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奉先,汝会不会觉得,其实投降于吴国,对于汝来说,也是一种幸运吗?”两人站在讲武堂的校场之中,有商有量了,孙权突然的道。
吕布好像对这一切的接受能力很强,能放开曾经一代诸侯的身份,成为一个讲武堂的祭酒,这个转变,仿佛对他来说,并没有太抗拒。
“幸运?”
吕布闻言,浑身一颤,目光之中有一丝的迷惘,低沉的声音响起:“昔日在漠北,我们吃不饱饭,我们没有家,某随着义父丁原进中原,其实是想要一个安定的家,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些事情就变了。”
“丁原是汝杀的吗?”孙权闻言,突然想要知道这一个谣言的真实。
“汝认为呢?”
吕布听到的孙权的问题,面色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目光微微一动,看着孙权,反问了起来。
“虽然天下都传言,是汝吕布亲手杀的义父丁原,而且把他的人头送给的董卓,但是……某家总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孙权一双琉璃般的眸子很清澈,坦然的道:“在某的眼中。汝吕奉先虽然有些墙头草的性质,但是不像一个弑父的人!”
吕布的性格很复杂,傲气和自卑交错,作为一个猛将,天下无双,他是傲气的。但是作为一个九原出身的狼崽子,面对中原人,他是自卑的。
因为自卑,所以他的底线也很弱。
不过不可否认的一点,吕布此人对于亲情是很执着的,在下邳的一战,如果不是因为有家人的牵挂,他吕布不会就这么束手就擒。
要说他亲手杀的自己的义父丁原,孙权始终不太相信。吕布的履历被锦衣卫的梳理过一遍,当年的事情从来没有人看到他亲手杀的丁原。
“呵呵!”
吕布闻言,浑身一颤,目光看着孙权,良久才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道:“能凭着直觉就信任某的人已经不多了,丁原的确不是我杀的,但是和我有牵连。也可以说是因我而死!”
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说这一件事情。
也许是因为孙权对他的信任吧。
“所以汝从来没有在这一件事情之上辩解过一句话!”孙权听到吕布的话。仿佛能明白的吕布心中的愧疚。
“不辩解,是因为某家心虚!”
吕布抬头,目光看着天际之巅的一片片蓝天白云,声音有些沧桑,道:“错了就是错了!”
“吕奉先,汝读过书吗?”
孙权沉吟了一下。突然问道。
吕布昔日是一个双面刃,但是这一个双面刃,用的好,绝对能让吴国兵卒战斗力更上一层楼,他不想看到一头虓虎如此的沉寂。
得给他一点鼓励。
“孙仲谋。汝在讽刺某吗?”
吕布闻言,双眸瞬间变的锐利起来,冷冷的道:“某出身于寒门,只能以手中之戟,打出自己的价值,年幼的时候,是为了生存,成年之后,是为尊严,读书对我们来说是奢侈的,当然,某曾经也有机会,只不过某没有珍惜。”
他的言语之中,有一丝的遗憾,但是更多的是无奈。
“汝总是这么的敏感!”
孙权微微一笑,笑容很真诚,淡淡的道:“某从来没有讽刺汝的意思,不过如今某想送汝一首诗赋!”
“送某一首诗赋?”吕布的眯眼,疑惑的看着孙权。
“韩刚!”
孙权回头,目光看着远处虎视眈眈的贴身护卫韩刚,大喝一声:“把文房四宝送上来!”
“君侯,文房四宝来了!”
韩刚点头,迅速的带着几个东侯府的护卫,搬来一张书案,然后直接送上来的文房四宝。
“才华横溢,以诗赋冠绝吴国的权公子,想送某何之诗赋啊?”
吕布目光一亮,微笑的道。
他在吴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自然知道孙权此人在吴国士林之中的地位,也拜读过孙权的几篇文件,打趣的道:“千万不要太玄奥,某心中可没有多少墨水!”
孙权沉默不语,身躯笔直,右手执笔,然后在白洁的纸张之上挥洒着一笔笔的墨迹,他的飞白体虽然距离蔡邕的境界还有十万八千里,但是对比一般的士子,也能拿出手。
字能看人,他的字有这一股洒脱的风格。
“给汝!”
半刻钟之后,孙权才停下手中的笔,在这一首《行路难》的后面,题上——送吴国鲁侯,勉励之。
吕布目光微微一动,把墨迹未干的字卷拿起来,洪亮的声音一只一言的念了出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吕布虽然读书不多,但是这些年积累的文采还是有点,这篇文章,他还是能读懂了,其中蕴含的意境让他的心灵颤动。
自古人生路就难行。
而他吕布的人生路更难行。
如今身在吴国,作为吴国鲁侯的吕布,他的未来之路,更加的难行。
“孙仲谋,汝在鼓励某?”吕布深呼吸了一口气,目光灼热的看着孙权,朗声的问道。
“路难行,行路难,但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孙权淡淡的道:“某希望汝能在吴国把路走下去,汝不负吴国,某保证,吴国不会负汝!”
