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番话说得不少人纷纷低头,也有些人高声赞叹。徐慧也不觉露出深思的表情。杜荷在一旁听的心中却充满了怪异感,想不到在千里之外的这里,一群人会因为自己整蛊出来了一些高科技而争论不休。
最上方的武媚娘这时却涨红了脸,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上智下愚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但她岂能容忍顾之明将自己的心上人说成贩夫走卒?当即道:“你算什么,说这种藐视圣人的混账话!,伏曦造琴瑟,芒作纲,芒氏作罗,女娲作笙簧,奇技yin巧,若为无用,则伏曦、女娲、黄帝、舜、禹等古之圣人,为何皆有志于此?此非奇技yin巧,乃是圣人之事,今者以为此等事不过小人之学,君子鄙之,正是今之不如古。古之君子,于经典之外,骑射博物、天文算术之学,无所不通,何以是贩夫走卒之道?在你的眼中莫不是连伏曦、女娲、黄帝、舜、禹等先贤圣人都是贩夫走卒?”
武媚娘这一番话,端是厉害,字字犀利,只差没有指着顾之明的鼻子痛骂了。
顾之明气得脸色阵青阵白,无言以对。
杜荷见武媚娘为自己说话,也没有无动于衷开口道:“一口一个圣人之言,圣人言‘民无高低贵贱,皆有所用。’无论是高官权贵还是贩夫走卒都有所长。若没有贩夫走卒,我问一下各位,你们从何处买生活用品?江南不生产铁,难道要让工匠造一把锄头跑到北方去卖铁嘛?江南不盛产牲口,若无贩夫走卒,百姓从哪里购买牛羊,没有牛羊又哪里能够耕种田地,没有田地,你们又吃什么?还有奇技yin巧,世间有哪件事情离得开奇技yin巧。你们身上穿得衣服是奇技yin巧,你们用的纸是奇技yin巧,你们用得笔墨也是奇技yin巧,说的倒是好听‘奇技yin巧,误人之道’,既然是误人之道,那你们为什么要厚着脸皮在用,为什么不烧掉你们所有的书本,脱下你们所有的衣服。既然是奇技yin巧,那就有没有人强迫你们用,更没有人求着你们用。这种做法说句难听点的就是挂着贞节牌坊的*子。”
虽然杜荷已经融入了大唐,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唐子民,但一些粗口却怎么也改不了,尤其是跟人讲道理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损对方两句。
船舱上众才子哗然,古人最重视礼貌,类似杜荷这种公然开骂的行径并不多见,但他们却隐隐约约觉得,杜荷口头虽粗,话里却有些清晰的道理。
顾之明更是又气又怒,手指着杜荷道:“你,你怎么骂人?”
杜荷撇嘴道:“我怎么骂人了,我说的是事实。明明离不开书本、衣服,但却虚伪的一口一个说这些东西是奇技yin巧,这跟*子高挂贞节牌坊表示自己贞洁有什么区别。你有本事就给我拔了这身衣服,从今以后不再用奇技yin巧造出来的东西,我就服你!”
他见顾之明脸上时红时白,心中不由大是畅快,自得一笑:“我是个粗人心直口快,有得罪的地方还请误怪!”
其他人也知杜荷所说不错,但一时却难以接受杜荷这种态度,当下也是个个说不出话来。
武媚娘却是一脸欣喜的瞄着杜荷,这恋爱中的女孩子就是盲目的,虽然杜荷说的不雅,但在她听来却是字字珠玑,相当的了得。
徐慧也让杜荷说通,神色不再迷茫,见气氛有些尴尬笑道:“杜公子严重了,本来就是随便说说,相信没有人会在意的。既然大家都到齐了,我看这诗会就正式开始了吧!”
