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子建笑着让四人起身,目光却落在郑世美、郑芷沛的身上。像他们这样流传几千年的门阀家族,最重视的就是家族未来的继承人。他看了许久,笑赞道:“世美虎背熊腰,站姿如松,想来精于武艺。老夫在范阳就曾听过世美所做诗句,大气澎湃,果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好人物,郑家后继有人。”
郑世美傲然道:“谢太爷爷夸赞,世美愧不敢当……”他口中谦虚,然神态却是坦然受之,充满了傲气。他自幼便有神童之名,弓马骑射,诗词歌赋在荥阳都是地方一绝,年轻一辈,无人可比。虽才情非凡,但却有一种天下之才,我独占八斗的感觉。
郑天凡摇头道:“年轻人不知轻重,只晓荥阳广阔,而不知天下之大。”
郑世美脸露不服,但也不敢插嘴。
卢子建笑道:“年轻人有此傲气,在所难免。就如古人言,才高之人,必有心高之处。若非世美才气,荥阳无人可比,也养不出这番傲气。小郑也无须见怪,既然来了,正好可以让年轻人见见一下世面。长安之广,藏龙卧虎,人才不可计数,终会有交上志同道合的知己的。”
郑世美傲气道:“我此次来长安主要是想会一会那个杜荷,看看这位被传的神乎其神的长安第一才子究竟是不是浪得虚名……”
卢子建默然不语,瞄了郑天凡一眼,见郑天凡神色有些无奈,但没有开口拒绝,已知他意,摇头道:“世美这是选错人啦,就如南朝谢灵运形容曹植的一般,‘天下才有一石,杜青莲独占八斗’……”
郑世美更是不服,一脸的臭屁。
卢子建也不在此事上多言,让郑世美、郑芷沛到后堂找卢家的后辈叙旧,并且告诉郑芷沛,已经通知了卢子迁,告诉她,他的未来夫婿即将到来的消息。
“年轻气盛,并非坏事,让他吃吃亏也好……”
说这话的是崔中平。郑天凡微微一笑,也是这个意思。
不论是卢子建、崔中平还是郑世天,他们都清楚郑世美与杜荷的差距,不是一丁半点。在荥阳,郑世美能够成为第一,但在长安,能够进入前十都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杜荷自发迹起,稳占了第一的位子。在青年一辈人中是无人可比的。
“小郑,小崔跟你说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都是自己人,直说无妨。”卢子建殷情的将目光放在郑天凡的身上,今日崔中平带郑天凡来此,真正目的即是为了拉荥阳郑家下水。
五姓世家有些瞧不起李世民的出身,对于李世民的排斥举动很是不甘,暗中都会有些小动作,只是彼此都没有撕破脸。他们已经不将希望寄托在李世民的身上,打算由大唐未来继承人的身上入手,借助大唐未来储君来发扬自家实力。
李泰好文学,重文弃武,是五姓世家最理想的人选,彼此走的很近。但是这走得近,并不意味着投效。五大世家中,真正决定全力支持李泰的唯有崔家与卢家,余下三家都没能下定决心,全力支持。
崔家、卢家已经将李泰视为大唐的未来储君,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长远的算计,不溃余力的劝说着余下三家,希望他们也能如自己一般,支持李泰,增强李泰的实力。
郑天凡年轻的时候是一位风流高雅的贵公子,五姓世家中第一帅哥,但因情场变故,让他失去了爱人,不得已接受了家主之位。为人沉稳多智,最能分辨情况形势。故而两人将目标锁定在郑天凡的身上。只要说服郑家,五姓世家中,三家归顺李泰,余下的两家,自然不会存在多大的问题。
只是郑天凡性子稳重,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李泰现在还不是太子,让他将家族的一切都押在李泰身上,并非易事。
