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荷的笑容僵在了脸上,这射箭一直以来都可都是他的短处,属于那种十射十不中的的优秀人才,这更跟马娴熟的李世民比,这玩笑似乎有些开的大了。
李世民随意的笑着,但那眼神中透露着一丝阴冷的气息,嘴角微微翘起,带着几分不屑的*那种感觉就像是抓住了老鼠的猫,不急着吃,而是好好的玩一玩。
杜荷心中微动,有种感觉,这一次田猎大典,并没有那么的单词,这位千古一帝,似乎在策划着什么。
如此想着,李世民看似不经意的说道:“对了,贤婿,朕还有一个问题问你……你说对于异族,应该怎么处理。”
杜荷不知李世民为何由此一问,然结合脑中的历史经验答道:“对于异族的处理,千百年来莫过于两条:同化与灭族。灭族,小婿认为不可取,妄造杀戮只会将矛盾激化,无法改变事情本质。故而唯有同化可行。”
李世民道:“那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同化,包藏祸心的人呢?”
杜荷冷冷一笑道:“这种人有多少,杀多少,绝对不能手软”
李世民微微一笑,不感意外,也没有回答。
杜荷却是一怔,心道:“难道这一切都跟异族有关?”他心底怀疑,却也没有细问,只是随意填了肚子,离开了皇宫。
就在杜荷离开皇宫不久,李佑正好得到了刺杀杜荷失败的消息。
弘智本不愿让李佑知道此次刺杀的经过,然而李佑已经彻底的让怒火迷失了心智。身为皇子,他自幼享受着高人一等的待遇,在他人为地位拼搏的时候,他不费吹灰之力的就能得到王位,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
在这种身份地位下,他要什么有什么,养成了无比骄纵的性格,唯我独尊。
他忍受不了任何人的忤逆,但今日在武家受到了“耻辱”,让他如做了一场噩梦,脑中想着杜荷与武媚娘那亲昵的神态,妒火泯灭了一切理智,发誓一定要让杜荷、武媚娘一行人付出代价。
这一回到齐王府,立刻在做报仇雪恨的准备,弘智一来到齐王府,李佑就逼着他即刻动手暗杀杜荷。
弘智被逼无奈,只好将暗杀失败一事告诉了李佑。
李佑闻言怒火更甚,咆哮道:“废物,真是一群废物,再派一次,孤王就不信我一个王爷,斗不过小小的杜荷?”
弘智面色难看,李佑这声废物,无疑是将他也骂了进去,他强忍着怒气道:“齐王殿下,我派出是人乃是当年你外公遗留下来的心腹,个个都是久经沙场的人才,他们都奈何不得杜荷,其他人又如何成功?”
就在李佑惊愕的时候,屋外传来了圣旨到的声音。
李佑、弘智等人忙上前接旨。
听传旨太监念完圣旨,李佑两眼一翻,晕过去了。
PS:还有一章
第四十一章悲剧的二武
第四十一章悲剧的二武
李世民的圣旨很简单,只是在细数李佑假病在长安这几个月来说犯了小过。
这小过虽小,但如此细细数起来,已经不下五十余个了,平均几天一过,记录的清清楚楚。
小过不压人,然李世民这一次却下了重手,下了狠手。
在圣旨的最后,李世民正义言辞的指责了李佑不学无术,为祸百姓,竟撤销了李佑齐王的头衔,改封为南平王,不可在长安逗留,即日前往封地。
汉晋以前无所谓一字王二字王之差别,如汉之淮南王与梁王并无差别,全是以封地为名。但到了隋唐时期,一字王、二字王就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区别,一字是亲王,二字要逊于一筹是郡王。
一般来说皇子封亲王,而皇室宗族为郡王,李世民改李佑齐王为西平王,已经将他从亲王改了郡王,而南平位于大唐的最南方,逼近黔中,那里环境恶劣是流放囚徒的地方。
这一封圣旨的意义很显然是将李佑贬至西平,让他在遥远的南方当他的郡王去了。
弘智无力的瘫倒在了地上,小过难重罚,李佑所放的错虽多,但绝不至于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唯一的解释只有一点刺杀的事情暴露了。
因为李世民顾念父子之情,没有如实的公布出来。
翌日此事在整个长安闹得沸沸扬扬,百姓得知一个个拍案称喜,赞李世民是个仁君,唯有个别心思机警之人,能够察觉出其中有猫腻。
杜荷听到这则消息,也感到意外,他早知以李世民的性格是不会轻易的放过李佑的,但想不到这一次他下了如此重的手,直接撤除了李佑亲王的身份,还将他贬至西平,当贫苦地方的郡王。
