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思邈愕然道:“驸马什么时候来的……”他还未说完,注意到杜荷身旁的皇甫皓华,见他受了伤,神色大动,不理会杜荷忙将皇甫皓华扶在位子上坐下,给他检查伤口。
杜荷心知在孙思邈眼中,天大地大,病人最大,也不以为意,由他医治。
孙思邈点头道:“包扎的倒是精巧,只是药没有用到位。三天可以康复的伤,以这用量至少要七天才能完全恢复!”
杜荷无语,想不到想着古代还有这种不良大夫,为了多赚一些,有意减少用量。
“我这里有全新的伤药,只要抹上他,保管一天半就能康复!”孙思邈担心药效相冲,叫来药童端盆清水,重新给皇甫皓华洗了伤口,从药箱里拿出了一个小蓝瓶子,给他附上了一种灰色的药粉。
“这……”杜荷看直了眼睛,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药粉还真神奇,因为重新清洗伤口皇甫皓华那已经止住血的伤口,再度溢出了鲜血,可那粉末一抹,血立刻不流了,连纱布也不需要包。
孙思邈微微一笑:“驸马应该知道和面粉的缘由吧?粉、水一搅拌就成了面团。我这药正是在游历期间,看农家和面团时得到的启发。这治疗外伤,首要条件是止血,血止住了生命就会无碍。但没有任何生肌散能够在瞬间让伤口结痂,反而会因为血留得过快而洗掉药粉,大大影响药性。于是,我一直在找如何能够快速止血的奇药,但一直无果。一次见农家做包子,发现米粉只要兑上水立刻凝固。就想这血与水一样,面粉能够遇水凝固,药粉为什么不能遇血凝固?于是,研究出这全新的止血药。它的药性只比一帮伤药好上一些,但真正高明的还是它在遇到血之后可以凝固成膏状堵住伤口,更有效的防止血的流失。”
杜荷为之咂舌,心中一动,问道:“药粉形成膏状确实可以堵住伤口,但那膏状的物塞着伤口,岂不是有碍伤口的愈合。”
孙思邈笑道:“驸马才思敏捷,这不学医真是亏了。这一点是以前存在的问题之一,但现在已经克服!随着药效的流失,那膏状物会不断的溶解,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不见。所以说不会影响到恢复,反而能进一步的促进生肌。”
杜荷听及缘由,大喜过望。他想到了战场,在战争中一次大战下来,伤者少说上万,医疗队根本忙活不过来。轻伤还好,重伤患者几乎等于阵亡,而且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流血过多而死。
在那个时候,若有这种能够快速止血的疗伤圣药,将是万分幸福的事情,不由惊喜道:“那可太好了,孙大夫,这药若用在战场上,可以挽救无数人的性命啊!”
他一脸欣喜,却不想孙思邈却冷冷的道:“我的药岂能用于制造杀戮的战场?想也别想!”
杜荷想不到孙思邈脸色说变就变,一时不差接受不了,呆立当场,但见孙思邈一脸的厌恶,恍然大悟。
孙思邈厌恶的不是他,而是战场。作为一个宅心仁厚,悬壶济世的大夫,他对于战争有着深深的厌恶,一听自己要将他创造出来用于救人的药,用在战场上,用于杀戮场所,就如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一下子产生了抗拒之意,想都不想,直接拒绝。
杜荷沉默片刻,问道:“孙大夫,不知你今年贵庚?”
孙思邈依旧有些恼怒,但还是答道:“五十有七!”
杜荷心算了一下孙思邈出生的年份,道:“五十七岁,也就是说大夫出生时,朝大隋刚刚建立不久,那一年隋朝建立,不久后一统南北,统一天下,然后迎来了开皇盛世。如此说来,孙大夫亲眼目睹了整个隋朝的兴衰?”
孙思邈不明所以,点了点头。
杜荷沉重道:“我记得在大业二年,隋朝的人口将近九百万户,而在天下一统,贞观初年却户不及三百万,之间损耗六百万户,死了数千万人,对于这恐怖的数字,孙大夫不知有何感想?”
