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慧也觉得杜荷说的在理。正欲开口,云卓也道:“杜兄说不错,画舫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对方的商船,此时逃跑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好欺负,鼓起勇气对抗,能够威慑他们,这样更有效果。”他虽然嫉恨杜荷,然也知杜荷分析无错,在这关键时刻,也不得不同意杜荷的看法。
云卓在众人心中的地位高于杜荷许多,听他也同意杜荷的意见,
徐慧本就觉得杜荷的话可信,此刻云卓也赞同附和,更加坚信自己的看法无错,收回了命令,问道:“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杜荷沉声道:“趁着他们还未逼近,他们可以事先做些准备!徐姑娘,这画舫有多少壮丁,有多少武器?”
徐慧细细一想道:“画舫壮丁三十余人,武器就不多了,只有几把,船桨这些木棍倒是足够。”
杜荷指挥若定道:“先将壮丁,聚集起来,尽可能的给他们利器,让他们有能力迎敌,然后将船上所有的油都给我搬到甲板上来,最后告诉所有的人,让他们听我的指挥,只有统一号令,才能击退强敌。”
他的话别具有一股信服力。
然顾之明就是不服气他,不满大叫:“凭什么?”
“锵!”
杜荷眉头一挑,唐刀出鞘,寒光闪过之际,刀锋已经架在了顾之明的肩膀上,手向下压,森然道:“就凭我现在能够一刀砍下你的脑袋!”
顾之明自幼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哪里受到过这种遭遇,早已吓得手足发凉,还想咬着牙强硬一下;但当她触到杜荷眼中射出的寒光;不由心头一阵发冷;一句话也不敢再说了,直接瘫倒在了地上。
其他人见杜荷如此强势,也忌惮在心,不敢有二话。
徐慧表示明白,没有问为什么,按照他的说一一吩咐下去。
不多时,壮丁已经齐聚,满满半桶大的菜油、猪油,搬到了甲板上。
杜荷让人将菜油、猪油抹在甲板两侧,然后又让人去烧水,烧沸水,越热越好,至少也要一两百摄氏度的。
吩咐好一切,杜荷眺望远处的黑影。
在他们办这些事的时候,黑影已经渐渐的逼近了,商船的模样也是越来越清晰。
杜荷眼尖隐隐已经能够看清商船上的模样,突然怔了怔,怒气勃发,切齿道:“倭寇!”
第四十章史上第一倭寇华丽登场
第四十章史上第一倭寇华丽登场
在苏家的商船上,望着阳光灿烂的天,中臣村一郎咧嘴大笑着抹了一把脸,他身上穿着一件宽大而的华丽锦锻衣裳,双手双脚的袖子裤腿,让绳子绑缚着,宽大的衣服挂了下来,像极了戏剧里的那些甩袖演戏的,显得不伦不类。
不过他本人却不知觉,反而一脸的沉醉,不时的将袖子卷起来,摩擦着脸,那表情就像是在享受鱼水之欢一样,爽快。
四周人都眼红的看着这一幕,嫉妒的如发*的公牛,眼睛红的是发紫。
个个心道:天照大神,那可是绸缎,唐朝的绸缎,连天皇都没有资格穿的料子耶,如今却披在了猪的身上,太可气了。
中臣村一郎见四周那眼神,更是得意,咧着嘴,用鸟语叫喝着:“家伙们,别眼红了,这玩意唐国有的是,干了一票是干,两票也是干,不如多干一些,来个满载而归。也许还能遇上唐国的姑娘呢!据说唐国花姑娘水灵水灵的,那味道是呦喜,呦喜的……前面那船华丽的很,我们抢来,献给天皇,天皇一定会嘉奖我们的!”
他心情格外的舒畅,忍不住仰首狞笑!
