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吗?”
“呵呵,如果是吕布麾下的其他人,孤真的怕,但是你张文远,孤还真放心!”
曹操没有丝毫的局促,把这里当成的自己的地盘,直接坐在来,悠然自在,然后淡淡的道:“如果张辽想要杀曹操,曹操已经死在了雒阳!”
“哼,今时不同往日!”
“有些人会变,但是有些人不是时间能改变的,时至今日,孤依旧相信张文远。”曹操道。
“就算不杀汝,最不济,某直接劫持汝,也可以杀出去。”
张辽的面容微微一滞,不可否认,曹操的这一句话让他的心中有些激动,不过他的面色很快就变的冷冽起来,冷声的道。
“杀出去?”
曹操闻言,微微眯着起了眼睛,目光看着张辽,若是所指的问道:“去哪?吴国吗?”
他敢孤身一人走进来,自然不是逞强。
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作为魏王,一国之主,如果仅仅是招揽一个人,哪怕这个人再出色,他也没有必要孤身赴险。
他之所以敢走进来,是因为他相信张辽。
曹操多疑,这是他的性格,但是作为一个大枭雄,对于他信任的人,他可以信任到底。
昔日在曹操和吕布之间,张辽选择的吕布,那是因为他的义。如今吕布降吴了,情况就不一样了。
张辽如今再一次面临选择,是在吴国和魏国之间选择,他相信张辽选择的一定是魏国。
这是魏王曹操的自信。
“去哪?”
张辽微微一愣,双眸之中有些迷茫。也轻轻的问了出来,只不过他是在问自己。
吕布已经投降了。
如果他率兵回到下邳,也只能随着吴国而走。
吴国不是不好,只是他的心中除了吕布之外,剩下的一个就是一直看好的曹操,如果吴国和魏国之间。他一定选择魏国。
“文远,难道孤不值得汝相信吗?”
曹操的目光看出来的张辽现在的挣扎,所以他的目光很真诚,直接的问道。
“魏王,辽相信魏王。从昔日你我雒阳相见,辽就相信,魏王是一个成大事之辈,可如今辽非一人,某麾下的两万多是鲁国兵卒!”
张辽沉吟了半响,苦涩的道。
“文远,鲁国没有了!”
曹操淡淡的道:“现在你们都是自由身,孤可以全数接受!”
“将军!”
这时候一个亲卫又一次的走了进来。低声的道:“下邳来人了!”
“请他进来吧!”
张辽目光微微一动,看了一眼曹操,没有忌讳他。直接的对着亲卫说道。
“诺!”
亲卫点头,迅速的走了下去。
“魏王难道不好奇下邳的使者想要说什么吗?”张辽眯着眼,沉声的道。
“下邳的使者说什么无所谓,关键的是张辽如何想,今日孤亲自走进萧关,魏国诚意已经展现出来了。汝应该给孤一个答案!”曹操道。
“魏王,见了下邳的使者。某会给汝一个答案!”
张辽想了想,目光划过一抹果决的光芒。坚定的道。
“方立拜见将军!”
这时候从大堂的门口走进来的是一个青年,此人正是吕布身边的亲卫之一,九原人,名方立。
“方立,大王让汝来,想要和本将军说什么?”张辽和方立并不陌生,眯着眼,直接问道。
“将军!”
方立微微一笑,拱手,道:“某此次前来,大王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是把将军夫人和公子送来,第二个是和将军传达一句话!”
“鲁国已经没有了,鲁王也没有了,孤败了,孤也投降了,文远,汝自由了,何去何从,汝自己选择。”
方立面无表情说完了吕布的一句话,然后拱手道:“将军,某的任务已经完成,如今也该回去给君侯回复了!”
“等等,方立,给我带句话给君侯!”
张辽闻言,面色有些复杂,最后仿佛松了一口气,目光又看了一眼曹操,想了很久,才下定了决心,看着方立,道。
“请将军明示!”
“汝和大王说,他吕奉先一辈子都是张文远的兄长。”
张辽目光闪烁着一抹决绝,幽幽的道:“但是从今往后,我们各为其主,若是沙场相见,必尽全力,生死有命,这是我张辽对他的尊重。”
“诺!”
方立微微一愣,没有说什么,直接点点头,走了下去。
“魏王在上,可愿受张辽之降!”既然有了决定,张辽就干净利落多的,直接站立起来,对着身边曹操,躬身的行礼。
“哈哈哈!”
曹操即使很可定张辽会投降与他,面对张辽投降的此时此刻,还是有些兴奋,忍不住大笑起来,然后把张辽扶起,道:“孤得汝张文远,魏国便可如虎添翼!”
“如虎添翼?大王过奖了。”
张辽闻言,心中微微有些感动,曹操能用此言来形容,可谓是对他无比的重视。
“非也,此言乃是孤之心里话!”
