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花赋:共和国前夜风云录-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月二十四日,“重庆号”轮船鸣笛转弯,因为已经到上海的吴淞口了。康有为站在船头甲板上,看长江西来,水势齐天,与海相若,心中禁不住涌上来一腔悲壮的情怀来,正想吟诗以遣情怀,却见前方驶来了一艘铁甲战舰,迎面拦住了客轮。
  那是艘巡洋舰,舰体巨大且威猛,炮塔上悬挂着英国的米字旗。随即十多名洋人下了巡洋舰,乘小艇上了客轮,与船长一番叽里咕噜的交涉后,就手拿照片,进客舱、上甲板,一个人一个人的辨认盘问。
  康有为心中疑惑。却见一名洋人径直向自己走了过来。那洋人看了看手中的照片,又仔细端详康有为一番,然后既惊且喜,用汉语问:“你可是北京来的康有为先生?”
  康有为点了点头,感到好生奇怪,似乎洋人就专为找自己而来一样,却不知是为了什么。那洋人又问:“你用红药丸毒死了皇帝,然后坐船南逃?”
  康有为闻言又怒又惊又急,攥紧了拳头,大叫道:“你胡说什么?你竟说皇帝宾天了?这是哪儿的话,你到底听谁说的?”
  那洋人耸耸肩,说:“大家此刻都这么说,事情到底如何,却谁也不知。不过既能这么说,恐怕皇上凶多吉少!”
  康有为大惊,周身一震,心想:“一定是北京的顽固派害死了皇上,却嫁祸于我。”于是便问:“是不是中国的官府接到了命令,说我害死了皇上,因而要捉拿我?”
  

十 却挂云帆去,不知何日还(2)
那洋人点点头,说:“你很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我是英国人博兰德,奉命特来救你,请先生下了小艇,到大舰上去吧。”
  康有为见自己猜测的消息得到证实,忍不住便大哭起来,泪如雨下,说:“皇上若死,变法就完了,一切也都完了!什么都完了,我还要这条命干什么,我不如蹈海以殉圣上——”一边哭着,一边攀爬甲板边缘的护栏,涌身就要跳海。
  洋人博兰德吓坏了,忙抢上来,死命拖住康有为,同时用英语喊了两声,立刻又跑来了几名洋人,七手八脚将康有为拖了下来,康有为犹自痛哭不已。
  博兰德就说:“贵国皇上的生死,真真假假,弄不清楚。若皇帝没死,你却蹈海殉他,岂不愚蠢至极!好了好了,上海的码头已布下了天罗地网要捉拿你,你快快随了我们到大舰上去,先躲过这一劫难,然后去大英帝国避难去吧!”
  康有为嗒然若失,心昏意乱,博兰德就和其他洋人拉拉扯扯,将康有为弄到了小艇上,然后上了大舰,调头向南,扬波冲浪,越过台湾海峡,一直开往香港。
  兵舰在香港北角码头靠岸,康有为无精打采的准备下船,忽然岸上一群青年齐声大喊“老师”,康有为一惊,忙探身朝岸上细看,却是万木草堂的学生全都来了。众学生一个个眼中含泪,大声喊着叫着向康有为招手。康有为心头一热,蓦的泪水溢满了眼眶。
  原来这些学生是日本人宫崎藏寅去广州引领到香港的。
  宫崎藏寅,又名宫崎滔天,别号白浪滔天,日本浪人。宫崎生于日本武士家庭,到了宫崎这一辈时,家庭已经没落,但受父兄的影响,宫崎对中国充满了向往与憧憬,钦慕中国之大、人口众多,因此常欲通过帮助中国复兴,以拯救亚洲的黄种人对抗欧美,庶免世界被白种人独霸。宫崎长得高大威猛,长发美髯,表情冷峻,气度不凡,他曾游说日本政界的犬养毅等人,得到外务省的资助,潜入中国南方调查秘密结社的情况,在华南一带和当地的帮会组织接触不少,却见帮会中人对外界的事情知之甚少,且见识短浅,守旧散漫,也没有什么纲领或大的目标,同一地区往往帮会林立,但又互不统属。宫崎极是失望,说:“中国人太麻木了,整体上也不团结,看来这个国家没有希望了!”于是由广东进入香港,将乘船转回日本。
  暂时没有去日本的航班,宫崎便又在香港找了一些人交谈,探讨中国的前途问题,有个叫张玉涛的朋友,带宫崎来到一个基督教的传教所,告诉宫崎说:“此处的牧师区凤樨很有些见识,你要了解中国的前途等事,可以向他请教。”
  在传教所院内的松树下,宫崎与区凤樨见了面。区凤樨是个很温和的中年绅士,彬彬有礼。宫崎便谈了自己对中国前途的失望,区凤樨说:“中国的事还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如今内有康有为先生倡导变法,外有孙逸仙先生倡导革命,中国的前途,大概就落在他二人身上了!”
