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照本就是才智无双的了得人物,听杜荷一解释也明白了他的想法,心思转动了起来。自己在长安并无任何根基,若能得到杜家的支持,对于自己的发展大有利处。
只是这来洛阳的茫茫长路,武照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间百态。所以有些固执的决定不要依靠他人,只凭自己的本事闯出一条路来。
杜荷的支持,与她原来的想法有着很大的差异。
认真细想,武照毅然拒绝了杜荷的邀请,肃然道:“我已经受了公子的大恩,实在不想再亏欠公子什么了。”
“既然如此,我也不强求了!”杜荷是何许人物,岂能看不出武照此话言不由衷。
武照看似一芊芊女子,但个性要强,却不输于男人,并不想依靠任何人,她只想靠自己。
从了自己的意,确实能够让她得到莫大的好处,但却非她所愿。
对于武照如此决定,其实也在杜荷的意料之中。
武照就是武则天,若是如此轻易的改变自己的想法,她也就不是她了。
“我不久后就会回长安,有事可来杜府找我!”杜荷说了一句客套话,心底明白,今日她拒绝了自己,日后遇上了麻烦事也不会来找自己的。
便是如此,杜荷还是看好眼前这位性子坚强的小姑娘,没有自己的支持,或许会受些挫折,但以她的聪明才智一样能够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武照挂念家人,先行离去了。
杜荷略作准备也与杜子英一同离开了洛阳。
昨夜的命案让洛阳实行了戒严,路上的捕头,城门的守卫是以往的两倍。
但这一切都与杜荷无关,他已经毁去了一切证据,在经过盘查后,杜荷从容的出了洛阳。
一路南下,赶了三天的路程,杜荷终于来到了杜如晦的封地。
正如杜子英所说,这里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一路走来,四处可见在田地里辛劳的百姓。更值得杜荷在意的是在村与村相邻的空地上,许许多多的少年都各自骑着驴马在进行着马球比赛。
他们大多十五六岁,正是少年多动好玩的年纪,当中最小的还有八九岁的孩童,如此下去,不需十年,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合格的骑兵人选。
在汝阳城外,杜家有一栋别院。
这是杜荷的母亲或大哥每年抽空来封地巡查管理时,居住的地方,也是杜荷如今的落脚处。
听闻二少东家到来一个个封地里的庄头,管事纷纷上门拜见。
杜荷也尽显少东家风范,逐一接见慰问,顺带帮他母亲查一查账,处理一些琐事。
杜荷翻了翻庄头管事们递上来的账目,略作盘算,说道:“各位庄头、管事,似乎这几年的收成很不稳定,时好时坏,尤其是今年与去年的差距最为严重,不知对此各位有什么看法?”
杜荷话一出口,登时让所有来人都暗自吸了口凉气。
这些账目他们天天几乎计算,月月总结,想要算的清晰明白,便是他们这些老手不花几个时辰都难以做到。
可杜荷仅仅只是翻了翻,前后不过花费了几盏茶的功夫且不用纸笔算筹就察觉出了异常,这份能耐让他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却不知杜荷自幼聪慧,智商极高,对于加减乘除的心算,本就不在话下。
何况章氏、杜构持家有道,这些账目整理的清楚明了,只要稍作计算就能算出一年来的收成总和,两相对比,自然察觉出了问题。
当然这些学问在二十一世纪稀松平常,但在唐朝却是一份令人侧目的本事。
起初这些庄家、管事也有些轻视从未插手过家务的杜荷,但听他如此一说,一个个都不敢怠慢,肃然起敬了起来。
这有本事的人不论在哪儿都是受人尊敬的。
众人的变化,杜荷看在眼里,会心一笑,道:“杜荷此话并未有责难各位之处,我爹爹曾说你们大多都是随他出生入死的弟兄,绝对是信得过的。只是问题既然出现,就应该想办法解决。你们说是不是!”
