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赡闪嗽罂隙喾蚝透衤撞伎嫉囊饧窗才磐踝拥幕橐觥k杼亓以诠趺媲爸挥形谴樱郧肭蟾衤撞伎妓捣酰翱丛谝帐苣训姆稚稀备谋湫囊狻!!∽詈玫膖xt下载网

腓特烈大帝(10)
由于皇室生活一切都有政治上或其他方面的目的,那些婚姻均来自安排的王子公主们,通常没有个人的心腹,为了在此种环境中生活,他们大多将彼此视为知心,互相依赖倾诉。
  然而,爱在皇室家庭中,似乎并不是必要的感情,即使在夫妻之间也是如此。虽然腓特烈对待伊丽莎白始终十分尊重,他却没有和她亲近的意思。有一次腓特烈·威廉看他对未婚妻实在太不关心,便怒气冲冲地要他立刻写信给她。腓特烈私下表示,“这岂不等于用棍子揍出我对她的爱……我有什么好写的?”他说,为了让父亲高兴,他会娶她,至于婚后如何,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意思了。后来果真如此。
  日后腓特烈曾表示已履行婚姻的义务,但他们一直未曾生下一男半女,有人说这是因为腓特烈小时候曾受伤或得过病,使他丧失生育能力,不过这些说法均未得到证实。而平常腓特烈便毫不隐瞒地表现出对伊丽莎白毫无兴趣,但似乎也没什么理由让他对她采取如此极端冷漠的态度。至于伊丽莎白,她的个性似乎极为坚强,虽然腓特烈如此待她,但她自始至终,仍一直保持极为高贵的态度,行为全无可议之处。一七三二年,当腓特烈同意和不伦瑞克…贝芬公主订婚时,父亲也终于让他重获自由,离开父亲严格控制下的库斯特林——一个他认为自己过得不如一名苦役的地方。此后他移居到附近的一个守军驻防城镇诺伊鲁平(Neuruppin),并担任一个陆军兵团的团长。虽然仍时时要受到国王的监督,但是腓特烈已经逐渐对军事产生兴趣,专注于自己的职责。此时,伊丽莎白和丈夫分住两地,她自己住在腓特烈·威廉送给他们作为结婚礼物的尚豪森()城堡。
  腓特烈夫妻这种几乎一生分离两地的命运,从一七三四年,他们才结婚不久便已注定。那一年,腓特烈率领一万名父亲的士兵出外远征,抵御沿着莱茵河(Rhine)侵扰奥地利王国的法国军队。这一趟旅途对二十二岁的腓特烈而言,是一次难得的经验,因为他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在萨伏依(S*oy)亲王,也就是名将欧根(Eugene)的领导下,打一场仗。然而,在这一点上,腓特烈倒是大失所望,因为率领法国军队的萨克斯伯爵(Maurice de Saxe),一直不让欧根的军队有机会接近菲力普斯堡(Philippsburg)协助防卫,也不让他有机会加入主要的战役。虽然这一点心愿无法达成,但腓特烈在这一次远征的旅途中,也的确有不少收获。此次远行,除了让他可以避开伊丽莎白之外,更让他有机会出远门。这是打从卡特死后就不曾有过的事了。在旅途中,他认识了许多很要好的新朋友,这些朋友后来均对他帮助颇大。更重要的是,从这次经验中,他了解到奥地利军队已不复往日雄风,而且军官的指挥效率也不如预期。如果奥地利人知道腓特烈日后如何利用这次所获得的资讯,恐怕就不会让他这么深入了解军队了。这次的远征,也激起了腓特烈接掌皇室权力的欲望,此时他有股成为军队将领,为自己国家的未来打出一片天地的冲动。
  然而,在当时,腓特烈只是把这些想法藏在内心。回到家时,父亲病得很严重,他开始想到自己可能不久即可以登上国王的位子。不过,没多久老国王的病又好了起来,对此腓特烈感到有些安心,但也有些失望。因为除非他真正登上国王宝座,否则永远无法脱离父亲的高压控制,也无法实现他治国的构想。以前腓特烈曾害怕父亲突然去世,现在他长大了,他们父子之间已较能互相了解,也懂得彼此的相处之道。虽然他们之间的关系曾经极为恶劣——即使现在仍偶尔如此——但父子毕竟是父子,骨肉相连仍是天经地义的。

腓特烈大帝(11)
