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注意,一但在这时消息走漏,世人都会觉得大事不妙,会觉得情况很严重,从而惊恐,慌张,流言四起。反之将一切坦白说明,却是最好的压制流言的妙招。如今他们这些百姓都将是我们的宣传兵,他们会将这里的情况带到江南各地,。有安顿民心之效,一举两得。不过若是我们在短期内拿这种局面没招,时间一久,还是会引人注意,引发问题的。这一切还得依靠孙大夫的回天奇术才行。”
杜荷来到府衙。
府衙里聚集了一群的人,他们群情激昂,吵吵嚷嚷,将府衙围了个严严实实,滴水不漏。
老远就能听到他们的吵闹声。
一个四十许间的中年人被一群人围在正中,一脸的无奈。
“大人,现在满城都是疫病,不离开,留下来等死不成”一个身形壮硕,衣着华丽的胖子,惨白着脸,不顾仪态的高声利喝。
又有一个年逾古稀的儒士道:“子曰‘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如今疫病四起,呆在城中又岂是君子之道?刺史大人何必如此固执。”
……
一群人无不例外,都是在要求那个苏州刺史王光鸿打开城门,放他们离去。由于衙役也染上了疫病,王光鸿无人可用,受到城中大户以及家丁的围堵,甚至有了逼迫之意。
杜荷见了大怒,难怪入城以后看不到任何的措施,原来是这群没有受到瘟疫感染的王八羔子在聚众闹事。
“你们做什么?想造反吗?”
杜荷领着兵马,走进了府衙。
那群人见杜荷身后跟着百余兵卒,也不敢放肆,气焰立消。
那个年逾古稀的儒士上前道:“大人来的正好,顾某乃江南顾家家主,子曰……”
杜荷一听他开口就是“子曰”,头都觉得大了,跟这类老家伙扯嘴皮子,还真担心自己口才过于犀利,一个不小心成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将他说死过去,立刻截道:“子曰:‘老而不死是为贼’,一大把年纪了,不好好的过余下的日子,竟然聚众闹事?”
他手一挥,根本就不跟他们多说,直接下令:“来人,将这一群聚众闹事的混帐东西都给我关进大牢里去。”
苏定芳狰狞一笑,作为一个性格耿直的武将,没有一个不讨厌啰嗦的文人已经市侩的商人,初见他们将地方刺史围在中间例行逼迫,心中就有了火气,只是这里杜荷最大,不好越俎代庖,只能暗恨在心。听杜荷行事果断,心中大块,亲自领着亲卫上前逮人。
“大胆你……你是何人,敢对我爷爷无礼我爹爹可是京城谏官……你敢放肆”在那个顾家家主的身侧一个年不满二十的少年洋洋得意的说着,似乎在他眼中谏官是很大的官一样。
杜荷乐了,心道:“小爷的岳父是皇帝,老子是宰相,一个小小的谏官,也来摆谱?”在江南偏远之地,一个京官极为少见,谏官很是稀奇。但在长安,这个王,那个公,小小谏官压根就排不上号当即笑道:“我现在就放肆一下给你看看,看你能耐我如何……苏将军,这小子依仗父势,阻我大事,将他拿下就地重打二十以示警戒。”
杜荷心知要想安心的处理疫病,必须先震一震这些没有被感染上疫病的人,让他们安分守己,别来与自己捣蛋,故而早已存了杀鸡儆猴之意,那顾家的少年正巧犯在他的手上。
苏定芳用兵极严,对于军杖刑法是轻车熟路。
鸦雀无声中,顾家少年被按倒当堂杖责,只听见一阵“扑”、“扑”以及那少年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如此手段立时将府衙里所有人都给震慑住了。那顾家家主等钟爱的孙儿被打,气急败坏的叫道:“你是谁,竟敢滥用私刑,老夫一定要告你,老夫饶不得你。”
杜荷微微一笑道:“我叫杜荷,江南巡察使,想告我,请便”若顾家家主年纪小一些,就凭他先前的话,一顿军杖少不了,但他年以七十,恰是一只脚踏进棺材的年岁,杜荷也不好与之计较,只是让他随意。
顾家家主面无血色,一听杜荷之名,哪敢在说话。
即便是在京城在长安也没有几人可以在杜荷面前叫嚣的,更别说是区区江南。
所有闹事的人都让杜荷给关进了大牢。
王光鸿之围一解,立刻上前拜见,建议道:“人皆俱死,人之常情,惧怕疫病理所当然,大人何必为难他们。”
杜荷哼哼的道:“你倒是好心……放心,这伙人就是驴,就是牛,不抽一抽,不打一打,他们不安分。就给他们个教训。还是疫病的事情要紧,对防止疫病,我这里有几点看法,要立刻实施下去。”
第二章奸商牟利
第二章奸商牟利
对于瘟疫,杜荷再是了解不过了。
电视剧里,历史书上,都看过不少,而且当年非典时期,他所在的老家就是重灾区之一。
