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贺巴哈的武艺与之不相伯仲,杜荷想要杀他,不太容易,但缠住他,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消薛延陀的优势兵力取胜以后,莫贺巴哈自当成为阶下之囚。
不过杜荷敏锐的察觉到了莫贺巴哈的心思,觉得放虎归山,似乎更有意思,也打消了这个念头。
莫贺巴哈显然明白这点,神情复杂的望了杜荷一眼,对这个仇敌也不知应该报以什么态度。
“撤”莫贺巴哈怒喝了一声,在薛延陀还没有行程兵力包围之前,先一步的杀出了重围。
莫贺巴哈与麾下的马贼团对于山道地势,极为熟悉。他们生存在山上,山战也有一定的功底。这些恰是薛延陀没有的,在付出三倍以上的代价留下莫贺巴哈三百多人之后,奚伟也放弃了追击。
莫贺巴哈见薛延陀的兵马并没有追上,让兵卒停下歇息,清点伤亡人数。
“大人,此战我军伤亡惨重……我们只剩下六百弟兄了。”金狼军的一名统帅哭出了声来。他们跟随莫贺巴哈十多年了,彼此情深意重,有着深厚的感情,短短的几个时辰里,亲朋好友几乎死绝,那种刺骨的感觉非身临其境者,实在难以感受。
“可恶,可恨夷男、大度设、宇文博伟,我莫贺巴哈与你们誓不两立……”莫贺巴哈一拳一拳的打着树干,树皮爆裂,树干上出现了一个个的拳印,凹痕,血也顺着他的手滚落下来。
“大人……”金狼军的兵卒拖住了莫贺巴哈,泣声道:“别这样,还是好好想想,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莫贺巴哈眼中透露了恶狼般的怨恨目光,缓缓道:“我们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山上有野味,饿不死我们。等到薛延陀他们离去之后,就是我们下山反击的时候。我们人手不足,对付不了薛延陀的大军,但我们杀的了他们的百姓,杀他们的牛羊。我知道哪个地方野马成群,只要我们有了马,今日所有的债,我要一笔一笔的讨回来。”
PS:侄儿要出国读大学,摆酒席。喝多了,今天只有一更,明天补上。
第十九章损失惨重
第十九章损失惨重
莫贺巴哈杀气腾腾的说着,那冰冷刺骨的话,让四周所有的兵卒都背脊发凉。但想起那些阵亡的兄弟,眼中也露出了嗜血的表情。
他们这伙人厮杀成性,早已视他人的生命为草芥。薛延陀残杀他们兄弟,他们便杀薛延陀的百姓、牛羊。在他们看来,那是一报还一报,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实只要莫贺巴哈静下心来,心平气和的想一想,就会发现杜荷的说词有着很大的漏洞,也并不完美。
但莫贺巴哈并非杜荷,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那种抽丝剥茧的推理天赋的。比起思考,莫贺巴哈这个人更加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是便是,不是便不是。毫无道理可言。
在莫贺巴哈的潜意识里,薛延陀就是一个叛徒,这也跟当年夷男的背叛有关。昔年,东突厥正达春秋鼎盛之际,突利与阿史那社尔挑起的内乱,让东突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就在东突厥需要薛延陀相助的时候,夷男选择了大唐,反叛他的父亲颉利可汗,使得东突厥元气大伤,方才让大唐一战而定。
人都怀有一种不愿让人背弃的心思,大唐虽然是灭东突厥的罪魁祸首,可在莫贺巴哈心中是理所当然的,双方处在敌对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而薛延陀就不一样了,作为背叛的一方,受到敌视的心思更为严重。
故而莫贺巴哈心底讨厌薛延陀,更胜于讨厌大唐。只是十多年过去了,一些事情渐渐淡忘。面对这一次薛延陀的诚意,莫贺巴哈选择了相信。然而问题的出现,让他再一次记起了薛延陀当初的背叛,也便相信了杜荷这并不完美的谎言,而且是坚信不疑。
便是连杜荷也想不到会有这种效果。
大度设此时的心情是糟糕透了,在营寨中来回度步,心中焦虑之极。
他已经得到了四路大军遭受火攻的消息,脑中只有一个念头:被耍了,被莫贺巴哈当作猴子一样的戏弄了。
什么与薛延陀结盟,一同对付大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屁话。
莫贺巴哈是颉利可汗的儿子,当初灭东突厥,薛延陀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是罪魁祸首之一。莫贺巴哈有岂会如此好心的与薛延陀一起对付大唐?
