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氏问道:“那隔壁李家的长子呢。家世差了一些,但文采了得啊?”
“嘿,还文采呢,那字写的跟狗爬一样。”武媚娘还是一脸的不中意。
杨氏得意的一笑:“王家的公子师从大书法家虞世南,总算写的一手好字了把!”
“不行,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公子,那风吹就倒的身形。真动起手来,我看他连我都打不过。我未来的夫婿不求功夫第一,至少要有保护我的本事!”武媚娘照样一口否决。
杨氏苦着脸:“这赵家的二公子,总该行了吧?他家事不错,据说还在军中当了一个叫什么校尉的官……”
“我的天耶!”武媚娘重重的一拍脑门,无奈道:“娘,你也不看他那副模样,狗熊似得。嫁给他,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呸呸呸,童言无忌,随风吹去!”老人家最忌讳这个,瞪了武媚娘一眼,然后才大感头痛:“这个不行,那个不要,媚娘,你说说……究竟你心中的如意郎君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
“他呀……”武媚娘妩媚的甜甜一笑:“不需要长的多好看,但至少要入我的眼;文采不需要很高,但至少要让我佩服;武功也不需要很好,但必须要有能力保护我。即能上战场建功立业,也能写的一手好字,作得好诗。在我生气的时候最好还能作写让人感动的诗来哄我开心。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最重要的还是我喜欢!”
杨氏听的是目瞪口呆。咋舌道:“这要求不要太高哦,世上有这样的人吗?”
武媚娘道:“这娘就不用管了,女儿的终生大事,女儿自己做主,就不需要娘来操心。”
“这是什么话?”杨氏一脸的不满:“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父以故,你的终生大事,自然是为娘说的算!”
“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才不依,才不管呢!我最讨厌这种轻视我们女人的做法,我就要依照我自己的想法行事,礼法越不许,我就越要。”她的话有些叛经离道,但却充满了对于世俗礼法的挑衅。
杨氏也知武媚娘向来有主见,见劝她不动,也不知如何开口。
武媚娘上前拉着她的手臂,道:“娘,别的女儿可以依你,但这女儿的终身大事却一定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上。”
这时,下人来报,卖面饼的小王求见。
武媚娘眼睛一亮。忙让人请他进来。
小王走进了大堂,见武媚娘那天仙般的姿容,底下了头,不敢再看,只是道:“二姑娘,已经有一个你说的人,飞马从我摊位前经过了!”
武媚娘应了一声,让同来的掌柜待小王去领钱了,并且吩咐再遇到类似的人物,继续汇报。
杨氏不名所以,埋怨武媚娘乱花钱。
武媚娘却甜甜的笑道:“这钱能给我带来一个人的消息。花的值得!”说着,让人去皇宫门口候着,打听宫里流传出的消息。
******************
长安皇宫,太极殿。
李世民在朝堂上与满朝文武商议国家大事,春耕即将来临。这两年唐朝两次大规模用兵,对于粮草消耗极大。这春耕是否顺利,直接意味着来年是否有个好的收成。他对此格外重视,再三叮嘱司农卿,要抓紧生计,积极开扩田地,并且给出了许多的优惠,鼓励百姓生产。
诸多良臣也提出了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李世民觉得合理,一一照办,即便存有异议,也没有凭借主观判断,而是提出来与大臣商议,集合众人之智来解决问题。
整个朝堂呈现一片祥和之气。
在他们这群真正的干练大臣面前,几乎没有什么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所有存在的问题,都一一让他们克服。
在处理完政务后,李世民将话题转移到了军事上,询问了一切的调配情况。
“陛下,这征高昌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要严峻,粮草消耗数量更是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计!十余万大军日耗粮约五千石,一月则十五万石左右。从长安自高昌需用时四月,期间粮耗粮六十万旦左右。运粮队两万多人,一月所耗之粮三万,四月十二万。这方才抵达高昌不久,我军以耗粮草七十二万石。日后陆续运送,运粮队不断的派遣,所耗粮食更多。依照估计,若远征军半年不胜,我大唐将元气大伤。”魏征脸色严肃的站了出来,一串串巨大的数字从他口中说出。
这数字之巨大,令人震撼,满朝一片嗡嗡之声。
李世民也渐渐露出了惊愕的神色。
魏征此刻提出这个问题,也并非是打算追究谁的过错。而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初唐最大的弊端就是人口少,经济农业上不来。
这是限制大唐发展的最大问题。
便在这时,殿外传来了前线战报送达的消息!
