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英豪之逐鹿中原-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三酒虽然喝了不少,但是这些酒在他嘴中,就像喝白水差不多,因此他还是十分清醒地,听龚景这么一问,他心中说道:“什么当不当讲,你都这么说了,还能不当讲么?”

    心中虽然这么想,但是嘴上还得客气一下:“龚太守,我们都是实在人,有话你尽管直言无妨!”

    “好!”龚景见木三如此豪爽,不禁喝了一声彩之后对木三直言不讳的说道:“木相国,今rì大家给龚景解围,给青州百姓解围,龚景在此谢过。但今rì黄巾虽然退去,难保明rì大军一撤之后他们会不会卷土重来啊!”

    “哦!”木三装糊涂道:“那龚太守的意思是……”

    “我想请木相国在此驻扎几rì,帮龚景彻底铲除黄巾余孽。”龚景说道。

    “这个么……”木三故意做出沉吟犹豫的样子。

    龚景见木三低头不语,以为木三不愿意将部队留在这里,心中不由的一阵发凉。

    “龚太守!”就在龚景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木三突然抬起头来叫他。

    龚景心中一阵狂喜,连忙惊喜的急声问道:“木相国,可是愿意暂住几rì喽?”

    “龚太守,木某倒是愿意帮龚太守这个忙,只是……”说到这儿,木三故意一顿。

    “只是什么?木相国尽管直言!”龚景见木三有些松口,连忙急声问道。

    木三面有难sè,迟疑的说道:“这些话本来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尽然龚太守如此实在,木某就直说了吧!”

    木三看看龚景那期待的眼神,就故作痛心的说道:“是这样的,我的那只骑兵的呢,训练着实不易,这次为了帮龚太守解围,我可是把压箱底的好东西都给带来了,这一仗下来,我可是损失惨重啊!”

    “放屁!”龚景心中暗骂道:“黄巾军丢弃的所有物资都进了你的腰包了,你还哭穷!”

    心中暗骂归暗骂,这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当下龚景也表态道:“木相国尽管放心,这一次你所受到的损失,有我龚景一力承担,你的军队在此驻扎期间,所有的钱粮开支都算龚景的。”

    “好!”木三也是击案叫好,他也痛快的说道:“那我就派赵云将军在此驻扎一个月,除夕前返回乐安国,你看可好?”

    “如此甚好!来,木相国,我们干了此杯!”龚景说着话举起酒杯和木三一饮而尽。
第104章游览云门
    ()    “木相国,咱们两家离得不是太远,今天你既然来了,不如就在这青州附近游玩一番,这附近倒也有几处名胜,很是值得一游!”龚景出言相邀道。

    木三心中一动,心中想道:“对啊,反正我急着回去也是没有什么事情,不如就在这青州游玩几rì,放松一下心情,顺便和龚景拉拉关系,将来也好有个助力。”

    想到这儿,他展颜一笑,对龚景说道:“既然龚太守如此盛情,木三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就在这里待上几天,看看这青州的名胜古迹。”

    龚景挽留木三本来就有些私心的,他见木三麾下兵强马壮,在前来救援的兵马中属于佼佼者,就起了招揽之意,但是又担心木三匆匆离去,没有了招揽的机会,因此急中生智想以游玩的名义借故多留他几rì,然后再伺机向他表明心意。

    如今见木三稍微一沉思就爽快地答应了,心中暗自欢喜。又怕木三看出些什么来,连忙举杯向木三敬酒以作掩饰。

    这一通酒下来,已是暮sè低垂,太阳的余晖在青州附近的山上洒下一片金黄sè的光芒。远远的望去,灿灿生辉,倒也是别有一番景象。

    木三见其他众人大多数早已是喝的东倒西歪,烂醉如泥,便无奈的摇摇头,心中一下子想起了后世有一位网友说的,这酒场险恶,行走其间没有酒量是举步维艰逢酒必翻那!

    想和主人龚景说一声告辞回营,但见龚景趴在案几上睡得如同死猪一样,推搡了几下也不见醒,便和太守府的管事招呼一声,顾自回到军营帐内,也是倒头便睡。

    多年养成的习惯,第二天一大早,木三便起身洗漱完毕,和赵云一起率领士卒开始了一天的训练,直到一个多时辰之后,伙夫营敲响用餐的大锣方才作罢。

    用过早餐,已是rì上三竿,这时候龚景派人来请,说是邀他共游云门山。

    这青州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南,她北衔金凤山,南依劈山,东临墨迹山,往西和另一鲁中名山驼山遥遥相望,她立于zhōng ;yāng,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然不是很高却有壁立千仞之势。

    自山下向上望去,主峰大云顶上,有一石洞如同大门,高阔过丈,远远望去就像高悬的明镜一般,引得游览的众人不胜唏嘘。

    龚景陪着木三拾级而上,置身山巅,极目远眺,只见远处远海时隐时现,脚下云雾缭绕,自下方云门洞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继而冉冉升空,把整个山顶托于其上,衬托的山上之人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如在仙境一般。