不得不说,此刻大度设的心思想法与莫贺巴哈有着本质上的相同。
他们彼此都不信任对方,若事事一帆风顺,他们会渐渐融洽起来。可一旦发生例外,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就成了他们的致命伤。
因为他们的不信任,莫贺巴哈已然将薛延陀视为仇敌;因为他们的不信任,大度设没有经过任何的深思,便将莫贺巴哈定位成了罪魁祸首。
至于真正的罪魁祸首杜荷,就如打酱油的路人甲,直接让两人无视掉了。
大度设一脚踢翻了碍眼的案几,愤愤不平的想道:“可恨,太可恨了。莫贺巴哈……你这混蛋,我大度设,饶不了你……”胡乱发泄着心中怒火,他的心思又转移到了杜荷的身上,心道:“这一次,我们是栽了。有苦难言,就是不知杜荷死是没死……若杜荷没死的话,那这一战,我们可就亏大了。”
他求爹爹告奶奶,不住的在心中祈祷,祈祷着杜荷命丧山中。
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控制,唯一的期盼也只能是目的达成。只有如此,他们才不至于一败涂地,竹篮打水一场空。
结果自当让他失望了。
杜荷回来了,他不但平安无恙的归来,而且还带着荣誉,带着赞许回到了营地。
在奚伟放弃追击莫贺巴哈之后,便与杜荷汇合了,双方也谈起了各自的经历。
奚伟就是茶几上的杯具,在山上的时候,瓦罐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砸在他的脑袋上,整个人都让火油非浇透了。火势起时,他整个人都让火焰包围。若非他是大将,五十多名亲卫拼死相救,奚伟能否活着都是一个问题。
作为大将的奚伟都受到这个待遇,其他兵卒自然不同说了。在狭小的山道中,无水无援,逃也不好逃,想不损失惨重都很难。
杜荷的遭遇却是洗具,虽然他的护卫损失惨重,但他的神勇无敌,为了救他们这些陷入重围的兵卒,身先士卒,经过那些与杜荷并肩而战的薛延陀将士详详细细的会说,很快传扬开来,赢得了大众的仰慕。
尤其是十招胜莫贺巴哈那一战,一想到两招击败族中著名的勇士奚伟的莫贺巴哈,让杜荷轻轻松松的搞定,那份对于强者的尊敬,将他推向了名望的巅峰,得到了诸多的敬仰。
这一点,杜荷自己也是始料不及。
看着完好无损的杜荷,大度设的那张脸就跟吃了大便一样。
清点战后伤亡人数,大度设看着眼前的数据,那张脸就跟蜥蜴的脸色一样,铁青着,手不住的颤抖。
五路大军,十万兵马,在火阵的袭击下,薛延陀付出了两万三千六百二十一人的代价。如此巨大的伤亡,已经不亚于与劲敌血战一场了。薛延陀已经十数年,没有受到如此巨大的伤亡。
杜荷听到这个数据也有些发愣,便是连设局的他,也没有想到会有如此效果。
但仔细琢磨,却是合情合理的。
首先火油,这东西不需要多说,端是厉害;其次是地利,山路狭小,一旦火势燃起,兵卒拥挤在一处,逃无可逃。接下来是气候,北方的气候不同于南方,南方的冬季很湿,而北方却是干燥,在没有雨雪的情况之下,很容易就引发大火的,加上秋季刚过,山上有很多干枯的荆棘丛与树叶,这些都是易燃物品。最后时已入冬,薛延陀的将士都穿着猎来的兽皮大衣。这种大衣,遇火即燃,也是造成惨案的关键之一,此外还有大风相助。
在如此多的劣势之下,五把大火,自然是烧的昏天地暗,让薛延陀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其实杜荷很想看一看大度设与夷男见到如此巨大伤亡后的表情,这叫什么来着,偷鸡不成蚀把米,还可以说成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是他们决定与莫贺巴哈结盟的,是他们决定要与莫贺巴哈一起对付大唐的,可如今让“莫贺巴哈”给阴了,送上门去,让他们杀,这是多么愚蠢的行径,他们此刻便是有苦,也说不出来。
那种表情一定相当精彩,只可惜他们两人都不会在杜荷面前露出这种情绪。
这一战应该是说胜利,还是失败?