李世民动容的长立而起,急切道:“快快将战报给朕送上来!”
内侍总管将战报,拿在手中,李世民让他当众念出声来。
内侍总管轻轻展开信纸,朗声读道:“二月十日,先锋将忠武将军杜荷领兵七千抵达赤亭谷,西突厥七万大军,闻讯来击……”一言未毕,战报已被旁边一人劈面夺去。
李世民嫌弃他读的太慢,先一步将战报抢了过来,拿在手中细看:“杜荷退至黑绀岭抵御,西突厥驻扎险地赤亭谷,意图抵挡本部大军。三日后,杜荷驱马冲阵,以五人伤亡,歼敌七万,高昌丧胆,麴文泰吓死。杜荷诱之以利,高昌举国归降。西突厥咥利失受我大唐和兵威,往西逃窜。阿史那步真与同一日献可汗浮图城来降!”
李世民彻底的让这一份战报给震住了。
第三十六章宝贝女婿
第三十六章宝贝女婿
李世民似乎难以相信这战报的内容。反复看了好几遍,表情一片严肃。
这一下可将大殿下的大臣给急坏了,这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战役。大唐如今扬威天下,最关键的在于不败。自从李世民继位以后,大唐的对外战绩保持全胜,而且啃得都是难啃的骨头。
不论是东突厥,还是吐谷浑、吐蕃都是在地方上赫赫有名的家伙,而大唐收拾他们却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可谓是所向披靡。故而一个个国家都敬服大唐,畏惧大唐,面对大唐的花花世界,不敢产生半点的觊觎之心。
可大唐一但失败,那敬畏之心,忌惮之心将会减少,甚至会有大唐不过如此的念头,直接导致战事的发生。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怕,以唐朝的实力不惧怕任何敌人,只是他们不想白白的浪费财力物力,打一些没有必要的战役。就如与吐蕃的战役一般,若不是杜荷来了一个割地赔款,唐朝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何况大唐如今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中。战事一多,直接会造成经济的退步落后。合理的安排战事,稳定而持续的发展是大唐最重要的治国方针。所以大唐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想打谁就打谁。先凝聚力量,累积实力。在力量达到巅峰的时候出拳,将敌人打死,然后再凝聚力量,休整恢复,再次等到巅峰的时候出拳。
如此正是吸取了汉朝时候的教训。
汉朝是与唐朝一样强大的国家,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但就是因为连年战争,不断的出拳打击匈奴,导致了海内虚空,户口减半的局面。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唐朝的如此决策无疑是最高明的。
故而唐朝不能败,只有不败,才能够稳稳的握住发动战争的主动权,想打谁就打谁。
此刻不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焦急在心。
尤其是杜如晦,内侍总管念得话不多,但却说道最关键的时候。
他说:“二月十日,先锋将忠武将军杜荷领本部兵马抵达赤亭谷,西突厥七万大军,闻讯来击……”
这句话既没有说明事情的结果,也没有表示胜负如何。却透露了两个讯息:第一、杜荷担任了先锋大将;第二、西突厥出动了十倍以上的兵力来对付杜荷。
听到了这两个消息,杜如晦如何在坐得住,又如何冷静的下来。双拳紧握,手心里冒着冷汗,眼中即怒且忧:杜荷为先锋大将,这其中显然更侯君集的假公济私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初次被委以重任就遇上了十倍以上的敌人,这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一些。
长孙无忌且喜且忧,也看出了杜荷担任先锋大将的猫腻,想着杜荷战死就更好了,但长孙家与李唐王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不愿见大唐战败,所以心情很深矛盾。
唯一窃喜的人只有太子李承乾了,他目光短浅,对于大唐胜败却不在意,只要心腹大患杜荷战死,即便大唐败了,也无所谓。
就在满朝文武急不可耐之际,李世民终于有了反应。他皱起眉头,怔怔地想了一会儿,忽然高声念了出来:“驱马冲阵,以五人伤亡,歼敌七万……”语气充满疑问。显然对此大为置疑。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帝王,自然明白歼敌七万的困难,更何况是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之下!