    龚景吩咐随从下人在山顶亭中摆上酒食,招呼木三等人一起入座,大家杯觥交错,饮酒赏景,虽然已是入冬时分,今年的冬天并不怎么样冷,到现在一场雪也未下,坐在山顶的亭中,喝着热酒,沐浴在风中,赏着山景,到也别有一番风味。

    “木相国,本官曾听人传言,说是木相国才华横溢,七步成诗,今rì大家都兴致颇雅,不如请木相国赋诗一首,以助雅兴如何啊?”龚景对木三说道。

    木三讪然一笑,有些脸红,他哪里是什么才华横溢啊,不过比眼前这些人多了几千年的学识而已,又得益于上学时因为兴趣参加了个国学班,博闻强记,多记了几首唐诗宋词罢了。

    他虽然也有才华,但不是在吟诗作对这方面特别有才华,让他作首诗倒也能做得了,但是要做出像李白杜甫那样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绝世佳作来,那可就是难为他了。

    好在这云门山在前世他也来过,那是在军事大学时,军事院校之间搞了一个交流学习,他被派到青州参加交流,组织方安排了一次登山活动,因为时间rì程安排的很紧,只是粗略的匆匆逛了一下,不过出于对古代文学的爱好,当时倒是记下了几首关于云门山的诗,只是这一晃好几年了,他也只是依稀还记得一首了。

    他谦虚了几句,见众人有些不依不挠,便不再客气,站起身来,将宽大的袍袖甩了几甩,负手背在身后,缓缓地踱着步子,站在亭边,眼望远方,只见群峰层峦叠嶂,烟雾飘渺,浩瀚如波涛汹涌,雄浑如万马奔腾,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心中一阵激动。

    木三略作沉思,结合着眼前的美景努力地回忆着以前读过的那首诗。

    片刻之后,他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说道:“路转羊肠细,峰回鸟道悠,山坳藏古寺,石隙清泉流;官清赤心在,孤哀切隐忧,斗酒聊行乐,闲云洞中收。”

    “好,好一句‘官清赤心在,孤哀切隐忧’啊,木相国胸怀宽阔,忧国忧民哪!”龚景赞叹道。

    另外几个一起游玩的青州府的名士也都附声赞同,纷纷都说木相国文思敏捷,才华不凡。直把木三夸上了天。

    此时,已是下午时分,众人眼看云门山已经无处可游,便有人提议去西边的驼山一游,话一说出,众人欣然同意,于是叫随从下人收拾东西,众人结伴下山往驼山而去。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这云门山和驼山虽然山势相连,但真是走起来,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走到的。好在众人都骑着马,省了部分脚力,尽是如此,也直到rì头西斜,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光盘的时候,众人才赶到驼山山脚。

    “木相国,眼看着天sè已晚,不如我们就此寻一人家暂且住下,待明rì早起登山观rì如何?”龚景和木三商议道。

    木三看看众人确实都有些疲惫,便欣然点头同意。龚景连忙吩咐随从寻找栖身之处,自己便和木三等人下马等候。

    不一会儿,随从回来禀报,说转过这个山脚,就在前面不远处,有一处庙宇,已经和知客僧说好了,今晚就借宿在此。

    众人在随从的引领下,转过山脚,果然看到前面密林处露出一角庙宇,走到近前,只见一座简朴的寺庙在朦胧夜雾的笼罩下,像一幅飘在浮云上面的剪影一般,显得分外沉寂肃穆。

    这座庙宇占地甚是宽广,分为前后三进,庙宇虽然很大,但是装修却是很简朴,没有后世一些庙宇的张扬,多了几分庄重和寂静。

    知客僧早就在庙外等候了,一见龚景等人走近,立即笑呵呵的迎上前来,对龚景躬身合十说道:“不知太守大人大驾莅临,贫僧有失远迎。还望太守大人和诸位大人恕罪,恕罪!”

    “师傅不必如此多礼,我等游山时间晚了,就想在贵寺叨唠一宿,不当之处,还请大师傅见谅!”龚景客气地回答道。
第105章禅房论教
    ()    “哪里哪里,太守大人客气了,大人莅临本寺,那是本寺的荣耀,平rì里请都请不来,何来叨唠一说?大人,里面请!”知客僧不愧是知客僧,这一番话说得龚景心中十分高兴。

    走进山门,院内烟雾缭绕,梵唱悠扬,自是另有一番天地。

    知客僧引领着众人前行,一阵悠扬的梵唱声传入耳中,立时让人心中感到沉静了很多,内心一片安宁。

    “主持正在讲经,各位大人请随小僧至客房稍事休息。”知客僧歉意的对众人说。

    说着话领着众人进入一座大殿。

    殿内供奉着无数的佛像,佛像的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动作也是千姿百态、姿态各异。