这个就不用纠结了,反正杜荷此刻拍拍屁股,一副一切与我无关的模样,回薛延陀的汗庭去见夷男了。
大度设也在同行之列,不过他特地留下了所有的兵马,继续围困郁督军山,并且派遣兵马上山搜寻,一副不将莫贺巴哈挫骨扬灰,誓不罢休的架势。
“实在抱歉”杜荷很虔诚的在夷男面前低下了头:“都是我的错,战术不得当,方才让薛延陀受到如此重大的损失。”
夷男恨得几乎要自刮耳光,杜荷的自责等于是将他们的尊严踩在脚底下践踏。在他们眼中,杜荷固然是心存坏心,但比起他们将自己的军事行动完完全全的透露给莫贺巴哈知晓,让对方早早的做好了准备,显然算是“心地善良”了。
他也知照成这一切的都是自己的过错,自是不敢责怪杜荷,强笑着说着好话。
杜荷心底直乐,暗忖:“如果让夷男得知,这一切都是他捣的鬼,不知他会有何反应。”
夷男道:“千算万算,想不到莫贺巴哈这群马贼如此狡诈,若不是杜将军誓死奋战,情况堪忧。如今莫贺巴哈已经让将军击败,亡命于山中,想要在短时间内将他们彻底消灭是不可能了。不过,杜将军放心……大唐的敌人就是我薛延陀的敌人,就算将郁督军山铲平,我也要砍下莫贺巴哈的人头。”
杜荷眯眼暗笑,夷男如此斩尽杀绝的做法,恐怕要激怒藏在深山中的莫贺巴哈了,自己放虎归山,果真是一个正确的举动。他不动声色的道:“那一切就劳烦可汗了。”
夷男不以为意的摆着手道:“杜将军不必客套,请您转告天可汗陛下,只要有我夷男在……任何与大唐为敌的敌人都无法在草原上生存。”
他一脸正容的向杜荷表示这忠心,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已经无法挽回了。只能苦中作乐,让杜荷找不到出兵薛延陀的机会,同时也在表示着薛延陀的忠心,希望能够感动李世民,让这为大唐皇帝莫要在将薛延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大唐太强,薛延陀伤不起啊
杜荷也没有打算过份的强求,他的目的可不是真的要与薛延陀开战,万一逼得薛延陀狗急跳墙,那他的这番努力就白费了。
见好就收这个道理杜荷明白,也是懂得。
于是向夷男说明行程,表示明日就动身,返回大唐。
夷男巴不得送走杜荷这尊大佛,哪敢有任何异议,马上让人准备厚礼,打算送他离去。
第二十章擒拿高丽小丑
第二十章擒拿高丽小丑
杜荷回到营地,正巧见李逸风与周灵灵返回营中,两人皆挂着笑脸,这些日子,玩的特别开心。
“逸风、周姑娘”杜荷叫住了他们两人,说起了明日返回的事情,道:“你们是随我一起走,还是多玩几日。你是我的朋友,便是我不在,夷男可汗一样会接待你们的。”
李逸风道:“不了,我们一起走。这草原上确实很有意思,玩了个把月却也有些腻了,还是华夏的土地住的实在……对了……”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疑惑的说道:“这些天我们在附近游玩的时候,有几个高句丽人想要与我套近乎。起初还以为他们热情喜交朋友,但没过几日,他们便在不经意的时候说到你,似乎想打探你的行踪。我觉得事有古怪,也不动声色的说你围剿郁督军山的马贼去了,什么时候回来并不清楚。”
“高句丽?”杜荷不由自主的想到那被自己教训的金日东,露出了一抹笑意,略作沉吟,也觉得事有蹊跷。他并不怎么了解高句丽的内幕、详情,自然也无法揣摩他们用心。
高句丽此刻在杜荷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不足一提,但他还是上了心。
与薛延陀的这一战,已经是势在必行,铁板钉钉了。在收拾了薛延陀,接下来的战略目标,必然是高句丽。
这是肯定的。
因为高句丽占据着辽东这一块土地。
辽东从汉时起就是华夏人的领地,直至隋朝初年,亦是如此。但因杨广无道,隋末动乱,高句丽趁机取了辽东,将辽东一地,纳为掌中。中国古人很是重视土地观念,他们是不允许任何人侵占自己的领土。
一寸,哪怕只有一寸,也会千方百计的将他们收回。即便是军事力量较为暗弱的宋朝,终其一朝,臣民百姓都不忘收复失地,还我河山。哪怕实力不济,也不曾忘却。当然类似高宗赵构、秦桧这些王八蛋除外了。
辽东是中国人的领土,大唐又岂会让他们永远的流落在外?
