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鸦片战争-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伙会干这种事。不过,茂官,你有什么证据吗?”

年关的点缀(5)
“我是听厦门金丰茂的连同松说的。”
  “连同松不是维材的异母哥哥吗?!”
  “是。不过,同松跟维材感情不和,所以他才把维材的秘密悄悄地通报给我了。”
  “兄弟不和多么可怕啊!”
  “两人感情不好。不过,同松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似乎很了解金顺记的情况。听说在包买茶叶、抛售进口货的时候,是利用别人,巧妙地伪装起来了。但是追其根源,据说都是维材指使的。”
  “是么!”伍绍荣的胸中突然产生了一种敌忾心。
  4
  连维材从北方旅行回来后,又跑到武夷山,住在临溪寺里。
  他每年要到这里来休息一次。武夷本是茶叶的产地,这一带有很多金顺记的茶场,在崇安还有一个分店。他兼有视察茶叶买卖情况的目的。
  他带着儿子们来山中闲居。让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亲眼看看雄伟的武夷山,他认为这对培育孩子有很大的意义。
  武夷山位于福建和江西两省的边境,在中国被视为圣山。山里有条弯弯曲曲的河,叫作九曲,两岸有无数悬崖峭壁。这条河因朱熹的诗而著名。临溪寺面临九曲河,背后是陡峭的奇岩怪石。
  连维材的大儿子统文正在苏州游学,今年他只带了承文、哲文、理文三个儿子,另外还有一个食客——异国青年石田时之助。
  “承文又溜掉了吧!”连维材面露不快的神情说。
  老二承文似乎过不惯山中寂寞的寺院生活,经常溜出去,钻进崇安城。崇安是个有十万人口的“茶城”,全国的茶叶商人都往这里集中,所以也有一些小妓院,颇为热闹。
  “他好像领着石先生去崇安了。”老三哲文回答说。
  老大统文除了善于豪爽地放声大笑外,似乎并无什么突出的长处。老二承文是个罕见的浪荡哥儿。明年该轮到承文去苏州了。在苏州的那个花花世界里,不知道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唉,算了,各人走各人的路吧!”维材改变了想法。他好像下命令似的,对两个儿子说:“散步去!”
  哲文今年十五岁,理文十三岁。他觉得这两个孩子似乎比上面的两个哥哥有出息一点。
  父子三人在九曲河畔漫步。河水湍急。不时有几只篷船,灵巧地躲开岩石,朝下游飞驶而去。背后重峦叠嶂,山顶上笼罩着紫雾。
  “哲文,你背一背九曲歌中的四曲。”
  朱子学的祖师朱熹是福建人。他有一首诗写武夷山的九曲。
  哲文刚过变声期。他用那变得不彻底的嗓门,开始背诵起来:
  四曲烟云锁小楼,寺临乔木古溪头。
  僧归林下柴门静,麋鹿衔花自在游。
  “理文,你能背出二曲吗?”
  “行,可以。”
  小儿子理文觉得不能输给哥哥,张开清脆的嗓子背道:
  二曲溪边万木林,水环竹石四时清。
  渔歌入棹斜阳里,隔岸时闻一两声。
  连维材并没有听背诗。他是来寻求灵魂安息的,而他的心却不知不觉地飞向地狱般的人间社会。
  他每年都来武夷,路上看到的农民却一年比一年疲惫。人口不断增多。仅凭这一点就会使人民的生活水准日益降低。农民的贫困也许是必然的。世道将会走绝境。——他从这里看到了一个无法避免的悲惨的结局。企图用鸦片来消除人世痛苦的人们日益增多。这只能加速这个结局的到来。
  由于鸦片的输入,白银流入国外,银价不断地上涨。清朝的官吏,简单地说,他们不过是承包税收的中间人。他们的任务只是把规定的银额纳入国库。税收规定为一万两的地方官吏,把银子送交中央政府就完事了,多征收的就落进自己的腰包。可是,税额上规定的是银子,而农民却只能用铜钱来纳税。

年关的点缀(6)
在乾隆以前,铜钱七百文换白银一两。以后由八百文升到九百文,现在没有一千二百文换不到一两银子。即使税额未变,但以前有八百文钱就可交纳的税,现在则非要一千二百文钱不可了。所以租税实质上是大大地加重了。而且需要由农民来养活的人口正在不断地增多。
  现在已经碰壁了!那么,该怎么办?