他一面念着,一面在案几前找出了一块折叠在一起后如书本的羊皮。将之在案几上平平铺开,原来是一副巨大的地图,地图几乎勾出了大唐以及周边国家的所有疆域,自然也包括了高昌。
他压根不理会群臣的心思,自顾自地在地图上搜索着,随着手指在地图上一寸寸移动,找到了赤亭谷的所在地,终于发出一声欢呼,笑道:“就是这里了,好地形,果然不错!”
他昂首“哈哈”大笑了起来:“不错,很不错!”接着他自傲的望着魏征道:“魏爱卿,你太低估我大唐的实力了?何须半年,我那宝贝女婿在只用了不到十天的功夫,仅以五人的损耗,就取得了歼敌七万,平定高昌,吓退西突厥,占领可汗浮图城的战果,他打出了我大唐的雄风,何其痛快!”他喜不胜喜,欢喜之下,开口叫起杜荷“宝贝女婿”来了。
听李世民如此一说,群臣哗然,个个都露出了惊骇,不敢相信。
李世民让内侍总管将战报。念了一遍,然后道:“仅以五人的损耗,灭敌七万,这一战真是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
魏征也不禁动容道:“驸马手中的兵力最多不过六千,面对七万之众,处于极大劣势。在这援军未至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平定高昌,吓退西突厥,占领可汗浮图城,降服阿史那步真’……这一战他是怎么打的?”
李世民哈哈大笑:“孙子有云,‘出奇制胜’,想来朕这女婿自有取胜之道。十数年前,朕也不是一样以少胜多,大破窦建德于虎牢么?”
魏征点头,心底震撼,无法言语。
虎牢之战是李世民所经历的战役中,打的最经典的一战了。
昔年李世民在攻打洛阳时,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内。窦建德率兵十万来救,连续攻克管城、荥阳、阳翟等地,进到虎牢的东面。由于唐朝的大部队需要围困洛阳城,李世民腾不出手中的兵力去迎击窦建德。
他与部下商议对策,部将多主张退避。但他力排众议,决定分兵围困洛阳。占据虎牢要地,阻止窦军向西进军。
于是,在这被逼无奈之下,他亲率三千兵马抵御窦建德的十万雄师,与之一决雌雄。最终一战功成,以三千精锐力克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取得了胜利。
杜荷这一战的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当年这虎牢关的一战。
杜如晦忧心不在,捻须轻笑,一脸的自得。
长孙无忌则一脸的震撼,眼中也有着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无奈。
至于李承乾则是一脸的嫉恨!
李世民喜不胜喜,眉飞色舞的。再三拿起战报阅览,似乎这一仗是他打的一般。
“今天就到这里吧,退朝!”他挥了挥手,拿着战报,直奔立政殿而去。
这刚进入立政殿,入眼就见长乐搀扶着长孙皇后在院前的阔地上散布,晒太阳。这在杜荷出征不久,李世民就让人去驸马府请长乐来立政殿居住了,但长乐却以要代替杜荷以敬孝道为由,再三拒绝。
最后李世民火了,这嫁出去的女儿还真是泼出去的水,孝敬公公婆婆却是应该,但亲生爹娘难道就能够不孝敬了?这女婿还半子呢,这女儿就这么不顾家了?
于是,亲自杀上门去,表示朕想闺女了,你不来看朕,朕只好来看你了!
