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踪之国(四部全)-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灰三人这趟进山探秘,尽量不与外人接触,免得暴露行踪惹来麻烦,可没有当地向导或详细地图,想进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绝非易事,因此要先到镇子上寻访白团长。 
  那位白团长是刘坏水的亲外甥,以前做过铁道兵的团长,按行政级别来说属于县团级干部,文革前转业到了地方,如今是县革委会的“一把手”,只要他肯提供帮助,就能为三人解决很多困难,却没想到镇子上不见一个人影,家家都是关门闭户。 
  司马灰和罗大舌头都有行军侦察的经验,四处察看了一番,发现地面有积灰,灶头都是冷的,像样的家式也被搬了一空,看来镇上的人在几天前就已经全部撤离了,原因则不得而知。 
  此刻天色渐黑,三人只好翻墙跳到一处民房里,抱捆柴禾点起灶头,烧了锅热水,胡乱吃了几口干粮准备过夜。 
  入夜后气温又降低了很多,深山里的镇子也没通电,到处黑咕隆咚,不时有山风掠过,远远能听到镇外松涛之声苍劲沉郁,司马灰等人大惊小险的经历了无数,也不太在乎这种情况,他看胜香邻服过草药后,气色已大为好转,更是放心得多了,就同那二人凑在炉火前取暖说话。 
  罗大舌头算盘打得挺好,还以为找到当地领导,最起码能管顿热乎饭菜,怎么还不给掂排个“香菇炖土鸡、岩耳炒腊肉、泡菜懒豆腐”什么的,没想到扑了个空,只能接着啃干饼子,心里别提多泄气了,可说来也怪,镇子上的人都跑哪去了? 
  司马灰叼着烟说:“早知道就该问问那位赶车的老兵,当时只顾着问他深山林场的情况,谁也没想到镇子里会是这样,不过要是真有大事发生,那老兵肯定不会不提醒咱们。” 
  三人商量了几句,都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必要理会山里发生了什么,明天按照原定计划,直接进山也就是了,随即谈及此行的目标: 
  司马灰通过在“罗布泊望远镜”中发现的各个线索,特别是破译夏朝古篆的密码本,了解到有一个失落于史料之外的古代文明,它起源于被禹王锁在地底的鬼奴,后世分支衍于各地,包括古西域吐火罗人,以及缅甸灭火国等等,都具有浓厚孤立的神秘色彩,可以统称为“拜蛇人”。 
  “拜蛇人”将大量神秘离奇的传说,凿刻于地底密室的石壁之上,根据司马灰等人的理解,这些传说大致是“禹王碑”沉入了地下深渊,从此永不出世,拜蛇人却一直妄想将它找出来,奈何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渊渊渺渺,凡人不可通达。 
  根据拜蛇人留下的记载,想找到深渊里的“禹王碑”,必须先找一个被称为“天匦”的物体。这个诡异的不明器物,大概从神农时代就已经有了,经过司马灰等人的前期考证,最后一个见过它的人,也许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幽王,从那之后的两千多年,这个比古老年代更为古老的谜,一直沉睡在神农架。 
  罗大舌头听司马灰说了这些事,抖机灵猜测说,那个七分好像鬼,剩下三分也不怎么像人的……“绿色坟墓”,会不会是古代的“拜蛇人”? 
