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匡胤传奇-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道士迎面而来,施礼道:“太傅别来无恙。”

  匡胤定睛看时,不是别人,原来是苗训。大喜道:“与道长一别数载,不期今日相遇。”于是,就令侍从在外面进餐,邀了苗训进到里间叙话。

  苗训笑道:“一别数栽,大公子已一飞冲天,手握枢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居太傅之职矣,可喜可贺。”

  匡胤道:“何喜之有?近日皇上身患重病,御医束手无策,满朝文武尽皆彷徨,朝廷现在正派遣下官前来华山寻访师祖,拜求灵丹妙药……”

  苗训道:“不巧得很,师祖于月前已西赴峨眉山访友去了。”

  匡胤听了,一时呆住,知到出家之人,四海为家,闲云野鹤,难定归期的,但见了苗训,也是找到一个指路人般的,忙道:“既是师祖不在,见了道长也是不虚此行,就请道长指点一二,以解陛下之病。”

  苗训道:“修丹练药,乃道家闭关修练之内家功夫,贫道所学只是易学占卜,奇门六壬等外家之术而已……”

  匡胤道:“如此正好,就请道长演算演算。要替皇上治病,应向何处访医寻药方能奏效?”

  苗训听了,还是遵命演算了一番,不无犹豫地向匡胤道:“人之寿算,皆有天命,何况天子身系天下安危,更是冥冥之中自有主宰,但以贫道之学识肤浅,恐怕难以算得精确。”

  匡胤道:“道长不必过谦;也无须忌讳;今日在此只赵某与道长二人;所说的话;出君之口;入某之耳;请但说无妨。”

  苗训犹疑再三方才说道:”……依贫道推算;天子寿禄将尽;难出半月之数;看来已非人力所能挽回的了……”

  匡胤道:”道长的法力;下官素已钦佩;但我朝御使王朴大夫亦精于易学;皇上曾问他,“朕在位该有几年,”他曾为皇上卜算在位的数乃是三十;与道长所算为何相距如此之远?”

  苗训素日亦知王朴易学名气,乃是名师所出,实为上乘之学。如今听了匡胤这么一说,不敢托大;连忙又再凝神推算;顿有所悟;从容向匡胤问道:”请问太傅:今年是显德几年?当今皇上是哪年登极的?”

  匡胤道:”今年乃显德六年;皇上于显德元年践位;至今已五年有余。”

  苗训点头道:”这就是了;如今乃是五月下旬;半月后乃是六月;皇上践位五年零六个月;五六正是三十之数;御使大夫所言三十之数并非虚妄;而是不便明言,使用了一个隐喻相乘之数,其实与贫道所算之数正相偶合。”

  匡胤听了;震惊不已;忙叮嘱道:”王朴所说三十,皇上认为是三十年,如今听先生所说,原来却是隐语,此事若应验汝二人之言;乃非同小可之事;道长万勿轻泄于他人。”

  苗训点头应道:”太傅无须多虑; 事关重大;贫道岂敢妄向人言”。又对匡胤道:”一旦皇帝晏驾;太傅应当坐镇京师;万不可远离;应时刻密切关注朝野动向;”

  匡胤听了;连连点首称是;又向苗训道:”前次与道长晋南一别;念念不忘;如今皇上病危;朝野不安;今日既与道长有缘相遇;不若就请道长屈驾同往汴京;也好替本官出谋划策;共商国是。”

  原来师祖下山之时;已知天下将有变动;故嘱咐苗训在此等候赵匡胤;出山助他成就大业的。今见赵匡胤已自先开口相邀;便乐得顺水推舟;便大应了下来,跟随匡胤回汴京而去。匡胤也立即委他以军师之衔;就在太傅府里供职。

  回到汴京;见皇上的病情果是毫无起色;反倒是日甚一日;回到家中便把苗训的话悄悄向匡义说了,这时,匡义亦在宫中任供奉官之职,听罢大惊道:“苗训的话倘若应验,此乃国家之大事,一但皇上宾天;必然朝野震动;大哥身居太傅之职;掌京师禁军,又是众矢之的,万一朝中有个什么变动,大哥必是首当其冲的人物,不可不防。”

  匡胤道:“这话苗训也是说过的,”

  匡义道:“大哥曾说过苗训此人精通术数,如今既已同来京师,不如就将他召入幕下,给他个职衔,凡事也多几个人参与出谋划策。”

  匡胤道:“为兄当时已委他以军师之职了,吾弟所说的多几个人出谋划策,汝意下拟找哪几个人?”

