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哭声无人听见-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相信没有一种观念,会比教育上接受一种名叫智商的“心智功能”,更能让数百万计的学生在不经意之间为之沮丧。这个概念原本是以利于他人为出发点,防止脑部受损或心智障碍的孩子在普通教室里遭到求学失败的创伤。但在20世纪和21世纪却主宰着教育界。
  “心智功能”和智商的概念以各种方式量化成形,大家心照不宣,却都把它们看做是学业表现好与不好的基本解释。人的对话被认为是心智,智商也被认为是心智。在教育的过程中,真诚对话的重要性就被视为无足轻重。柏拉图“对话”的理念被取而代之,一种新的教育哲学被现代教育奉为圭臬。在当前的教育模式里,他们要求一名孩子乖乖坐在椅子上不讲话,接受知识的灌输。个个政治人物都相信计算机和因特网将成为伟大的教育平台,仿佛人的接触本身和人际对话再也不重要了。
  因此现在的人全都以为,一个来自家庭沟通失调的5岁孩子,在学校里依然能够表现优异。世人没有看到的事实是,儿童未能明白言语是沟通和分享感情的工具,现在却被用来伤害、控制、羞辱和摧毁——大家却认为这个结果和教育毫不相干。
  许多教师几乎无法理解,教育的本质是沟通,也是孩子家庭生活的延伸。
  因此,一名孩子在最初五年因为语言而导致的寂寞,迅速化为求学的梦魇。一开始学到的教训就是不被人爱和不能爱人。如果再增添一个信息和创伤——智不如人,问题就更加严重。这致命的一击,全美国的教师每天都在犯着。他们也是出于好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生命的权利、自由,能够获得幸福快乐。不幸的是,这种致命的创伤会在求学失败的十年到四十年之后在体内爆炸。将它命名为心脏病是种错误,应该说是心碎。
  这样的过程也没有阶级之分。因为很明显,即便是“上等家庭”的孩子,也一样会遭到父母言语的荼毒。这些有钱人的小孩一样会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在贵族学校的教室受挫或遭到排斥。他们不仅会被人说成笨蛋,还会被贴上“独行侠”和“社会适应不良”的标签。有些孩子最后拿着霰弹枪、土制炸药和高杀伤力的自动步枪,病态地效仿那些为了建立自尊的滥杀无辜者。然而,大部分人却悄然隐遁,自愿充当社会放逐者,天年未到就含恨以终。
  这些问题也会引发恶性循环。在1999年美国心脏学会年会上有份报告说,即使社会经济背景相仿,母亲学历比较高的孩子的血压读数将比母亲学历较低者低。孩子虽然属于社会经济背景较差的族群,但只要他的母亲学历好,他在压力底下血压的反应就会明显偏低。为了说明了这种跨越代际的现象,美国心脏学会引述维吉尼亚州立大学道恩·威尔森和温娣·克莱华两位博士的意见说:“母亲学历比较好的孩子会觉得,自己能够找母亲谈论生活中的压力事件。”
  

孤单问题如何解决?(3)
还有一点:因为孩子的不信任而无法与孩子沟通的老师,在施教过程中也要付出心血系统的代价。因此,与问题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值得我们全力支持,因为那些孩子不相信言语是用来与别人沟通的。
  当我们要求这些老师必须关爱受创严重的孩子,每天和最孤独的孩子沟通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是在要求老师把自我给予别人。那可能是让人心力交瘁的经验,要花上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虽说薪水待遇的提高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从医疗开支的角度看,多花点钱还是很值。
  增加人力可以将援手伸向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也可以伸向他们的父母。光是提高照顾问题严重孩子的教师薪水,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还可能演化成一种巧妙的教育资源滥用。孩子能够分辨出谁在真正关心自己。教书并不仅仅是职业而已,是一种事业,也是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项使命。它一定会影响到未来的身体政治,影响全体民众的健康,以及所有社群的政治对话。
  一个新的教育观迟迟未能出现。身体的孤单寂寞被认为是各不相关——寂寞的心脏被认为不过是抽水的泵。一定要用新的教育观和医学观取而代之,真正的对话,包括传道授业的对话,都是心脏能够感受得到的。
  但愿学生和教师都能看到,当一个人开口讲话时,其体内的五脏六腑也跟着在变动。但愿他们能理解,人在对话时,有一兆个细胞在共同参与。这样一来,所有外在的差异——性别、种族和智商——将全部纳入一个更为惊人的事实里,表明一场教育的对话,要比人在秋天明净的夜晚凝视着的银河系还要复杂。教育的对话已演变成一场达尔文式的生存竞赛,使情形越发恶化。每一所学校都在较劲,看谁能把更多的学生送进哈佛大学。达尔文式的竞赛里,只要有赢家,就必定有输家。
  孩子的心灵是宝贵的,不要轻易将它打碎。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别人同样需要自己