PS:呃……刚刚一个高潮结束,状态有些不佳!还有两更,二代知道的……
字母兄给二代贡献了一个VIP群,vip会员的加一下,大伙儿聊天,有意见建议的单面说!'奇·书·网',为了便于管理入群的兄弟姐妹们需要截图认证!
第三章葡萄美酒夜光杯
第三章葡萄美酒夜光杯
孙思邈眼睛透露着悲痛的情绪:他出生于贫寒,早年在太白山求医,艺成之后,下山正逢杨广暴*,家乡的狂犬病大流行;当时他学医不精,亲手医死了许多病人。痛定思痛之下,再度前往终南山学医。
在终南山,孙思邈拜得明师,终于习得了一身的医术,再次下山时是大业八年二月,正巧遇上杨广征伐高丽,他因通晓医术被抓着当随军大夫。那一战杨广一口气聚集了四方军一百一十三万三千人,分左右十二军,由宇文述等率领,攻打高句丽。
这一战打得丢脸之极,高句丽不过弹丸之地,因水土不服打不下来也就罢了,还来了一个惨败。来护儿率江淮水师,受到高句丽伏兵突袭,败退。陆路方面,三十万隋军渡鸭绿水,高句丽兵佯败退,大军追至平壤城下,被围击。隋军大溃,仅二千七百人退还辽东。
而孙思邈就是这二千七百人其中的一个,三十万大军全军溃败,那尸横遍野的景象他做梦都忘不了,也是从那时起,他彻底的厌恶上了战争,遇到战争就避而远之,与战争相关的事情一概不去过问。
所以一听杜荷意图将他精心研制出来的创伤药用于军事,脸色立刻就放了下来,见杜荷问题问的古怪,心中不解,但他为人实在,也不求什么,有一说一,直言不讳道:“就是战争,只有战争才能带来如此大的危害!”
话从他牙缝中爆出来,显现出他对战争的切齿痛恨。
一时之间,杜荷也体会到了孙思邈的心情,回想一下,历史上的那些记载就令人心悸。他不知道为什么后世中许多人都在给杨广正名,但在杜荷的眼中他就是一个暴君。
秦始皇确实是暴,但他能够让绝大部分百姓填饱肚子,能够扫平乱世,还天下一个安定的环境。可杨广呢?得到是父辈留下的盛世,一个拥有四千六百万人口的鼎盛大国,不过十数年,人口仅剩下三分之一。李渊时期,武德年间,大唐人口仅有一千五百万。草草计算,因为杨广造成的隋末动乱,致使中国在十余年中死了三千多万人,这是何等可怕的数字。如将这一具具尸体堆积起来,黄河长江都能够截断。
在经历过如此乱世,孙思邈厌战的心情完全是能够理解的。
“不错!就是战场,因为杨广的暴*,引发的战争!若没有这场战争,我华夏绝对不会受如此模样!”杜荷头上青筋突暴,一样咬牙切齿道:“我也讨厌战争,但是战争不是讨厌就可以避免的!孙大夫,你也应该知道历史,从上古时期,轩辕蚩尤争夺天下到至今,战争什么时候离我们而去过?我们若不握着兵器,就要受到挨打。是反抗,还是任意的让异族屠刀加身?”
孙思邈默然不语。
杜荷继续道:“孙大夫,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当今的大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孙思邈还未开口,杜荷就以自问自答:“斗米四五钱,马牛被野,民物蕃息,吏治清明,民生富裕,这点不假吧!”
孙思邈“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那我再问,现在的太平盛世是怎么来了?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是打出来的,是当今的陛下,是李孝恭将军,是上万大唐将士用命,用鲜血换来的。他们是创造和平的英雄,面对这些英雄,难道孙大夫不应该为他们贡献一点力量?我大唐最近确实连年发动战争,但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保一方平安,为了仰止异族的坐大,保护我华夏的根?”