既无战争可打,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登上王位,腓特烈只好回到雷恩斯堡(Rheinsberg),那是他结婚时,腓特烈·威廉为他和伊丽莎白购买土地,并重建的一座美仑美奂的巨大城堡。腓特烈就在那里读书、研究,为后来人们对他的称号:哲学家国王,奠下了深厚的基础。除了读书以外,他还继续练习他从小就很喜欢的长笛,并写了一百首以上的奏鸣曲和协奏曲。长笛是他多年来消遣和思考时的良伴,他通常在早晨刚起床时吹奏,然后再把心思放在一天的事务上。
  他对音乐的热衷终生不改,并且带来不朽的成果。他的长笛老师匡茨(Johann Joachim Quantz)跟随他的时间便超过三十年,而在这段时间中,匡茨共作了约三百首长笛的演奏曲,并写了一本名为《谈长笛吹奏技巧》的书,这本书到目前仍是长笛演奏方面的经典之作。后来,腓特烈延揽了当代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到皇宫中,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第三个儿子,卡尔·菲利普·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也在其中,他本身也是个作曲家,在宫中担任大键琴师。另外,法施(Carl Friedrich Christian Fasch)也是腓特烈的伴奏者之一,他同时也作曲并教授作曲,法施和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很熟,他也是后来的柏林合唱团前身的创始者。卡尔·格劳恩(Carl Heinrich Graun)是腓特烈位于柏林市外波茨坦(Potsdam)宫廷的音乐总监,他共写了超过三十出歌剧,他的弟弟约翰·格劳恩(Johann Gottlieb Graun)则在柏林写了一百首交响曲,二十首小提琴协奏曲,及许许多多其他作品。
  一七四七年,巴赫根据腓特烈所建议的主题,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包括二首遁走曲和轮唱曲,及后来的一首奏鸣曲,并结集为《音乐的奉献》(Musical Offering) ,曲集前题写有:“国王授意及订定主题的轮唱曲作品集”(Regis Iussu Cantio Et Reliqua Canonica Arte Resoluta) 。
  在雷恩斯堡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是热闹非凡,堡中众人参加各种戏剧演出、音乐表演、诗歌朗诵,及其他节目,有的上台表演,没上台的就当观众。成团的访客络绎不绝,都是来享受腓特烈热诚的款待,并和他结交的,这位年轻王子当时是位出了名风趣而机智的好主人。其宫中的气氛经他刻意经营,总是令人感到愉快而自在,其间的言谈也均是才气纵横,话题无所不包。
  这段时间,腓特烈写了数以百计的信,因为寄信和收信是他最大的娱乐之一。后来他开始写信给法国大文豪伏尔泰(Voltaire),一直到伏尔泰去世为止,两人均保持书信往来。他也常和他的朋友、亲戚鱼雁往返,尤其是他的姐姐维尔哈米娜,甚至只要是和他感兴趣的事物有关系的人,他都会以书信联络。
  腓特烈的兴趣非常广泛,所以书信往来很快就不敷所需。这时候他最注重的,是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事务,因为他了解到,有朝一日这些将对他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他对音乐、诗歌、哲学、历史、经济,甚至如园艺及畜养马、狗等,都有极深的兴趣。这种广泛的好奇心对日后为王的他依然不改,他几乎对任何问题,均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
  腓特烈广泛的兴趣及经常写信的习惯,也使他的事迹广为后人所熟知。在一七○○年代,书信仍是日常通讯的最主要方式,幸运的是,腓特烈留下不少的书信和日记,成为后人了解他及他的时代最佳的资料。

腓特烈大帝(12)