非典严格的来说算是传染病,算不上是瘟疫,但原理却是一样的。
只要针对瘟疫的特点对症下药,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杜荷沉声道:“瘟疫之所以可怕并不是在于它本身的病症,而是在于得不到很好的看护与救治。这第一点,必须要有足够的大夫,让所有患者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
历史上记载的特大瘟疫,往往都是人为造成的。尤其是那些远离国都的偏远地方更是如此。
在古代偏远处疫病爆发,地方官员无法控制,他们要做的首先是将消息传到京城,这一路上都需要用上几个月的时间。消息到了京城,能不能传到皇帝耳中也是一个问题。尽管消息到了皇帝耳中,皇帝有心处理,可已经事隔多月,具体情况也搞不清楚,胡乱的一套处理,能够救治的人有多少,可想而知。如果这个时候朝中再来一两个发灾难财的贪官,那就可以很不幸的说一句,人死绝了,瘟疫才能平定。
一句话瘟疫不可怕,不能得到即时的医治,导致疫情扩大,才是真正的可怕。
所以杜荷第一件事就是医治病患,这人命关天只靠孙思邈显然不够,还需要其他大夫来做孙思邈的副手,辅助他医治这疫病。
“不过,你们也清楚。我们不能让江南的百姓知道苏州城里的真实情况,大夫只能请外地的,而且必须是地方名医且不能让他知道详情,宣扬出去。这事就交给苏将军了,多付些诊金不是问题,但如果他们不来,那就用强的吧,你懂得”杜荷眯着眼笑着给苏定芳一个任务。
苏定芳会心一笑道:“我明白,这点包在我身上。”
比起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文人,武将的手段更加适合负责此任务。
“第二……”杜荷道:“隔离,完全的隔离。想要治理疫病,必须要制止疫病的扩散,控制疫病的蔓延。只有如此,才能压制住疫病那恐怖的传播能力。苏将军,从现在起,你麾下的万余人在城外城门处驻扎,没有我的允许,禁止任何人出入苏州城。若有人想要硬闯,可拿下问罪。”
“第三、足够的食物和药材。食物我们不缺,但十五万患者的药材那将是天文数字。陛下是个明君,让他知道这里的动向,他定会不遗余力的支持我们,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等朝廷的物资送到,最快最快也要一个月,等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这药材问题,我们必须自己解决。”
“第四、自我防范意识。疫病的传染传染能力极强,我们在看护救治的同时也千万注意,自身的安危。免得人未救成,自己先一步陷了进去可就不妙。这四点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在孙神医未抵达之前,我们必须做好一切的准备。”
他顿了一顿续道:“药材的问题交给我来处理,至于自我防范就交给王刺史了,至于怎么做,我会将一些基本的常识告诉你,你立刻将城里的幸存者招募起来听用,在这个时候别管对方是大小姐还是什么公子,一概给我打零工。将食物囤积起来,他们不做,就不给他们吃。在这种时候,他们没得选择。实在不听劝的,以妨碍公务的罪名打一顿,丢到牢房里去。”
此时此刻,杜荷想的就是救人,用自己所能够用的一切力量救人,谁阻碍他,就是他的敌人。
王光鸿张了张嘴,想要说话。
杜荷知道他想说什么,也清楚自己这样做有些不符合规矩,但跟十五万条生命比起来,所谓的“规矩”就不值一提了,直接一挥手,道:“一切后果我担着,你只要去办就行了,别婆婆妈妈……啊,对了”
他突然想起一事,道:“城里的一切食物,水等都不许乱吃乱喝。我会下令开启苏仓,我们只吃苏仓里的粮食,水也从城外的河渠运送过来。”
杜荷口中的苏仓是苏州附近的一大粮仓。粮食是国家资源,不可或缺。唐朝在每一州郡都设置了粮仓用来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粮食基本上是用于战事或者自然灾害,是绝对不可以妄动的,但杜荷是江南巡察使,有权利调用灾难来临时候的应急物资。开仓放粮,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王光鸿茫然不解,杜荷前几点符合实际情况,一条一条有理有据,听的他是心服口服,随后这一点却是不明白了,问道:“疫病跟食物又有什么关系?”
