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逐鹿记-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管小楼对此早就有所防备,在扎营的时候,麾下的五百骑兵并没有闲着,另外也有五百多步卒并没有参加到修筑营盘的工作中去,他们守候在一个山坡上,利用鹿,拒马等工具展开防御,然后,趁敌军无法攻上山坡,形成僵持的时候,从侧翼出动骑兵,冲击敌军的阵脚。
清河军的主力骑兵已经被杨善会带走了,留守的军队里面并没有骑兵,骑兵对守城没有多大的用处,杨善会自然不会将他们留在城里,另外,杨善会带走了五千善战的清河军,留下的军队中真正善战的老兵只有区区一千人,更多的是临时抽来的丁壮,以及清河当地大族献出的私兵。
出城野战的这三千人里面只有五百人是能打硬仗的老兵,其余的只是丁壮,这些丁壮并不是没有勇力,平时也经过一些训练,只是,临时组成队伍,无法形成阵型,互相之间,根本形不成配合作战。
当地大族的私兵的战斗力到是不弱,但是,那些大族却不同意将自己的私兵用来野战,在他们看来,只要依靠坚城防守,敌人粮尽之后,也只能退兵了事。
清河城经过好几次乱兵的攻击,却从来没有被攻破过,那些大族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筑城墙,囤积兵械,城中的粮食也准备得非常充分,他们不相信高畅的区区几千人就能攻陷清河,要知道,流贼进攻清河时,最少也是好几万的大部队。
因此,他们不赞成野战,不想将自己宝贵的资源浪费在野战上面,故而,杨华只能派出临时组建的丁壮配合少量的老兵向城外的管小楼部发起进攻。
管小楼看出了他的弱点,他派出的骑兵攻击的正是丁壮一侧的阵型,五百人的骑兵同时发起冲击,那阵势也不能小觑,要想在平地上抵挡住骑兵的冲击,步兵的阵型不仅要保持紧密,不但,人数要比骑兵多,并且,要具有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然而,这些,除了人多以外,其他的那些要素,这支由丁壮组成的军队都不具有。
因此,稍一接触,他们就开始了溃败,就算后面有督战队弹压也压不住阵脚。
幸好有那五百老兵,他们排成了紧密的队形,用长枪,陌刀对抗敌方骑兵的冲击,掩护着本方后撤。
就算能冲垮敌方的阵型,本方的骑兵损失也不会小,眼见事不可为,管小楼也不以为甚,只是命骑兵缓缓逼压,将敌方逼进城去。
杨华出城野战的策略就此失败。
要是敌军没有骑兵的话?要是大人留几百骑兵在清河的话?失败后的杨华也只能如此这般意淫一番了!
两天后,高畅率领中军赶到了清河城下,至此,包围着清河的高畅军达到了五千多人,诸葛德威和郭锋带领着各自的一千人本队分别驻守在历亭,武城,为大军搜集粮草,看守后路。
大军到达清河的时候是午时,进驻到大营之后,士兵们纷纷解下铠甲休息,饮上前锋营事先准备好的热汤,骑兵们将马鞍从自己的爱马上取了下来,喂食干草之后,有一小队士卒将战马拉出大营,在原野上放牧。
时间慢慢地来到了申时末,酉时初。
太阳依旧挂在西边的原野上,通红的一团,像极了咸蛋的蛋黄,天空的颜色显得有些清冷,就像一个美女在蹙着眉头一般。
高畅站在哨楼上,望着远处清河城那巍峨的城楼。
初春的傍晚的风是冰凉的,夜风将大营数以百计的战旗吹拂得翻卷飞扬,大营上方,袅袅地升起了炊烟,它们向着风往的方向弯着腰,不多时,就消散在清冷的天空中。
依旧是一身白衣的徐公子缓缓踏上哨楼。
“还真是无处下手啊!”
