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床:大明王朝六位皇帝-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来,以便随时把垂落的权杖抓在自己手中。
  令帝权很难避免这种规律性动荡的,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王朝虽已更迭,但尘埃远未落定,在推翻旧王朝和建立新王朝过程中积聚的各种能量没有完全释放开,诸种势力之间的较量必在第一任君主身后有所解决。第二,尘埃落定之前,野心家、阴谋家最为高产,抢班夺权的意愿最为强烈,以此为背景,极易滋生阴谋集团,向立足未稳的秩序发起有力挑战,而当格局既定之后即便有这类人物,却往往孤掌难鸣,不能成其事。第三,极权体制自身有种种致命病症,尤其是权力高度集中而隐含的绝对排他性,致使政治游戏参与者之间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攫取到这样的权力就可决定别人的命运,反之则被别人所决定,屈抑一方为此不惜铤而走险,放手一搏。
  公元1398年,明朝立国者朱元璋死了。历史规律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危机如期而至,并以最壮阔、最宏伟的方式加以演绎,成为历史上所有此类危机中一个完美的、淋漓尽致的范例。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伪君子朱棣(2)
殷红的血
  虽然自秦起,帝权是同一性质,但朝代之建立,则各有不同。秦帝国的诞生是列国长期争霸、强者胜出的结果。晋、隋、唐、宋属于另一种模式,由旧政权内部的大贵族、军阀等强力人物,以政变或反叛方式夺得权力。元、清帝国则是外部强大的军事入侵致使中原汉族政权解体(亡国),而形成的异族统治。除此以外,只有汉、明两朝是经过农民起义的长期战争亦即由“匹夫起事”造就的国家。
  汉、明这种政权有两大鲜明特征:第一,“起事”之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力认同,新政权完全是赤手空拳打下来的,无人先窃威柄,其领袖人物的地位是在“起事”过程中逐渐地历史地形成的,不像其他各朝代统治集团内部领导权归属早已确定———比如,秦始皇灭六国是商鞅变法后六十年间秦国强大的结果;晋皇族司马氏早自曹魏时期的司马懿起已形成威权;隋文帝灭周前已在朝中总揽大权,成为实际的统治者;唐高祖、宋太祖都是军阀,早就自成一统,推翻旧朝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而分别灭宋灭明的元、清两朝,更是以完整、独立的异族政权取代中原汉族政权。第二,汉、明两代天下未定之际,群雄并起,英才辈出,“起事”者共同组成一个豪强集团,虽然内部有主从之分(后来演变为君臣关系),但并不是集团领袖一人独享威望,相反,许多成员都兼有英雄般的声誉、重大功勋、军事实力以及政治资本,所谓“功高震主”者大有人在。具体地说,无论刘邦还是朱元璋,他们一方面固然是那个豪强集团的领袖,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不过是集团之一员,他们与集团其他成员的关系微妙地介乎于主 *9蛐 从、兄 *9蛐 弟之间,这种“君臣+伙伴”的关系,对于领袖的绝对权威始终构成潜在的挑战意味。
  不单刘邦集团和朱元璋集团,我们在历史上另外两个类似的却功败垂成的集团———李自成集团和洪秀全集团———同样发现上述特征。并且,李、洪集团最后的覆灭,根本正是这两大特征发作所致。
  以汉、明模式建立起来的政权,打天下的任务一旦结束,马上都面临豪强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即如何使权力集中并将它真正巩固起来。首先必须渡过这个危机,才谈得上其他,否则就会迅速崩溃。所以我们看到,唯有汉、明两代初期发生了大肆杀灭功臣的情形,别的朝代却不必如此。刘邦用几年时间,一一除去韩信、彭越、英布等强大的异姓王,韩信死前说出了那段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朱元璋做得还要高明些,像做外科手术一般精确,稳扎稳打、有条不紊地逐个消灭李善长、刘基、徐达等所有一同“起事”的文武重臣,直到临死前还解决掉最后一个危险人物蓝玉。
  韩信很可笑,大可不必发那样的感慨。这并非情感和道德问题,是权力本质使然。一遇到权力,忠义一类道德的诗情画意就烟消云散,无人信,也不能信。试问,面对手下一群战功赫赫、足智多谋的能人,朱元璋能躺在兄弟情义上高枕无忧吗?就算他愿意古道热肠,对方也难保不动点什么心思;毕竟那么巨大的权力,诱惑力也同样巨大,谁都挺不住,除非已经超凡入圣。而且,越是像刘邦、朱元璋这样大家同起于布衣的豪强集团,日后越可能手足相残,将所谓的“兄弟情义”碎尸万段,因为称兄道弟意味着彼此彼此、平起平坐,这是极危险的关系,当面临患难之际它是发展事业有力的纽带,可一旦到了“有福同享”的阶段,它马上就变成对绝对权威的巨大威胁,势必引发血流成河的清洗。就这一层而言,倒是一开始主从关系就很明确的曹操、李渊或赵匡胤集团,来得比较简单,也比较相安无事。
  帝权本质是家族统治,是一个家族统治天下所有家族。它对权力的认识,不基于公信,而基于血液。血管里流着同样的血,才可分享权力。所以,“异姓王”必为刘邦所灭,徐达等势不见容于朱元璋,不管他们共同经历了怎样的患难,又曾如何以兄弟相称。血液质地决定一切,就像治疗白血病的血清,倘非来自直系亲属,必然排异。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伪君子朱棣(3)