    那些佛像有的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有的双腿盘膝,两手合十;有的微启朱唇,面上带着微笑;有的眼睛半闭,手持经卷,有的金鸡dú ;lì,手舞钢鞭。

    在肃穆庄严的大殿内走过,被这些形态各异的佛像凝视着,胆小的和那些心里有鬼的人早被吓得面sè如土,双腿抖瑟了。

    唯有木三,面无惧sè,从容走过,这一切都被知客僧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称赞。

    到了客房,等众人落座,知客僧吩咐小沙弥奉上茶水,便对众人合十说道:“各位大人,请在此稍候,小僧去前面看看主持讲完经了没有。”

    然后便转身而去。

    过了一会儿,知客僧走了进来,对众人合十一礼,说道:“各位大人,主持已经讲完经了,正在禅房恭候各位大驾,各位大人,请随小僧来!”

    主持的禅房就在客房不远处,众人陆续走了进去,只见禅房甚是宽大,房间内没有什么家具摆设,只是在地上放着十数个蒲团,墙上正中挂着一个大大地“佛”字,字体雄隽有力。

    一位长须白眉的老和尚盘膝坐在一个蒲团上,正在低眉顺目,默咏经文。知客僧蹑手蹑脚的走到他的身旁,轻声说道:“主持,客人到了!”

    那老和尚微微睁开双目,一道jīng光自眼眸中露出,木三看在眼中,心中暗暗称奇。

    “各位大人,请坐!”老和尚的声音低沉明朗,听到耳中,如听晨钟暮鼓,让人jīng神一震。

    众人和老和尚见过礼之后,龚景为老和尚介绍随行之人,当介绍到木三的时候,老和尚眼中jīng光再现,令木三稍微有些诧异。

    随即众人开始闲谈,当谈及前些rì子黄巾军围城一事时,老和尚说了一句很有禅机的话:“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一位随行的文士接口说道:“主持此言甚是,这些逆贼放着好好地百姓不做,反而造反作乱,实在该杀,只是不知道这些逆贼现在何处?”

    老和尚呵呵一笑,对那人说道:“施主,去时自然去,来时自然来,藏在该藏处,何须不开怀?”

    木三心中一动,随口接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诶!”老和尚蓦然睁大了眼睛,定定的看着木三,眼中异彩连连。好半晌,老和尚站起身来,走到木三面前,双手合十,向木三拜道:“阿弥陀佛,大人大才大智,方才大人所言,如当头棒喝、若醍醐灌顶,令老衲豁然开悟,请大人受老衲一拜。”

    木三方才所说的偈语是五百年后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所作,阐述了修佛之人应当没有一切执念,正如佛经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既然一切都是空的,你执着它做什么?你执着它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如是不能,那到你死时你又执着些什么呢?

    人心本是不生不灭,遇镜似有镜灭还无。心之所以有挂碍、有尘埃,只是因为,心不静、不净,进而产生贪嗔痴,无法明心见xìng,得到真正的自在。

    木三这一首偈诗令他立刻思路明朗,困扰多年的疑惑顿时解除,自是心中对木三甚是感激。

    佛家讲究“悟”,又有渐悟、顿悟之分,六祖则提倡顿悟。

    顿悟是一种突然地颖悟,其实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

    本来众人就对木三的才华充满了敬佩之情,如今见他随口一偈就让终生参悟佛法的老和尚顿悟佛家jīng义,更是对木三刮目相看。

    “出来吧,管亥!”老和尚对着内室低声招呼道。

    一个身材魁梧,面貌俊朗的年轻人应声从内室走了出来。

    年轻人走到众人面前,躬身一礼,口中说道:“管亥见过各位大人。”

    “管亥见过各位大人!”青年人走到众人面前,说道。

    “管亥!”木三眼中shè出一道光芒,这可是在三国志中能和关二爷大战数十回合的人物。若是能得到他的辅佐,则手下又添一员虎将。

    “管亥年少时曾仗剑天涯,做下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所谓‘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经过老衲的一番劝阻说教,已然迷途知返,成了老衲的记名弟子。他一心准备皈依我佛,但是老衲知他尘缘未了!故此,准备让他择机跟随明主一展抱负,好借此斩断尘俗,修成正果!”说完话老和尚便意味深长的看着木三。

    木三听老和尚的意思,似乎有意让管亥追随自己。

    “哦?”木三疑惑的听老和尚的介绍,他知道管亥是黄巾军的首领之一,但是又如何成了老和尚的记名弟子,可能这里面还有一些故事,但是现在不是深究这个的时候,何况木三也没有窥探人别**的嗜好。

    “若是你跟随我,你觉得能不能有施展你拳脚的空间。”木三直截了当的向管亥问道。

    “将军大才,管亥愿意跟随,效犬马之劳!”说罢,管亥倒头就拜。

    “管将军快快请起!”木三连忙去把管亥搀扶了起来。

    “恭喜木相国又得虎将!”几位文人名士异口同声的道贺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