然折倒的大树一般,毫无征兆的倒了下去。他这一倒,堪堪避过那几把追魂夺命的长刀。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这一倒,倒是避过了那几把长刀,但是无巧不成书,他这一倒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

    一蓬血雾喷向天空,然后在空中淡淡的弥漫开来,徐京涛倒身避让长刀,却不料地上一把断掉枪柄的半截长枪斜插在地上,他这一倒,正好被这把长枪刺穿后心,当场毙命。

    土岗这边的战事以官兵胜利结束,尽管来犯的三千黄巾贼寇尽数被歼灭,但是官兵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各郡县抽调的城卫军死伤五千余人,虽然是胜利,但也只能用惨胜来形容。

    尽管是惨胜,但是毕竟是取得了胜利,龚景非常高兴,一面亲自带人清理战场,另一面安排郎中救治伤员。

    他这边忙忙活活暂且不提,却说波才和手下三十余人一路上钻密林,走山路,跌跌撞撞的跑回黄花山,来到寨门前,一名属下上前叫门:“喂,是谁在里面?快把寨门打开,大帅回来了!”

    里面应了一声,“吱呀呀”,寨门打开,黄巾贼寇不疑有他,一个个蜂拥而入。

    等最后一个黄巾贼寇进入山寨,这寨门“咣当”一声紧紧闭上。

    蓦然,四下里灯火通明,“呼啦啦”冲出无数的官兵把他们紧紧地围在了山寨zhōng ;yāng。

    波才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说坏了,今天他们这三十几人可算是交待在这里了。

    “波才,赶紧束手就擒,本相或可给你一个痛快,否则,休怪本相出手无情!”木三越众而出,向波才厉声说道。

    波才二话不说,脚下用力一跺脚,身子一纵,腾空而起,手中青锋剑带起森森寒光,就向木三的咽喉刺来,招式诡异、凶险异常。

    木三见波才向他扑来,咧嘴一笑,长吸一口气,手中长剑如流光飞鸿,卷起漫天的雪花向波才罩去。

    波才大吃一惊,脸sè连变,他没有想到木三一出手就是如此霸道的剑法,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端的是鬼神难测。

    饶是如此,波才手下不停,脚尖一点,身子一斜,一声清啸,整个身子向一侧平平滑出数尺,宛若游龙戏凤,已从木三漫天的剑影中穿将而出。

    木三微微一怔,他没料到波才的武功竟然这么好。连忙收起轻视之心,打起十二分的jīng神,把自己的剑法全力施展开来。

    他虽然感到吃惊,实际上波才感到心中更是震荡无比,他没想到这里竟然有如此高手,使他突围出去的念头一捻而逝。

    怎么办?怎么办?他手中和木三交着峰,心中却乱成一团麻一般。

    就在他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应付之时,他带来得三十多人已全部战死,一声声惨叫声就像猫爪子挠在心头一样,让其心神大乱。

    木三一声长啸,突然长身而起,手中长剑剑势一变,运剑如风,整个剑势变得更加凌厉霸道,动作更加的快速至极!

    面对木三滔滔不绝连绵不尽的攻击,波才感到一阵无力,此刻他就像在怒海狂cháo中的一叶轻舟,在风浪中飘忽游离,时刻都有被倾覆的危险。

    倏然,一声断喝,令正在苦苦挣扎的波才心神一震,身形不由得一缓,木三抓住这个一纵即逝的机会,右手暴出……

    波才只觉得自己的心窝处一凉,紧接着心脏不由自主的猛然一缩,浑身就像被抽了筋一样瞬间没有了力气。

    木三从波才的胸口上缓缓地抽出长剑,把波才那把青锋剑插入鞘中,挂在自己的腰间。

    “管亥!”木三呼唤道。

    管亥急忙跑了过来,问木三有何吩咐?