其他人也都红着眼睛,贪婪的瞪着面前的画舫,口水几乎都要流了出来。
如此得意贪婪,不为别的,正是因为他们是倭国人。
中臣村一郎是当今倭国天皇山背大兄王的亲信,不用怀疑,山背大兄王就是一个人的名字,而且还是一位天皇。
如今的倭国有些悲剧,导致这一切的关键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大唐鼎鼎大名的风流才子左威卫将军、万年县伯杜荷,杜青莲。
当初倭国在“勇者角逐”比赛上,倭国高手藤原健太为了大唐的技术,刺杀杜荷。让杜荷抓住了把柄,在李世民面前狠狠的参了他们一本。
李世民对于远在东方的小国没有任何好印象,直接中断了与倭国的交往,禁止倭国人踏入大唐境内。
所以倭国悲剧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倭国离不开大唐。
为什么呢?
这跟他们的国策有关!
在二三十年前,倭国出现了一个叫圣德太子的猴子王。在一群猴子里面,这猴子王自然是特立独行的,他从高句丽、新罗那里学来了一些中国的文化。在没有老虎的山林中,这猴子王也就称了霸王。
圣德太子执政之初,朝廷正处在内忧外患之时。外患,是指在朝鲜半岛渐趋强大的新罗,他们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并在吞并任那(倭国在朝鲜的据点)之后,与倭国的关系急剧恶化,随时可能发生战争。内患,是指氏姓、部民制度弊端毕现,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圣德太子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影响,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这改革自然是需要拥有超人的学识的大臣辅佐,需要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只是当时的倭国并没有这类人才。
怎么办呢?
凉拌!
倭国没有,但天朝大隋有,于是派人向大隋取经,学以致用,学习中国治理国家的经验来治理倭国。
中国拥有长远的历史文化,治国理论与经验都是先辈们凭借着经验才智,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的,可谓千锤百炼。倭国学了皮毛,自然受益匪浅,将内忧外患的国家发展的有模有样。还效仿中国国策,制订了制定宪法十七条,并且还编纂史书,提高皇室的尊严,加强国家观念。
不过他只是学了皮毛,改革极不彻底。宪法十七条作为训诫,只能起到教化作用,没有更大的约束力。更主要的是没有触动当时社会症结的部民制,所以削弱氏姓贵族势力,提高皇权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更不可能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挽救社会危机。
不久后,圣德太子就病死了,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山背大兄王。
圣德太子勉勉强强还算个猴子王,但这个山背大兄王却就是一个普通的猴子。外戚苏我氏专权,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势力,山背大兄王这一只普通的猴子怎么镇得住场面?
只是依靠父亲留下的余威不断的缓和局势,面对父亲留下来的基业,效仿圣德太子的手段学习中国的治国技巧,学习中国的科技发展国家。
那时隋朝已经灭亡,山背大兄王很幸运的遇上了千古一帝李世民。
李世民这人太过自恋,觉得自己是大唐帝王,外族人仰慕大唐的文化,就应该将文化全无保留的散播出去,让大唐之威,传播四海,一点儿也不计较个中得失。
所以在这一时段,山背大兄王还是有些作为的,但是后来李世民得到了杜荷的提点,注意到了科技的重要,也就私藏了些,不反对文化的交流,但想要得到科技技术却是痴人说梦了。