杜荷对于日后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一战有过详细的了解,好多人不知详情,认为那一战李世民是败了,连《薛仁贵传奇》中也为了将薛仁贵神话,而将李世民贬低的一文不值,甚至还出现兵困凤凰山这么一个扯淡的事情。事实上在这一战中,李世民将他的军事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但收复了辽东,而且还一举攻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七万人。尤其是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余级,值得一提的是唐军的伤亡不过两千。在万里远征的情况下,打出如此伤亡概率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如此伤亡比,与昔年杨广征伐高句丽的战绩显然有着天差地别。
只是高句丽那边位长白山附近,是极寒之地,唐朝将士万里远征,花费不可计数,关键还是在于马匹。随军马匹受不了极寒气候与地形的恶劣,损失了七八成之多。为了不给大唐带来负担,为了不成为第二个杨广,在战事喜人的情况之下,李世民选择了撤兵。
李世民心大,认为没有攻下高句丽就是失败,但在杜荷看来,这一战大唐跟失败,显然是不挨边。
历史上李世民因为高句丽的气候问题,被迫撤兵,可见那边的地理环境,确实是一大威胁,杜荷早已今非昔比,想的东西也更加长远。既然与高句丽一战,在所难免,那何不在这未开战之前,好好的了解一下高句丽的情况,并且想办法解决最困难的气候问题?
他心生此念,也便笑道:“不管这群贼子有什么意图,但可以肯定心怀叵测。我从未到过高句丽,在高句丽也没有任何仇敌。他打听我的消息,极大的可能是冲大唐来的。逸风,帮我个忙,将他们给引出来。”
李逸风不会出卖朋友,但那伙高句丽人与之结交,心怀叵测,显然并非将他视为朋友,而是利用的棋子,想了一想,当即应诺下来。
杜荷也想不到走之前,还有这个小插曲,当即展开布局。他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人物,主动出击是他向来的做事风格。在离去之前,让李逸风先与那伙高句丽人接触,然后再由秦煜暗中跟随,直捣他们幕后首脑之人。
李逸风江湖经验丰富,演技不比那些明星逊色,秦煜一身轻功,由杜荷所传,辅以所学的跟踪术,想要发现他们绝不容易。
很快杜荷就得知了他们的所在,他知罗通、薛仁贵、席君买这些日子憋得郁闷,索性让他们亲自动手。
由三将出马,自当是手到擒来。
那个很有胆气也很无知的渊盖明冬悲剧的遇上了席君买。
席君买论武艺逊色于薛仁贵与罗通,但他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与敌交手,重来没有什么点到为止之说。渊盖明冬一个照面直接让席君买,扭断了手脚,踢断了双腿,像死鸡一样丢在了地上。
金博哲没有任何武艺,让薛仁贵一个手制服了。
其他几人遇上了好战的罗通,几番手脚,也将他们一一打趴下。
如此消息也吸引了夷男、大度设的注意,让人询问缘由。
杜荷稍加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