杜荷肃然道:“问题大着呢我相信没有一种疫病,能够在一夜之间疯狂的传染十五万人的,绝对没有。一定是这十五万人吃了什么东西,或者是别的什么,引发的病症,我们不能步入后尘。最好的证明就是你现在还站在我的面前,假设疫病真的能够以一夜之间传染十五万人的速度蔓延,你早就应该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所以,城里任何东西绝对不可以吃,甚至碰也别去碰。”
王光鸿也觉得有理,叹服道:“大人懂得真多。”
“这是常识”杜荷随意的回了一句,但心底却充满了疑惑,觉得这次瘟疫的流行太突然,太迅速有些不可思议,让人难以置信。
他摇了摇头,也不再多想。
苏定芳领命而去,让人把守苏州之余,往各地去“请”当地的名医。
杜荷将一些防止瘟疫流传的方法告诉王光鸿,让他二十四小时准备热水,用浸泡过热水的毛巾掩口掩鼻,出入病患者的住房与患者做肢体接触后用热水烫手等等,将自己知道的,想到的都告诉王光鸿,让他准备。
杜荷自己找到了皇甫皓华,向他询问江南的药材商。
当初杜荷让他们调查江南的财主,这其中应该会有一些药材商的记录。
果然不出他所料,杜荷只是说出口,皇甫皓华就给了他一个名单,名单上有四个人,他们几乎垄断了的江南七成以上的药材生意。
“谢凡、尤靖、何天、齐祥”杜荷念着四人的名字,看着他们的资料道:“这四个人是结拜兄弟?”
皇甫皓华道:“根据调查了解,二十年前,天下大乱,他们家都是地方土豪,趁着乱世聚集了一些人马,以走私药材为业,发了大财。天下一统后,他们放弃了走私,光明正大的在江南开起了药店,做正当的药材生意。当初他们将所有跟他们抢生意的都杀了,所以也没有人与他们争,生意越做越是红火。想要得到大批药材,只有从他们身上入手。不过,公子要有准备才是,他们这伙人我了解过,都是那种奸到骨子里的商人,视财如命。想要从他们身上拔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得知苏州有疫病,早以他们的手段存货压价,必不可免。”
杜荷眼中闪过厉色,冷笑道:“自古同行是冤家,他们四人的关系如何?谁是他们之间的老大?”