解决之道仍是血。一是让别人的血流尽,杀光可能威胁家族统治的人。二是尽力将权力握在自家血亲之人的手里。
  然而,想真正解决问题,并不容易。帝权不会放弃其“家天下”的诉求,但妥善稳当的办法在哪里却不知道。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始终在建藩 *9蛐 削藩、实封 *9蛐 虚封之间摇摆不定。分封诸王的目的,是倚为屏障,使帝室不孤。但这目的,却建于一个幼稚的前提之下,即诸王永无个人野心。为防这一层,又引出实封还是虚封的分歧。所谓实封,指亲王有领地,甚至有军队,实实在在拥有一个小王国;虚封却只予名号、俸级、庄园,享有地位而不享有实权。建藩 *9蛐 削藩、实封 *9蛐 虚封这两个争论,贯穿各朝,一直回避不了,也一直未有定论。它们各自的利弊,一样彰著,都表现得很充分。典型如魏晋之间。魏以西汉为鉴。西汉初年实行建藩和实封,刘邦一面消灭异姓王,一面封其子肥为齐王、长为淮南王、建为燕王、如意为赵王、恢为梁王、恒为代王、友为淮阳王,以及其弟刘交为楚王、侄刘濞为吴王,这些王国基本独立,朝廷只派任王傅、丞相二官,其他军政大权都在国王自己的掌握中。景帝时终于发生七国叛乱,幸亏得以敉平,随后改定王国制度,使其分土不治民。魏继汉立国,对两汉一些前车之鉴印象深刻,一是坚决杜绝宦官外戚干政(东汉的主要问题),二是要防止藩王割据,这样,确定以士族(官僚)为核心的政治。但正所谓水里的葫芦,摁下这个,又浮起那个———魏确实不曾在藩王、宦官、外戚问题上吃苦头,却养大了一个官僚家族,此即司马氏。从司马懿起,然后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家一直把持朝政,连皇帝废立也是他们做主,到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终于逼迫曹家以禅让方式交出政权,建立晋朝。摇身一变成为晋武帝的司马炎,自认为把曹家灭亡的原因搞清楚了,那就是魏国“禁锢诸王,帝室孤立”,致使皇帝轻易被人操纵直到把江山拱手相让。他既形成此种认识,便一反汉景帝以来虚封王侯的政策,他于公元265年,大封皇族二十七人为国王,且不久即令诸王之国,每王有民五千户至二万户不等,有军队千五百人至五千人不等,由此种下祸根。结果不到四十年,爆发“八王之乱”,势力强劲的藩王为争权和控制皇帝,彼此攻杀,导致西晋完蛋。
  “八王之乱”的惨痛教训,似给建藩实封盖棺论定,以后历朝都不敢采取这办法。但却又被朱元璋拣起来。
  朱元璋不是不知它的危险和害处,所以拣起来,一是无奈,二来是太过自信。
  无奈,是指他既然想定所有声望隆著之开国元勋必须除尽,则不得不以建藩巩固基业,寄希望于诸子同心协力,拱卫帝室;他以为,骨肉之亲将自然达成一种对共同利益的认识,结成紧密集团,而排斥一切试图对此利益加以觊觎的异姓势力或集团。
  关于自信。朱元璋不单自视为有史以来最勤勉、最努力、最负责任的君主(关于这一点,他无数次对子女和臣下自夸,很为骄傲),而且自视为天底下最善教子治家的严父。在史料中,我们一再发现朱元璋酷爱以伟大父亲自居,在这方面留下的记载比比皆是。从严于教育而论,确实没有几个皇帝比朱元璋动了更多脑筋,费了更多精力,想了更多办法。
  他不仅以最纯、最正宗的儒家思想为教育内容,而且为诸皇子择师亦慎之又慎,皆为学问、人品俱佳的一时之选。《明史》说:“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王【皇子】傅【教师】亦慎其选。”②这些教师笃诚职守,原则性很强,诸皇子若不听教训,教师不仅会加责备,甚至敢于体罚。其中有个叫李希颜的教师,就以“规范严峻”著称,诸皇子顽劣不学的,“或击其额”———不是一般地打打掌心,而是敲其脑袋,这未免有犯皇家尊严,朱元璋起初都难以接受,不过,他最终能够理解李希颜目的在于严教,反升了他职位。③
   。 想看书来

伪君子朱棣(4)
诸皇子除了从书本和老师那里接受正统儒家教育,朱元璋还以多种形式培养他们的“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我读相关记载时每每觉得,朱元璋别出心裁所搞的办法,当代人所能想到的———如“开门办学”、“革命传统教育”之类———似乎也不过如此。他经常命诸皇子穿上草鞋,出城下乡,接触农村生活,规定路途中骑马行二程,徒步行一程。那情形,很像我这代人小学时光常常搞的“军事拉练”,背上背包,到城外行军一二十里,目的是培养“两不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每次脚底板都磨出血泡。最远时,诸皇子要从南京一直行至老家临濠(今安徽凤阳)。1376年,在送别诸皇子时朱元璋说:
  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因道途之险易,知鞍马之勤劳【锻炼吃苦耐劳品质】;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访贫问苦】;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认识现实】。即祖宗陵墓之所,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接受“历史和传统教育”】,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之不易也【忆苦思甜,不忘本】。④