  司马灰摇头否定,“绿色坟墓”没有能力直接辨识夏朝古纂,所以不像是早已消亡千年的拜蛇人,眼下这个幽灵的真实身份与面目依然悬而未解,但它即使真是个“鬼”,也应该有个身份才对。 
  三人均感此事诡秘叵测,但为了复仇与救赎,也只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继续探寻谜底。做好了应对一切变故的心理准备,当晚宿在苍柏镇,第二天天还没亮,司马灰就起身到附近的民宅里走了一遍,他没有找到猎枪,就随手顺了些盐和松油,又留了两元钱压在灯台底下,然后同其余二人收拾齐整,打上绑腿徒步进入深山。虽然没有向导,但大致方向不会搞错,首先要翻越海拔最高的主峰神农顶,再经燕子垭进入原始森林,至于怎样才能在阴河谷里找到隧洞,还需要到山里详细勘察。 
  神农架的大山险峻绮丽,辽阔的群山巍峨起伏,重重叠叠得约有数十层之多,山上生满了冷杉、箭绣和高山杜鹃,深秋时层林尽染,遍地都是枯枝落叶,而且溪流瀑布众多,几乎每条山谷里都有清澈碧绿的溪水,过了苍柏镇就是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那林子越往里走越深密,渊涧幽深,蓊岭郁葱,毒虫毒蛇和各类野兽出没频繁。 
  司马灰在缅甸经常钻的都是热带丛林,从未进过神农架这种原始森林,他只知道神农顶海拔三千多米,是大巴山脉东端最高的主峰,可进来之后才发现,周围的山峰都差不多,形势参差起伏,搞不清哪一座才是神农顶,另外这深山老林里奇峰耸峙、幽壑纵横,许多地方无路可走,明明认准了方向也过不去,绕了半天全在兜圈子。 
  三个人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寻着绵延起伏的山势不断向里走,接连在山沟里钻了两天,也不知绕了多少弯路,就看到林海深处有座形如屋脊的高峰,环视四周,好像其余的山都没有它高,估计应该就是神农架的主峰了,即便不是,也可以攀到峰顶俯瞰地形。 
  但密林中没有路径,周围全是密密匝匝的树木,海拔低的山沟里是冷杉,高处则是齐刷刷的原始箭竹,那些箭竹粗壮高大,竹节上布满了尖刺,猿猱也无从攀援。各种植物在不同的高度间互相依附,交织成了一道接一道的巨网,根本没有容人穿行的缝隙。如果是长得不高的杉树,还可以从枝干上攀过去,实在无路可走时,就只有拨开低处的灌木或草丛往前爬,人体自身的定位系统很快就乱了套,必须不断依靠指北针校正方位,使行进速度变得格外缓慢。 
  这样在森林里走了一段,面前的草丛里突然惊出几只“雉鸡”,拖着长长的尾翼扑腾起半人多高,司马灰和罗大舌头知道这东西跑得奇快,落在灌木茂密的地方就没处捉了,但腾飞时较为笨拙,二人眼疾手快,瞅准雉鸡由半空下落的时机,蹿上去分别擒住一只,拎到溪边洗剥干净,让胜香邻就地拢了堆火,穿在树枝上来回翻烤。 
  司马灰等人明知道这样做容易引来深山里的大兽,却实在抵挡不了野味的诱惑,又自持身边带有信号烛,即使遇到最难对付的豹子或野人,也有把握将其驱退。 
  罗大舌头更是迫不及待,他眼看雉鸡已经滋滋冒油了,也顾不得烫手,连皮带肉撕下来一块就往嘴里塞,结果烫着了舌头,忍不住就想叫疼。 
  司马灰警惕性很高,察觉到密林深处有阵异响传来,立刻抬手按在罗大舌头嘴上,没让他发出声音,胜香邻也在同时推起泥土,压灭了地上的火堆。 
  罗大舌头也听到树丛后有“嘎吱嘎吱”踩踏落叶的响声,好象是什么野兽寻着气息而来,他忙把烤熟的半只雉鸡塞入怀中,随即探出臂膀拽出弧刃猎刀。 
  这时从几棵高大的冷杉背后,忽地蹿出一条尖耳长吻的黑背猎犬,体型颀长硕大,神情沉着锐利,它一声不发,蹲在地上紧紧盯着司马灰等人。 
  司马灰看出这是条训练有素的猎犬,当即站定了脚步,同其余两个同伴交换了一下眼神,都没有轻举妄动。 
  那树丛后随即又快步走出三个人来,当先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肤色黑里透红,长得虎头虎脑,手里拎着一杆土铳,腰上挂着药葫芦和柴刀,像是山里的猎户;他身后是个穿着军装的年轻姑娘,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出头,乌溜溜地一双大眼颇有神采,背有行李和水壶,腰里扎了武装带,显得很是齐整;跟在最后边的瘦弱男子,则是林场里常见的知青模样,鼻梁上架着啤酒瓶子底似的近视眼镜,衣服洗得都发白了,补丁摞着补丁,也带了火铳,身上还背有一部老式无线电,刚才可能走得太急了,累得他双手撑在膝盖上呼呼直喘。 
  那猎户模样的少年皱着个小眉头,说话特别冲,他恼怒地打量了司马灰三人一番,转头对女兵说:“姐,就是他们在这放火!” 