  只有冲破这道墙壁!冲破墙壁,跑到外面去。那儿有大海,在大海的远方有广阔的世界!
  当时有连维材这样明确思想的人当然不多。但是,应当说,从那时开始,在时代的精神中已经插进了一根可以称之为“破坏欲”的轴心。
  他现在考虑破坏的手段。有些手段他早已付诸行动了。他的眼光必然要注意到改革主义者——公羊学派的人身上;他早就跟公羊学派的骁将、实干家林则徐拉上了关系。要给保守派狠狠的一铁锤!就现在连维材的活动来说,铁锤所要打的,不过是广州公行的那些人。
  一想到广州那些人,西玲的面影就浮现在他的脑子里。
  父亲虽然没有提出要求,理文仍然拼命地往下背诗,背到八曲卡壳了。
  “嗯——,八曲、硕峰、倚碧虚,……底下是什么呀!……泉水瀑布……”
  “可以了。”连维材柔声地说。
  西玲那妖艳的姿容,跟孩子天真无邪的声音是无法相容的。
  这时,连承文正带着石田时之助,从山间的小道赶往崇安城。
  茶叶的旺季虽已过去,但崇安的存货还要不断往外运。
  运输时,一般的茶叶是一个人挑两箱,而高级茶叶一个人只能运一箱。搬运的方法,用两根竹竿交叉地放在两边的肩上,在竹竿的半中腰用绳子扎在一起,形成细长的三角形;在人的肩上垫上一块板,茶叶箱放在板上;两根竹竿的上端紧紧地夹住茶叶箱,搬运的人握住竹竿的中央,形成四十五度的角,那样子就好似小孩子下了竹马,把竹竿扛在肩上休息。
  这样就可以减少摇晃,少出茶叶末。他们休息时,把竹竿直立在地上,用两手扶着,绝不能让竹竿倒在地上,原因是避免吸收潮气。到了旅店,据说高级茶叶的茶箱要原封不动地绑在运输工具的竹竿上,靠在墙壁上。
  路上碰到搬运茶叶的人,承文给石田作了以上的说明。但他对这并没有多大兴趣,很快就转了话题。
  “真出人意料,崇安居然有漂亮女人!”
  “承文先生,你今年多大了?”
  “十七。到了我这样的年岁,谈谈女人也不值得奇怪吧?”
  石田笑了笑说:“明年该去苏州了吧。”
  “嗯。石先生也一块儿去吧。我老头子说过,他要让你见识见识我国的各种地方,一定会让你去的。”
  “我去要求要求。”
  “你一定去求求。听说苏州的女人可漂亮时髦哩!”