“五胡乱华,前车之鉴。异族人都是豺狼,一但壮大,必将南下,千年来可有变过?自古以来,北患又何时少过?但如今为什么我大唐没有北患,也是因为战争,是因为我大唐的李靖将军一举捣破了突厥人的老巢,这才保护我北方的安定,让我大唐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孙大夫,有一句话不知你可曾听过?上古弧矢之利,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
这是魏武帝曹操在《孙子略解》上的话,只是让杜荷缩减了。
“干戚”就是武器,就是兵。说的就是在黑暗的乱世,百姓痛苦不堪。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用武力恢复秩序,就是要“用干戚济世”!并且表明若只求军事力量的强大,而不巩固发展,国家必不长久,同样的道理,只求文治,而不求发展军事实力,国家也不长久。以文治国,以武保国,双管齐下才是长久之道。
杜荷慎重的对着孙思邈拜了下去,诚恳道:“孙大夫,杜荷希望你能为一个个为大唐奋斗,为太平天下而战的将士的安危着想,以这种疗伤圣药挽救他们的性命吧!您医者之心,治病救人,行善天下,为何不愿救这些国之英雄?”
孙思邈听到杜荷这一番话,心中有如一声声黄钟之声震耳:这些话,这一句句的金玉良言又与自己老师,在自己出师时说的,何其相仿。记得那时老师言道‘医术有成,遂救人而无善恶,可救一善人等于活无数人等,而救一恶人等于害无数人等。不可不察,慎之!慎之!’师傅之言,尤在耳畔,今日自己却不愿意救那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是何道理?
当即又惭又愧,忙扶起杜荷道:“驸马今日一席话让老夫醍醐灌顶,如拨云见日。这千错万错是我的错,是我当年受杨广影响过大,没有分清时势,以致说出没心没肺之语。唉,若不是大唐将士的拼杀,又哪有今日的太平盛世?所以……我决定了,将我研究的一些医治常见病的常见良药一并献出来,献给大唐,以作备用。”他说做就做,当真从背篓里拿出了一叠药方道:“这些都是最平常的特效药,行军途中,一定用得上的。”
“太好了!”杜荷大喜过望,伸手接过,一张张的翻阅了起来,每一张开头都写有治疗什么病的如:风寒、中暑、水土不服等等,至于内容,他只认得字,写的这个三钱,那个四两却如眼睛一蒙,什么都看不懂。不过孙思邈号称“药王”,他发明的药,又会差到哪里?
这些都是最常见的病症,也就是因为常见,所以极易复发,他们行军在外,将士若得病,十之八九都是这类常见病。有了孙思邈的药,可比避免许许多多的疑难问题。
杜荷又度问起了气疾的研究情况。
孙思邈一听这个脸上堆笑道:“根据驸马提供的药,我以渐渐掌握药效相容的诀窍,再过几日全新的即将出炉,到底能不能根治,我不敢保证,但一定会有奇效,可以进一步的压制皇后娘娘与长乐公主的病情。”
翌日,杜荷将孙思邈的药方献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不懂医理,看不懂药方是好是坏,但听是神医孙思邈的杰作,立刻就请来了御医,让他们来看个究竟。
三位老御医都是识货之人,看了药方,一脸的激动,几欲流泪,太医令道:“回陛下,此药方配置绝妙,将药性完全发挥,材料随处可见,可以广泛生产。我们可以以丹炉将药汤练成丹药,可随身携带,方便之极。有了这些丹药,我大唐兵卒行军在外,将不惧任何的因酷热严寒而产生的风寒、中暑。陛下,此药方价值千金啊!”
李世民也是哈哈一笑:“既然如此贵重,这些药方就叫做千金要方吧!”
“呃……”杜荷听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尽然是如此来的。
杜荷来本打算告退,李世民却留住了他,“贤婿莫急,好久没有与贤婿对饮聊天了,朕十年前酿了一些葡萄酒,你来尝尝滋味。”
杜荷心知李世民有事与他商议,也未拒绝。
两人前往内宫膳堂,李世民让人从酒窖搬出了自己十年前亲手酿制的葡萄酒,然后屏退了所有的人,宝贝似得打开了封泥,亲自给杜荷满上了一杯,笑道:“尝尝味道!”
