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毛主席亲自审阅的经典之作:朱元璋传-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只生了两个女儿,大的嫁给季家,小的就是母亲;过继了季家大表兄作孙子,外祖父死后,这些年也没有和季家来往,料想这年头,景况也不见得过得去。
  元璋想来想去,竟是六亲都断,天地虽宽,无处投奔,前后左右,四面八方,无路可走,越想越闷越烦,无精打采地走回家来,蒙头便睡。
  吃了一些日子草根、树皮、糠屑、观音土,半饥半饱,落魂失魄似地一筹莫展。大嫂带着侄儿回娘家去了,二哥一样的饿,也没主意。当时在一起的几个朋友周德兴、汤和年纪都比自己大,有气力、有见识,又都出外谋生去了,无人可商量。从四月一直呆到九月,半个年头了,还计较不出一条活路。
  天还是吝惜雨水,蝗虫越来越多,日子久了,连草根树皮都吃完了,再也撑不下去,和二哥商量如何是好,二哥急得直跳,哭了半天,想想只有远走他乡,各奔前程找活路去。哥哥舍不得兄弟,兄弟舍不得哥哥,哭得连邻舍也伤心了。隔壁汪老娘看着重六不放心小兄弟,提醒当年五四公不是在皇觉寺许了愿,舍朱重八给高彬法师当徒弟吗?如今何不一迳当和尚去,一来还了愿,二来总有碗淡饭,不比饿死强?二哥想想也是办法,这事就此定了局。
  原来元璋少时多病,才生下,三四天不会吃奶《鸿猷录?龙飞淮甸》。。肚子胀得圆圆鼓鼓,险些不救。五四公做了一个梦,梦里觉得孩子不济事了,怕是命硬,也许只有佛菩萨救得下,索性舍给庙里吧,一迳抱着孩子进一个寺,寺里和尚一个也不在,接不着头,又抱回来。忽然听见孩子哭声,梦醒了,孩子真在哭,妈妈在喂奶,居然会吃奶了,过几天,肚胀也好了。长大后还是三天风、四天雨,啾啾唧唧,病总不离身,父母着了慌,想起当年的梦,才真的到寺里许了愿,给元璋舍了身。
  汪大娘和他的儿子汪文替元璋预备了香烛,一点礼物,央告了高彬法师。九月里的一天,皇觉寺多了一个小沙弥,长老添了小徒弟。朱元璋剃光成葫芦头,披上一件师父穿烂的破衲衣,居然是佛门弟子了。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煮饭、洗衣、念经,是日常功课,见人叫师父、师兄、施主,连称呼也改了。早晚听着钟声、鼓声、木鱼声,想想自己,想想半年前的家,想想不知逃到哪儿去的二哥,心中无限感慨危素撰。
  

二游方僧(1)
皇觉寺座落在孤庄村西南角,规模不大。照例一进门是四大金刚,横眉怒目,韦驮菩萨拄着降魔宝杵,二进是大雄宝殿,三进是禅堂,左边是伽蓝殿,右边是祖师殿。油漆都已剥落了,佛像金身披着灰尘,殿瓦上满是青草,院子里铺的石板也已坎坷不平,显出一副衰落样子。###个和尚,穿得挺寒伧,讲佛理说不上三句,光会念阿弥陀佛。平时靠有限的一点常住田租米,加上替本乡人念倒头经,打清醮,做佛事,得一点衬钱,虽然吃不上大鱼大肉,总比当粗工垦田地出气力安逸。原来那时候出家当和尚也是一门职业。有的是迷信,以为当了和尚真可以成佛成祖,这类人很少。
  有的是作了坏事,良心不安,躲进佛门医心病。有的呢?杀人放火,怕官府刑罚,一出家作佛门弟子,就像保了险似的,王法治不到。更多的呢?穷苦人家养不活,和尚吃十方,善男信女的布施吃不完,放印子钱,多几张嘴不在乎。而且,寺院里多的是有钱人舍的田地,挖地垦田都要人力,多一个徒弟,强过雇长工,得力还省钱。朱元璋年青力壮,正是使气力的时候,高彬长老收留了他,没有受过戒不能算和尚,照寺院规矩叫小沙弥,至于真正要讲佛学、弄经典、说道理,那是从来也没有的事。