  “又想到女人啦。”
  石田感到当人家的食客,心里过意不去,他准备在明年的茶叶旺节,拿着他的二人夺,到这武夷山来担当运送茶叶的护卫。他习惯于保镖这一行当。
  把茶叶从武夷运往广州,中间有七道税关,每道税关都要征收过境税。这些都是政府的正式税关,另外还有地方豪族私设的莫名其妙的关卡,路途上还有许多窃贼、暴徒拦路威胁。所以茶叶运输集团一般都有会武艺的人充当护卫。拳术大师余太玄就曾经为金顺记干过这种工作。
  “好哇,干两三个月保镖,然后要求到苏州去。”石田心里这么打算着,停下脚步,纵目遥望武夷的群山。 txt小说上传分享

年关的点缀(7)
山势十分雄伟。岩石叠着岩石。培育茶树的是石缝间的茶褐色的泥土。岩石的形状千差万别。有的岩石形状像龟,往前走几步再回过头来看看,却变得像头牛。
  石田在日本曾看过中国的山水画,那些画儿好像是把山呀水呀堆积在一起似的,他一直以为那是夸张。而现在武夷山这么真实地摆在他的眼前,他才明白了那些画儿是写实的。石田深切地感到:世界是广阔的。绝不可根据自己狭隘的见闻或经验随意地解释。
  不一会儿,崇安的城墙已出现在眼前。
  崇安是县城,属建宁府。当时皇帝的名字叫旻宁,因此在道光年间避讳“寧”字,写作建“甯”。
  崇安古城墙有五公里长,到处都有崩塌的痕迹,上面长着荠菜。城墙的荒废,应是和平的象征。可是,石田是看过澳门和广州后才到这里来的,他感到,这种和平究竟能够持续多久是无法保证的。
  现在有一股巨大的浪潮就要袭击这个国家。
  他想起了自己的祖国。
  5
  道光十三年的除夕。苏州,午后纷纷扬扬地下起雪来。
  林则徐在官署里款待两位客人。他们是江南水师提督关天培和户部清吏司的予厚庵。关天培于这一年由总兵晋升为提督。他是林则徐的老朋友。予厚庵是中央政府的户部派来的税务长官。林则徐一向赞赏他的才干。今天是为了慰问他们一年来的辛劳而特意招待他们的。
  “予先生,我得向您表示感谢!”林则徐向予厚庵劝酒说。
  “哪里哪里。我只是……只是……”予厚庵作为理财官吏有着超人的才干,但他缺乏口才。
  “地丁都达到了规定额。这都是您的功劳啊!”
  “地”是地租,“丁”是指人头税。各省都规定应缴的数额,江苏省每年为三百六十二万两。这个数额是相当大的,在全国十八个省中占第二位,仅次于河南省。最近很多省都达不到规定额,而江苏却缴齐了。这充分说明了予厚庵的才干。
  除了“地丁”之外,江苏省还要向中央政府交送“漕粮”(送往北京作官兵俸禄的粮食)一百零四万石。这也完成了。另外关税(设关卡征收的物产税)也达到了规定额一百二十万两。全国的关税收入为四百三十万两,江苏一省就担负了其中的四分之一以上。
  “反正是值得恭贺的。”关天培没头没脑地插嘴说。
  这两位客人都不会说话。林则徐很喜欢这两个人。
  “您才值得恭贺哩!”予厚庵也笨拙地说起了恭维话。他是指关天培晋升为提督。
  林则徐高度评价予厚庵是一个能吏,为人也诚实。但另一方面,他总觉得他有什么不足。他征税的本领确实值得珍视。河南省“地丁”的规定额是四百万两,比江苏多。但据说今年实际缴纳数勉强达到三百万两。可以想见征税是多么困难。予厚庵在江苏,确实给林则徐壮了胆。
  不过,林则徐觉得,现在民力疲惫,税款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作为国家的官吏,能够缴齐税款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但他的心里还有点东西不能叫他高兴。予厚庵的心中恐怕就没有这点东西。他是一个忠心耿耿、一心征税的能吏。
  “不过,盐税方面还要再想点什么办法。”予厚庵说。
  盐是政府专卖的。全国的盐税为七百四十七万两,江苏拥有产盐的两淮地区,分担其中的三百三十五万两。但现状是困难的,只能缴纳数额的一半。原因是私盐横行。根本问题还是由于民众生活贫困。
  正当他们交杯饮酒的时候,来了第三位客人。 。 想看书来

年关的点缀(8)
“失礼失礼,来晚了,……”
  进来的是布政使梁章钜。这个人在阿美士德号停靠上海时,曾代替未到任的林则徐,担任代理巡抚。
  梁章钜一看先到的两位客人,心里苦笑着:“请了三个笨嘴拙舌的人!”