第三十三章一鸣惊人
第三十三章一鸣惊人
徐慧转移话题的用意很是明显,甲板上的情况因为顾之明的自取其辱变得极为尴尬,此话一出口,显然是不愿场面继续尴尬下去。
云卓也是笑道:“杜将军远在长安,他的干略如何与我们诗会全无关系,何必为他的事情分神!你们看……”他手指天边晚霞道:“好美的晚霞,若再为杜将军的事情伤神,我们恐怕要错过此次机会了。”
一干人都知道杜荷与武媚娘是正确的,但顾之明毕竟是江南顾家之后,而且是他们诗社中的一员,也不好站在杜荷与武媚娘这一边,纷纷叉开话题。
“既然如此,我这里就先开个头吧!”顾之明因杜荷、武媚娘之故,大失颜面,急于找回面子,云卓这话音一落,他立刻抢先想要拿个头筹。
在这当头也无人跟他抢,皆任他而为。
顾之明牛气哄哄的,甩开了折扇,来回渡步,走了两圈扇子一收,笑道:“有了!”说着就将自己作的一首五言念了出来。
初唐时期正是一个融合个古今学说,海纳百川的时代,文风十分兴盛,这里没有特别的规定,更不是要求一定要作诗,骈文、汉赋、诗、词等都可以。
顾之明心胸狭隘,但为了追求徐慧这第一才女,也这在作诗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一首五言诗也作得像模像样。
顾之明开了一个交好的头,一时间也勾起了大家的兴致,纷纷一展所长,毕竟是唐朝以诗为主,大多人都应情应景的做出各类不同的古诗来,各有长短,但真正值得流传的名言名句,却是不多。
就连武媚娘也忍不住都作了一首抒情小赋,云卓紧随其后念出了一首骈四俪六的美文。
武媚娘的小赋清丽自然,感情激切,将黄昏代入个人情感,让人感慨伤神。
云卓却有文采,骈文是盛行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取代汉赋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就是专以达意明快为主,不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散文。
云卓这一首美文,将黄昏的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一下子就力压群雄。
杜荷也有些意外的看了云卓两眼,想不到这家伙的文学修养还真不赖。
其他人也是连连赞叹。
徐慧眼中也露出一丝异彩,赞道:“云公子这篇骈文果真优美,小妹这里有诗一首,还望公子指点!”说着她也吟诵了一首应景之作。
她的文学功底本在云卓之上,但此次云卓发挥超常,两人竟意外的占成平手,不相上下。
云卓的骈文辞藻优美,而徐慧的诗句一首故事也别具一格。
甲板上的人除了杜荷外一一献丑。
这时一个青年走出来道:“先前见杜兄言辞犀利,心知杜兄是个文武全才,不如也加入我等,让我们见识一下?”
杜荷连忙推迟,道:“在下肚中文墨实在有限得很,还是不要献丑了!”
武媚娘一听不由露出失望的表情。
不过旁边的徐慧却没有这样放过他,女人的直觉向来很准,她无心让杜荷出丑,总觉得从杜荷辩驳顾之明的话中,觉得他有些私藏,并非是那种无头无脑的莽夫。
其他人却记得在诗会开始之前,徐慧、武媚娘给他敬的三杯酒,个个都是好整以瑕的看着杜荷,似乎等着他出丑。
云卓更是如此,这本来就是他的计划之一,只有让武媚娘见识到他们之间的差距,才能彻底的绑住那颗挑动的心。
顾之明见杜荷如此推托,心中大喜,忍不住讥讽道:“吟诗并不困难,只需应情应景即可?杜兄不会连怎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了吧?还是压根就没有学过作诗,又或者因为习武,字也不认识几个?”
在古代不识字的人数不胜数,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但在他们这群人中,若是连字也不识,却足以受到鄙视了。
杜荷在云卓的介绍下,心知这鹿鸣诗社的成员大多都是江南的世家子弟,混入其中是针对各大家族展开调查的第一步。本就像借助这个机会让众人信服,如今见顾之明如此挑衅,更是笑了笑上前道:“既然如此,那杜某就献丑了!”
他接下了道,正欲开口,却见晚霞已经消散,天边挂着一轮小巧的明月,怔了怔,微微一笑道:“看来这晚霞注定是与我无缘了,我就以这初月作诗一首吧!”