  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变法,声望如日中天,宫崎早已知道,但孙逸仙是谁呢?区凤樨叹了口气,说:“孙先生目前在海外流亡,但总有一天他会回来的。”
  宫崎猛然间得知中国竟还有与康有为齐名的革命党人孙逸仙,立刻兴趣大增,忙探问孙逸仙的情况。区凤樨说:“他是中国革命党的头领,义肝侠胆,立志灭满。”宫崎再欲询问详细情况时,区凤樨却摇摇头,瞑目不答,只说:“你以后会知道的。”
  宫崎带着对孙逸仙的种种神秘猜想回到了日本。朋友曾根俊虎便介绍他去认识陈少白,说:“陈少白住在横滨,孙逸仙的一切情况他都知道。”宫崎大喜,即刻赶往横滨见陈少白,从此与陈来往频繁,对孙文孙逸仙也知道得更多了。孙文伦敦蒙难之后,大名一朝之间传遍世界,日本朝野各界也于此时公认孙文为中国革命的领袖。因此宫崎隔一段时间就去陈少白处探问孙文的消息,渴慕与之相见,但每次都未能如愿。
  九八年夏季的一天,宫崎有事到了横滨,办完事情之后,第二天早早起来赶往陈少白的寓所往访。侍女却告诉他陈先生去台湾了,只有陈的朋友孙先生在寓。
  宫崎忙问:“那个孙先生,孙文孙先生吗?”
  侍女点点头。宫崎大喜,周身忽然全是热望,便立刻求见孙文。侍女领他到客堂坐下,不大一会儿,孙文就出现了。
  孙文刚刚起床,还没有洗漱,穿着睡衣,头发凌乱,很随便的样子,进客堂向宫崎招呼了一声,说声“稍等”,便又转身出去洗漱去了。
  宫崎心中一阵发凉,顿时大感失望,想:“这个举止随便的人能扛起中国四万万人的命运吗?他便是我苦苦寻找的豪杰吗?唉,帮助这样的人恐怕难以实现我一生的希望,我似乎白等待了。”正在暗自叹息,孙文却洗漱完毕,又进来了。
  这回的孙文已换了衣服,梳好了头发。他对着宫崎端然坐下,沉稳冷静,目光澄澈,隐约之中有缕缕威严散发出来。宫崎一惊,想:“这便是真实的孙逸仙的形象?中国的领袖舍此人而谁欤!”
  这时孙文开口了,说:“宫崎先生,我听少白说起过你,中国的革命,需要你的帮助。只有中国革命成功了,黄种人的耻辱才能洗雪,世界才能恢复和平与人道!”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 却挂云帆去,不知何日还(3)
宫崎却问:“孙先生,听陈先生说你们革命成功之后,将实行共和政体,请问,中国适合共和政体吗?”
