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整山河到三国-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认识这几人便是南阳黄巾军的几员大将,看来他们也都投降了官军,城上的这些士兵毕竟不知道该如何行事,于是急忙派人去城中,将外边生的情况报告给波才和彭脱二人。
得知宛城的降将来颍川劝降,波才和彭脱觉得事态严重,因此二人急忙来到了城墙之上,果然看到了几位旧识和幽州大军都在城外待命。
城墙下的裴元绍等人也看到了波才和彭脱来了,他们以前就很熟悉,因此裴元绍急忙道:“波才渠帅、彭将军,你们不要在抵抗了,如今幽州的官军已经消灭了宛城的黄巾军,神上使张曼成被围在内城,服毒身亡,现在宛城的九万大军除了少数被官军消灭以外,大部分都已经向幽州的官军投降了,幽州刺史刘大人答应一定会保全他们的性命,另外有愿意跟随刘大人去幽州的,幽州官府也会为他们安排好今后的生活,二位将军可以看看,我们身后便是幽州的精锐大军,虽然我知道你们手下的士兵也很强悍,但是与幽州大军交手,你们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所以我劝你们还是赶紧纳城投降吧,这样还能保住你城中几万黄巾军士兵的性命,二位将军意下如何?”
波才和彭脱对望了一眼,他们也看到了远处那支杀气腾腾的队伍,而且上次在追击董卓的河东军时,也曾与幽州的轻骑兵打过一场遭遇战,结果自己这边可以说是被官军的连弩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要不是有自己放的那场大火挡住了官军的追击,恐怕那天自己的几万大军都要报销。
原来这支大军便是闻名天下的幽州轻骑兵,难怪战力如此强横,远远望去,轻骑兵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散着耀眼的光芒,而且他们的战马高大健壮,士兵军容整齐、士气高昂,让他们与这样的部队交战,确实令二人从心底生起一股寒意。
但是他们毕竟也是最早追随张角的几人之一,深得张角信任,因此即使打不过城外的幽州大军,他们还是抱着一丝侥幸的想法,只要自己不出城与官军为敌,让他们来攻城,有了城墙的掩护,谅官军也占不到多大便宜,宛城城破,看来主要是因为城下的这些大将背叛了张曼成,投降了官军,否则官军肯定不会轻易便攻占宛城,所以想到这里,波才和彭脱一起拿出长弓,搭上羽箭便向城下的几人射了过去。
看到他们也不说话便向自己几人放箭,裴元绍他们三人知道劝降无望,因此急忙打马离开了城边,免得遭了他们的毒手。
他们身后的关羽和颜良看到城上的黄巾军根本不理会几人的劝说,马上开始指挥轻骑兵向城墙逼近,等到了一百五十步远的距离时,队伍一字排开,开始向颍川的城墙上抛射弩箭。
南边的蹋顿和张飞听到了关羽他们进攻的号令后,也开始指挥突骑
兵进入连弩的射程,开始向城墙上放箭。
虽然曾经见识过幽州官军手中这种兵器的厉害,但是原来他们并不知道连弩的射程竟然如此之远,看到官军在一百五十步以外停下以后,他们还以为官军不再攻城了,只是为了吓唬自己来的,但是没想到随着官军将官的一声令下,无数的弩箭飞上天空,划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之后,重重的向城墙上的黄巾军士兵射了过来。