  元璋生性泼辣阴狠,从小贪玩撒野,爱出主意,支使人。又是小儿子,父母哥嫂都宠着些,就越发自尊自大,忘乎所以了。兼之有点小聪明,看事情比别人准,也来得快,打定主意要弄成什么,一定要做到,也常常做到,伙伴们都服从调度。可是一到皇觉寺,景况便全不相同了,不说师伯师叔师父师兄,还有师娘师妹,原来高彬长老是有家小的,个个都是长辈,得低声下气,成天赔笑脸伺候,就是打水煮饭的长工,也威风得很,讲先来后到的规矩,支使元璋做事。这么一来,元璋除了做和尚的徒弟之外,还兼了两个差使,一个是长老家的小厮,一个是长工的打杂。事情多,闲气也就多,日子久了,堆满一肚子火气,时刻要发作,却又使劲按住,为的是吃饭要紧,闹决裂了没去处。
  对活人发作不了,只好对泥菩萨发作了。一天扫佛殿扫累了,扫到伽蓝殿,已是气喘吁吁的,不留神绊住伽蓝神的脚,跌了一交,没地方出气,顺手就用笤帚使劲打了伽蓝神一顿。又一天,大殿上供养的大红烛给老鼠咬坏了,长老数说了元璋一顿。伽蓝神是管殿宇的,菩萨不管老鼠,害徒弟受罪,新仇旧恨,越想越气,向师兄讨了管笔,在伽蓝神背上写上“发配三千里”,罚菩萨去充军。这两件事都被长老看在眼里,也不说话。
  皇觉寺是靠租米过日子的,这一年灾情太大了,收不到租,师父师叔成天和佃户吵架,恫吓着要送官,眼看着地都晒白了,十成粮食还收不到半成。几百年的古寺第一回闹饥荒,师婆出主意,先打发挂单的和尚走路,接着师伯师叔也出门云游。不上十天,除了师父一家子,全各奔前程去了。朱元璋当沙弥才满五十天,末了一个被打发。没奈何,虽然念不得经典,做不得佛事,也只好学个做和尚的样子,出门行脚。一顶箬帽,一个木鱼,一个瓦钵,背上拳头大的包袱,拜别了师父一家子,硬着头皮,离开了家乡。
  说游方是和尚们的话,俗人的呢,就是叫化——见大户伸手要米要钱要饭吃,也叫化缘。大户人家多半养狗看门,狗有宗德性,专咬衣衫破烂的穷人。为着不让狗咬,离大门几步使劲敲木鱼,高唱佛号。作大户的和狗一样,也专打穷人的算盘,可是和狗不同,为的是坏事作得太多,这辈子不好,要修来世,求佛菩萨保佑,死后免入地狱、上刀山、下油锅。要让佛菩萨说好话,就得对和尚客气,把从佃户榨来的血汗,匀出一星星作布施,算是对佛菩萨的贿赂。这样,一听见木鱼声,就明白是做好事的机会来了,一勺米,几文钱,绝不吝惜。主人对和尚客气,狗也落得大方了。要是主人不出来,硬赖着不走,把木鱼敲得震天价响,响到邻舍四面都听见,这时候,不是大娘大母出来打发,就是主人出来,为的是他一向有善人名气,吵得邻舍都知道了,会落不信佛的坏名誉。而且,明知道和尚上门绝不肯空手走,多少总得敷衍一下。还有化缘的只要学会说谎话,明明是钟离皇觉寺的,偏说是峨嵋山金顶寺,天台山国清寺,普陀什么寺,反正和尚没有籍贯,无从查对;再说一套大殿翻修,菩萨开光或者装金,递上化缘簿,多少是一笔财喜。积少成多,走上几百千家,这笔钱也就够一些时候花销了。

二游方僧(2)
朱元璋虽然只住了两个月庙,成天听的是这一套,见的也是这一套,不会也会了。打定主意,听人说往西汝州一带,年岁比较好,反正只要有饭吃,不管什么地方都可去,也没有规定的日子,爱走多久就多久。就往南先到合肥发,转向西,到固始、光州、息州、罗山、信阳,北转到汝州、陈州,东返由鹿邑、亳州到颖州。游来游去,只拣繁富的地方,穿城越村,对着大户人家敲木鱼。软化硬讨,受尽了人生的辛苦,走遍了淮西一带名都大邑,熟识了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山脉的地理,尤其是人情、物产、风俗,充实了丰富的经验,锻炼了坚强的体力。这时期的景况,用他后来写的《皇陵碑》的话:
  众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文字虽然极拙劣,感情却是很真挚的。一直到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听说家乡一带在闹土匪强盗,很不太平,人心惶惶,不由得勾起想家的念头,依然是一顶箬帽、一个木鱼、一个瓦钵,回到皇觉寺。
