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英豪之逐鹿中原-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将军,那依你之见,我们怎么才能拿下这城高墙厚的汝南城呢?”一个体格魁梧的将军问朱俊道。

    “强攻!”朱俊坚决的回答道。

    “朱将军,如果强攻,我军损伤将会很大啊!”一位瘦削的将领担心的说道。

    “这个我知道!”朱俊心情沉重地说道:“汝南城墙厚城高,不利于强攻,但是我们别无选择。此地土质松软,无法挖掘地道;地势又高,水攻不成。唯有多做攻城楼车强行攻取。”

    “公输全!”

    “末将在!将军有何吩咐?”听到朱俊在叫自己的名字,一个身材略矮,体型偏胖的中年将领站出来恭声应道。

    “令你工匠营加派人手,三rì内赶做攻城耧车五十台,云梯一百架,可能做到?”朱俊吩咐道。

    公输全在心中略一盘算,向朱俊拱手说道:“启禀将军,以工匠营目前的这些人手即使连夜赶做也很难按期完成,还请将军再调拨一千人给我,末将保证,三天之后,所有一应器具全部如数完成。”

    “好,既然如此,你拿本官将令,速速前去调拨一千人暂时归你听用!”说罢,朱俊抽出一支将令递给公输全。

    “诺!”公输全接过将令,退出帐外。

    “其他诸将,各自回营,加紧训练士卒,三rì后强攻汝南!”朱俊朗声命令道。

    “诺!”众将齐声应诺,拱手退出帐外各自回营。
第32章黄巾逃逸
    ()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一晃而过。

    当东方开始发亮,朝阳在蝉鸣中醒来,它睁开那只孤寂的眼睛,快速的扫视着大地,把黑夜的yīn霾迅速的一扫而光。

    与朝阳一同醒来的还有朱俊率领的攻城军队。

    一队队士卒在他们将官洪亮的口令声中,快速的组队集结。然后排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迈着坚定的步子缓缓地向汝南城走去。

    “唰、唰、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咚、咚、咚……”振奋人心的战鼓声。

    “呜、呜、呜……”奋武扬威的号角声。

    各sè旌旗迎风烈烈飘扬,各种兵器都擦的闪闪发光。

    一台台攻城楼车在士卒的推动下,发出“吱吱呀呀”的怪叫声,缓缓地向前挪动着庞大笨拙的身躯。

    天地一片肃杀……

    朱俊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目光炯炯的盯着正在前进的士卒们。今天,他要倾全军之力,拿下汝南。

    在据汝南城三百步的地方,前方带队的将领手中长刀一举,“咵咵!”整支队伍戛然而止……

    只有攻城耧车还在“吱吱呀呀”的向前蠕动着。

    “杀、杀、杀杀……”攻城士卒在将官的指挥下齐声怒吼,顿时杀声震天,直贯云霄。

    “shè……”将官一声令下,无数羽箭如飞蝗一般遮住了天空,众人只觉得光线一暗。羽箭已是掠上城头,刹那间,城楼的柱子上,守卫的士兵身上,旗杆上,甚至城墙上,全都密密麻麻的插满了羽箭,前一支羽箭刚刚插上,尾羽还在颤颤巍巍的晃动,后一支已经插了上来。

    顿时城墙上惨叫声响成一片。

    “杀、杀、杀杀……”攻城士卒的怒吼声再次响起。士气膨胀到极点

    “冲!”指挥军官一声令下,一个个攻城士卒如同猛虎出涧一般猛蹿出去,挥舞着兵器,呐喊着向城头冲去。

    出乎朱俊的想象,攻城虽然也有伤亡,但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让他大跌眼镜。整个攻城队伍竟然在损失不到千人的情况下拿下了汝南城。

    一个俘虏被押到了朱俊面前,朱俊冷眼看去,只见他佝偻着身子,耷拉着脑袋,双手垂在两边,慌张无措的紧紧地抓着衣服,两只腿如同筛糠一般哆嗦着。身上虽然套着一件黄巾军的战袍,但脚上却穿着一双破烂的不能再破的布鞋。

    “你抬起头来!”朱俊平和地说道。

    黄巾俘虏没有反应。

    押解他的官兵见他不做声,一轮枪杆“啪”的一声,抽打在他的后背上。

    那个俘虏惨叫一声,“噗通”一下跪在地上,冲着朱俊使劲的磕头,嘴里喊着:“老爷饶命,老爷饶命,我说,我说,我什么都说,老爷饶命,饶命啊!”

    “好了,好了!”朱俊不耐烦的喝叱道:“我来问你,你姓甚名谁?哪里人氏?何时加入的叛军?”

    “老爷饶命啊,老爷冤枉啊!”那个俘虏连声求饶。

    押解的官兵看他啰嗦个没完,“啪”的一脚踢在他身上,嘴里嚷着:“老实回答将军的问话?”

    “是、是、是,小的一定如实回答!”那个俘虏用衣袖抹了一把汗继续说道:“小的叫王老实,家就住在汝南城东东王庄,昨天一伙人冲进我家把我抓来,让我换上这身衣服,站在城头上,如若不听他们的就杀了我们,已经杀了好几个了,我们隔壁的刘二狗就是犟了几句嘴,被他们一刀砍下了脑袋,那个血流的啊。老爷啊,我从小连只鸡都没杀过,我怎么敢杀人啊!我没有杀人,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啊!”