  匡义见匡胤答应了,心中大喜,于是。兄弟二人计议一番,匡胤又再三叮咛道:“也不知这苗训说的是真是假,灵也不灵,咱们也是以防万一朝廷生变的权宜之计,切莫张扬,倘若外泄,让朝廷知晓,那可是个大罪呢。”

  匡义道:“大哥放心,咱们召的都是您的心腹兄弟,岂有外泄之理。”

  次日,匡义先后派人悄悄地召集了王审琦,石守信,苗训,连彭寿,李勇等“十兄弟”和陶三春,曾秀英等一班女将,刚好在晋州来京的郭进也凑上了;那赵普因为此前在滁州照顾患病的赵弘殷;跟随护送他回京;每日都在赵府走动;匡胤见他办事细心;也懂得医术;就把他留在府中照看老父,后来赵弘殷病故,他也依旧留在府中,如今朝廷有事,也就都一齐召集到太傅府内衙密室共商,匡义也就令苗训把他预卜到皇上病危,阳寿将尽的话,对众人说了一遍。

  接着,匡义又说:“太傅嘱咐各位,此事先向大家通通风,有个准备,为的是恐防一但皇上驾崩,朝中有不逞之徒,趁着皇上病危或是驾崩的机会,乘机作乱,但尔等切莫轻易向外人说出,以免引起人心不安……”

  正是:五代江流浪滔滔,因果不差半分毫。上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十回:天命难违世宗早逝  谣诼蜂起变幻风云
上回说到赵匡义召集了众人到太傅府,令苗训把皇上病危,阳寿将尽的话,与众人说了一遍,接着;又吩咐众人:这话不可向外泄露,谨防有人乘机兴风作浪,扰乱人心。万一皇上宾天,各人更要百倍警惕,坚守岗位,不可擅自离营,随时听候太傅命令……

  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有说:“皇帝要死就死呗;咱们管得着吗?反正咱们都是当兵吃粮的……”

  也有说的是:“这京城里十万禁军都在咱们太傅手里攥着,这宫里宫外都是咱们太傅管着的;天塌下来有咱们太傅顶着,行!太傅说什么咱们听着就是啦。”

  那彭寿说:“这皇上死得也太不是时候的;儿子还哪么一点儿大;能管得了朝廷大事吗;干脆让咱们太傅去当这皇帝算了……”

  苗训忙说道:“彭将军,你这话儿在咱们几个人里面说说倒也罢了;要是让旁人听了;哪可是个大逆不道的罪;不得了的……”

  陶三春道:“你这牛鼻子道士知道个屁!彭寿说的有啥不对?让咱太傅当皇帝有啥不好?有甚么大逆小逆的……”

  赵普听了;大吃一惊;觉得这群小将实在忒无法无天;连这样的话都敢说;忙插话道:“军师说的有理;咱们这儿可是皇城辖内;天子脚下;你们说这等话;一但传将出去;可是滔天大罪;株连九族的;万万不可妄说……”

  郭进听了;勃然大怒;戟指向着赵普说:“你知道啥叫皇城?这皇城还是太傅领着咱们兄弟杀了石重贵打回来的,太祖皇帝还是跟着咱们屁股后面进城的;从太祖皇帝立了大周的广顺元年起,这班兄弟们就进了皇城;显德元年他们还编进了禁军;算起来他们在皇城足足待了九年。你在滁州刚来的是吧?你在皇城待了几天?在这皇城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吗……”

  那李勇见赵普说三道四;早就忍耐不住了;也说: “姓赵的;你不过在滁州当了个军事判官罢了;这里是皇城;是你说话的地方吗……”

  匡义见他们越说越不靠谱;便发话道:“好了好了!别扯远了;刚才我和军师说的话;你们都得记着;哪可都是太傅说要告诉你们的;你们可得记牢了。”