波才和彭脱也在城墙上,看到官军的动作之后,二人便觉得不好,所以早已经从亲兵手中拿过了盾牌护身,这才避免了弩箭上身之苦,只是城墙上的黄巾军大部分都只穿着单薄的皮夹,脑袋上也没有什么金属头盔,因此被官军三轮弩箭射过之后,两面城墙上的黄巾军士兵死伤了足有三四千人,令波才和彭脱大感头痛,要是这样下去,只要官军不停的射箭,自己城中的四万多黄巾军能坚持几天,所以二人急忙命令城上的黄巾军士兵赶紧躲到垛口下边,或者先下城墙躲避,自己刚才也看到了,这些官军都是骑兵,也没带什么攻城的云梯,所以暂时不用担心他们攻城,然后又让手下赶紧把能找到的盾牌、门板和木板等等运到城墙上去,用来阻挡官军的弩箭攻击。
看到城上的黄巾军果然采取了和宛城守军相同的方法,来抵挡幽州大军的弩箭攻击,两支队伍马上变换了攻击方式,留下一半人马继续在原地用弩箭攻击,防止城墙上的黄巾军用弓箭反攻,而另外一半则下了战马,来到距离城墙一百步左右的地方,抽出身后的标枪,紧跑几步后,将手中的标枪投上城墙。
虽然标枪的密度没有连弩那么密,但是借着强大冲力的标枪轻而易举的穿透了城上黄巾军手中的盾牌和头上的木板门板等物,将下边躲藏的士兵扎得死伤无数,惨叫连连,而已经退到城下的波才和彭脱看到幽州官军还有这种方法来破自己的盾牌,更是心里暗暗叫苦,于是只留下了少量士兵躲在城楼内监视城外官军的动向,如果他们要攻城了,再派大部队上去抵挡,如果他们只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攻击,那就尽量不要安排士兵在城墙上布防,否则最后都被人家给打光了。
而城下的关羽和颜良他们看到城上的黄巾军士兵都躲起来了,便招呼早已等待多时,一直在他们身后观战的曹操和袁术带领新军士兵扛起云梯,冲向颍川的城墙,似乎是打算趁着城上的防守空虚,爬上城墙。
在城楼里监视官军动静的黄巾军士兵一看官军扛着云梯过来了,急忙把消息告诉了城墙下边的波才和彭脱二人,担心城墙不保的他们急忙又派黄巾军上了城墙,准备好弓箭好消灭接近城墙的官军,但是一看黄巾军上城墙了,这些扛梯子的官军马上停住了脚步,而前边的幽州骑兵故技重施,再次用连弩和标枪对付城墙上的黄巾军,如此一天下来,城上的波才和彭脱二人被折腾得来往奔跑,而手下的黄巾军士兵一天的损失,便有五千多人,而官军根本就没有接近他们弓箭的射程,气的波才跳着脚的在那里骂官军是胆小鬼,只会仗着兵器之利来欺负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官军天天采用这种战术来骚扰城内的黄巾军士兵,几天下来,四面城墙都被他们打了几遍,搞得波才和彭脱二人焦头烂额,苦不堪言,虽然自己处处小心,尽量不让士兵暴露在城墙上,但是还不得不防官军趁机偷袭,因此到了今天,他们手下的黄巾军士兵也被消灭了一万两千多人,现在城内的所有黄巾军士兵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人,而城外的官军前后几支部
队合到一处,已经有近四万人了,因此城内的黄巾军士兵已经有些军心浮动,开始私底下悄悄议论是否投降之事了。
出现这种事情,波才和彭脱也没办法,虽然他们的亲信向他们报告说有士兵打算开小差当逃兵,或是准备向官军投降,但是现在他们二人也不敢轻易处理这些人,因为他们怕处斩了这些人之后,会在士兵中造成更大的反应,同时他们也知道现在自己的士兵士气低沉,如果再这样下去,官军一直使用这种战术来消耗自己的部队,用不了多久,城内剩下的士兵会越来越少,到最后恐怕颍川就要被官军攻破了。
当战事进行了七天之后,城中的黄巾军士兵还剩下两万五千多人,而且都成了惊弓之鸟,个个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便成了官军的箭下亡魂,而城外的官军也已经布置下了一个包围圈,只是他们只围住了颍川的东、南、北三个方向,至于西边则一直没有派兵把守,可能也是兵力不足的缘故吧。