本来一个乡巴佬的国度能够与大唐王朝交流文化应该是相当知足了才是,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倭国自古贪婪成性,他们不但要与大唐交流文化,还窥视这大唐的科技,表面上一片恭谦,背地里却时时刻刻的再打大唐高科技的主意。
最终事迹败露,栽在了抗倭第一人刘仁轨的手上。
杜荷更进一步,顺水推舟,将倭国彻底赶出了大唐。
于是,倭国悲剧了。
为了扳倒外戚苏我氏专权,山背大兄王将倭国大半数以上的经济来支持改革,但因大唐与之断绝一切关系,使得改革的进程不上不下。他们已经投下去了大笔钱,想要回头已经是不能了,但想要前进却得不到唐朝文化支持,进行不下去。悲剧的卡壳,卡在原地了,前不得进,后不能退。
使得倭国的国力不但没有因新制度而前进,反而因为浪费了无视钱财而倒退。
迫不得已,山背大兄王只能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一面派人去高句丽、新罗取经,一面派人偷偷的与大唐商贾接触,通过商贾将一些就在大唐生活,精通大唐语言,习惯大唐生活的倭国人混入其中以唐人的身份窃取大唐文化与科技,同时也不断的通过接触以重金与商人交易,用倭国的特产黄金、铅、硫黄来换取唐朝的特产,以此增加倭国的贸易经济。
江南航运便利,故而是倭国以这里为中心与领地里的商人交易。
商人重利,面对这种不需要缴税,近乎于走私的利润自然禁不起诱惑。
苏家人在利益的诱惑下,在这茫茫海上与倭国展开了交易。
中臣村一郎就是改革派中臣家族的次子,奉山背大兄王之命,带着倭国的特产来江南与苏家做生意。
中臣村一郎本性极其贪婪,私吞了一部分的黄金,以至于不够钱买单。
与他交易的赵管家是老滑头了,面对付不起钱的中臣村一郎。根本不给他任何的情面,说不卖就不卖。
在交谈的时候,双方产生了言语冲突,不欢而散、
中臣村一郎看着正欲走的赵管家,看着赵管家带来的一船的货物,眼睛一红,本来就够黑的心也就更加的黑了,叫住了他直接手起刀落将他给咔嚓了。
中臣村一郎鼓动着随行而来的兵卒杀上了赵管家的船,将赵管家带来了的人杀了个大半,只留下船舱底卖苦力的船夫,完全接收了赵管家的船与货。
看着一船的货,中臣村一郎心动了,发现干这无本的买卖是如此的痛快,一票得手,竟然舍不得走了,还打算在捞上几笔大的。
心底下了决定,不捞一个满载而归就不走了。
于是,他下令将所有尸体都丢入大海,利用赵管家的船施行打劫计划。
在搬运赵管家尸体的时候,发现了赵管家身上穿着竟然是锦锻,而且是高级的货色,当即就将他拔了个干干净净,套在了自己的身上,连内裤也不例外。
不过那赵管家华丽的锦锻衣裳实在太大,而他的身形又实在瘦小,长长的袖子可以当抹布,腰围可以做裙子,裤腿也像个大喇叭似得,这幅打扮实在是滑稽透顶。可他却全不在意,炫耀似得沾沾自喜,比乡巴佬,还要乡巴佬。
当然这也怪不得他们,江南的丝绸本来就是天下一绝,何况苏家是丝绸世家,不论是纺织还是刺绣都无可匹敌。
赵管家作为苏家效力了四十年的老人,身穿的锦锻衣裳自然不是寻常货色,不论材料手工都是一流,是连倭国的天皇都没有穿过的好东西!
中臣村一郎刚决定当一回倭寇不久,就发现了杜荷所在的画舫。
画舫属于游轮性质的船,装饰的非常华丽,远远一看就知道是一只肥羊。
中臣村一郎大呼痛快,天照大神佑我,捂着一把长唐刀直指画舫下令速行。
原因后果即是如此,因为杜荷的出现,历史上第一个倭寇首领中臣村一郎在这一日穿着一身不伦不类的锦锻衣裳华丽的登场了。
杜荷呆呆的看着前方,犹自不解的摸了摸鼻子,心道:“唐朝就有倭寇了……”
PS:十二点前,还有一章!
第四十一章小杜飞刀
第四十一章小杜飞刀
在杜荷的印象中,倭寇一般指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期间,以日本为基地,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上入侵者,基本上是明朝时期的事情了,唐宋年间是不存在什么倭寇的。
所以当他瞧见一船的贼寇多为很壮、很矮,乱蓬蓬的头发用一根白布带绑着的经典模样后,登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由心想:“难道这蝴蝶效应竟然让倭寇提前出来了?”