    “清理战场,准备撤回青州城!”
第114章管宁来访
    ()    经过土岗和黄花山两次战役,青州黄巾波才部全军覆灭,波才战死,管亥率部投靠木三,波华被俘斩首示众,大汉朝青州太守龚景上表,请求朝廷封赏有功将士。

    这一次,木三是最大的赢家,得了一员虎将,还收编了两千士卒,又得到了好几千的壮劳力去开荒垦田,顺便把波才的老巢还给搬了一个jīng光。

    本来黄花山就被管亥经营了一段时间,算得上是小有积蓄。波才篡权之后,也积极地去开拓财路,积攒钱财。

    因为每一位领导人,特别是那些有上进心有野心的领导人,只要他不是笨蛋和蠢材,肯定会把发展势力放在首位。

    而发展势力,必须要有钱有人,有钱,你就可以大肆的招兵买马,扩张势力,钱、财、物是越多越好,要不是因为如此,波才也不会中了木三的引蛇出洞之计,亲自带着人冒着风雪傻乎乎去抢那子虚乌有的进贡之物了。

    其实人这一生一世,最缠人的一是情,二是财。“情”之一字,迷惑了无数的痴男怨女,谱写了无数数也不清的可歌可泣的悲欢离合事。

    而“财”这一字,更是了不得,就拿佛家来说吧,讲究看破红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就是看破情这一个字了,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恋情,什么兄弟情、父子情、夫妻情,都离不开情字的范畴。

    能把这情字看破,这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清了。但是,无论是方外之人、还是红尘众生,却是没有哪个能够离得开“财”这个字的。

    方外之人,可以看破红尘、斩断杂念,可以做到心如止水。

    但是他总得穿衣、吃饭吧?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和rì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哪一样也离不开钱、财二字。就是得道了,飞升了,也离不开这些东西,因为得道了也需要香火供奉啊,这香火钱也是钱啊!

    就像木三,为什么着急的发展化工工业,大肆的揽财,为什么?就为了扩张势力,保全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他非常熟悉历史发展的轨迹,很清楚汉灵帝驾崩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混乱不堪,连年征战的局面。

    而这之前的这几年,就是一个缓冲时期,这个缓冲期运用好了,把自己发展起来了,那在以后的天下争霸中才能掌控局面,做到一家独大,才有“市场”话语权。

    反之,那就更简单了,手中要人没人,要钱没钱,难道让士兵们用两只拳头对抗人家的刀剑?那还不如敌军一来,自个立即找块豆腐碰死得了。

    故此,木三在把波才解决以后,安排管亥带着人把这黄花山里里外外洗劫一空。能拿走的统统拿走,能搬走的全部搬走,不几天,这诺大的黄花山就被木三搬了一个干干净净。

    青州这边战事已了,木三就想着回去,这一出来已经半月有余,家里那一大摊子事情挺让他挂心的。他就向龚景提出他的想法,可是龚景死活不让他走,以各种理由拖延他的行程。

    青州各大家族的家主更是轮流前来邀请木三,向他表示谢意,感谢他除掉黄花山那些贼寇,为地方除害。

    木三谦虚的推辞,却是难以推掉,只好闭门谢客,却不料来了一位重要人物,原来各大家族的家主见请不动木三,便聚在一起一商议,把号称“一龙”的管宁给请出来了。

    这位管宁可了不得,他与当时的平原华歆、同县邴原共称“一龙”,历史上著名的“管宁割席”就是说的他的故事。

    说是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整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睦。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在菜地里锄草。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翻过来一看,在泥土中,有一块黄澄澄黄金,他就自语地道:“原来是锭金子啊!”接着,他就继续锄他的草。

    华歆听到以后,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道:“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华歆却不以为然。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屋中读书。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喜庆的鼓乐之声传来,中间还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

    管宁不为所动,继续坐在那儿读书,但是华歆却忍不住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前呼后拥地簇拥着车子,场面很是张扬,显得威风凛凛,排场华丽。这让华歆羡慕不已,连声说道:“大丈夫应该如此!”

    说完就追随在那车队的后面跟着看热闹去了。

    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之后,管宁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这就是“割席绝交”的由来,自此管宁也名声大振。

    本来黄巾作乱,管宁去了辽东避祸,如今天下太平,家人思乡心切,就举家又迁了回来,这回来没多久,又被各大家族的家主拖了出来做说客。

    管宁xìng情淡薄,本来也不想出头的,但闻听众人把木三描述的多么多么好,也不禁起了好奇之心,便硬着头皮登门拜访。

    侍从向木三通报的时候,木三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和管亥逗趣,说道:“老管那,你一家子来了,你说见不见那?”