在雷恩斯堡,腓特烈也开始认真学习政治、战争和历史,他主要是就教于萨克森的政治家苏姆(UlrichFriedrich von Suhm) 和曼托菲尔(ErnstChristoph Manteuffel) ,这两人均名列当时欧洲最睿智的人物。然而,这种可以潜心研究而且生活悠闲的日子毕竟无法久远,过了几年平静愉快的时光之后,两件事情,使腓特烈的生活产生一百八十度的大变化。
  首先,是他也罹患了和腓特烈·威廉长年缠身一样的病,这种被称为卟啉症的病,经常使那位老年人脾气暴躁。这时候腓特烈终于了解,父亲的脾气为什么那么难以捉摸,甚至有时候显得有些残暴,因为他也开始亲身领略相同可怕的痛苦折磨。在当时,医学上对这种使腓特烈及其父亲尝尽痛苦的遗传病,才刚刚开始了解其成因而已,虽然这种病至今仍是无药可治,然而在十八世纪时,则连减轻病发的疼痛都没有药方。发作时,腓特烈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咬着牙等痛苦过去。
  腓特烈的身体一复原,腓特烈·威廉的健康却开始严重恶化。他得这种病已经历时很久,一直都是时好时坏,每次发作隔不久总是会复原。腓特烈本以为这次也是如此,没想到不然,这位刚届五十二岁之龄的父王,再也无法承受任何病痛的折磨了。
  一七四〇年春某一天,腓特烈被叫到父亲身旁,经过多年来争吵、怨恨而后又互相原谅的循环,这一对父子终于和解了。奄奄一息的国王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并给腓特烈最后一次忠告。一七四〇年五月三十一日,腓特烈·威廉去世。腓特烈的生活也立刻由一位绅士学者,摇身变为责任重大的年轻君王。多年来的写作和研究,此后即将为治国和征伐所取代。在老国王去世的那一刻,也就是腓特烈与年少时光正式挥别的时候。腓特烈登基为普鲁士国王时,年二十八。
  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时,一直希望收复失土以重振普鲁士。其中,波美拉尼亚(Pomerania)在勃兰登堡(Brandenburg)选侯腓特烈·威廉(Frederick William,腓特烈的曾祖父)时代便已征服,而莱茵河沿岸的尤利西(Jülich)公国和波尔格(Berg)公国领地,则是牺牲了和英国及法国的协定,才从奥地利得到的。然而被称为“戎装国王”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并未收复最重要的西里西亚,也就是受奥地利控制的普鲁士南部奥得河(Oder River)沿岸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波兰西南部。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时曾不断力争此地纳入普鲁士版图,但也一直无法实现梦想。虽然他为普鲁士建立了武力,但却一直迟疑不用,不愿投入所谓“师出无名的战争”。他所最关心的,还是国际形势的稳定,为了保持这种稳定,他一共签了四十件协议。对腓特烈而言,这些协议便成了他的一系列障碍。
  曾经是位爱书的诗人又是音乐家的腓特烈,渴望用战争来一举解决西里西亚的属权问题。现在,他拥有父亲留下来的八万三千名士兵,其中包括了由腓特烈·威廉一世亲自挑选、身材特高的士兵组成的榴弹卫队(Grenadier Guards),腓特烈将这个在他父亲固执的观念下组成的部队解散,另外组织十六个步兵营取代。此外,他还有约八百万泰拉(talers)(当时普鲁士的货币)可以支配,而国内的工业经济也正快速发展。他写道:“我希望让普鲁士从尘土中重新站起来,……让新教在欧洲、在帝国内昌盛,让普鲁士成为受到压制者的避难所……成为不义者的梦魇。”
  

甘 地(1)
第一章:甘地的印度
  以这种方式来开始全国性的革命行动,的确很奇特。一九三○年,四月六日,一位瘦小纤弱的老者,只披着普通农家自织的亚麻布,走向印度海岸,蹲下,然后抓起一小把海盐。他不是任何政党的领导人,也没有担任任何有权力的职务。一副小圆框的眼镜,一支手杖和带链子的怀表,这些几乎就是他所有的财产。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四天中,他和一群追随者向海岸跋涉前进,沿途更有数以千计的印度同胞们加入,壮大他们的声势。农人们在他们经过的路上抛撒花朵,在地上洒水以防尘土飞扬。而当老者在指间抓起海盐时,讯息已像闪电般地传遍印度,更回响于世界上。