他冷冷一笑,也不去多想,只是在心底偷着乐,看来是老天爷可怜自己,可怜自己穿越到唐朝杀不到倭寇,特地变成些倭寇来让自己好好耍耍。他一抹手中唐刀,在阳光的照射下,刀闪烁着光辉。虽然这是一把普通的刀,但由于心境的缘故,他已经感受到了刀上传来的那浓烈的杀气。
云卓在他身旁卓然而立:一群人中,只有他们通晓武艺,自然是打前锋的唯一人选。
在他们身后的是三十几个壮士,他们是负责划桨的,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但一对膀子鼓胀鼓胀的,个个都是肌肉男,技术没有,但力量却是不弱。他们的兵器各异,有的拿刀子,有的拿匕首,更多都是船桨,将滑水的桨面折了,就是一根趁手的木棍。
至于其他的人杜荷做了合理的安排,他知害怕这东西会传染的,只要有一个逃兵的出现,就会很快的衍生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成百上千了。所以胆小的都让他赶进了船舱,负责烧水,烧油,胆大的留在了甲板上帮忙。
他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让他们拿刀与悍匪搏斗,还不如叫他们拿刀抹脖子更加的痛快。但正所谓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只要能够用的好,跛子瘸子都能够发挥奇效。
拼杀他们不成,但倒水泼油,却不是个费力活。
哪怕一个人武功再高,面对雨点一样温度高达两三百摄氏度的滚油,也承受不住。
不过就算他努力聚集起了所有的战力,也不过区区三十几人而已。然对方仅仅只是甲板上围绕的人都不下六七十了,在兵力上他们占据着绝对的劣势,在战力上也好不到哪里。
除了他与云卓,其他人都是够呛!
看着对方出乎意料的人数,杜荷神情也是万分凝重,不怕他们人多,只怕他们一拥而上,自己无法分神他顾,以致酿成可怕的悲剧。
“只能智取,不可力敌!”杜荷心思微动,低声道:“云兄,你先候着,我找武姑娘帮一个忙!”
他匆匆走入船舱,云卓一听他是去找武媚娘的,想跟去不是,不跟也不是,急的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武媚娘与徐慧二女躲在了船舱首层的甲板上偷偷的眺望,俏脸绷紧,紧张极了。
身后的脚步声突的响起,吓得她们两人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激灵。
回望是杜荷,两人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松了口气,见他贸然到来,眼中相继露出责怪之意:她们站得高,看得远,已经瞧见了对方那胜于自己数倍的阵容,紧张的大气也不敢出一个。这脚步声骤然响起,自然将她们吓得不轻。
杜荷笑道:“不用紧张,你们放心!我杜翔绝不会让你们受到任何伤害的!”
武媚娘对他是百分百的信任,当即甜甜的一笑,紧张的感觉通通都不见了。
徐慧也不知为何,听的杜荷这安慰的话,内心深处一片安详,点头笑道:“那一切就有劳杜公子了!”
杜荷冲她一笑,露出了一个阳光般的笑容。
徐慧心头莫名一跳,有些紧张的别过头去。
武媚娘见他们眉来眼去,心底酸酸的。
“武姑娘,此来我有一事相求,希望你能帮我一个小忙!”杜荷没有在意那么多,转向了武媚娘。
武媚娘暗自欣喜,心道:“杜大哥找我,却不找徐慧,岂不是表示我比她有能耐嘛?”
如此想着,她忙答应了下来。
杜荷将自己的办法告诉了她。
武媚娘听了脸上闪着佩服的光芒,也一口答应下来。
杜荷返回甲板。
云卓忍不住问他找武媚娘什么事,杜荷眯眼一笑,等会你便知道了。
便在这时,倭寇的船舰已经逼近,见对方如此势大,甲板上的一些人都有些动摇了,一股敌人势大,不可能胜利的念头在心底闪现,心底有了怯意,手脚僵硬,微微抖动,有些不听使唤了。
杜荷是位将军,一个合格的将军需要了解敌人的同时,更需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军队的士气。在军心动摇的那一刻,他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不疾不徐的微微一笑,道:“还记得海上的二三十具尸体吗?他们全部被杀了,很显然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穷凶极恶的歹徒,畜生。今日我们的命运不是踩着他们的尸体喝着胜利酒,就是与那漂浮在海上的尸体一样,任由鱼鲨餐食。你们能想象那一幕吗?我相信到时候,整条船,除了那些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