崔中平道:“世天有所顾忌也是应该,但你应该清楚当前的局势。科举的变革,寒门的渐渐崛起,不出十几二十年,寒门即可与我们世家并肩而论,取代我们也是时间问题。崔卢李郑王几姓家族,彼此都有千年深厚历史,绝不能断送在我们手上。”
科举是隋朝开创的一个创举,雄才大略是隋文帝杨坚也有着提拔寒门之心,只是隋朝的门阀比之唐朝更要强大。科举几乎是摆设,根本没能解决近况。发展到了唐朝,李世民改了科举的制度。科举越来越公平公正,给了寒门世子晋身的机会。
这已经让门阀世家心有忌惮,然而他们掌握着资源,比起寒门世子多了很多有利条件。便是科举在如何的公正,受到良好待遇的门阀子弟,始终要压读不起书、买不起笔的寒门世子数筹。
然而杜荷的出现却改变了这种情况,图书馆的建立,让读不起书的寒门世子有了学习的机会,印刷术的改良,让书本的价格一跌再跌,价格已经不是望尘莫及,便宜纸张的现世,更是给了寒门世子学习的基本。
寒门世子因为贫苦,学习起来,比门阀子弟更要刻苦,一但他们有了学习的条件,门阀子弟很难与寒门世子相比的。
这一点从前几届科举就可以看出来了,以往的科举,各地的门阀子弟在榜上实行着一种垄断的架势,能够上榜的寒门世子寥寥可数。但近几年,寒门世子已经有冒头的迹象了。
这一点是门阀士族,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而这一切都归于李世民的“恶意”用心,还有杜荷那图书馆的提议,以及印刷术、造纸术的改良。
“就看李泰的选择吧……”郑天凡也不是不知当前的局势,这里也有松口的迹象,但在答应之前,他很像知道李泰跟与门阀世家能够共进退到什么地步。
“魏王府文学馆中有一些是我郑家人,其中一人天赋异禀,他精通唇语之术,能够看着他人的嘴型,大致看出说话内容。李泰与杜楚客商议时,声音虽低,但并没有瞒过那人,《兰亭集序》就在李泰之手。”
卢子建人老成精,恍然明白了郑天凡的用心,捻须笑道:“盗取《兰亭集序》并不光彩,李泰假若愿意借出,无疑是承认了自己就是盗取《兰亭集序》的人。这也意味着他对我们推心置腹,值得信任。”
便在这个时候,他们得到了李泰送来《兰亭集序》的消息。
杜荷紧随着黑衣人,来到了卢府屋外,看着古老的匾额,心想:“莫非是卢家人干的?”
他打算去后院翻墙入室,一探究竟,一辆马车却神神秘秘的停泊在了后院暗影处。
第二十六章震惊的消息
第二十六章震惊的消息
卢子迁钻出了马车,悄悄的敲响了后门。他左右一望,并未发现异样,想着如做贼一般的自己,不由暗叹了口气,“这回自己家都要偷偷摸摸的,这个卢家子孙还真是可悲。”他自嘲一笑,有些感慨,也有些无奈。然而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怨不得别人。
当初是他决定投效李承乾,在李承乾麾下充当一个黑心谋士,以助李泰取得太子之位。
如今想来,却有些后悔,自己年轻气盛,自诩料事如神,可以掌握一切,将李承乾掌控在手,但事实证明自己实在是小觑了天下豪杰。李承乾为人自我,但性格霸道绝对不是随意能够掌控的。如今又多出了一个侯君集,侯君集为人看似有勇无谋,行为莽撞,而一举一动,却是步步为营,刚烈中充满了诡诈,心机深沉。成为李承乾心腹不久,立刻将矛头指向自己,若不是自己费尽心思掩饰,又有李承乾相帮,指不定今时今日,自己已经是一具被弃荒野的尸体了。
卢子迁现在的情况很尴尬,侯君集已经挤掉了他第一谋士的身份,地位以大不如前,本不应该冒险回来,但他受到曾祖父卢子建的密报,说是荥阳郑家家主郑天凡以来长安,希望他能前来一同劝说郑天凡,让郑天凡明白李承乾不可违,全力支持李泰,随便见一见未婚妻郑芷沛,汇报一下李承乾的情况。
不得已,卢子迁方才找了一个借口,外出公干,乘夜偷偷赶来。