还有一个基本的问题:人类所有的关系都免不了崩解。与他人结缘的最终代价,就是他们一旦健康遭到摧残,或死去,我们一定会尝到打击和痛苦。无人能够躲避那样的痛苦,每个人都不得不一再付出代价。
  就像潮汐的起落,人际关系和对话在一生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消散,包括失去父母、丧偶、离婚、分居、亲友死去、子女离开家庭、邻居他迁或彼此失和、老朋友退休等等。幼儿期、青春期、中年、晚年——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失去有缘相聚的人。
  因此,培养人际关系的处方是一剂独特的补药。它一定会遭遇两难,部分原因在于:让人幸福美满的伴侣关系一旦失去,也可能严重危及健康。
  不幸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人际纽带无可避免的崩解,还会更进一步地让寂寞主宰整个生命。许多人不惜把生命消耗在社交孤立中,或者让人际关系为之破裂。虽说婚姻失和、离婚和社交孤立久已有之,绝非一朝一夕之故,但谁都未能指出人际对话在归结到精神层面之前,该隐便已犯下了谋杀兄弟罪。
  再者,激烈的感情冲动造成太多人际关系的失和,这与人的信仰无关。有些人因为感情困扰,就是无法与他人共处。
  例如,偏执型精神分裂患者与同伴相处不好,是受他自身精神不正常的影响,和任何精妙的社交哲学毫不相关。不爱交际者的无所归属、自恋者的自我封闭,都不大可能仅仅因为“要爱他人”的劝诫而被动摇。对一个受感情困扰的人说,为了健康赶紧和人打交道,不啻是告诉他们往花岗岩射偏的子弹会正好打中他们。
  对许多独居者而言,最难过的是他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努力,却一再失败。许多为寂寞所苦的人觉得,为了找到伴侣,他们已经尽了所有的努力。无数次失败养成的悲观心态,看不到其实别人同样非常需要自己,也看不到自己非常需要别人。
  对于托马斯·吴尔夫所描述的“寂寞深夜无语的守望者”,我们必须明白:那样的人还有好多。我们必须伸出友谊之手,让他们明白并非只有自己寂寞着,自己也能建立情谊,而且需要友谊。
  这种两难使得本书主题的复杂性更为突显。疾病的原因是复杂的,从疾病中熬过来也很复杂,体验人际关系、爱、寂寞、生和死等等,也同样地复杂。这些体验必须从个人和文化的层面来衡量,问题更是复杂。每个人的童年经验,与人对话的经验、疾病的历史、友谊与爱、婚姻、人际困境和所受过的打击,全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为了健康而培养人际关系的准则,必须因这些独特的历程而更具针对性。与此同时,这些准则顺应所有人的社会生活背景。
  基于这些理由,如此重要的议题在这里就轻轻带过吧。因为现在已有许多谈论压力、焦虑、悲伤和沮丧的书,很容易找到。大部分图书将这种情感回溯到人际困境上面,而所有感受都与心脏病和过早死亡的可能性升高有关。我不再重提临床资料,而将讨论限制在较为普通的社会背景上,即个人情感反应发生的背景。这并不表示焦虑、沮丧这样的情感反应不重要,而是我相信,对于因为人际关系破裂而遭受痛苦的人来说,那些信息和指导原则已经足够。
  前面提到,心理分析专家曾试图让心脏患者得到感情的宣泄。我再一次强调,我从未见过心脏病患者因谈论自己的过去,或渲泄对父母、子女或配偶的愤怒或不满,而让病情得到改善。这种“宣泄”不但不能缓解病情,反而造成血压和心脏功能的剧烈反应,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大量增加的研究指出,支持色彩越多、越是以认知为基础的疗法,对患者越有帮助。虽然我认为理想的疗法应该包括在诊疗对谈时,对病人心跳反应的监测;不过已有十几个研究证实,医疗人员如果用分段控制的方法进行感情对话,帮助病人承受痛苦经验的话,可能降低病人心脏病复发的危险性。
  

我们彼此需要,彼此依靠(1)
大致说来,人类的孤单问题和治疗都不算什么新鲜事。就拿亚当来说,当他在伊甸园踽踽独行的时候,他并不觉得快乐。直到拥有了形貌与他相像的伴侣,情形才为之改观。在伊甸园的创造者决定“那人独居不好”之前,生命之书尚无法开始,耶和华就认为没有了伴侣,伊甸园是不完美的。
  在人类的历史里,这个看法早已被人接受。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精致的典礼、文化传统和宗教仪式的形成,都在为人们提供着接触和交友的机会——给那些寂寞的人和遭到打击的人。在过去的岁月里,这些风俗传统为无数的人带来了安慰。虽然人类处理寂寞问题有着悠久的历史经验,我们的社会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找到伴侣。
  17世纪,笛卡尔以他所谓的科学为基础,在客观性之上,英雄般地建立了一套新的医学体系。在此之前,科学( science )这个字是大写的Scientia,基础是客观和主观兼具的知识,也包括来自神的知识。我主张回归到“Scientia”的概念。医学所根据的并非只是客观的科学,也应该包含人的智慧。那就是大家都容易懂得的智慧:宗教、音乐、艺术和自然环境都具有治疗的力量,我们要把这种智慧应用在到处肆虐的寂寞病症上。