高畅没有回头,但是,他知道身后的人是徐公子,他继续望着清河城,发出了一声感叹,只是单纯的感叹而已,其中并没有任何泄气的意思。
没有万全的把握,他不会贸然命令自己的军队去进攻这座坚城,到不是爱惜士兵们的生命,而是他指挥作战本就是如此,事前,总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况且,攻下清河是一回事,能否收住清河,能否有资本和席卷信都的窦建德抗衡又是一回事,他在攻破清河的同时,还必须要保存自己的实力。
当然,到迫不得已的地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徐公子没有说话,而是和高畅一样,静静地凝望着远方的清河城,那座城池,注定会是一头吞噬人命的巨兽。
第二集 第二十章 临阵
更新时间:2008…9…4 15:07:29 本章字数:6050
太阳悬挂在空中,天空万里无云,天色湛蓝得就像蓝,轻轻敲击,似乎就能发出清脆的声响。
距离历亭城六十里外的原野上,一只全副武装的军队正在晴空下疾行,从原野上空肆虐而过的风将军队的战旗吹得猎猎舞动,队伍脚下卷起的烟尘从坚甲锐器中倾泄而出。
沉重的脚步声和铠甲碰撞时哗哗的声音随着同一节拍响起,士兵们满脸灰尘,不发一言,大口地喘着粗气,紧紧地盯着自己的脚下,远远看过去,这支队伍就像是一座钢铁森林在原野上滚动。
诸葛德威骑在一匹大黑马上,十几个亲兵骑着战马簇拥在他身边,他们离开了队列,来到一个小土坡上。
诸葛德威皱着眉头,顺着队伍行进的方向,眺望远方。
前方,派出打探的斥候骑着战马的英姿隐隐可见,一群飞鸟在他们头上的天空盘旋。
高畅的主力部队离开后,诸葛德威率领本部一千人驻守在历亭,一方面守住这个和平原接壤的城池,为大军留一条退路;另一方面为大军搜集粮草,然后,运到清河前线。
诸葛德威知道自己的责任非常重大,负责的并非可有可无的琐事,只不过,不能作为前锋上前线杀敌,他的心情并不太好。不管怎样,只有多立战功才能往上更进一步,不然,他只能一辈子被管小楼压在身下,如今,同样是中郎将一职,管小楼所统领的军队要比他多一倍,甚至还有五百骑兵,这让他颇为不爽。
由于,高畅军中欠缺文官,也没有人才储备,打下城池之后,只好依旧任命原来的县府官吏暂管城中政务,当然,其中也派了一部份识文断字的军人参合进去,只是,因为对政务的不熟悉,这些军人暂时还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诸葛德威对此也不苛求,当务之急,最迫切的事情就是为大军征集粮草,这点必须要保障,其余的事情,可以慢慢来做。
自己这一千士兵全是精锐的战兵,用来押送粮草未免太浪费了一点,况且,还必须驻扎在城中,以防敌军突袭,以及某些不怀好意的家伙瞧见机会掀起叛乱。故而,诸葛德威将城中的精壮组织起来,成为征粮队,然后,让一些原属清河籍的士兵到征粮队中去担任队长,统领等职,率领着他们下乡去征集粮草。
他们征集粮草的对象并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而是当地的世家豪强,要知道,一千户平民家中搜集起来的粮食加起来还不如一家大户多。
最初,征集粮草的工作非常顺利,距离城池比较近的世家纷纷按照事前和高畅的约定向下乡征集粮草的军队供奉了大量粮草辎重,不过,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有一支征粮队出城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那支征粮队负责的地段距离城池比较远,那是一个叫郭家堡的小镇,在历亭以北,和漳南接壤。
当地有两大豪族,一家姓郭,一家姓杨,他们两家控制着郭家堡方圆几十里所有的田地,修建了大量的坞堡,这两家由于距离历亭比较远,所以在历亭城中并没有府邸,自然没有人质在高畅军中。
第二天,有一些征粮队的士卒跑了回来,他们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郭家和杨家联合了起来,拉起了一支千人左右的乡兵,拒绝缴纳粮草,他们并没有凭着坞堡坚守,而是大胆地出击,仗着熟悉地形,趁着征粮队大意之际,向征粮队突然发起了攻击。这支征粮队里面,除了极少部分的战斗士兵外,基本上都是当地精壮,他们的兵器也非常简陋,为了防止他们反抗,诸葛德威只允许他们拿木棍。在既没有战斗力,也没有战斗意志的情况下,这支征粮队自然很快败下阵来,除了少部分溃散之外,全部选择了投降。
如果有人拒绝缴纳粮草,那么,就有必要让他们吃吃苦头,必须用雷霆手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血与火,顺便杀鸡给猴看,让其余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安分下来。
这是高畅离开时的吩咐。
对诸葛德威来说,安安稳稳地守住历亭,并没有一点意思,他心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渴望着建功立业,而要想建功立业,就要不停地战斗,不停地流血,不停地死人,渐渐地,他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是为了往上爬渴望杀戮,还是本身就喜欢杀戮,野心不过是顺带而来的一个念想。
胸中熊熊燃烧的欲望让他的心无法平静,无法安稳。
听到逃回来的士兵的述说后,诸葛德威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在燃烧,他迅速地下达了命令,分兵两路,自己率领五百名士卒前往郭家堡,留下五百士卒在副将赵仁成的率领下坚守历亭。
副将赵仁成反对他的做法,认为在情况不明之下贸然分兵并不是一个好主意,本方的军队虽然英勇善战,不过人数不多,只有一千人,在城内人心不稳的情况下,只靠这一千人守住城池已经非常勉强了。
如果,在他们分兵之后,城
动乱,再加上有外敌进攻,只凭五百人根本无法守住旦失去了历亭,前方攻打清河的大军也就失去了退路,形成了腹背受敌的局面,如此,情况对大军极其不妙。
只要大军攻下了清河,那个时候,再慢慢找这些桀骜不驯的家伙算帐不迟,何况急于一时呢?
故而,分兵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赵仁成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诸葛德威这样做也有自己的考虑,并不是只是想杀人,想闻闻鲜血的味道而已!