皇甫皓华答道:“不好说,正如公子所言,自古同行是冤家。他们相互间也不时的会有一些摩擦,不过只要有人意图染指江南的药材行业,他们会在第一时间里通力合作,一起打压,直到将他们赶出江南。也因如此,偌大的江南上千间药铺却仅仅只是占据药材市场的两层。他们四人以尤靖年纪最长,谢凡次之,齐祥再次,何天最小。但是齐祥最有才智是他们之间的军师,一切主意皆由他想,论家财远在余者之上。”
杜荷从容一笑,“原来是利益间的合作关系皓华,你让人持我的名帖就说明日一早,我在无锡第一酒楼请他们四人用餐。”
无锡,齐府。
在受到杜荷的名帖,齐祥在第一时间就将其他的三位兄弟请了过来。
齐祥看着自己的三位兄弟虚伪的一笑,将杜荷给的名帖拿在手上把玩,道:“大哥、二哥、老四,相信你们跟我一样都收到了杜荷那小家伙的名帖了吧”
三人一并点头。
尤靖长得一副武夫模样,但却是胆大心细之辈,沉声道:“看来我们收到的消息不假,苏州确实发生了疫病。目前看来似乎情况不严重,但只要得不到药材的支援,相信染病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他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只在乎将会有多少人得病,多少人要买他的药。至于生命的价值,在他眼里都是浮云。
齐祥眯眼笑道:“大哥这一回又与小弟想到一块去了。我已决定,囤积药材,等疫病扩大以后,我们以三倍的价格贩卖。这可是天赐良机啊,二哥、老四,你们可别错过这次机会。”
何天也是贪婪之辈,一口答应了下来。
唯有谢凡胆子有些小,颇为忌惮杜荷的存在,忧心道:“钱我自然想赚,可我有些不放心杜荷。据说这家伙不好对付”
齐祥冷笑道:“就是一个娃儿,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我们是正当生意人,药材不卖,他又能拿我如何。明日我们一起赴宴,都听我的,我保管让他一句话也没有。想要药材,只能拿钱来买。”
第三章准备后事吧!
第三章准备后事吧!
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东与苏州接壤,西与常州交界,京杭运河从中穿过,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这里比不上苏州,但也别具一番风味。
谢凡、尤靖、何天、齐祥四人分别居住在无锡城里的东西南北四处,杜荷便在城内正中央的一栋豪华的酒楼上宴请他们四人。
二楼靠窗雅间,杜荷早早的来到了酒楼,望着窗外来往的人群,等候着谢凡、尤靖、何天、齐祥四人的到来,他的脸上挂着冷冷的微笑,目光露着冰冷的寒芒。
他们约定相聚的时间是午时,可现今已经将近未时了。依照后世的时间来算,即表示约定在十一点见面的,到了将近一点,还未出现,整整迟到了将近两个小时。
“这算是下马威嘛?将自己干晾在这里,可真有胆子”杜荷早已叫来了酒菜,自斟自饮,低声一笑,第一次受到这种待遇,心底什么感觉都有。
正想着苏州的瘟疫,忽听店门口吵嚷起来。他心底好奇,顺着窗口向下望去。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在追打一个衣衫褴楼、身材瘦削的少年。
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年纪,头上歪戴着一顶黑黝黝的破皮帽,长相非常讨人喜欢,双目长而精灵,脸容不算英俊,但整个人却有种吊儿郎当的潇洒,挂著乐天坦诚的笑容,手里拿着一个钱袋,嘻嘻而笑,露出两排晶晶发亮的雪白细牙,笑着跳着,嘴里还不住的说着:“抓不着我,你抓不着我”
杜荷眼神注视着少年的一举一动,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他已看出那少年身手敏捷,一蹦一跳之间,暗藏高明步法,灵活的犹如泥鳅,不但速度奇快,而且滑不溜手。
追赶他的魁梧汉子正当壮年,体型犹如猛虎,速度还算急猛,气急败坏的追赶,一副要将少年生吞活剥了的表情。他正是男子的黄金年华,论速度,少年决不是他的对手,可每每要追上的时候,少年都会在那一刹那间,利用怪异步法虎口逃生,拉开距离。任凭他如何气急败坏,如何的暴跳如雷都奈何不得少年分毫。
来到一颗大树旁,就如猴子一样三下两下的爬上了大树,坐在一棵参天大树的横干上,离地足有三丈的距离,两脚摇摇晃晃的,手中摇着钱袋,笑道:“大个子,想要回钱袋就去跟那个你撞倒的老婆婆赔礼道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