  听得是太傅说的;众人都无话可说。就是赵匡义,他的供奉官的官位虽小,但他是太傅的亲弟,赵家的二爷,谁都得让他三分。这苗训,大家都是老相识,十多年前就给王审琦,石守信算过命的,年前也是他到朱仙镇把大伙带出来救大公子的,如今又是军师,他说话众人也都受得了;可你这个赵普算个什么东西?于是众人都把这股气发泄到他身上去了。

  赵普不知道太傅手下这群将领竟是如此张狂放肆,说起话来不知天高地厚;肆无忌惮;更令赵普恼火的是大家同在一处议事;他们倚仗人多势众;竟然对自己指手点脚;当面训斥;好不窝火;待他们散去时;对匡义道:“太傅属下这群将佐如此狂妄粗野,目无王法,打起仗来如何指挥得了?”

  匡义笑道:“判官有所不知,这班人虽粗鲁;但却是极听大哥调度,大哥说话;无有不听的;打起仗来不顾生死;舍命向前,而且当年曾奔驰千里到野狼谷诛妖道;败辽兵;把大哥救了下来;但就是性格鲁直,说话不知分寸,听说当年曾经向大哥高呼万岁,被韩通奏到皇上哪里,谁知反倒被皇上训了一顿,说他多管闲事呢?”

  赵普听了,呆了半天,开口不得,连皇帝都纵容,谁还管得了?

  原来这赵普乃衙吏出身,极懂得察言观色;迎上合下;虽然读书不多,但肚子里却极有主意,看到匡胤天性孝顺;故在杜夫人面前更是毕恭毕敬,关照赵弘殷治病也是无微不至;逗得杜夫人满心欢喜,屡在匡胤面前说赵普诸般好话,并再三叮嘱匡胤道:“这位赵先生见多识广,品性善良,为人忠诚厚道,是个难得的人才,我儿应好好重用。”

  匡胤见母亲这么说了,不好违逆,便委他一个定国军推官的官儿。

  杜夫人的这番话,又对匡义说了。匡义只是点了点头,一言不发。因为赵匡义只是宫庭里的一个供奉官,职位低微,自己还是供人指使的跑腿,你说这赵普有千般本事,与我何干?因此只是支吾以对。

  可是,赵普却不是这么想。他看准了赵氏一家都在朝里做官,赵匡胤与皇上又是八拜之交,手握禁军,位高权重,巴结上他还怕没有出头之日?这赵匡胤整天在宫庭里面忙进忙出都是大事,他是沾不上边去的,但匡义在外边忙的小活,他却是紧紧粘着不放,跟进跟出,杜老夫人却很高兴,因为她见赵普老成持重,熟悉官场,匡义未经历练,不諳世故,要他多向匡义提点,开始的时候,匡义觉得讨厌,但碍于母命,不好拂逆。慢慢下来也觉得不错,凡事多一个人在身边也有个商量,有时他出点主意也不错的,因此也就让他跟着了。

  这样一来,赵普本来是赵匡胤属下定国军的文员,如今却又成了赵匡义的听差了。不过;没问题;赵普很高兴;能依傍到赵家就行。就如刚才那一班将领;都不过是一介武夫;只因为他们依靠到太傅的身边;所以他们都锦衣肉食;富贵逼人。我赵普如今也靠到太傅身边了;以我赵普的聪明才智;要比你们这群蠢汉高出百倍;你们今天能得到的;明天我一定能得到,到哪时候让你们知到老子的厉害……

  赵普入京时间不长,是去年淮南之战之后,是护送赵弘殷来的,在京中并无故旧,如今被匡胤手下这群武夫一顿抢白,十分窝火。在赵府中也没有几个熟络知己,原来因为关照赵老爷子,因此和府上的人关系很密切,可惜老爷子如今死了,彼此就冷落了。杜老太太对自己很关切,但她深居后堂,不能给自己帮个什么忙。赵匡胤是株大树,但他整天都在宫里忙得不可开交,连跟他说句话的机会都找不到。只有赵匡义常见,也较有说几句话的机会,这次见了苗训,正中下怀,他是个道士:不象那群武夫哪样骄横跋扈,他曾领人千里奔驰拯救赵匡胤,因此不但与匡胤关系密切,且赵府上下皆敬之如宾,若与他扯上关系,定有利与接近赵匡胤,正好彼此都住在府中西厢的客房,于是,尽可能找机会与之接近。当夜二更时分,见对面苗训房内仍亮着烛光,便走了过去,轻叩房门,苗训此次遵了师祖之命,前来扶助赵匡胤开基立业的,但仓促之间,一时未能说动匡胤;此时正在灯下思量,明日如何向他劝导……忽听有人叩门;忙问:“谁人叩门?”