  淮西在朱元璋游方的几年中,后来西系红军的开山祖师彭莹玉正在这一带秘密活动,传布弥勒佛下生的教义。彭莹玉也是游方和尚,朱元璋即使没有见过彭和尚,至少也和彭和尚的党徒接触过。几年后,这地方又成为东系红军的根据地。在这大元帝国的火药库周游了几年,二十一岁的穷和尚,接受了新的宗教、新的看法,嗅饱了火药气味,当然,也加入了秘密组织。回到皇觉寺以后,开始结交朋友,物色有志气有胆量敢作敢为的好汉,时时进濠州城探访消息,同时也立志多识字、多读书。不久,便被人发觉他是一个不安份的家伙。
  彭莹玉秘密传布的宗教,是多元的,并且有外国来的成分。烧香诵偈,奉的神是弥勒佛和明王,主要的经典有《弥勒降生经》、《大小明王出世经》。彭莹玉生于浏阳,出家于袁州,布教于淮西,可以说是南派。另一个系统是北派,头目是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的韩家。韩家几代以来都是白莲会会首,烧香结众,很得一般农民的信仰,潜势力极大,碍了官府的眼,被谪徙到广平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到韩山童接手当会首后,宣传天下要大乱了,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这两派在起兵以后,因为目标相同,都要推翻这个政府;信仰相同,都指出有一个新的光明的前途,就混而为一了。教徒用红布裹头,时人称之为红巾、红军。因为烧香拜佛,又称为香军;所奉的偶像是弥勒佛,也叫弥勒教;宣传明王出世,又叫作明教。
  明教的来源可以往上推到唐朝。原来叫摩尼教(Manichaeism),是波斯人摩尼(Mani,216…277A.D。)所创。这个教是一个大杂烩,糅合了祅教、基督教、佛教成为新东西。主要的道理是世界有两个不同的力量,叫作明暗二宗,明是光明,暗是黑暗,光明一到,黑暗就给消灭了。明就是善,就是理,暗是恶是欲。明教的神叫明使,也叫明尊、明王。还有净风、善母二光明使,和净气、妙风、妙明、妙火、妙水五明使。光明必然战胜黑暗,最后人类必然走上光明极乐的世界。北京国书馆藏摩尼教残经。唐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传到中国,后来又传到回鹘,回鹘朝廷和百姓极为信奉。李文田《和林金石录九姓回鹘可汗碑》。教规不设偶像,不崇拜鬼神,吃斋,禁止杀生,教徒穿白衣服,戴白帽子,天黑了才吃饭。志磐佛祖统纪四十一,册府元龟九十九。回鹘当时帮唐朝打仗,援唐有功,因此,回鹊人崇信的宗教,唐朝不敢不保护。到九世纪中期,回鹘内乱,为唐军所大败,唐武宗会昌年间禁止佛教,明教也连带倒霉,教堂被封闭,不许传播。从此明教便成为秘密宗教,因为没有外国力量来支持,弄的一套又和中国人的习惯不大对劲,站不住脚,只好慢慢地变,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许多东西,加上民间的原始信仰,成为一种杂七杂八的新宗教。 。 想看书来

二游方僧(3)