  全印度等待莫罕达斯·甘地( Mohandas Gandhi )发出这个象征再度为独立而奋斗的讯号,已经等了两个月。当印度的政治领袖们头一次听到甘地打算向英国政府的食盐公卖权挑战时,他们困惑不已。他们要求他的是带领大家走向独立。干吗在这个关键时刻,为些不重要的事分神呢?就连掌管印度的英国总督一定也有同样的看法。因此,他根本懒得去拦阻甘地。
  然而,双方都低估了这位伟人。甘地洞悉这个国家与人民的命脉所在。食盐是印度穷苦工人们吃饭时绝少不了的,而印度绝大多数的人口就是这些劳工。他们在酷热中工作,身体所需养分流失在汗里,便需要盐来补充。
  虽然政客们对甘地的行径不解,但是人民立刻便能了解,自由地生产食盐是他们应有的权利。甘地相信,一个国家的力量衍生于人民的意志,而非政治领袖。只要印度人民不再恐惧压迫他们的统治者,印度就能脱离英国,赢得独立。这次违反食盐律令的举动,使印度人民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如果甘地只是作一场演说,而不是亲自行进到海边抓起一把海盐的话,造成的影响就不会这么大。甘地懂得,行动的力量要比言语来得大。
  甘地是位敏锐的政治家,同时也是真理、容忍与非暴力等理念的活生生典范。这些原则左右其一切行动。对他而言,个人与政治行动就像宗教与政治哲理般不可分割。
  印度人民视甘地如圣洁的人一般地崇拜,并称呼他做“玛哈玛”( Mahatma;或译圣雄 ),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他们追随他以非暴力的方式,为争取独立而奋斗。他们自愿入狱,任人鞭笞,只因信任他,尽管他们并非永远了解或同意他的想法。政客兼圣人,甘地是个充满矛盾的人,他所带来的影响也极巨大——不单是对印度,甚至印度以外。人们认同他的典范,也有人采取他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政治抗议。
  甘地知道,印度不仅仅是要将英国人赶走而已,更要争取独立。印度半岛内部本因地区、语言、宗教及社会地位等因素而分裂,却因为英国人的存在而能成功地把广大的印度半岛联合起来,说来实在很讽刺。因为要为共同的目的将人民结合起来,甚至是为了独立,都是很困难的。
  印度的面积几乎和整个欧洲一样大,是英国的十五倍大,然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英国这个小岛却建立了横跨整个地球的帝国。在那时,像现在一样,印度的大多数人口居住在七十万个村庄里,徒手在田里工作。久旱与季风持续地威胁农民的生计。饥荒、疾病攫走许多生命,有时一年就死掉好几百万人。人们不但受贫穷之苦,更因缺乏卫生设备而多磨难。各个村庄只有污秽的下水道,没有自来水。大部分的人活不过三十岁。除此之外,庞大的人口与快速的人口成长率,是印度一大问题,到今天问题依然存在。在甘地有生之年,印度的人口便从二亿跃升到四亿。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甘 地(2)
印度的一大特色就是充满极端对比的事物。天平上的一端是数千座的小村庄,另一端是像加尔各答( Calcutta )、孟买( Bombay )般的大都市。然而都市中拥挤肮脏的贫民窟,会使人民陷入比村庄更坏的境遇。村庄与城市的贫苦穷困,与某些人的大富大贵形成对比,尤其能代表富裕的,就是印度本土大君宫殿( courts of the maharajahs )。
  宗教上的差异同时也分裂了印度人民,更成为*冲突的根源,尤其是发生在两大宗教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