长乐也觉得不好意思,搬到了立政殿居住。
李世民遥遥叫道:“长乐,看朕给你挑了多好的一个夫君,真了不得了,连朕都大吃一惊。”
长乐巨震,抬脚就想跑上前去,但看了长孙皇后一眼,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长孙皇后会心一笑,点头道:“去吧!”
长乐脸上浮起两朵红云,这好几个月没有得到杜荷的消息,刚刚经历过新婚燕尔的她,每夜的独守空闺,少了杜荷的臂弯做枕,难以入睡。四个月来那无时无刻都无法终止的思念,终于战胜了一切,也顾不得矜持,迈步向李世民跑去。
“父皇,是不是有杜郎消息了,怎么样,究竟怎么样了?”
李世民见长乐实在心急。也不忍逗她,将杜荷取得的战果一一说明,“在侯爱卿大军还未抵达之前,你那杜郎不但歼灭了七万西突厥兵,同时还兵不血刃的降服了高昌,吓退了西突厥,连西突厥的阿史那步真也向他献上了可汗浮图城,西域的战事,他仅仅一人六千兵就完成了朕布置给十万大军的任务。不得不说,这一战打的漂亮之极,他几乎一人独揽全功,连君集这三军统帅也远远比不上他。”
长乐喜极而泣,也为自己的夫君有此成就而感到高兴。
长孙皇后听了也一个劲的夸杜荷能干,有本事,是一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人才,就如侯君集一样,同时也道:“荷儿的性格脾气要比侯君集强上不少,将来成就更要远胜与他。”
长孙皇后这随口一说,却让李世民心底徒然一惊,神色微微一变。他为杜荷的大捷吸引了心神,以致忽略了细节存在的问题。重新看起了战报,看着“先锋大将”四个字眉头微微一皱,“这究竟是君集大胆相信杜荷,还是存心要害杜荷?”他继续看了下去,对比着时间,想着侯君集的为人,脸色愈加严肃:“君集为人极好颜面,岂甘让杜荷爬在他的头上?这时间也有问题,杜荷这一个先锋将那有那么多时间来破敌、定高昌?除非双方的距离过远,侯君集来不及制止杜荷立功。可是杜荷又为什么要远远的拉开与侯君集大军的距离?”
诸多问题,渐渐在他脑中汇集,渐渐的清晰明了,答案也自己跑出来了。
他脸色严峻道:“来人,请房杜二相,至甘露殿商议政务。”
第三十七章以一当千的神秘人?
第三十七章以一当千的神秘人?
甘露殿!
李世民高坐殿前。手中翻来覆去的拿着几封战报,见房玄龄、杜如晦因召而来,将战报传给了他们。
“你们可发现这几份战报的异常?”李世民右手食指一下一下的打着案几,目光不住的在他们两人脸上移动。
房玄龄、杜如晦相继看了战报,两人互望一眼,各自不语。
“看来,你们也明白了,只是什么也没有说?”李世民面容严肃,在得长孙皇后无意一语提醒后,他立刻将侯君集传来的几分战报前前后后都看了一看,发现了一个微不足道却又别有意味的问题。侯君集的战报大多都是介绍一些行军路上的事情,对于军事部署却只字未提。对于这一点,李世民当初就觉得奇怪,但侯君集是大唐第一将,也是他最信任的将军之一。所以也没有过于在意。他相信侯君集身经百战,还不至于在这派遣先锋将这小事情上出现问题。
如今回想起来,这其中就大有问题了。
八百里的莫贺延碛被誉为死亡路,侯君集不以走过一趟的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这两员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番将为先锋,却派遣一个从未到过西域,而且年纪还不满二十岁的小将,当此严峻的任务。这其中不可能不存在问题。
这一想起侯君集利用职权之便,公报私仇,李世民心底就很不是滋味。他一直以为侯君集仅仅只是性格脾气差了一些,根本想不到他会做出这种事情。
“不知驸马与侯君集有什么矛盾,能让他如此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