“哈哈哈,今日承汝孙仲谋之贵言!”
吕布双眸闪烁的这一抹锐利的光芒,低声的声音响起,道:“某好像明白的未来的路,某在吴国,还是有路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一章 公孙瓒的怒火
战国三年,四月。
北地之上,烽火连天,晋吴双雄,数十万兵马,对着幽州,南北而夹击,磨刀霍霍向燕国,燕国的十几万精锐兵马也奋力反抗。
涿郡,代郡,右北平,渔阳,皆然是马蹄涛涛,刀枪对持,战役一触即发。
蓟城。
公孙瓒一袭华丽的锦袍,背负双手,站在北城的城墙之巅,身后的虎皮披风在一阵阵的冷风之中,猎猎作响。
起于马背之上的他不喜欢呆在冷冰冰的宫殿之中,他总是喜欢站在雄伟的城墙之巅,目光遥望着北疆的无尽的风光。
看着北疆的壮阔,看着北疆的雄伟,让他的心中有一种的豪气。
只是这几年,仿佛已经忘记的这一种感觉。
当吴国的兵马打入的辽西的时候,他的突然的就想站在这里,看看北疆的风光。
起于北疆,败于北疆。
这恐怕就是公孙瓒此时此刻的心情。
两国夹击,让他已经没有的自信,这一战,除非有一方反水,不然无论如何,燕国的都是凶多吉少。
“大王,此处吴国不宣而战,撕毁盟约,已经拿下的辽西,我等如何是好?”
关靖是公孙瓒第一谋士,如今贵为燕国丞相,在燕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静静的站在公孙瓒的后背,低声的道。
“田楷,吴军的兵马,如今已经行至何方?”公孙瓒闻言,从北疆的风光之中回过神,叹的一口气,回过头,目光有一抹冷芒。看着田楷,问道。
“大王,如今右北平已经失守,吴军最多五日,便可越过潞河,马踏渔阳。渔阳虽然是燕国大郡,但是镇守渔阳的兵马已经南下,根本挡不住的吴军,最多半个月,他们就可以突破渔阳,兵进入广阳,直击蓟城!”
田楷一身铠甲,腰佩长剑,魁梧的身躯站在公孙瓒的身后。低声的道。
“呵呵,他们来的真够快的,关靖。”公孙瓒闻言,浑身的气息变的凛冽起来,宛如一头从沉睡之中苏醒的狂狮,大喝一声。
“在!”
关靖立刻站出来,拱手应声。
“汝立刻下命令,让驻守北疆长城的五万精锐骑兵。顺着长城,立刻东行。进入渔阳郡,拦住他们。”
公孙瓒的双眸之中有一抹冷冽的寒芒,阴霾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杀气,道:“吴国既然想要趁火打劫,就莫要怪孤心狠。”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吴国是盟友。两国通商,幽州和平州也是开放性的来往,算是结下的不少的友谊。
如今吴国突然的不宣而战,彻底激怒了他。
燕国虽然位于北地,但是这些年依靠着通往着的江东的港口。幽州的经济呈现一条直线的爆发,公孙瓒这个燕国大当家的兜里也攒下的不少钱财粮食。
有钱,有粮,自然而然扩充的不少兵力。
燕国虽然对外声称只有最多十五万左右的兵力,如今除了镇守蓟城的数万精兵之外,大部分的都在涿郡代郡,迎战的晋国。
所以才会给人一种北疆十分空虚的假象,但是公孙瓒一直以来对北疆草原的游牧民族有着很深的戒心和排外,所以他镇守在上谷的就有五万精兵。
这五万是他麾下最精锐的兵马,本来是用来防守匈奴人乌丸人和鲜卑人。
这些基本上都是骑兵,动作很快,西去最多两日,可支援代郡,如果东行,不出三日,就可以进入渔阳。
公孙瓒一直把他当成一直奇兵来用,不到关键时候,他并不愿意把这一部分的兵力南下,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些外族会不会趁火打劫,乘机南下。
不过如今燕国已经到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他公孙瓒也顾不上这么多了,不打掉吴国的兵马,他就不能专心的对抗晋国。
“田楷!”公孙瓒大喝一声。
“在!”
“南面的战场交给汝亲自来指挥了,如今十几万兵马在前线,汝只要拖住晋国的三个月便可,北面的吴军,孤亲自走一趟,去灭了他们!”