黑暗中,杜荷的眼睛一闪一闪的,比天上的星星还要明亮,眼中有着一股异样的神采,心道:“是他,卢子迁……”
杜荷并不怎么喜欢政治斗争,但是已经走进了这个圈子,有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金石良言。
这句话可以用在任何领域上,军事、商场、情场,当然也包括政治。
李承乾是杜荷的敌人,对于敌人一概不知是很可怕的事情。杜荷看不起李承乾,也没有让武媚娘注意他的动向,但在于政治场上的朋友相互交谈的时候,但凡涉及李承乾的,都会让他不由自主的留意一二。
卢子迁就是在这种情况走进杜荷眼中的。
卢子迁是卢家人,这一点并没有做任何的隐瞒。杜荷当时便觉得奇怪,门阀世家最注重洗脑,凡是他们培养的人才都经过家族利益的洗脑,即便他们身居高位,也将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次之才是忠于李世民这个皇上。
也是因为如此,李世民才会对于世族门阀如鲠在喉。后世评价武则天在位最大的功绩,也是因为她扫平了世族门阀的垄断。
卢子迁作为直系卢家人,背弃家族的利益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为此杜荷特地让踏月留香针对卢子迁展开调查,最终得出结论。卢子迁特立独行,与卢家意见相左,负气离开卢家,成为李承乾的幕僚。卢子迁在李承乾麾下,屡出计谋,为李承乾干了不少事实,取得了李承乾的信任。
杜荷一时间也无法判断卢子迁究竟是真归顺,还是假归顺。这人心难测,他杜荷不是神,从未于卢子迁有过接触的他,根本不可能看破对方心中秘密。当时他也不怎么在意,只要李承乾不惹到他,他犯不着去招惹一个太子,虽然这个太子只是暂时的,可储君毕竟是储君。
如今卢子迁这般偷偷摸摸的回家,他心中向谁,已经不言而喻了。
杜荷暗笑:“有怎么一颗危险的棋子在身旁,李承乾怕是多灾多难了。”
如此想着,也不再犹豫,看了一眼围墙。
卢家家大院大,门墙高达四米,并无任何可攀越之处,但这点高度对于杜荷来说实在不算什么,轻轻松松的翻上了围墙,跃入其中。
卢家占地面积广阔,也不知那黑衣人将《兰亭集序》带到哪里去了。
他自从得到武媚娘的消息,一直盯着方如羽,亲眼见方如羽将《兰亭集序》交给了一个一袭黑衣的中年男子,随即一路跟随,直至卢府。
中年男子想要甩掉杜荷无疑是痴人说梦,但他在进入卢府之后,杜荷绕向后院的这段时间,却失去了中年男子的踪迹。
“算了,不如跟着卢子迁,他此来必定是来见卢子建的……量这个卢府除了卢子建,还没有人敢盗取《兰亭集序》。”
杜荷此刻还不知缘由,只以为《兰亭集序》是卢家人所盗。
卢子迁在纵横交错的走廊中快速行走,杜荷在走廊顶部轻步前移,不露半点声响。左拐右拐,不多时已经来到了卢子建、崔中平、郑天凡所在的会客大厅。
杜荷站在屋顶,目光所及之处,那个从方如羽手中接过《兰亭集序》的黑衣中年男子正在一个家丁打扮的佣人的带领下往屋外走去。他的手中已经没有了放有《兰亭集序》的盒子。毫无疑问,中年男子已经将《兰亭集序》交给了某人。
这时卢子迁已经走进了大殿。
杜荷再次放眼四顾,发现四周佣人家丁都围在附近,没有一人挨近这大殿,心中大安。想必这卢府家规深严,寻常人未得通传不得靠近大殿半步,这也可免他在偷听时让人发现的危险。
他以倒挂金钩的架势倒立在大殿屋檐处,类似这般大殿是不存在门窗的,但为了通风,大多都会在屋檐下开几个长方形的通风口,要确保殿内的空气流通。
果不其然,在他不远处的屋檐下便有光亮由殿内透出,正是大殿的通风处。
杜荷在通风口中向殿内张望,许久不干这老本行,这心中隐隐有些兴奋的感觉。