  孙文点了点头,徐徐说道:“许多外国人认为中国是个野蛮国家,不适于共和,这是对中国很不了解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共和之制,一直是中国治世的真髓,夏商周三代之治便是遵从共和的原则。我国的国民,所以喜好怀古,难道不是对共和理想的一种追慕吗?就是现在,在满清统治下的荒村僻地,乡民拥戴尊长听讼,设置乡兵御盗,一切大事,由乡民协商处理,凡此种种,岂不证明中国民间已经实行了一种简约的民主之治吗!如果打倒了满清,施行善政,于民约法三章,人民一定会欢欣景从,载歌以迎。各地由素负众望的的人作长官治理,中央政府对之妥善驾驭,中国便会迅速安定下来,走向繁荣。”
  宫崎若有所悟,缓缓点了点头。孙文又说:“如今我国如俎上之肉,被饿虎环视,欲分而食之,世界上的平民与人道的维护者,心痛情伤,不忍坐视。我生于此邦,与之痛痒相关,故虽才疏学浅,于义不能袖手,因此我已立志决意要做中国革命的先驱!为了中国的苍生,为了亚洲的黄种人,为了世界上一切善良的人种,上帝是一定会庇护我党、帮助我党的。征兆已经出现,宫崎先生,你来了,你来了便是征兆。中国革命是会成功的,成功之后,亚州的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孙文滔滔不绝的讲着,话语里既携着凛冽的风雷,又洋溢着无限的热情,听得宫崎藏寅如痴如醉,心中云水翻腾,感奋而激动。他们两个人谈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接着又谈。这样谈了四、五天时间,宫崎觉得自己已经完全了解孙文了,于是,急匆匆赶往东京见犬养毅,欣喜如狂大声说:“木翁,木翁,有一件事情一定会让你惊喜不已,孙文孙先生来日本了!”
  犬养毅号木堂,是日本立宪改进党的重要人物,长期担任众议院议员,在政界影响不小,对中国的事情有浓厚兴趣,极是关切,所以听了宫崎的话,又惊又喜,忙问:“你见到他了,此人如何?”
  宫崎说:“他已接近了真纯的境界,其思想高尚、见识卓越,抱负远大且情感恳切,我国的有识之士恐怕没有几人能比得上他。他是中国的珍宝,我已将对中国的所有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了!”
  犬养毅郑重点头,想了想,说:“好,我就设法来帮助他。”于是斡旋政界,允准孙文到东京居住,并说服九州煤矿的矿主平冈浩太郎向孙文提供生活费。孙文到了东京之后,又通过犬养毅结识了头山满、大隈重信、尾崎行雄、平山周等一大批朝野人士。不过,与孙文来往最为密切的,还是宫崎藏寅。
  事隔不久,慈禧训政,抓捕康有为的消息通过日本驻华使馆传到日本。孙文急欲找宫崎商量救助康有为,宫崎却去香港了。孙文于是找到了平山周,说:“康有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有识之士,你可否到中国去,将他接来日本?”
  当时犬养毅等人也极愿意为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提供帮助,于是商定由平山周去北京,设法将康有为及其弟子接来日本。又给在香港的宫崎发电,请他设法帮助可能会去香港的康有为。宫崎这时已经得知康有为乘英舰南下,就潜入广州,先接了康有为的弟子来港。
  平山周到北京后,立刻联系梁启超,要其动员维新派人士到日使馆避难。梁启超应允,随往找谭嗣同、林旭等人,他们却不去。谭嗣同当时与朋友大刀王五约了十多位有武功的志士,欲越墙入紫禁城救光绪出来,但数次未果。梁启超说了入日使馆躲避的话,谭嗣同说:“再有十天时间,唐才常便将带数百好汉入京,我须得救出皇上,然后再考虑逃走的事。”
  梁启超急道:“慈禧会给你十天时间吗?她随时会发令抓我们的!”
  谭嗣同肃容说到:“卓如,没有行者,无以图将来,没有死者,无以酬圣主。程婴杵臼,月照西乡。我死志已决,你就走吧,维新派不能就此绝了根。”
  梁启超知道谭嗣同的脾气,非自己所能劝转,只好与谭洒泪而别,去了日本使馆,此时王照也逃进了日使馆躲避,说朝廷不久将尽抓康有为的支持者。梁启超不由得又牵挂起谭嗣同来,因为军机四卿之中,谭嗣同的风头最健,其他人抓不抓说不准,谭嗣同却是非抓不可的。平山周知道了梁启超的意思,于是亲往找谭嗣同,劝他避难。
  谭嗣同摇头长叹,说:“哪国的变法不因流血而成功,可中国从未听说因变法而流血,此所以国势不昌。变法需要流血,流血就从我开始吧!”坚拒不去使馆。平山周无奈,便不再强求他了。
  九月二十四日,荣禄从天津回京,参加慈禧召集的审问光绪的会议。
  议鸾殿正中高坐着慈禧太后,右前方跪着一溜皇族亲贵,有奕劻、世铎、刚毅、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等人,左侧,跪着光绪皇帝孤零零一个。李莲英则执拂尘在慈禧左右侍候。
  荣禄将光绪命袁世凯杀自己围颐和园的密诏呈给慈禧过目。慈禧看罢,气得脸皮都紫涨了,暴跳如雷,痛骂光绪为贼子,说:“你本是旁支,哪有继位的机会,是我一力主张,才容你坐了皇位,可你这贼子,竟命袁世凯来害我!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禽兽不如!”