庄家、管事听杜荷如此说了,一个个都认同的点起了头。
右上方最年长的一位庄家道:“这要从老爷的封地说起,在五年前,老爷的这片封地还是人人眼红的风水宝地。只因有汝河在,汝河几乎横跨老爷的整个封地。得到汝河的滋润,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但从五年前一切都变了。那年雨水泛滥,发了一次大水。大水淹没了三个村庄。少东家为了防止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将上游的山地平了建造屋舍新立村庄。从那以后,汝河就很不稳定,几乎连年泛滥。收成好坏,皆看汝河心情,收入极不稳定。今年气候不好,所以收成极差!”
“为何不修固堤坝?”杜荷理解的点这头,这水患属于天灾,谁也无法避免。
长者叹道:“修了五年,全无效果!”
“定是因为大哥将山地平了,破坏了水土!”杜荷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沉吟了片刻道:“我有一个办法,首先我们可以去附近的山林移植三十年以树龄的大树,种在汝河沿岸,尤其是上游地区更要多种,然后在修筑堤坝,以保万全。”
“以树治水,可行吗?”诸多庄家、管事都提出了疑问。
“一定可行。”对于这个杜荷自信满满。
“其次这汝河两岸也不要种稻了,稻太脆弱,易死,不如改种梨?梨树耐涝,只要不长时间浸泡就不是问题。而梨这东西也好卖,肉脆多汁,酸甜可口,还可以入药,梨花也可以酿酒,一树多用,不怕赚不了钱。”
杜荷说着眯眼笑了起来,对梨如此了解原因无他,自小到大,他最爱吃的水果就是梨。一想到树可以防止水患,第一件想到的就是种梨树。
杜荷说的个个庄家、管事都意动了起来。
杜子英皱眉道:“可是这梨树长大,非一日之功。”
杜荷也明白此道,点头道:“这样吧,从今日起,汝河两岸,若是种植梨树,在未有收成之前一律免去租税,你们看如何?”
杜荷此举全为百姓考虑,他们如何能够拒绝,纷纷应承了下来。
接着杜荷又处理了一些琐事,处处以封地百姓生活为主。他这种不求大回报的作风,得到了庄家、管事一直的好评认可,纷纷称赞杜荷年少有为。
杜荷在将所有事情处理好后,向庄家、管事道明了来意。
领地里的百姓本多为府兵,一听杜荷想招募一些亲卫,训练一些年轻的护卫。这些个庄家、管事以对杜荷充满了好感,这时一个个都自告奋勇的担待了下来,再三表示一定给杜荷安排最骁勇的壮士给他当亲兵。
第二部为美而战第二十二章投桃报李
看在聚集在面前的五百余人,杜荷露出了动容的神色。
站在他面前的这些人,这哪里是百姓,一个个的全部武装,分明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嘛!
他们大多都在三四十许之间,一看就知个个都征战经验丰富的军人。
唐朝的府兵难道都有这种水平?
杜荷心底奇怪,但转念一想,却又恍然大悟。
如今才贞观十年,离天下太平才不过十余年,这些人年纪在三四十许之间,显然一个个都是战场上存活下来的老兵,无怪有如此气势。
他们一个个都挺着魁梧的身躯,等待着杜荷的号令。
其实若非杜荷昨天的收心之举,这一些早已放下兵器多年的战场勇士决计不会再次拿起兵器的。
只有从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兵卒才能算是精锐,但也只有从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兵卒才知道战场的恐怖,一但下了战场,若非必要,没有一人愿意重新站在战场上。
这些铁血汉子也是一般。
只是古人重义,重情,杜如晦有恩与他们,所以当初他们愿意为杜如晦而战,哪怕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如今的杜荷也是一般。
昨天杜荷接见的庄家、管事,他们的地位如同于村长,都是地方德高望重的人物,他们负责看管百姓,说一是一,很得百姓信任。
昨夜,他们一回到各自的村里,当即就动员起了百姓说明了杜荷的来意,并且将杜荷处理事务的方式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们。