想了想,想起李白的《初月》正好符合目前情景,念道:“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再一次的寂静!
杜荷环目四顾,不由得苦笑,这诗仙的诗还真不是盖得,即便不怎么出名,也足以技压群雄!武媚娘是一脸迷醉,徐慧也是凤目闪光,顾之明则是一脸的不敢相信,眼中满是嫉恨的光芒,至于云卓的态度就颇耐人寻味了,似乎有一点欣赏又有一些警惕。
其他人也想不到杜荷在作诗上有如此水准,也无言以对。
过了好一会,徐慧这才深深的望了杜荷一眼,有些失落道:”想不到杜公子对诗词专精于此,还说什么不通文墨,倒是我等有些怡笑大方了。”她被尊为江南第一才女,平时也常常自得,但今日却连招两次打击。
让杜荷打击了也便是了,毕竟杜荷成名已久,如今杜翔这位武者所做的诗句都在她之上,这就让她有些受到刺激了,心道:“这天下之大,果然人才无数,实在不能就此骄傲,满足啊!”
杜荷谦虚笑道:“在下恩师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奇人,在平时教导我练武的同时,也不松懈我的文化素养,所以学过一阵。”
“……”
众人相视无语。
在场的人那一个不是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的,对于文学这方面的研究少说也有十年的苦功!
可杜荷这学过一阵,却能比得上他们十多年的用功,这差距海了去了。
徐慧美目毫不掩饰的露出对杜荷的欣赏。
武媚娘的眼神更是有些痴迷。
第三十四章恶意刁难
第三十四章恶意刁难
云卓做梦也想不到杜荷文学功底如此之高,为了此次诗会,为了让武媚娘另眼相看,他可谓下足了功夫。他是浙江人自幼在海边长大,对于海上黄昏的大致景象,见过不下千八百次。天是一样的天,海是一样的海,若不是产生异变,这黄昏的景色不会有很大变化的。
所以即便是正午时分,黄昏没有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却已经有了一些景象,将他脑中的景色写了一篇骈文,然后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修改润色,同时还特地请来自己的好友,表明自己意图博佳人一笑的心思,帮他修饰,花费了一个下午,终于做成了一篇集大家之长的骈文出来。
骈文最重视词句之精美,朗朗上口,论意境比不上诗词,但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华美写实,是用来形容景色是最好的一种文体。
这里也可以看出即便是在选文上云卓也下了一番功夫。
这集合几大才子所长的骈文,用词优美,也如他们预料一般,一下子就压下了所有人的诗句。
云卓当时特地留意了武媚娘的神色,见佳人略感意外,心中也是窃喜:总算让武媚娘刮目相看了,接下来只要杜荷出丑,万事可定。
可是一切的算计都因杜荷的诗而宣告无效,一首《初月》意境深远,不说能够流传千古,但技压群雄却毋庸置疑。
云卓再次注意到武媚娘的神色,武媚娘在杜荷作出《初月》以后,那望向杜荷的表情已大不一样了:那双动人的眼眸透露着奇异的光彩,诱人的嘴唇似笑非笑,脸色红润,又喜又羞,眼神不住的停留在杜荷的身上。
云卓在遇到武媚娘以前是一个花丛老手,对于女性的心思,有着一定的了解,心知所有女子对于第一个亲密接触的异性都会有着异样的好感,所以当初他才有意将武媚娘打下长江,为了救武媚娘得到她的感激之余,更是为了通过肢体的接触进一步的拉近两人的关系。
只是一切都便宜了杜荷,杜荷不但在救援的时候抱了武媚娘,还甚至亲了她的嘴,夺了她的初吻。
云卓心知虽然杜荷与武媚娘只是初见,但两人有过这层关系,一但这感情发展起来,将会如洪水猛兽,一发不可收拾。为了防止此事发生,所以才特地针对杜荷,可是任凭他如何费尽心思,到头来还是功亏一篑,非但没有取得效果,反而因杜荷的表现让武媚娘对他好感大生,眼神中已隐隐有着爱慕。一想到如此结果,云卓就觉得不是滋味,心底烦躁,心道:“不行,媚娘是我的,谁也别想将她抢走,谁也不成。”
拳头握紧,牙关紧咬,瞄了杜荷一眼,见他神色自若,心底暗思:这应景作诗,再是困难不过,即便文采再高,没有灵感,也做不出只言片语。这七步成诗,除了曹植,这个六百年来又有几人?他能够打赢魏象,足见武艺不俗。魏象是成名三十年的猛将,若非拥有一定的实力,又如何能否够从容的克敌制胜。这武学一途,天赋重要,但苦练更是重要,这杜翔有如此实力,没有十数年的苦练,显是不成。这既要苦练武艺,又要习文作诗,他不过二十五六,如何能在文武双方都有如此建树?