但细细一想,也觉得李世民如此处罚是在情理之中的,李佑此次犯的错实在太大,刺杀自己不说,还嫁祸太子,嫁祸给自己的兄弟,假若事情传扬出去,那就是天大的丑闻。
李佑这辈子也摆脱不了,为了一个女人而暗杀朝中重臣,且嫁祸于兄弟的罪名,这种错足以让后世咒骂一生。
没有将事情揭穿,这已经是对于李佑最大的宽容了,假若还要例行包庇,那他李世民也就不是李世民了。
毕竟李世民先是一个皇帝,然后才是一个父亲。
此事传开,好处意外的大。作为皇子,一个个高高在上的,哪一个没有傲气?
然而李佑的下场,确如一面镜子。他们不知李佑真正受贬的缘由,只以为真是那些他们也经常犯的小小过错,让他们意识到“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一怪异的思想,人人都觉得假若与李佑一样,不将小过放在眼中,下场也许会如他一般。
有着这面镜子,一个个难以训教的皇子罕见的乖巧起来,不敢在恣意妄为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一点,便是李世民自己也始料未及,也常常自嘲,不知是福是祸。
武媚娘出身远不如长乐、李雪雁,但杜荷并不打算怠慢这位多次助自己一臂之力的红颜知己,要求按照一切娶妻的程序进行。虽然规模不可能比得上公主、郡主出嫁,但绝不能寒碜。
这是杜荷唯一的要求。
要按照一切程序,则需要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礼,一步也马虎不得,一时间这婚还是结不成的。
杜荷最讨厌这种繁杂的事情了,手一甩交给了章氏处理,反正她老人家闲着无事,让她高高兴兴的为爱子筹备婚礼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在婚期未到之前,杜荷的重心还是用于治理江南。
也许今日是杜荷的幸运年,这好事接连不断的传来。
先是海船的成功,一趟龙门之行,不但发现了赵回这一个优秀的船长,还顺带请来了大唐未来的第一名将薛仁贵,回到长安后,先是罗盘的成功,然后再是与武媚娘的喜事定下。
这一日他又受到了刘仁轨的来信。
刘仁轨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已经是一州刺史,全权负责江南的开发事情,几乎所有执行的重担都落在他的身上。不过这家伙是属牛了,越难犁的地,他越犁的有劲。作为拥有宰相才华的他,将所有到手的事情,处理的是游刃有余,将整个江南百姓的热情都带动了起来。
他曾经在杜荷麾下挡过副手,对于杜荷有着一股盲目的信任,听说杜荷需要一只船去东南方的无人岛取一样关系大唐未来的东西,想也不想,直接找到了地方商家,他们借了艘货船到了南沙群岛中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岛屿,将岛上储藏的番薯统统取了出来。
在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多以番薯为主食,种的也多为番薯。
赵回与同行的印第安人基林贝克都是种植番薯的能手,在刘仁轨的帮助下,他们已经找到了一块良田,将番薯种了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理,番薯已经开始发芽,结藤了。
众所周知,这番薯藤就如仙人掌、仙人球一样,只要将他们插在地上,就算没有根也能成活。这番薯结藤,意味着番薯已经在江南移植成功,剩下的就等他结果了。
这是一个值得欢欣鼓舞的消息,杜荷当即回书一封,让赵回在江南好好的看好番薯,等待自己的命令,同时也让刘仁轨尽快的将上海港口建造成功。
因为赵回要顾及江南的番薯,故而杜荷决定等船队准备好后,一并前往江南受训,这样赵回就可以分身两顾了,上海港口正是远行海船的起点站,要当先竣工。
虽然有些苛刻,但杜荷相信以刘仁轨的才华,一定能够很好的克服,并且做到最好。
江南的大开发,在一步一步有序的进行着。
时过一月,如今的武元庆、武元爽已经成了丧家之犬,正一脸泥垢,偷偷摸摸的躲在墙角,做贼似的不住的伸着脖子,左看右看,有着看他们可怜,不时的赏给他们几个铜子,几个馒头,以如乞丐一般的活着了。
正所谓因果报应,毫厘不爽。
武元庆、武元爽为他们所种下的恶果付出了代价。
李佑是何许人?