  司马灰使个眼神让罗大舌头悄悄将猎刀收回去,然后赶紧向对方解释:“别误会,我们都是过路的,看见这林子里冒烟,就赶紧过来把火扑灭了……” 
  那女兵看罗大舌头嘴里还塞着鸡肉,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直接询问司马灰:“你们是哪个单位的?知道在林子里用明火有多危险吗?” 
  司马灰还是按先前编好的话来应付,自称是考古队的人,要到大神农架原始森林里找古生物化石,并且出示了工作证和两封信件,表示自己跟县革委会的领导相识。 
  那少年猎户还想不依不饶,而女兵看过司马灰的证件,也没发现有可疑的地方,就没再追究点火的事情,她说:“这里还是神农架的前山,阴河谷又叫阴峪海,位于主峰西北侧,据说密林中经常有驴头狼出没。那东西体型和驴子差不多大小,头部很像驴,却长着四条狼一般的利爪,尾巴又粗又长,行走如飞,生性凶猛残忍,在找不到食物时就伤害牲畜,甚至吃人,你们没带猎枪防身,想翻过燕子垭到那片原始森林找化石,未免太冒险了。” 
  司马灰连声称是,他对这女兵一行人的去向也有些好奇,不知对方是在执行什么任务,但有猎户和当地林场的知青同行,料来不会是机密的军事行动。经过探问,才知道这个编制非常特殊的小组,是要前往大神农架主峰神农顶北坡的“了望塔”,那座了望塔高约40米,上面设有防火观察所和通讯站,站在高处向四周眺望,千里林海尽收眼底,是整个神农架的制高点。那地方距离后山的燕子垭已不算太远,可以顺路将司马灰等人带过去。 
  司马灰自是求之不得,出发前他又问那女兵:“为什么山底下的镇子里空无一人?” 
  第二卷 大神农架 第六话 深山鬼屋 
  那个女兵确认了司马灰等人的身份,答应将他们带到“了望塔”,由于要在天黑前赶到宿营地,途中不能耽搁太久,有话只能边走边说,当即由猎犬作前导,朝着大神农架“了望塔”观察所进发。 
  女兵在路上告诉司马灰,神农架山高林深,自古以来即是人烟少而野兽多,别看人少,籍贯和成份却很复杂,因为神农架本身就位于三省五县交界之地,所以当地老乡中陕鄂川人皆有,主要以打猎、采药、贩卖山货为生。解放后兴建林场,大批部队转业军人落户于此,还有打外地招募来的伐木工人,以及从城里到山区插队的知青。 
  人多就容易出事,前不久有四个男知青在林场子守夜,刚刚睡下,忽听一个震雷从半空中落下,顿时把四个人都惊醒了,就见有个火球从顶棚的缝隙里钻了进来,转眼就不见了,好像那道雷电正击在屋顶上,随后雷声如炸,一个接着一个,听声音都落在屋顶附近,雷火就绕着屋子打转,四个人吓得脸都白了,全躲到床底下不敢往外跑。 
  遇上这种事难免往坏处去想,更容易疑神疑鬼,有人就说:“咱四个人里,肯定有一个做了坏事,恐怕过不去今天晚上了,好汉做事好汉当,干脆自己走出去让雷劈了,可别连累了别的兄弟。” 
  当时就有一个知青哭了,他说:“我家就我一个儿子,老娘有病在身,常年离不开人照顾,所以我瞒着大伙给支书送了两条红牡丹香烟,还有几包义利食品厂生产的巧克力豆,让他给我搞了一个回城的指标,把本该回城的那个人挤掉了。” 
  这一开上头,其余三人也都跟着说了,毕竟人无完人,谁能真正做到问心无愧?但他们无法判断究竟是谁该遭受天谴,只好决定逐个往外跑,等到最后一个人刚刚跑出来,房屋就被雷电击中了,屋角崩塌了一大片,砖瓦都被烧得焦糊,房檐里有条擀面杖粗细的大蛇,周身红纹斑斓。 
  知青们在山里也听说过妖物避雷的传言,这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连忙抄起铲撬上前击打,谁知那条蛇断成数截之后,竟像蚯蚓一般,每节都有知有觉,还能分别爬行,聚拢起来又成一体,他们只好用火去烧,却意外引起了山火,火借风势,越烧越大,几乎将整个“3号林场”全部焚毁。 