曹操和袁术这几天一直配合幽州骑兵对颍川城进行攻击,不过他们每天就是指挥士兵扛着梯子来回奔跑,用以吸引城上黄巾军的注意力,使他们不敢轻易放弃防守,所以七天下来,幽州的骑兵取得了消灭黄巾军士兵一万多人的战绩,而他们却连一个敌人也没有杀掉,搞得二人很是郁闷,这样下去,最后立功的还是幽州的部队,因此他们在最后一天也曾趁着城上的黄巾军比较松懈的时候,真的冲过了护城河,把梯子搭上了城墙,派新军士兵爬了上去,打算利用城上黄巾军的大意,弄假成真把颍川攻下来。
只是他们这一上去,城外的幽州骑兵再也没办法实施原来的战术了,急得关羽和颜良连声招呼前边指挥的曹操和袁术马上撤军,否则城墙上要是陷入了混战,自己可帮不上什么忙。
曹操和袁术立功心切,才不理会关羽的劝阻呢,不但没有撤兵,反而派了更多的士兵爬上城墙,准备一举攻下颍川城。
躲在城楼内的黄巾军看到官军爬上城墙了,马上向城墙下的波才报信,波才和彭脱亲自带着大军上了城墙,与冲上来的官军混战在一起。
新军的战力自是不弱,但是这支黄巾军也是波才和彭脱训练多年的一支精兵,因此双方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只是毕竟黄巾军人多,而新军现在又得不到轻骑兵的弩箭支持,虽然也有八百多名新军士兵爬上了城墙,但是被波才率领的五千多黄巾军士兵给围在了城墙之上,而且现在他们的弓箭手也有了用武之地,不停的用弓箭射击城墙下边的新军士兵,结果这也是开战七天以来,黄巾军士兵取得的唯一一次胜利:他们将上了城墙的八百多新军士兵全部杀光,并且还用弓箭射死了城外的三四百人,令新军士兵死伤过千。
为此皇甫嵩也严厉训斥了曹操和袁术二人,当然他也知道他们是立功心切,但是新军士兵现在只剩下了一万两千多人,这一仗又损失了一千多人,如果以后还有大仗,自己恐怕也会由于人手不够而有心无力了。
就在黄巾军取得这场小胜的晚上,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波才和彭脱二人商议良久,觉得不能再在颍川死守了,否则用不了十天,城中的黄巾军士兵就会被官军的战术消耗殆尽,那时候不仅保不住颍川,手下的士兵也剩不下几个,因此二人决定趁着今天的这场小雨,从西门官军没有派人防守的方向突围,先逃出官军的包围圈,然后再想办法迂回到汝南活青州去,那边的黄巾军势力还在,只要能和他们会合,自己这些人就还有翻身的时候
当天夜里亥时一过,颍川的西门便悄悄打开了,城中的黄巾军士兵鱼贯而出,向着西边的阳翟方向逃窜,他们的目的是先逃进那里的嵩山之中,只要一进山,骑兵的优势自然便荡然无存了,这样他们就有了逃脱的机会。
虽然天上还下着小雨,但是逃命的黄巾军士兵根本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是低着头向前猛跑,待到了天明时分,他们终于看到了前面连绵起伏的嵩山了。
后边一直没有见到追兵的影子,以为终于摆脱了官军的波才、彭脱二人都很高兴,只要再加把劲,进入嵩山之中,官军再厉害他们也不怕了,因此二人督促黄巾军士兵不要松劲,一定要尽快进入山里,只有进了嵩山,他们才算是真正安全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波才伏诛】………
眼看着就要进入嵩山的黄巾军士兵还没高兴多久呢,便听到前方的树林之中传出一声号角声,然后便是无数的弩箭如飞蝗一般,向着他们射了过来。收藏~顶*点*书城书友整~理提~供
当今天傍晚下起小雨的时候,戏志才便对老刘道:“主公,看今天的天气,我估计城内的黄巾军很有可能会趁机突围,所以我们先派出一个轻骑兵师去阳翟一带埋伏吧,然后再通知皇甫大人一声,让他派新军严密监视城中黄巾军的动静,现他们逃跑后,便派新军前往尾随,等黄巾军进入我们的埋伏圈后,咱们两支队伍前后夹攻,黄巾军必然溃败,这样可以把最后战胜颍川黄巾军的功劳记在新军的头上,免得我们又会遭人嫉妒。”