类似于二武这样的废物,若不是要娶武媚娘有用的着的地方,又怎会理睬二人?
在那天从武府回来之后,李佑还没有被废之前,就已经让人丢垃圾一般,将二人丢到了齐王府后门不起眼的角落里去了。
二武中了七花麻痹散,口不能言,身子不能动,但理智并没有消息,一切的经过也亦知晓,两人都明白自己被扫地出门了。这还不算惨,他们欠下了百胜赌坊五千两的银饼。
常百万已经收起了笑脸,向他们讨债了。
二武哪里有能力还钱,本打算逃回利州,倚靠父亲遗留下来的最后一切资产,糊口度日。
但常百万哪里会让这到口的肥羊跑了,派出打手守在了所有城门口就等着二武自投罗网。二武被逼无奈,只能沿街躲逃,身上值钱的东西全部当了,倚靠着路人的施舍度日。
作为想尽荣华富贵的国公爷,二人如今可算是吃尽了苦头。
武元爽将刚刚得来的一个馒头,对半撕开,分给了武元庆,道:“大哥,你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要不,去找杨氏吧再怎么说,他们也能管我们饭吃”
武元庆恶狠狠的咬了一口馒头道:“说什么傻话,那武照是什么人,你我还不清楚。有她在,便是我们饿死了,她也不皱一下眉头。更何况,那群王八蛋能够堵着城门,不让我们出城,就一定会守着武家,等我们出现。除了想办法混出城,没有别的办法。路多的是,相信大哥,大哥一定带你闯过这道坎,回利州享福去……”
他这话还没有说完,三条大汉已经挡在了他们的身前,其中一人狞笑道:“想的倒是挺美,让爷告诉你们,你们的路……”他一脚飞踹,将武元庆狠狠的踢飞了出去,然后将武元爽踩在脚下道:“你们跟我去见‘常四爷’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押着二武,来到了百胜赌坊。
常百万依旧一副笑面虎的脸色,笑道:“两位贤侄,老夫将你们视为故人之子,百般照拂,你们却想负债逃跑,实在太伤老夫的心了。”
武元庆先前让打手重踹了一脚,伤到了内服,咬牙咧嘴的道:“叔父误会了,小侄只是打算回利州取钱,来还叔父,并没有逃跑的意思。”
常百万收起了笑容,寒声道:“看来你们两小子将我‘常四爷’当作白痴来糊弄了?你们欠下两万两的赌债,就凭你们在利州的余财支付的起?”
武元庆惊呼道:“明明是五千两,怎么成了两万两了?”
常百万冷笑道:“难道不要利息的嘛?连本带利,算你们两万两已经便宜你们了。依照赌坊的规矩,实在付不出钱的赌客当断去一臂。你们欠下如此巨大的数额,就剁下你们的双手双脚吧”
这话音一落,二武吓得瘫倒在了地上,不住的哀求。
常百万从怀中拿出一份协议书,丢在了他们的前面笑道:“只要你们在这份协议书上签字画押,那么我可以考虑免去你们一切的债务”
二武定睛一看,却是武家商号的转让协议。
第四十二章弥勒佛一样的老狐狸
第四十二章弥勒佛一样的老狐狸
皇宫弘文馆
杜荷笑着走进了馆内。
负责弘文馆书库的学士于文轩笑着打了个招呼道:“杜大人好久没来了”
杜荷从容一笑道:“差不多有半个月了吧,最近都为江南的事情忙昏头了,直到今日才找到一点空余的时间。正好前些时候,读《史记》时,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那时候的文化气氛非常感兴趣。只可惜,始皇帝一把火将它们烧了个干净,流传下来的古籍屈指可数,后又受到武帝朝独尊儒术的影响,遗留下来的就更少了,于学士可知这弘文馆哪有那时候遗留下来的书籍?”