杜荷看着碗中的酒,突然想起了一句古诗,一口饮尽,道:“好酒,酸、甜、苦、咸,四味俱全啊!”
李世民笑道:“饮这葡萄酒犹如品味丰富多彩的人生,什么滋味都有,所以是朕的最爱。”
杜荷却道:“酒是好酒,但却没有用到合适的饮具!岳父大人可知,这和葡萄酒需要配以夜光杯,唯有如此,方才能够喝出个中滋味。”
李世民不信,让人送来了夜光杯,将酒倒在夜光杯中,见杯中那殷红的液体在酒杯的映照下竟与鲜血一般无异,不由得怔了怔。
杜荷哈哈一笑,高吟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世民动容高叫:“好,好一个‘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配上了夜光杯饮酒有如饮血,加上这激昂的诗句,更是让人热血沸腾啊!贤婿文采,可谓冠绝古今,让人震撼!贤婿……”他突的正容道:“朕这里有个关系我大唐江山的任务,你可敢接下?”
PS:从8点开始写,3000字写了5个半小时,我哭。
欠一章吧,今天一天,状态很是欠佳,好好睡一觉,争取明天恢复状态。
第四章江南消息
第四章江南消息
就知道李世民这次请自己喝酒别有用心,但事情如此严重却始料未及,杜荷略微一怔,心中也跟明镜似得,以知李世民接下来要说的话了。十有八九为的是李建成余孽一事。
当年他一举捣毁李建成余孽在京城的老巢,毁了他们在长安的根基,事后却得知幕后关键人物侥幸的逃过了一劫,此后一直没有了音讯。根据杜荷的揣测那伙人的巢穴安置在南方,只是没有确切的证据。
此事后来不了了之,杜荷一直奇怪李世民为什么一直没有行动,如今听他话一出口,立刻意识到李世民准备向那李建成余孽动手了。也只有此事,才能关系大唐安危,但当即也道:“义不容辞!”
果然,李世民随后就问起了李建成的余孽,“贤婿可还记得当初你对息王余党的猜测?”
杜荷见他旧事重提,点头道:“记得,是小婿根据八蚕丝做的衣料而胡乱说的一些感想……”看着他一脸的赞赏,疑问道:“难道我猜中了?”
李世民道:“不错,南方确实不平静。由你擒来的那些人有骨气的绝食死了,没有骨气的受不了你给的那种精神审问法,交代了一切。只可惜,都是一些小喽喽,知道的事情不多。但从有限的消息分析,所有证据都直指南方。为此朕还特地派了国洪前往南方做了一趟暗访。发现南方就如你说的一样,那里远离长安,远离大唐的中心,受到的约束不大,朕也也不太注意那死角,目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那些余孽的巢穴,很可能就在江南。朕需要一个人南下江南,将那些跳梁小丑的巢穴一举摧毁。”说道最后,李世民眼中透露着森然的杀机,随即又是一笑:“毫无疑问,贤婿才智过人,智勇兼备,是最合适的人选!”
杜荷早已料到此事李世民不想让过多的人知道,不会改派他人,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再过十天就是他迎娶李雪雁过门的日子,当初征伐高昌已经将婚事拖了近年时间。如今却又要南下,不知道时间会不会重合。于是问道:“这南下不是问题,只是何时动身?再过十天就是小婿娶雪雁的日子了,总不能让小婿在近期动身吧!”
李世民哈哈笑道:“这点贤婿大可放心,此事不急!南方的问题虽是朕背后的芒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但也知他们潜伏了十数年,想要将他们连根拔起,并不容易。更何况前一次的霹雳行动,一举捣毁了他们在长安的据点,必然让那些跳梁小丑胆寒心惊,不敢蹦跶。也不急于一时,只是事先通知你,让你有所准备。这样吧……婚假一月,你与雪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