通风口的缝隙不大,但好在是由上往下的眺望,大殿中的大致景象能够尽收眼底。唯独让人不爽的是,视线中的人一个个都是扁的,正应了一句话“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只见大殿中的三人正聚在一处,为首的一位老者手里拿着一卷字帖,惊叹着欣赏着。在他左右的两位中年男子,也目不转睛的望着那字帖,口中也不由自主的发出赞叹之声。
杜荷神色一凝,彼此相隔甚远,但他还是看出了老者手中的字帖正是虞府遗失的《兰亭集序》。
“果真是他们……”
杜荷心中念着,只见卢子迁这时走到了近前,对着欣赏《兰亭集序》的三人参拜,口中叫着“曾爷爷、崔叔父、郑叔父……”
杜荷并不认得卢子建、崔中平、郑天凡三人,但从卢子迁的称呼上却猜出了一二:“曾爷爷毫无疑问就是卢家的老寿星卢子建,至于崔叔父、郑叔父,当是崔家、郑家人。能与卢子建这般亲近,地位该不一般。姓崔的很有可能是崔中平,姓郑的模样如此俊朗,必然就是郑天凡了。”
五姓世家在大唐很有名望,杜荷也时常听到他们的消息,对于他们有过了解,虽不敢肯定猜的必中,但也有七成把握。
对于曾孙儿的到来,卢子建发出了一阵爽朗的大笑:“来,子迁,你也来欣赏一下这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卢子迁低呼一声,《兰亭集序》闹得长安满城风雨,他又岂能不知,讶然道:“《兰亭集序》失窃,是曾爷爷的杰作。”
卢子建摇头道:“是魏王派人偷取的,只不过曾爷爷想见一见这天下第一行书的风采,知会了魏王一声,魏王让人送来的。他已经将《兰亭集序》赠给我卢家了。”
卢子迁惊呼了一声。
杜荷也觉得不可思议,此刻他方知原来《兰亭集序》竟然是李泰派人盗取了,这是他想象不到的结果。随即心中也暗暗吃惊,方才明白,为什么就凭李泰那个傲慢无礼的大胖子却能依然招揽到不少效死之人。
这股视至宝如粪土的豪气,又有几人能做到?
看来自己是小觑了那个胖子了。
也是,李世民最钟爱的儿子,又岂能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大胖子?
“好大方的手笔……”卢子迁满脸的不可思议。
卢子建笑着将《兰亭集序》收起来,递给郑天凡道:“郑兄,你怎么说?”
郑天凡推还《兰亭集序》道:“郑某无话可说,从今日起,我郑天凡代表郑家与卢家、崔家,同进同退,全力扶持魏王夺取太子之位……至于这《兰亭集序》还是归还回去吧。此物是李世民最爱,当由魏王献给他才是。魏王不惜盗取《兰亭集序》,想必就存此心。”
杜荷闻此言,脑中闪过智永惊怒昏迷落水的景象,眼中也闪过一丝怒意,这个李泰,还真没将人命当作人命。
此后卢子建让卢子迁去找郑世美、郑芷沛叙旧,自己与崔中平、郑天凡都说商讨一些如何劝说其他两大世族支持李泰的方法。
杜荷听的认真,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大约凌晨左右,崔中平、郑天凡告辞离去。
杜荷看着《兰亭集序》,想着应该如何将之盗出。
卢子建在大殿中坐了半响,随即让人叫来卢子迁,询问着他的近况。
卢子迁神秘的道:“曾爷爷,太子已经与侯君集串通一气,暗自发展实力,我怀疑他们有可能再一次发动玄武门之变。”
第二十七章姜还是老的辣
第二十七章姜还是老的辣
杜荷一直在听卢子建、崔中平、郑天凡几人如何商议说服余下两大世家,听的他直打“哈哈”。五姓世家,同气连枝,共存千年,这其中的关系互惠互利,彼此都是沾亲带故。可不是《笑傲江湖》中的五岳剑派,叫着同气连枝,实则各怀鬼胎。
如今五姓世家半数以上都已经投效李泰,余下的两家即便不商议,离他们投奔李泰的日子都不远了。
杜荷实在无心去听这些细节问题,若非《兰亭集序》依旧在卢子建的手中,他十有八九会调头离去。
只是他万万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