公孙瓒这些年虽然已经安逸下来,有些一份贪图享乐的心思,气势之中少了一份开拓进取的锐气,但是他毕竟是一手打下的燕国的乱世大霸主,一言一语之中有一股霸道的气息。
相对宿敌袁绍,吴国的背叛,更加的让他心中来的暴怒。
所以,无论如何,他必须要给吴军一个凛冽的迎头痛击,不然他心中一股怒气能把自己都燃烧起来。
这已经进入渔阳数万吴军,他要一口吞下,给吴国一个狠狠的教训,他就是要告诉他们,撕毁盟约是要付出代价了。
“诺!”
田楷闻言,双眸眯起,一抹战意的爆发。
他和晋国已经打了很多年了,当年从青州溃退,他心中就一直憋着一股气,想要和袁绍再打上一战。
如今机会来了。
燕国,能拿的出手的大将,还真的不多,一个是田楷,一个是单经,还有一个就是严纲,这三个都是公孙瓒的心腹,三人形成铁三角,撑起燕国十几万兵马。
————————————————————————————————
金陵城,阳光和煦,春意绵绵。
钟山。
这里一代的山峰之巅,常年仿佛有团紫气笼罩其中,十分的壮阔恢弘,钟山书院位于最高的北高峰之上,北高峰的隔壁,东南方向,竖立着钟山第二座的高峰,小矛山。
这一座山峰之上,一座的金陵讲武堂已经进行最后的完工,按照的江东讲武堂的规格,一个个练武场,一座座房舍,崭新的屹立其中。
“两位君侯,今日这书院今日某可算是交工了!”
吴国最大的包工头刘晔目光看着孙权和吕布。松了一口气,道。
为了这一座书院,他可是连金陵城墙的活都放开了,加班加点,用最短的时间建立了起来。
金陵城的城墙如今已经完工了的一半的规模了,最多只要三年的时间。便可完工。
只要一想到的这一座冠绝当世的恢弘城池在他的手中的出世,他的心中就有一股自豪。
不过这个时候,孙权却交给了他一个建立讲武堂的,无奈之下,他只能争分夺秒的完成这一个讲武堂的建设。
“此事麻烦子扬大哥了!”孙权目光看着的大门口,山壁之上,铁画银钩的金陵的讲武堂五个字体,道。
如果说江东讲武堂是开启的军校模式,那么这一座金陵讲武堂将会带动吴**校的发展模式。
“君侯。此处已经完工了,城墙那里,某还要盯着,某就带人撤了!”刘晔低声的道。
“去吧!”
孙权点点头。
“孙仲谋,汝进入叫某前来,就是为了这个讲武堂吗?”吕布目光看着这一所有些陌生而恢弘的讲武堂,嘴角抽搐了一下,道。
他已经在吴国休养了一段时间。但是精神气明显有些的不佳,说句不好听的话。憋得慌。
“吕君侯,以后这就是汝的地盘了!”
孙权微笑的道。
“金陵讲武堂大祭酒?”
吕布闻言,双眸眯眼,目光之中一抹很复杂的光芒。
徐州已经没了,鲁国已经没了,但是他并不可惜。他起起落落这么多年,不是没有失去过地盘,当年被人从长安的赶出来的,他也没有多少沮丧。
但是作为一个武将,一想到有可能以后要马放南山。战戟蒙尘,再也不能的征战于沙场,这让他有些难接受,让他的心中有一抹无奈而悲愤的心态。
“怎么,汝还想着战场了?”
孙权的目光凝视着的吕布的神情,他明白如今吕布心中的想法,任何一个武将,如果离开的战场,总有一股难受的心态。
吴国发动幽州之战,高顺的陷阵营派上的用场,成为的此战的大将之一,而陈宫的成为的此战的左右两大随军军师之一的左军师。
这两人投降不到半年,就能带兵上战场,自然而然让吕布有些心动。
可惜,他没有机会。
吴国朝堂已经下了狠心,三年之内,绝对不动用他,说句不好听的,依旧是防着他。
“孙仲谋,某恐怕以后是没有机会上战场了吧!”
两人并肩走在的讲武堂之上,吕布倒是放开的话茬,淡淡的道:“前些日子,锦衣卫的在某府邸转悠的时候,某家无意之中见到了锦衣卫大都督李涅,熟人啊,他就是李儒吧,他如此的死死盯着某,怎么会给某再上战场的机会!”
能在吴国看到昔日的李儒,吕布的心中也吃了一个大惊。
其实在长安的时候,他曾经检查过‘李儒’的尸体,他知道李儒没有死了,但是他却想不到李儒能被吴国招降。
李儒的厉害,别人不清楚,他难道还能不清楚吗?
这个昔日董卓的第一帮凶,即使是他见了,也打从心底发寒。
董卓的死,说到底和他吕布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李儒对他绝对没有好态度,而且还有一股恨意,在加上李儒如今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