    朱俊见王老实说的可怜,不像在说谎,就挥手让士卒把他押走核实。然后叫来副将,让他前去询问落实所有的俘虏。没多久,副将就匆匆的回来了,向他禀报,所有的俘虏全部都是这几天黄巾军从城中抓来的百姓,真正的黄巾军一个也没抓住。

    这个消息让朱俊非常震惊,他立即赶回大营,同时传令召集所有将官大营议事,汝南城中只留少数官兵清理战场,安抚百姓。

    中军大帐内,朱俊紧蹙着眉头,面沉似水,目光yīn郁的看着帐中众将。

    大帐内鸦雀无声,静的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到。

    气氛沉闷,朱俊不说话,其他众将也无人敢言,唯有粗细不一的呼吸声充斥在这沉闷的大帐之中。

    “义真,你怎么看这件事情?”朱俊打破了沉默,问坐在身边的皇甫嵩。

    “朱将军,依本将愚见,黄巾军撤离时间是关键,搞清楚了他们的撤离时间,也就可以根据这个分析他们的去向和意图。”皇甫嵩沉声说道。

    “嗯!”朱俊点点头,目光看向他的副将,问道:“你可曾把他们的撤退时间打探清楚了?”

    副将赶紧接口说道:“回禀将军,黄巾军的撤退时间,末将已经打探明白。”

    “他们是什么时候撤离的?”

    “从我们围城之rì起,他们就开始陆续撤离,直到昨rì,城内只留下少数士卒监督那些抓来的百姓守城,其他人马已经全部撤出汝南。”副将继续回答。

    朱俊听完副将的汇报后陷入沉思之中。

    “大军围城,他们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汝南的?这个你可打探清楚?”皇甫嵩突然向朱俊的副将问道。

    “这个……”副将一顿,向皇甫嵩说道:“皇甫将军,这个还未探听清楚,因为我们没有……”

    “混账东西,既然未曾探听清楚,还不快去探听!”朱俊一声断喝打断了副将的解释。

    “诺!”副将躬身应诺,退出帐外,临出帐门不忘恨恨的盯了皇甫嵩一眼。

    “诸位将军,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啊?大家不妨畅所yù言,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让大家伙听听!”朱俊向帐下诸将问道。

    “将军!末将有话要说。”一个体格魁梧,容貌不凡的年轻将领站出来向朱俊行礼并大声说道。

    “哦!”朱俊定睛一看,不禁眼中一亮,喜出望外。原来这个年轻将领正是他的佐军司马孙坚孙文台。朱俊微笑着问道:“文台,快来说说,你认为黄巾贼寇是如何脱身的?”

    “将军,末将认为,黄巾贼寇是从地道逃逸的!”孙坚语气肯定的说道。

    “这不可能!”一名长相威猛的将领站出来反驳道:“朱将军都说过,汝南城土质疏松,不适合挖掘地道,你倒是说说,那黄巾贼寇又是如何挖掘地道逃逸的?”

    孙坚呵呵一笑,对那名将领说道:“不错,将军之前是曾说过汝南城土质疏松,不宜挖掘地道,但是将军所说的土质疏松,不宜挖掘地道,是指在短时间内不适合挖掘。而今汝南城被黄巾占据甚久,要想挖一条地道,这么久的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更何况,这城中大户氏族不在少数,说不定他们家中早就挖有逃避战乱的地道直通城外,所以说,这黄巾贼寇定是从地道之内逃离汝南的。”

    听孙坚这么一解释,诸将不禁纷纷点头称是,那名长相威猛的将领也不再反驳,自行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定。

    被孙坚这么一说,皇甫嵩伸手“啪”的一下拍在自己的脑门上,嘴里嚷道:“哎呦喂,经文台这么一说,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为我们怎么就把这茬给忘了呢?”

    这时,朱俊冲着帐外大喝一声:“来人!”

    一名士卒闻声跑进帐内,施礼问道:“将军有何吩咐?”

    “立即传令给吴副将,让他加派人手,全力排查城内地道。”朱俊命令道。

    “诺!”士卒应诺退出帐外前去传令不提。

    刚才孙坚一番话,众人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木三心中却一直有一个疑问在心头萦绕,他怎么也没想明白,那就是黄巾军数万之众,又有汝南这座坚城依为屏障,怎么会无缘无故的突然撤离了呢?他百般苦思不得其解,就在他苦苦思考的时候,忽然脑中一道灵光为他叩开了智慧的大门,对,肯定如此,他一下子想到了黄巾军的意图。

    想到这里,他忽的一下走出队列,向朱俊拱手道:“将军,我们只是分析了黄巾贼寇的撤离方式,但是末将愚昧,一直想不明白黄巾贼寇为什么要突然撤离汝南呢?”