  科学式的客观除了斲伤宗教的治疗角色外,也挑战了宗教的社会角色。于是,宗教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一种经常性的社交接触的方式,为之黯然失色。即使宗教没有其他内容,那种把人们一个礼拜聚集一次的仪式,让大家觉得自己是团体的一分子,不致那么孤单。爱默生充分明白这一点。他在1841年写道:“在大街上,教堂里,我们看到那么多人。我们与他们并肩坐着,虽然并未讲话,但是我们多么高兴能在一起!读着那些流盼四顾的眼波,其中的话语默识于心。”
  如此重要的社交机制,绝不只有宗教一种。每一个把人们聚集起来的团体,在某种程度上都发挥了这种功能。许多团体表面上有别的宗旨,用意并不确切,但却具有非常真实的社交色彩,都应该得到承认。我们必须了解,社交团体的重要性如果遭到贬抑或抹煞,则它们所留下的空缺,并不会由新创设的团体自动填补。社交的需要是对外扩散、非确切性的,我们最好把它归结为单纯地想和别人在一起的欲望。不管其宗旨如何,每个团体都满足了人们与他人在一起的愿望。
  对于人类情感的所谓客观态度,已造成为数甚多的人对人际关系和寂寞采取了异样的态度。独立自主、个人主义和自由受到普遍青睐,依赖则被人忽视。对他们的需要在今天被视为软弱的象征、社会的罪恶。仿佛“自由自在的心灵”除了生物上的需要外,就不应该和他人互动,除非出于个人的选择。缺乏伴侣的人会不经意地受到鼓励,以沉默或其他极为巧妙的方式放弃他们对伴侣的需要,从而接受现状,沉湎于离群索居之中。根据这样的定义,不与任何人发生关系,完全独立,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脱自在。在这种思维背景下,当前的寂寞已被全新包装,成为自由的代价。
  第二种理解姿态也十分强势——认为孤单就是软弱的表征。如果一个人真的独立自主,他就应当快乐,而不会为孤单所苦。新的个人主义者似乎很为这种毫不相属的认知感到得意。这让人想起乔治·奥威尔在小说《 一九八四 》里所谓“新语言”的好想法——只有在这个情况下,寂寞才不是邪恶政府传声筒的牺牲品,而是他们自我欺骗的牺牲品。
  在20世纪,社会逐渐对人类的孤单提炼出一种反应方式,对它的最佳定义就是“视而不见的文化协定”。这是一种奇特的共谋结构,某些孤单的受害者被看成自作自受。这种共谋结构包含对孤单的某些面向的巧妙否认。
  前面提过,许多人——其实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承认孤单在我们的社会里是存在的。虽然大言琅琅,“孤单”两个字却似乎与感受毫不相干,尤其与这个意念造成的痛苦毫不相干。“如果你不说你很孤单,我也不说我和你一样。”随着文字意义的变迁或流失,孤单给人的印象已经不再是问题了。没有人为此受苦,所有人都是自由自在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何人想要有一段“关系”就可以立即拥有,那样很“酷”。谁想闭关静坐也悉听尊便,那也很“酷”。事实上,每一件事情都很“酷”。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我们彼此需要,彼此依靠(2)
许多孤单之人看起来一点也不寂寞,他们似乎并未受苦,因此他们不得不相信:只有一个人为此而受苦时,他才不应该讨论自己的悲惨遭遇。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唯一觉得孤单的人,因此不得不告诉自己,孤单只是个幻影。在我们的社会里,大家都害怕承认那个事实。
  我们已越来越难以分享最基本的事实:我们彼此需要,也真的彼此依靠。然而,许多人总是用陈腔滥调安慰自己:“我没事,所以你一定也没事。”——尽管很少人真的“没事”。若不然,我们所感受到的沟通困难可有别的解释?也许“男人来自火星,女人则来自金星”。感觉到孤单,感觉真实的对话几乎不可能,却用一些标语胡乱搪塞,只会使得孤单之人更寂寞。
  我们否认有寂寞造成痛苦,并导致过早死亡的事实存在,结果是许多人不再觉得需要保护自己免遭寂寞的蹂躏。既然大众媒体不断宣扬独立自主的好处,许多人便很热心地试图建构一个免于人际关系“暴政”的世界。
  就像小儿麻痹症对健康不再造成威胁,人工呼吸机很快被弃置一旁,很多人现在也把曾经提供伴侣的社会支持委弃不顾。甚至,许多原本让人免于孤单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信仰,也在过去数十年间受到侵蚀或淘汰。人一旦需要,就再也找不到伴侣。
  人际关系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不让它沦于毁灭的命运,每个人都有义务给予支持。这种见解似乎很空洞,事实上它是个涵盖面甚广的工作。人际关系是我们最重要的一种人寿保险。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除非有“你”,否则就没有“我”(1)
置身于一个互不相属、虚拟对话、疏离和人性丧失的社会,单凭个人之力,想避免孤单,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生的许多层面,似乎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因此,评估我们目前的社交状况,需要对疏离、孤单和快速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