  四个知青当场烧死了两个,其余两个在事后被关押送审,可没人相信他们交代的情况,认为只是妄图推卸责任,所以很快就给转送走了,具体是判刑还是枪毙,那就不得而知了。 
  司马灰知道深山老林里有种“千脚蛇”,别称“碎蛇”,分开为虫,合则为蛇,没见过的人不可能凭空捏造,看来那些知青所说的经过,应该大部分属实,但引起烧山火是很大的罪过,说出什么理由都推卸不掉责任,想想先前那少年猎户愤怒的样子,也是在情理之中,这密林中遍地都是枯枝败叶,火头烧起来就没法扑,人家世世代代靠山吃山,当然把森林防火看得很重。 
  女兵接着说起山里的情况,3号林场的火灾发生之后,火势险些蔓延到苍柏镇,镇上的老弱妇孺都被临时转移走了,民兵和林场职工则全部进山扑火。 
  按照上级领导指示,要亡羊补牢挖掘防火沟,神农架的几处林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万年坪,现在除了各个林场子里有少数留守人员之外,整个山区为之一空,但工程没有涉及到阴峪海一带的原始森林,所以不会对司马灰等人的行动构成影响。 
  这个女兵名叫高思扬,籍贯在南京,现在是武汉军区军医学校的学员,该院校连续多年到神农架山区开展三支两军活动,也就是部队支援地方,除了强化军管军训之类的工作,还包括深入交通闭塞的区域,为山民治病送药。 
  位于大神农架至高点上的“了望塔”里设有电台,可以进行简易的无线电联络,用于通报林区火情,常年驻有护林员,可是自打3号林场发生火灾之后,那座了望塔便与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络。 
  上边一发话,地方上就得把全部力量用于挖掘防火沟,实在腾不出多余的人手,而且了望塔里的无线电型号陈旧,经常出现故障,隔三差五地就坏上一回,因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当时林场里恰好有个外号“眼镜”的知青,插队前曾学过通讯测量专业,学习起来很刻苦,也懂些无线电维修的技术,但他还没等到毕业,就因为家庭成份问题,被发到这大山里锯木头砍树桩子来了,林场里的人习惯将眼镜称为“二学生”,二学生是山里的土语,意指比大学生低了一级,虽然不是很明显的贬义词,却也多少带着些挖苦和嘲讽的意味。 
  林场里管事的领导看“眼镜”体格单薄,挖防火沟时经常累得像条死狗,就让他背着一部无线电,跟随民兵虎子进山,去“了望塔”对通讯设备进行更换或维修,林场考虑到护林员也有可能因染病或受伤,才导致通讯中断,于是又向“三支两军”分队借了高思扬一同前往,以便到时候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高思扬先后数次到过神农架,已对当地环境十分熟悉,也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经验和能力,就成了这个临时小组的组长,猎犬在途中嗅到了生人气息,看方向显然是在密林中瞎走乱碰迷失了方向,随即一路追踪过来,发现司马灰等人正在使用明火,便立刻加以制止。 
  高思扬常听当地山民说起大神农架最恐怖的地方,就是阴峪海那片原始森林,即便在带有火铳和猎犬的情况下,也绝少有人胆敢冒险深入,所以劝司马灰慎重考虑,起码要有猎枪和经验丰富的向导才能成行。 
  司马灰明白高思扬是一番好意,可他却不能知难而退,就敷衍说:“其实我们早有上火线的思想准备,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