因为明教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就要到来,所以有勇气、有力量敢于闹革命,当时叫做造反。五代时首先在陈州起事,武装暴动,给政府军打垮了。侥幸逃生的人一部逃到福建。到北宋时,福建南部是明教最重要的教区,明教的经典,编进道教的道藏,安置在亳州明道宫。又从福州传到浙江,光是温州一地就有明教斋堂四十多个。斋堂里的长老叫行者,执事有侍者、听者、姑婆、斋妹种种称呼。到南宋初年,已经传遍了淮南、两浙、江东、江西一带地方了。教徒严格执行在密日(日曜日)吃斋。神的画像是摩尼和夷数(耶稣),全是高鼻子、洼眼睛、黄头发,乡下人看不惯,以为是魔鬼,以此,这教在教外人说起来是“吃菜事魔”,吃莱指的是吃斋;事魔呢?拜魔神。又叫作魔教,为了深入农村,适应农村的环境,明教提倡素食,薄葬,节省消费,使贫苦农民可以稍为过得好点。同教的人互相帮助,大家凑钱来帮忙新参加的和穷苦的教友。每逢初一十五出四十九文铜钱,给教头烧香,凑齐后交给教主作教里的经费。一家有事,同教人齐心合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被捉去坐牢,大家出钱帮着打官司,充分发挥互助合作的精神。中国的农民向来只有被政府剥削、被官吏虐待、被地主绅士奴役的份儿,从来没有人关心过,救济过,甚至于怜悯过。没有组织,不能团结,当然也没有力量来保护自己,反抗压迫。如今,有了这么一群和自己一样的人,穿一样的衣服、说一样话的力量在招手,好处多,而且日后还有大好处,不再受人欺侮,又怎么肯不参加?农民入教的愈来愈多,明教的教区跟着越发扩大,反抗政府的行动,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从北宋末年起,睦州、台州、衢州、东阳(以上都属现在的浙江省),信州(江西)、泾县(安徽)都曾发生明教徒的武装革命。
  明教又和弥勒教、白莲教两种宗教混合。弥勒教和白莲教都出于佛教的净土宗,一个叫弥勒净土,一个叫弥陀净土。弥勒佛是佛教里的著名人物,传说在释迦牟尼灭度(死)后,世界就变坏了,种种坏事,全都出现,不但气候坏,庄稼收成坏,连人心也坏了,人的生活苦到不能再苦。幸得释迦牟尼佛在灭度前留下一句话,说再过若干年,会有弥勒佛出世,这个佛爷一出世,你看这世界立刻变了地面又宽又大又干净,刺人的荆棘不见了,青青的山、绿油油的水,满地铺着金沙;到处是清汪汪的水池,碧森森的树林,灿烂的花,绵芊的草,还有各种无名的宝贝,像在比赛谁更美些。人心也慈善了,抢着做好事,好事做多了,寿命也长了,泰泰平平过日子。人口一天天加多,城市越来越稠密了。种的稻麦,下一次种有七次的收成,用不着拔草翻土,自会长大。这样美丽的远景,有谁不向往呢?何况是吃够了苦,流尽了汗,受尽了气的穷苦农民!自从有了这个故事以后,成千上万的农民伸长了脖子等待着、期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十年、百年、几百年都过去了,依然在等待,在期望。一听见什么地方有弥勒佛出世的话,十传百,百传千,抢着去跟随。从隋唐到宋元,这一悠长的世代中,历史上写满了弥勒佛教徒“造反”的纪录,说起关于弥勒佛的若干部经典的翻译,是西晋时候才开头的,到南北朝时代就已发生很大影响。举例说,那时代兴的风气,在岩壁上挖洞刻佛像,一个洞有几十个大佛,一个山有好多石洞,往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刻成。刻像最多的就是弥勒佛和阿弥陀佛。传说的煽动,经典的传布,佛像的礼拜,加上无数次弥勒降生的革命号召,使得这一神秘亲切的名字为每一个穷人所熟悉,所欢迎,深深扎根在农民的心坎中,甚至魂梦中了。信弥勒教的人也穿白衣服,戴白帽子,也烧香,也相信世界上有明和暗、好和坏两种力量,大体上和后起的明教很相像,结果这两个教就混合在一起,再也分不清。
  白莲社供养的是阿弥陀佛,劝人念佛修行,多做好事,死后到西方净土白莲池上,过快活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