杜荷昨天处理的都是百姓生活中的小事,比如说东村少一口井,西村少了几匹马,几头牛,或者是某家居民少分了几块地,某家因为壮丁生病,日子难以为继。杜荷对于百姓向来宽厚,所以少井挖井,少牛买牛,没地给地,日子难以为继的便免除他们的租税,并不在意。
可这些杜荷眼中的小事却都是百姓生活中的大事。
这一个个的老兵丁见杜荷如此对待他们,如此关心他们的生计。一个个也投桃报李,他们重新披起了衣甲战袍,重新磨起了已经生锈了的刀剑,来到了杜荷面前,心甘情愿的充当他的护卫亲兵。
杜荷也想不到自己能够聚集如此多的骁勇之士,更是喜欣若狂。
精兵在战场上的作用不言而喻,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拥有五百精兵,这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望着这些兵卒,杜荷说道:“你们一个个都是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勇士,论经验比我这从未上过战场的雏鸟要强多了。不过,人有专长。我经验虽不如你们,但我的武艺却胜于你们任何一个。所以,我希望你们上了战场不要想着如何保护我,而是想着如何杀更多的敌人,如何获得更多的功勋。”
杜荷轻描淡写的说着,下面的人立刻就不服了起来。
杜荷才十五岁,长得虽然高大,但在这伙曾在战场上打滚过的兵痞面前就是一个小毛孩子。
“二少爷,你凭什么说我们不如你!”一个一脸大胡子的壮士叫喝了起来。
杜荷笑道:“因为我有这个自信!你若不服,我们来切磋一下,放心,点到为止,我不会伤你的!”
杜荷上前了一步。
大胡子咧嘴笑了起来,四周的壮士都各自退了几步,围成了半个圈,各自都以戏谑的眼神望着杜荷。
他们这伙人都是一一起出生入死过的战友、兄弟。彼此认识,都知道这大胡子的能力本事。
大胡子就叫做洪大胡子,因为有着一脸的大胡子,真名反而没有人知道。
洪大胡子虽然许久未上过战场,但他本性好斗,而且干的是铁匠的活儿,一身蛮力,奇大无比,是一个相当了得的人物,论武艺招式或许差了一些,但论勇猛却丝毫不逊色战场上的那些猛将。朋友们都笑称他为不要命的大胡子。
“来吧!”杜荷手指勾了勾,笑道:“我没有先动手的习惯,你先请吧!”
洪大胡子叫喝一声:“二少爷,今个我洪大胡子就让你知道什么是那个什么自大……”夜郎自大,他说不出来,乱扯一通,冲向了杜荷。
洪大胡子气势勇如猛虎,呼啸的向杜荷袭来,那架势那身形好似猛虎扑向了羔羊。
面对这般来势,杜荷一动不动,有些人还以为他吓傻了,各自露出了忧色;但大多还是抱着好奇期待的心态来看!不知杜荷究竟有何能耐,竟如此的自信满满。
就在双方逼近的时候,只见杜荷的手突然快速的拿住了洪大胡子的手腕;身体微微一侧;手上一拉,伸脚一绊,洪大胡子那庞大的身躯就象脱线的风筝一样;一头狠狠的扎进了泥土里,摔了一个狗啃泥。
众人都惊呆了,哪里想得到洪大胡在杜荷的手中竟未走上一合。
洪大胡子灰头土脸的爬了起来,摔的虽不是很重,但也不轻;这点伤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只是面子上过不去,他怒吼一声再一次向杜荷扑去。
这一回,他卯足了劲力!
杜荷微微一笑,以同样的方法将洪大胡子摔在了地上。
杜荷并未学过太极,但武学一途,一法通万法明,这太极以柔克刚的手法,也能够使用的出来。
对付洪大胡子这类的大力士,以太极应对,正是最佳选择。
“砰,砰,砰……”
洪大胡子尤不服气,开始用出了摔跤的技巧,但依然一次又一次的被杜荷巧妙的用以柔克刚的手法摔倒。
其实他若以拳脚以对,也不至于如此难堪,但洪大胡子脑中只有一根筋,他最擅长的就是摔跤,非要在这摔跤上与杜荷一教高下。
连让杜荷摔了八下,洪大胡子这才心服口服,躺在地上狼狈的说道:“不来了,不来了,二少爷我服了,在打下去我洪大胡子的骨头都要让少爷给拆了,以后有什么召唤吩咐一声,我洪大胡子万死不辞。”
这初露一手,四周的一个个老兵痞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望向杜荷的眼神以不一样了。
他们都是在战场上拼杀过来的人物,最重视的就是实力。
杜荷轻易的放倒洪大胡子,已经表现出了让人折服的实力。
“我来!”人群中走出了一人!