  我所作夹注,着意摹为当代语,也都说得通。可见,朱元璋对于子女的“反腐防变”不唯抓得紧,也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放在今天也还不落伍。他曾经亲领世子走访农家,察看农民居住饮食条件和日常生活。⑤他在大内辟地种菜,召来诸皇子进行现场教育,告诉他们“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游观之所,今但令内使【宦官】种蔬,诚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耳【指宫内蔬菜自给】。”⑥一次外出,朱元璋路见一小僮,小小年纪供人役使,奔来走去,汗流不止,就领进宫,把诸皇子都叫来,指着这孩子说:“此小僮与尔等年相若,已能奔走服役。尔曹不可恃年幼,怠惰不学。”⑦……类似故事比比皆是。
  中国大大小小几十个王朝,这样来搞皇家教育的,只有朱元璋。
  虽然他不曾亲口说过,但我揣测关于如何使“皇图永固”,朱元璋经过思考有两点结论:第一,必须不惜一切扫除任何可能令江山易手的因素。这一层不是揣测,而是付诸实际的行动,包括杀光功臣、废相、军队指挥权收归皇帝、严禁内官干政等做法和手段,皆为此而生。第二,权力彻底集中到皇帝手里,虽然最大限度抑制了各种威胁,但帝室终究也变得颇为孤单,缺少屏障,缺少帮衬,怎么填补这个空虚?就是建藩。
  虽然建藩在历史上副作用极大,屡酿巨祸,但朱元璋认准了两条:其一,帝室和藩王说到底是一家人,同祖同宗,血管里流一样的血,在根本利益和重大关头,大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终归较任何外人可靠;其二,他觉得过去建藩结果之所以大坏,不在建藩本身,关键在教育失败、家法不严,或转过来说,只要他这个“老祖宗”抓好子女教育、厘清规范,防弊在先,建藩之举必定能收良效,成为帝权的真正保障。
  朱元璋这个人,有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虽然留下了不少专制暴戾的记载,但他始终确信自己是“根正苗红”、艰苦朴素、勤政爱民的伟大君主。这种道德优越感,使他对道德、个人品质的意义产生迷信(实际上是自我崇拜),以为只要给人打造出好的道德、好的品质,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就可以抵制各种邪恶欲念的侵蚀。在这种道德乌托邦的幻想之下,他拒不认识极权体制本身的内在法则,抑或索性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对后者足以战而胜之。所以我们看到,建国后迄于死前,他的政治方针一直在两条线上齐头并进,一条线不断将权力集中和牢牢控制在君主手中,另一条线就是高度重视对诸皇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反腐防变、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他无疑觉得这是相辅相成、万无一失的完美方案,甚至历来帝权不稳的死结,到他这儿终于彻底解开。
  不能说朱元璋毫无成效。他的教育方针在太子朱标和太孙朱允炆身上,可算修成正果。可惜,未待继位,朱标过早走至生命尽头。倘非如此,洪武之后大明王朝的历史或许上演另一番故事也未可知。但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除了太子一支,朱元璋的教育在其他诸皇子那里一概不灵,“尔等受封朔土,藩屏朝廷”,只是他自负而且想当然的一厢情愿,当第四子朱棣统率大军攻入南京时,他那个基于血亲的狭隘的有关权力基础的设想,被证明是愚不可及。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伪君子朱棣(5)
这个骄傲的、至死都以为自己非常成功的父亲,被儿子无情地欺骗了。他们顺从、匍匐在他的权威之下,将他的每一句话尊为真理,俱是一副孝子贤孙的模样儿……朱元璋陶醉在“伟大父亲”的权威中,对儿子们的忠孝丝毫不疑,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此必“为久安长治之计”⑧。临死前不久,他在给朱棣的一封信里还这么说:“秦、晋【指皇二子秦王朱樉、皇三子晋王朱*9】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尔其总率诸王,相机度势,周防边患,乂安黎民,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⑨全然你办事我放心的口吻,殊不知,诸王背地里早就勾心斗角,潜蓄异志者大有人在,而头号危险人物正是这个皇四子燕王朱棣。朱元璋非但浑然不觉,反以无限信任致“托付之意”,望其“总率诸王”、“攘外安内”,岂非与虎谋皮?
  早在洪武九年,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就预言了“靖难之役”一类###必然发生。那年因为“星变”(天文异象),朱元璋照例下谕求直言,山西平遥“儒学训导”(教育局长)叶伯巨应诏上书,内容直指朱元璋“封建诸子,为国藩屏”的政治路线。他很不客气地挑战“骨肉论”:
  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