曹操笑道:“汝之能,在孤心中,无人能比,今日孤便加封汝为魏国卫将军,班师回朝之后,正式任命!”
“大王器重,末将感激不尽,日后定当为魏国,死而后已,鞠躬尽瘁!”
张辽面色正了正,严肃了起来,再一次单膝跪下,对着曹操,重重的点头,言语之中十分坚定的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六章 战后
十月,金秋时分,天高气爽。
郯城,又名郯县。
这是东海郡历来的治所之城池,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置县而立,原隶属郯郡,后来属东海郡,西汉高帝五年,为东海郡治所。
这一次吴魏数十万兵马在整个东海郡乱战,交错的防线肆虐东海十三县,无一落空。
郯城作为东海的治所,也是最关键的城池,先是被徐盛率兵东来而击破,然后在就是被乐进率魏兵而强攻,在后来被李涅的吴国援兵反攻,数战下来,城内城外,一片萧瑟光景。
战争能让人畏惧,百姓家家户户都窝在家里,不敢出门,店铺也不敢开展,大街小巷如今只有吴国士卒的巡逻兵在不断的走动。
县衙,大堂。
孙权挺拔的身躯端坐在首位之上,神情有些阴沉,大将赵云,黄忠,甘宁等人皆然坐在左侧,而李涅庞统诸葛瑾等人坐在右侧。
徐州之战已经结束了,三天之前,曹操率领魏军已经完全的退出的东海,如今的东海完完全全属于吴国了。
他正在听诸葛瑾汇报这一战的结果。
“君侯,我等八万将士而来!”
“武原一战,庞军师突围,一千八百二十一个将士战死,后来守城大战,四千三百三十一将士战死。”
“良吾,许烈将军两千八百将士,为了黄忠将军能脱离,全数战死。”
“平原一战,我军战死八千二百一十二!”
“兰陵之战。甘宁将军战死三千二百!”
“李大都督反攻郯城,战死一千三百!”
诸葛瑾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声,仿佛都在敲响着孙权的心灵,这是他第一次有这么大的伤亡。
战死的兵卒超过两万。这是一个什么的数字。
两万只蚂蚁都能堆死他,两万条生命就在这么普普通通的一次战役之中,没了。
“子瑜,把后面的事情做好,仔仔细细,不得有任何的差错。”孙权面无表情。深沉的声音道:“还有,东海已经是我们吴国的了,他们是为了夺取东海而牺牲的,在武原和平原战场之上给他们竖起一块纪念碑,我要世人记住他们!”
“诺!”
诸葛瑾点点头。
“甘宁。汝可知错?”这时候,李涅突然站出来,目光有一抹凶狠的光芒凝视着沉默的甘宁。
“君侯相信汝,把四万大将交由汝统领,把自己的后方交给汝,而汝呢,却让魏军破了防线,导致君侯被围。几乎全军覆没!”
他始终对甘宁导致孙权遇险而耿耿于怀。
甘宁周围徐盛潘璋几个将领通和甘宁并肩作战,结下的不少感情,想要替甘宁说话。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一战,孙权被围杀,甘宁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君侯,甘宁愿意领罪!”
甘宁站起来,然后坦然的走出来,面无表情。解下腰上配剑,单膝下跪。对着孙权,拱手而道。
他的任务是镇守兰陵。魏军分兵南下,这不是他的错,然而孙权把后背交给了他,是对他绝对的信任,而他却没有能好好的守护,这是他的错。
此战如斯的惨烈,牺牲的将士超过两万,这让他心中羞愧。
特别是因为他中了郭奉孝的声东击东,才导致郯城丢失,孙权的后路被堵死,被围武原,不得不奋战,几乎身死,更然他自责。
这也必须他来承受罪过。
“兴霸!”
孙权神情低沉,站了起来,走上来,拿起的甘宁的配剑,三尺青锋,猛然出鞘,寒芒闪烁。
这一战,不是甘宁的错,是他错,他对甘宁的期望太高了,甘宁的确是帅才,但是毕竟第一次统领四万将士,经验不足,被郭嘉钻了空子,情有可原。
他目光微微一动,嘴角勾勒起一抹微笑,看着甘宁,问道:“这一战,汝有什么感想!”
“郁闷!”
甘宁抬头,目光看了一眼孙权,咬了咬牙,吐出了两个字。
这一战他打的的确郁闷无比,如果说是和夏侯惇拉来阵型来打,他丝毫不畏惧,还占据上风,但是连续数战,从兰陵到到四方山,再到激战襄贲,他都被郭奉孝玩耍。
他就好像握紧拳头却仿佛总是打在一拳棉花之上,有力而使不出,始终未能抓住郭嘉的心思。
“君侯,此战是某小看了郭奉孝和夏侯惇,所以当知道被上当的时候,没有平静下来,而是选择了仓皇出击,导致最后被整个战役他牵着走,此乃某知错!”