听他说话,本议论纷纷的老兵痞都闭上了嘴巴,惊愕的望着那人。
在一旁的杜子英皱起了眉头,上前道:“范元辰,你便不用了吧!”
杜荷示意杜子英退下,也知道来人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从他身上那凌厉的杀气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范元辰定是他们其中本领最强的一个。
杜荷此次招募的不仅仅是护卫,而是能够伴随他冲锋陷阵的劲旅,一支如玄甲兵强大的精锐。所以,他必须要以实力让这伙人心服口服。
打赢他们最强的一个是最直接的办法!
范元辰也非常人,他曾是玄甲军的一员,是大唐第一猛将秦琼的副将,也是玄甲军中出了名的悍将。只因后来李建成惧怕房玄龄、杜如晦的才智,多次派杀手暗杀他们。
李世民为了保护房玄龄、杜如晦特地从左右玄甲军中抽调出一批人来充当房杜护卫,以策万全。
范元辰也因此成了杜如晦的近身护卫,玄武门之变时,太子麾下的头号勇将薛万彻攻打玄武门,范元辰在与薛万彻的对峙中,被薛万彻砍伤,从而引退,在汝阳定居了下来。
PS:昨天老朋友来了,跟他们去卡拉ok唱歌,喝醉了,结果一字未动,今天只有两更,实在抱歉。
三江推荐了,下个星期若无特殊事情,一日三更是一定的。
今晚零点有一更。
第二部为美而战第二十三章新式练兵
在玄甲军中,一小卒都可比百人将。正因骁勇如此,故而才能创出以三千五百人大破十数万敌兵的壮举。
范元辰身为大唐第一猛将的副将,自然更是非同一般。
范元辰脸容冷酷,两目神光若电,贯注在杜荷身上,手中长枪缓缓摆开要抢攻的架势,一时杀气腾腾。他身经百战,身上有着一股百战疆场的肃杀之气。
人人都感到他手中铁枪透露出即会猛发的征兆,同时知道只要他出手,必是威猛之极。
杜荷依旧平平静静的站着,脸上依旧是那副淡淡的笑容。
若说范元辰的气势凌厉,让人犹如置身疆场,那杜荷便如一缕微不足道的轻风,看似有形,但却飘忽不定。
范元辰也感自己的气势逊色一筹,不再犹豫,厉喝一声,铁枪贯胸刺出,威猛绝伦、气震山河的一击划过两人之间的距离。
杜荷有心立威,决意速战速决,面对这霸道的一枪,并没有以轻功闪避,而是转剑侧身,连消带打。这一招是他在与罗通的交手中想出来的。罗通的枪法霸烈不输于范元辰,兼之他膂力过人,每每比斗,杜荷都难以正面与之硬碰。故而结合太极以柔克刚之理,自我创出了几式剑招,以破罗通的枪法。
他借助长剑的侧面轻轻一擦,管教对手无从发力,不仅可将对方的力道化于无形,随后顺势发出的反手一刺更可致敌于死。
当然这只是寻常比斗,并非生死拼杀!
如此绝妙的以柔克刚的剑招让范元辰也不由暗自吃惊,忙收枪回招,以挡杜荷反手一刺。
如此正中杜荷妙计!
杜荷脚尖轻轻一点,整个人往前漂移了四尺,逼近范元辰身前,长剑挥出,动作流畅无比,浑然天成,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范元辰自觉杜荷身形犹如一阵轻风,明明离他四尺,却瞬间飘至跟前,暗自惊骇。杜荷随后一击,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范元辰知道退缩不得,一但后退,即将面对的就会是杜荷一连串如狂风(暴雨)般的攻击,猛然大喝一声,身子侧移,铁枪先横扫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