    管亥知道管宁,因为他们就是本家,虽然不是一脉,但是同是管仲后人,对自己这个同族还是知道的,尤其是他与华歆“割席绝交”的故事更是记忆犹新。

    于是他对木三说道:“主公不知道‘割席绝交’的故事么?不为别的,就凭此事,主公应该见见他。”

    “什么?”木三大吃一惊,从地上一下子就长身而起,惊问道:“来得可是管幼安吗?”
第115章管亥身世
    ()    “怎么?主公认识幼安?”这次轮到管亥吃惊了,他问木三道。

    我认识他?木三暗自苦笑,我怎么会认识他,知道他倒是真的,上小学的时候就从课外读物上知道管宁和华歆割席绝交的故事了。

    现在这位历史名人就在府外求见,木三怎么能拒之千里呢!他当即对管亥说道:“走,我们去会一会这位管相后人。”说完,便起身向外走去。

    管亥在后面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即也紧跟其后向府门而去。

    来到太守府门口,只见一位身形瘦削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正沉稳的站在一侧。整个人站在那里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如沐chūn风的感觉。

    “先生可是管幼安吗?”木三一到府门,就向着年轻人急声问道。

    那年轻人斯文优雅的展颜一笑,冲着木三一抱拳,悠然自若的说道:“正是管宁,你可是木相国?”

    木三呵呵一笑,上前一步拉着管宁的手,开心的说道:“幼安啊,早就听到许多关于你的传说啊,只是一直未曾谋面,实在是一大憾事啊!现在好了,终于弥补了,呵呵!”

    管宁任木三拉着自己的手,两人都没有一点生疏尴尬的感觉,彼此之间觉得好像非常熟稔,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

    “幼安,你看我这脑子,见到你这一高兴就犯迷糊,这里怎么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呢?快来,里面请,里面请,我们好好地唠唠嗑,说说话。”木三说着就把管宁让进了太守府内,管宁倒也不客气,在木三的引领下,雍容闲雅的抬脚走进了太守府衙。

    一进府门,管宁正迎面遇上疾步跟来的管亥,等他定睛看清管亥时,当即把脸一沉,幸好他和木三尚且不是很熟,没有当场发作已经是看木三的面子了。

    木三把管宁的神情看在眼中,心中笑道:“这两人要是不守着我的话,肯定是一顿唇枪舌剑。”

    不过,木三脸上却装作不知,若无其事的和管宁边走边聊,直到进了客厅,两人还在侃侃而谈。

    从天文到地理,从行军到布阵,从地方的风土人情,一直聊到实时朝政,两人这一谈就是两个时辰,彼此之间颇有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

    特别是木三多了这几千年的知识,又在特种部队时经常外训,有时候还要到国外去,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都有一些了解,一说起来让管宁听得津津有味,同时又觉得木三心胸宽阔,知识渊博。

    再加上他诙谐有趣的语言,不时冒出一句现代的语言,把管宁唬的一愣一愣的,直把木三引做自己的挚交好友。

    “方才幼安好像对管亥有些不满啊?”最后木三又把话题转到了管亥身上,问完之后,他凝视着管宁。

    “他!”管宁不屑的嗤之以鼻,轻蔑的说道:“我们管家的败类!”

    “哦?”木三顿时来了兴趣,历史上只是记载着管亥这么个人,对他的生平来历却只字未提,连他的字都没有提及,如今看来,他要解开一个历史谜题了。

    “我们管家,自管仲公起立下家训,管家上下,每一代人中,可以由家族中推选出一位年轻后生入朝为官,其他的男丁终生不得踏入仕途。”

    “那和管亥成为你们家族败类又有何关系呢?他这不是没有入朝为官么?”木三有些不解,便问管宁道。

    “他是没有入朝为官,但是在十年前,他盗走了被我们管家奉若至宝祖传的《管子家训》,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止我们管家再有人入朝为官!”管宁恨声说道。

    “《管子家训》?”木三有些诧异,一本书和入朝为官又有什么联系?

    “这本书是我们管家老祖宗管仲在世时整理记录传下来的一本书,里面记载了人际、礼仪、农耕、行军、布阵、谋略等六方面的内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书,我们家族子弟学习就是以此书为蓝本展开学习的。”管宁解释道。

    “幼安,我可就纳闷了,你说管亥他不入朝为官偷这本书做什么?”木三更是疑惑。

    管宁狠狠的瞅了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管亥,沉声说道:“这得要他来做出解释了!”

    木三看向管亥,管宁也恶狠狠地死盯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