甘宁如实的道。
“很好,汝算是懂得反省,这一战其实不是你的错,我交给你的任务,你完成的很好,没有让人越过兰陵城一步,兰陵的攻防战也算是条条有理,打的不错,但是你是领兵主将,后方郯城被突破,连累友军陷入包围,这就是你的责任。
甘宁,你要知道,这里已经不是土匪窝了,而是吴**队,军中自然有军中的规矩,任何不能破!”
孙权闻言,双眸迸射出一抹精芒,猛然的挥动长剑,锋利的剑刃轻轻的划过甘宁脑袋……一缕头发。
“这一缕发丝但是我给你的教训,记住它,我不希望你有下一次向我请罪的机会!”
孙权回头,看了看诸葛瑾,毫不犹豫的道:“子瑜,通告全军:主将甘宁之疏忽,导致此战陷入危机,武原上万将士战死,他难辞其咎,今日以发代头,斩其之,留其性命,戴罪立功,往后扣除其三年之响银,三年之内,不得提升!”
“诺!”
诸葛瑾闻言,微微一颤。目光看了一眼甘宁,在他看着,这个处罚有些沉重了,三年不得提升,就等于搁置。沉寂下去,要是一般人这恐怕一辈子了。
“甘宁多谢君侯厚爱!”
甘宁闻言,心中却是一抹感激的神情,对于孙权已经心悦诚服,俯首而道。
孙权轻轻地还剑入鞘,目光看着甘宁。道:“兴霸,这个世界有常胜将军,却没有不败的将军,你可以败,但是如果在同一个地方败两次。那就不是败,那就是蠢,就是不配做主将,明白吗?”
“末将明白!”
甘宁双眸划过一抹寒芒,他不会再给郭奉孝第二次机会。
处理的甘宁的事情,李涅还没有打算就这么的放过他们,直接把庞统拉出来说的一通。
庞统坦然的承受了李涅的说道,如果以前他对李涅还不算放在眼中。那么李涅指挥的这一战就让他心悦诚服,在他看来,李涅的手法谋略。都是绝对是一流的,超越在他之上。
达者为师,李涅教诲他,没有什么是不对的。
“老李,吕布为什么会这么快就投降?”
孙权看着李涅不断炮轰的样子,也知道他恼火自己冒险出击。隔山打牛,估计说的是自己。赶紧岔开话题,问道。
下邳之战结束的有些过于快速了。不仅仅曹操没有反应过来,就算是他也被吓了一惊。
吕布此人会投降,他不出奇,也有预料,但是如今下邳围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居然就投降了,
这就有些意外了。
毕竟吕布不是普通人,他有他的傲气,他也想是三姓家奴,但是绝对不是软骨头,这可是横扫漠北的一头虓虎,就算投降,也没有这么容易。
“下坡之战,我们锦衣卫做了点手脚,所以大王迅速的攻入的内城,逼降了吕布!”
李涅闻言,才坐了下来,喝了一口清茶,润润嗓子,才淡淡一笑。
下坡之战,他足足用了三天的时间,把这一战来龙去脉清清楚楚的弄清楚了。
“锦衣卫?”
孙权闻言,眉头一挑。
“锦衣卫在下邳之战的确有一个相助计划,只不过如今下邳对持的兵马几十万,所以我也没有太过期待这计划能成功,只是希望锦上添花,能把大王一把。”
李涅面容露出的一抹灿烂的笑容,道:“但是执行计划的陶应,给了我一个惊喜,居然让计划顺利无阻,而且效果倍增,不仅仅一举拿下的西门,让吴军长驱直入,还让城中的百姓举手相迎,吕布突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他本身恐怕也有投降的意思,所以这一战根本就没有怎么打,以我们都意料不到的速度结束了。”
“陶应?”
孙权闻言,有些啼笑不已。
他没想到这一战居然关键在陶应身上,陶谦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人死灯灭,他倒是没有想到陶家还有这么大声望。
陶家兄弟避难于江东,这是他亲自应允的,陶家本来就是士族,虽然如今落难了,但是名气不弱,陶商能力没有多少,但是胜在听话,安分守己,而陶应勇武不凡,选择从军,在吴**中也算是后起之秀。
“这是某的忽略,某错估的陶家兄弟在下邳的响应力度。”
李涅轻声的叹了一口气,道:“某不得不说,陶谦此人虽不是一个出色的诸侯,但是在管理下邳城方面还是做的不错,很得人心,所以即使陶谦死了几年,依旧保留一份名气,而无论是刘备还是如今吕布本来就不得人心,吴国大将兵临城下,陶应直接站出来,自然一呼百应。”
“这也好!”
孙权微微一笑,道:“下邳之战能迅速的结束,也就是奠定的徐州格局,魏国得泰山,琅琊,彭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