    听木三这么一问,朱俊立即就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下暗道:“是啊,这黄巾贼寇为什么会突然撤离汝南呢?”
第33章又得封赏
    ()    想到这里,朱俊不禁多打量了木三几眼。他见木三身形魁梧,虽然皮肤有些黝黑,但剑眉入鬓,面容俊朗,显得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站在那儿,浑身散发的气势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很是威武。心中赞道:“好一员虎将!”

    当下用平和的语气问木三:“你叫什么名字?现在何人帐下?”

    “回禀将军,末将姓木名三,现在南阳太守秦大人麾下。”木三拱手行礼,不卑不吭的回答道。

    “哦?”听到木三的回答,朱俊眉头一挑,扬声问道:“你就是木三?在沙河击毙敌酋张曼成的那个木三?”

    “回禀将军,正是末将!”木三再此拱手回答朱俊的问话。

    帐中一片因为吃惊诧异发出的低呼声。

    “呵呵,果然是少年英雄啊!”朱俊赞了一句,随即又问木三:“刚才你提到黄巾贼寇突然撤离汝南,你可知这是为何?”

    木三低头稍作沉思,然后抬头对朱俊说道:“将军,末将认为,黄巾贼寇突然撤离,有三种可能……”说到这儿,他稍微一顿,看向朱俊。

    朱俊用鼓励的目光看着木三,对他点点头说道:“你尽管说,是哪三种可能呢?”

    得到朱俊的肯定,木三继续说道:“那末将就献丑了,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将军和诸位同僚予以斧正。”说罢,他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这第一种可能,就是当前黄巾贼寇屡战屡败,士气低糜,现如今又被我们大军围困,所以无心再战,趁我休整之际,逃之夭夭……”

    “对,我看就是这么个情况,定是黄巾贼寇被我们打怕了,不敢再战,这才弃城而逃的。”皇甫嵩不待木三说完,就急冲冲地插话说道。

    “义真!”朱俊狠狠地瞪了皇甫嵩一眼,沉声喝道。

    被朱俊一声怒喝,皇甫嵩还没回过味来,他不解的看看朱俊,挠了挠头皮说道:“怎么了?朱将军,我觉得这很有可能啊!难道你们不是这么认为的?”

    朱俊被皇甫嵩给气笑了,这个皇甫嵩,他摇摇头苦笑一声,压下xìng子对皇甫嵩说道:“义真,你稍安勿躁。木将军还没分析完呢,等他说完了我们再下结论也不迟啊!”

    他说完之后,便不再理会皇甫嵩,示意木三继续说下去。

    “这第二种可能,”木三接着说道:“就如同俗话说的,事出非常必有妖。我认为这第二种可能就是黄巾贼寇遁出汝南,必有所图,一是转战他处,攻击我们薄弱的环节,比如说我们的粮草或者防守虚弱的地方。第二也就是第三种可能,我认为黄巾贼寇必定在城内设下了歹毒的暗招,或许等我们大军进城,就发动起来,让我们防不胜防,在不知不觉中中计上当,末将管中窥豹,一己之见,不当之处请诸位海涵。”

    帐中诸将听完木三对黄巾军突然撤离汝南的分析,一个个都觉得很有道理,心中对木三敬佩不已。

    “你们觉得木将军分析的如何啊?”智将就是与众不同,朱俊没有像皇甫嵩那样急着表态,而是想先听一听其他将领的意见。

    “好!分析的很好!”还是皇甫嵩第一个出来响应。

    “不错不错!”

    “很到位,很透彻!”

    众将纷纷表态,都一致认为木三分析的很好。

    朱俊满意的点点头,扫视了一下众将,用赞许的语气说道:“兵法云,将有五德,智信仁勇严,首徳为智,为什么?这就是告诉我们这些当将领的,得有脑子,要用脑子去打仗。大家不要忘了先贤对我们告诫,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因寡算亡。为将之道,要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今天,木将军的一番jīng辟之言,深谙为将之道,既分析了黄巾贼寇撤离汝南的原因,又包括了黄巾贼寇的作战意图,真正做到了多算谋密,很好,不错,木将军,依你之见,这三种可能中哪一种适合当前的情形呢?”

    木三向朱俊躬身施礼,口中说道:“将军谬赞,木三惶恐,依末将所见,当先派人搜寻黄巾贼寇遁走的地道,找出黄巾贼寇逃走的方向,由此我们可以搜寻他们的踪迹,以便揣摩出他们的动向意图。其次,重点搜寻破城之后将军可能去的地方,末将觉得这些地方可能会有埋伏。”

    朱俊深以为然,手抚长髯连连点头,等到木三说完,他大声吩咐道:“文台听令!”

    孙坚正在琢磨木三和朱俊的话中之意,猛不丁听到朱俊唤他,连忙站出来洪声应道:“末将在,将军有何吩咐?”

    “文台,我令你带领兵马两千,速速前去城中府衙,把里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用心搜查,你可明白?”

    “诺!但请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说完转身离去。

    孙坚刚出大帐,一名士卒匆匆走了进来,走到近前,单膝一跪,拱手说道:“将军,朝廷派来钦差,已到军营之外。”

    朱俊一听,眉头一蹙,心中纳闷,这个时候朝廷怎么突然派钦差来了?他看看皇甫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