  

十 却挂云帆去,不知何日还(4)
光绪低着头一声不吭,任由慈禧斥骂。慈禧骂了一会,觉得还不解恨,就命小太监拿来竹杖木板等家法,手指光绪说:“按你害我的罪状,就该一顿板子打死,但我还没有抓住康有为,暂且就先绕你一死,可不行家法,不解我心头之恨。”于是命刚毅行刑,打光绪的板子。
  刚毅跪在那儿迟疑不动。慈禧怒道:“刚毅,你为何不动?”
  刚毅叩头说:“皇上如今还是皇上,奴才打皇上,不是以下犯上吗?奴才不敢打。”
  慈禧骂道:“胆小鬼!载漪,你给我打!”
  四十二岁的载漪听言一骨碌站了起来,拿了板子就要去打光绪。
  荣禄、奕劻、世铎却忙说:“太后,不能打!”
  慈禧瞪着眼问:“这贼子起意害我,难道我打打他也不行?”
  奕劻、世铎同声说:“载漪是臣,臣打君,不合祖宗的法度。”
  慈禧愣了一下,随即说:“那好,那我就先将他废掉,省得你们多口。”
  荣禄忙说:“太后,这事关系重大,还请太后三思而行。”
  慈禧将眼光转向荣禄。荣禄说:“太后,人心不稳,国事正艰,洋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废帝之事不可轻行,还请太后仔细斟酌。”
  慈禧“哦”了一声,歪着头想了想,便说:“那好,那就先不废他——”话未说完,忽呜咽不能成声,鼻子发酸,慈禧就索性放声大哭起来,一边伤心抹泪,一边怨毒的诉说,说她白白养活了光绪二十多年,如今光绪反而伙同外人谋害于她,边哭边骂,将满腔的怨毒恨切一股脑儿向光绪倾泄。
  光绪跪在那儿,心有所愧一般,将头压得更低了,一言不发。
  慈禧哭了一阵,站了起来手指光绪,恨道:“你这没心肝的蠢货,那伙人既能害我,难道便不会害你吗?没有了我,你能坐得稳这个江山吗?”
  多数王公大臣急忙劝慰太后,说皇上一时糊涂,如今一言不发,显然已有仟悔之心,此后定能从善如流、痛改前非,故请太后从轻发落。
  慈禧便命李莲英选十六名太监在瀛台轮流看守光绪,让光绪在那儿好好反省罪孽。然后慈禧下令,废除全部新法,过去因抵制新法而被光绪革职的人也全部官复原职。同时将一众与康有为合伙蛊惑皇帝的人统统抓起来治罪,将执行变法最力的湖南巡抚陈宝箴马上革职,永不叙用。
  于是在京的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弟、徐致靖被抓了起来,湖南的黄遵宪、熊希龄等也被抓了起来,但梁启超、王照躲进了日使馆,无法捉拿。慈禧恨道:“这两个贼子助康有为作恶,岂能任他们就这样走了!”便命在日使馆外密布人手,下令说只要发现梁启超王照露面,就须立即开枪打死。
  此刻与变法有牵连的人个个惊惧,谁敢说话。御史杨深秀却是个耿介孤直之士,对慈禧幽禁皇帝又行垂帘之举大为不满,便上折子援引古义,要慈禧撤帘归政于皇帝。
  慈禧大怒,立命将杨深秀抓了,与谭嗣同徐致靖等一起关入死牢。
  李鸿章与徐致靖之父是密友,私交极深,听说徐致靖因拥护变法将被斩首,便欲说情留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