“文皓之言不差,我看就派公骥带他手下的那个轻骑兵师去设伏吧,文皓再派人去给皇甫大人送个信,只是他们到底是派新军还是河东军前去追击,便由皇甫大人决定吧,文皓你觉得呢?”老刘道。
“我们就按主公的主意办吧,我观那董卓、袁术都是心胸狭窄之人,因此我们把分派士兵追击的决定权交由皇甫大人来处理最好,这样我们也可以不得罪他们。”戏志才说完,便安排传令兵去给皇甫嵩送信,同时传令颜良带领自己手下的轻骑兵第二军第二师马上出,到阳翟之后,找个地势险要的地方埋伏起来,等黄巾军的逃兵到了之后,便用连弩堵住他们逃跑的道路,再与追击他们的官军一起,争取全歼这股黄巾军。
得到命令之后,颜良很快便带着自己的轻骑兵师迅离开了大营,毕竟轻骑兵度很快,因此只用了一个多时辰,他们便赶到了阳翟,颜良看了一下当地的地形,估计黄巾军肯定不会在阳翟停留,前边已经可以看到嵩山的影子了,因此颜良便指挥轻骑兵在接近嵩山的地方,选了一处林木茂密的地方隐藏起来,等黄巾军士兵来了之后,再出来阻击他们。:ap.bsp;而在波才和彭脱率领的黄巾军身后,则是一支由五千新军士兵和三千河东军组成的骑兵队伍,当皇甫嵩得到老刘派人送来的消息后,他也和曹操等人分析当晚城中的黄巾军会突围而走,因此便决定派兵按照老刘所说,前去追击,而正在皇甫嵩帐中的董卓看到有立功的机会,也要求自己的河东军一起前往,皇甫嵩当然不能只派自己的新军,因此便决定由曹操和袁术带领五千新军,而董卓亲率三千河东军的精锐骑兵一同在营寨之中做好准备,等看到黄巾军士兵突围之后,便远远跟在他们的身后,待他们进了幽州军队的埋伏圈之后,新军和河东军再从后边包夹黄巾军,争取将他们全部歼灭。
前边的黄巾军几乎都是步兵,因此他们的行军度很慢,他们身后的新军和河东军也只能慢慢跟着,急得董卓几次按捺不住都想动进攻,被曹操和袁术给挡住了,他们知道现在这两万多黄巾军士兵毕竟人数比自己这边多不少,而且他们现在是困兽犹斗,如果逼急了,恐怕自己这些人还不是人家的对手,到时候谁消灭谁还不一定呢,董卓冷静之后也觉自己有些莽撞了,于是几人约束好自己的部队,缓缓的跟着黄巾军的队伍行进。
当董卓几人终于听到了前边传来的号角声时,知道是幽州的伏兵动手了,于是急忙催马向前冲了过去,生怕自己去晚了,黄巾军都被幽州轻骑兵给消灭了,那样恐怕最后的功劳他们也捞不到了。
走了一夜,已经疲惫至极的黄巾军士兵被迎面射来的弩箭打懵了,而随后在他们身后,又冲上来无数的官军骑兵,如虎入羊群一般冲进了黄巾军的队伍,挥舞着手中的
兵器,肆意收割着已经没有还手之力的黄巾军士兵的生命。
波才和彭脱开始还在竭力招呼手下的士兵集合起来,抵抗官军的进攻,但是现在,他们手下的士兵已经根本没办法再听从他们的号令了,毕竟现在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因此现在他们是四散奔逃,都想着躲开官军的追杀,早一点钻进山脚下的密林中去,这样也许还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波才和彭脱无奈,只能跟着溃兵一起,也向着道路两旁的密林中逃去。
他们想逃,可是现在前后两支官军队伍已经对黄巾军士兵形成了合围之势,而且前边颜良带领的轻骑兵已经休息了快两个时辰了,现在是以逸待劳,后边的官军也都是骑兵,一路上都是慢慢跟过来的,因此也都精力十足,所以筋疲力尽的黄巾军士兵虽然也想抵抗,但是他们早就手脚酸软,如何还是官军的对手,因此很快便被官军杀得死伤遍地、血流成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