  梁章钜是福建人,官至巡抚。但他主要还不是作为政客,而是作为学者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在金石学方面,他是清朝屈指可数的权威。他是学究式的人物,而不是口舌之徒。
  “跟关、予同席,我只好周旋应酬了!”他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决心在酒席上担当提供话题的人。尽管他也是笨嘴拙舌,但他自认为比关、予二人要略胜一筹。
  “听说在舟山洋面上,英国的鸦片船遭到海盗袭击了。”他首先把别的省发生的事情拿来作为话题。
  “我也听说了。”关天培冷淡地说。
  “不过,外面传说,所谓的海盗可能是王举志的手下人。”
  “什么?王举志?”林则徐追问道。
  “这可怪了!”关天培歪着脑袋说,“听说王举志是江湖上的一些大头目把他捧上去的,他自己并没有手下人。”
  “这个我知道。不过,最近情况好像有点变化。”梁章钜好像辩解似的说道。
  “行啦!反正鸦片船挨抢劫是应该的。”关天培爽快地说。
  “浙江巡抚富呢扬阿也装着像没事一样。”
  “那当然啰。”
  提起英国船,关天培曾因阿美士德号而吃过苦头。现在他真恨不得要说:“活该!报应!”
  “这是在外洋发生的事件嘛。”予厚庵也觉得他应该说点什么。
  如果是像阿美士德号那样靠近海岸,那将是另外的性质。夷船在外洋航行是随便的。不过,挨了抢劫,那也是自作自受。
  因为是除夕,客人们很早就散了。
  后来林则徐担任钦差大臣赴广东,关天培是广东水师提督,予厚庵是广东海关监督。今天在这里见面的这三个人,在六年后的鸦片战争中,都不期而遇地投身其中,共赴患难。最后来的梁章钜,在鸦片战争时也在邻省广西当巡抚。
  除夕的晚上官署里要举行宴会。宴会之前,林则徐在院子里散步。
  王举志开始行动了!林则徐感到要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交给王举志的经费已达相当大的数目,让他随意地使用。林则徐希望王举志不要把那面“饥民团的旗子”交给自暴自弃的暴民,而要交给有健全的思想和目的的组织。王举志手下已经有人,这不说明他已经开始建立组织了吗?看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了。静止的历史的大齿轮,开始慢慢地转动了。连维材提供了五十万两银子,那肯定他早已觉察到了历史的动向。
  感到历史的胎动的,看来不只是改革派。保守阵营也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比如,林则徐的身边有监视的眼睛,连维材和吴钟世来苏州时遭到盯梢,等等。
  林则徐让幕客们翻译了外国的文献。他从这些文献中也意识到,西方巨大的生产力的泛滥,必然会波及自己的国家。
  各种力量似乎都已经集中到这个时期。这个世道因这些集中在一起的力量而开始活动。尽管如何活动还不清楚。历史的齿轮嘎吱嘎吱地发出了响声,叫人感到心神不定,坐卧不宁。
  林则徐轻轻地拂去肩上的雪花。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陷阱(1)
伍绍荣低声地说:“是仇敌!”他同这次事件也许没有关系,但是仇敌是十分清楚的。
  “对这家伙要想点什么办法。”卢继光说。
  伍绍荣也有同感。破坏者连维材的可怕,已经逐渐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了。作为被破坏的一方,本能地要作防御的准备。
  1
  道光十四年的夏天,温章带着女儿彩兰从澳门去广州。好久未见的父亲温翰已由上海来到广州。连维材也从厦门与温翰同路去广州。
  见见父亲。——温章去广州的表面原因是这样。其实他带有另外的任务。他离开澳门的两天前,英国的新任商务监督律劳卑到了澳门。他要把英国侨民对律劳卑到任的反应、新监督一行的活动等情报,向父亲和连维材报告。
  听了温章的报告,连维材与温翰互看了一眼。
  “看来不过是轻轻地捅一捅试试。”连维材露出失望的神色。
  “北京有穆彰阿,伦敦有巴麦尊,……”温翰低声说。
  “双方都极力避免在现在发生冲突。在这个前提下放一个对自己有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