  赵普忙答道:“在下赵普,因心有疑难之事,见道长尚未熄灯,故而冒昧叩门,向道长请教。”

  苗训听了;知是日间曾经会面的那位来自滁州的判官;现在又是太傅幕下的一名推官;不好轻慢。便开门迎入坐下问道:“先生光临,未知有何见教?”

  赵普说:“岂敢,岂敢。只为日间听了道长与二公子的一番言语,心有所感,故尔冒昧求教。”

  苗训道:“先生过谦了;贫道正是为了此事;专程来为太傅策划的;先生如有良谋善策;不妨说将出来;共同参详。”

  赵普听了;心中大喜;他想的正是找机会参与此事;便从容说道:”据道长日间所说;当今皇上寿祚将尽;若今上晏驾;必然是幼主继位; 若是幼主当国;一是易受近臣播弄;二是易致大权旁落;导致小人得势,祸国殃民,道长请看前朝龟鉴;刘承祐就是最好的范例;听信群小谗言;滥杀忠良; 若非他如此倒行逆施,何致社禝倾覆;国亡家破;自己也身首异地……”顿了一下;见苗训不急于说话;便继续说道:“如今太傅权倾朝野;总揽军机,若一但有人心怀不轨,伺窥神器,必先把矛头指向太傅;如此太傅则被置炉火之上;成了叛逆者之眼中钉……”

  苗训见赵普夜分来访;且又急于表白,分明是看出了当前时势变化,是个有意介入这一场游戏的有心人,便问道:“按先生之见;当今在我朝中;哪些人有伺窥神器的势力,又有窥伺大位野心的呢?”

  赵普见问;正中下怀;忙答道:“以在下愚见;如今朝中位高权重者;除太傅之外;莫如符国舅,张永德,李重进,韩通等人,符国舅本性纯善,国之懿亲;且其妹又身为当朝皇后;外甥是当今太子;即使一旦皇上晏驾,继位登基的就是他的外甥,谅他必无篡夺大位之理。韩通秉性愚鲁,素无机心,且又是当今皇上提拔于白屋的草莽之夫,谅他也既无此心,亦无此胆……”

  苗训道:“按先生之意,有心窥伺大位的,看来就在张,李二人身上了?”

  赵普点头答道:“在下愚见,正是如此,未知道长所见如何?”

  苗训道:“贫道曾向太傅说及此事,太傅说:张、李二人,都是皇亲国戚,手握重兵在外,尔等切莫妄动猜疑,这等言语也切莫向外乱说,只恐为他人听了,惹起风波,不但危及社稷,且亦惹祸,那时难辞其咎矣。”

  赵普叹道:“太傅难道就不怕张、李二人一但得势,必然会祸及自身么……”说罢,只是长吁短叹,欲言又止。

  苗训看出他原是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敢启口,便挑他道:“先生见多识广,必有良策可为太傅分忧,不妨说将出来参详参详。”

  赵普犹豫再三,低声附耳向苗训道:“如今天下未平,倘若皇上一但晏驾,夺位者必然祸及太傅,依在下愚见,古人说的好:‘宁可我做不仁,莫让他作不义’,如今太傅手握重兵坐镇朝堂,一但今上晏驾正应南面称尊,号令天下,岂能坐以待毙,任人鱼肉?”

  苗训笑道:“先生这条计策,贫道也曾想到,日前也曾向太傅进言,太傅只说‘某与皇上义同手足,岂敢动此篡逆之念’;并嘱贫道切莫妄言……”

  赵普听了,猛觉一惊,原来这个道士也想到了这一手,还先向太傅说了,这劝进的头功让他得了,不禁倍感失落,只便跌足叹道:“太傅守妇人之仁,遵匹夫之义,当取不取,必受其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