难道他真是传说中的奇才不成?
心念于此,云卓心中起了疑惑,若真是文武全才,以他这番能耐,为何我从未听过,一点名气都没有?
是自己孤陋寡闻,还是一直才能未显,直到今日才凭借一曲《初月》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等等,不对!
云卓想到了什么,神色巨动,暗自道:“杜翔吟诵的是《初月》不是黄昏,表面上是表示黄昏已落,应景改题,难道这其中有些猫腻?”他回想杜荷作诗的神态举止,想越是起疑,因为顾之明的无理取闹,他们的诗会延迟了片刻,并未在最佳时候举行。期间遇上优美的佳作,还会品头论足一番,是以拖延了些许时间。杜荷最后一个吟诵,是以轮到他的时候已是明月当空。杜荷应景而做《初月》,本不至于令人怀疑,可他们各自思索的时候,黄昏尤在,杜荷难道能掐会算,早已料到挨着自个时,以是明月当空,所以不做黄昏,先一步苦思《初月》?
如此不符合情理,但若不事先苦思《初月》,为何不依大众作一首黄昏的诗来?
种种问题在云卓脑中闪过,脑中再度浮现杜荷《初月》信手而来的情形,蓦然心生一念:“这杜翔会不会假借他人之作,来个鱼目混珠?他才能有限,做不出黄昏的诗句,为了不丢颜面,所以盗用了他人的《初月》,故意误导我们才说了那一番话来?”
此念头产生,再也消磨不掉了。云卓记起杜荷跟他说过,自己不会作诗,不懂得作诗,现在又怎么可能做出如此诗来,定是这样没错!
他阴阴一笑,眼中露着一丝阴冷,好一个道貌岸然的人物,不当众揭穿这家伙的“恶行”,如何能让武媚娘看清楚这个卑劣小人,又如何能够让她回心转意?他神色莫测,心底盘算已然是有了定计,脸上做出一片叹服道:“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日杜兄一步未迈,却已随性作出如此佳句,恐怕即便是那曹子建再世也远远不及,实在令人感慨叹服!”他明里赞叹,暗地里却是在提醒众人,如今初月刚升,杜荷随手就改变了诗句题材,有十足的盗取之嫌,更是以曹植为由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在唐以前,诗词并不盛行,汉赋、骈文占据主流,所以李白、杜甫、孟浩然这些诗人未出现之前,诗词成就最高的人正是汉末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这父子三人以惊采绝艳开创了建安风骨,而汉末三曹中又以曹植最为出众,七步成诗更是耳熟能详。
故而在李白、杜甫这两位诗仙、诗圣之前,曹植是公认的第一人,将名不经传的杜荷与曹植相提并论,作何用心,一目了然。
一时之间,焦点重新凝聚在杜荷的身上。
PS:今天实在有事,抽不开身来写。所以今晚通宵,补上!
第三十五章滚滚长江东逝水
第三十五章滚滚长江东逝水
云卓的怀疑是有依据的,作诗可以说是一种很高深的学问,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根本别谈,没戏,即便有文学功底,若没有灵感也是白搭。
当初曹植能够七步成诗,想必是因为受到同胞兄长的迫害,深受感触,才有这番佳话!否则七步就作一首诗,神仙也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