于文轩是昔年十八学士之一的于志宁之子,他凭借出色的才华,子承父业,为朝廷撰令律,修礼典,编史志,看管着弘文馆,杜荷每次来都要与之聊上两句。
唐朝是历代少有思想开放的国都,文化虽然还是以儒学为主,但并不排斥其他学说,听杜荷说起独尊儒术,于文轩也不觉得无礼,反而赞同道:“始皇帝确实功盖天下,然这焚书却几乎将此之前历代先辈的结晶毁于一旦,实在可惜。不过世上一些不愿看先辈遗留下来的文化消失,将一些珍贵的书籍藏了起来。还是有一些流传后世的。在三楼,最右上角的书架上有一些那个时候遗留下来的孤本。我想杜大人应该会有兴趣。不过得小心一些,都是孤本,弄坏了就可惜了。”
“谢了”杜荷打了一声招呼,往弘文馆楼上走去。他早已知道那些先秦时期遗留下来的古籍存放在三楼,如此一问只是告知于文轩要上三楼而已。
上了三楼,转身来到窗口处,叫了一声。
丽影闪过,公孙夜月从窗口飘然而下,“好慢”她在屋顶居高临下,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四周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她的双眼,早已瞧见杜荷走进了弘文馆,只是等了许久,才听到他的通知。
杜荷一笑道:“跟于文轩聊了两句”
公孙夜月的眼睛不住在杜荷身上停留,欲言又止,“那……我要的东西给我带来了吗?”
一个人孤零零的躲在屋顶,实在是无聊之极,杜荷从龙门回来,等了许久,确认了安全以后,才带上了食物给她送去,途中路过一个书摊,卖的是那些市井流传的小说集,心血来潮给她带了一本,让她解闷。
哪知公孙夜月意外的好上了此道,每次都要唠叨几句,让他多带一些书来。
不过这一次杜荷什么也没有带,连食物也没有。
“不用了”杜荷看着有些惊愕的公孙夜月道:“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在世人眼中,你在皇宫中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皇宫的守卫恢复了以往,你对于滑翔翼的掌握也应该有了一定的水准,今夜就是你离开皇宫的时候了,恭喜你,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你可以自由了。”
“啊”公孙夜月低喝一声,脸色有着兴奋,也有些复杂。能够离开这如囚笼一般的地方,从困在这里的那一刻起做梦都在想的事情,但如今听见能够离开,回想起这些时间的相处,心中不知为何隐隐有些留恋与不舍。
杜荷见她呆呆的,打趣道:“不会是高兴傻了吧还是舍不得?”
“谁……谁舍不得了?”公孙夜月就像是受惊了的小猫咪,紧张的跳了起来,脸红的如同涂抹上了一层脂粉:“你才……呜呜……”她还待要说,手已经封住了他的嘴。
“喂喂喂”杜荷吓得赶忙堵住了她的嘴道:“我的姑奶奶,这里可不是你发脾气的地方。万一被发现了,我们一并完蛋”
公孙夜月眨了眨眼,用眼神示意他将手拿开。
杜荷收回了手,细听四周动静,见并无异常,才松了口气。
公孙夜月愤恨道:“还不是你害的,乱说话”
杜荷投降道:“是是是,算是我的错,反正过了今天,也不知以后何时才能再见了。到时候,你想听也听不到了了。”
公孙夜月娇躯微震,低垂着头道:“谁想听了,你不说话耳根子更清净些”
“好了,不说就不说吧,最后几句。”杜荷将一张纸递给了她,道:“这是一副简单的地形图,上面记载着从这里到芙蓉园的路线,今夜凌晨,你只要往东飞就是了,我会安排人在宽阔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