攻下历亭的时间并不长久,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历亭人的人心暂时还不可能偏向自己这边,有许多世家豪强仍然处于观望的状态,他们就像墙头草一样,风往哪边吹,就向哪边倒。
在将军大人的强势逼迫之下,那些世家豪强选择了屈服,纷纷向大军供奉粮草,然而,将军大人已经率领大军离开了历亭,如此,这些人心中未免没有自己的小算盘。
在当前的情况下,出现了武力反抗占领军的事件,如果,本方不采取措施,不用铁血的手段将反抗压制下去,任由反抗势力肆虐,不管不问,那些观望的世家难免不会闻风而动,如此,不但征集粮草的任务无法完成,等反抗的势力壮大之后,只守住一座历亭城又有什么用呢?
况且,这个时候,除了历亭人本身的反抗之外,不可能有别的势力参与,就算留下五百人,只要小心一些,城里的那些反抗势力也不敢轻举妄动,待他们收到郭家堡被自己铲平的消息后,更是不会冒险行动了。
经过一番争论之后,赵仁成妥协了,不得不同意了诸葛德威的意见,毕竟,诸葛德威是一军统领,在命令没有下达之前,他可以和他争论,但是,命令一旦下达,就必须依令行事了!
本来,诸葛德威没有必要和赵仁成争论,只是单纯地下命令就行了,不过,赵仁成原本是高畅的亲兵,作为一个聪明人,诸葛德威自然不会轻易得罪于他。
不过,他毕竟是堂堂的一军统领,必须要保证自己的权威,不能什么都听从赵仁成的意见,他不想被那家伙架空,所以,在经过一番辩驳之后,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于是,赵仁成率领五百士卒留在了历亭,他则率领另外五百人出现在了此地。
“离郭家堡还有多远?”
诸葛德威望着前方,沉声问道。
“禀告大人,此地名叫白鹿原,距离郭家堡还有二十里地!”
在他身侧,有一个从敌人的攻击下逃出来的征粮队的队长,他原本是诸葛德威营中的士兵,不过是当地人,在那次突袭中,因为熟悉当地的地形,逃脱了性命。
郭家堡的乡兵对本乡的精壮并不残忍,将他们俘获之后,收拢在了自己军中,不过,那些原本属于高畅军的士卒们就没有什么好下场了,他们被俘获之后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和战死者一样,身首异处。
在出兵之前,诸葛德威特意在誓师大会上让这个士兵上台讲述同袍的遭遇,激发士兵们的仇恨,让他们更加充满斗志。
攻下郭家堡之后,鸡犬不留!
这就是诸葛德威下达的军令,高畅并不是不允许抢劫,屠杀,有时候,为了某种目的,抢劫和屠杀是必须的,不过,他不允许士兵们私自劫掠,不管是劫掠还是屠杀,都必须听令行事,所有劫掠的财物必须交公,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由军官分发给士卒。
除了一军的统领外,其他人都没有资格下这个屠杀令,因为高畅不喜欢无谓的杀戮,若非必要,他不会下达屠杀令,故而,在高畅军中,这个屠杀令还从未下达过。
为了震慑其余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诸葛德威下达了屠杀令,他相信,要是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得知了郭家堡这些反抗者的下场,做起事情来,或许会三思而后行。
至于,郭家堡的那伙人,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就算对方人多,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只是担心那群家伙乌龟不出头,坚守在坞堡之中,这会给本方带来一些麻烦。
攻打黄氏一族的坞堡时,他了解到,要想在没有内应的情况下,攻破坚固的坞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那是什么?”
一个亲兵突然指着右前方,诸葛德威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几匹快马在原野上向着本方疾驰而来,根据目测的距离,离本方大概有五六里地,在那几匹战马的身后,有几十骑在追赶,在他们身后,漾起了大股的烟尘。
在那群骑兵的身后,是一道绵延的小土坡,不时,有人影出现在土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坡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像蚂蚁一样从土坡上爬了下来,密密麻麻的一片。
“前面是我军的斥候,后面是敌人的追兵!”
一个亲兵将手搭在前额,做了个凉棚,他望了一会,如此说道。
“哈哈!”
诸葛德威高声笑道,骑在马上
左摇右晃,身上的铠甲叮当作响。
“大人为何发笑?”
每一个上位者的身边总不会缺少这种知情识趣的家伙,一个亲兵在诸葛德威身旁笑着问道。
“我笑敌人真是愚蠢,不知道凭据坞堡的险要坚守,居然敢出来与我军野战,难不成这些乡兵头子以为自己的士兵全是英勇无敌的骁果?”
说罢,诸葛德威高喝一声。
“儿郎们,随我杀敌!”
他驱马下了土坡,一干亲兵紧跟而去。
不多时,队列中,响起了三声鼓声,行进中的帅旗向右侧倾斜,摇晃了三下,然后,如此这般,继续做了好几次。
听到鼓声后,各个百人队的佐尉纷纷回头看着帅旗,随即,按照旗语的指示下达命令,在高畅军中,要想当上一名合格的佐尉,看懂旗语,听懂鼓语是必须的。
不多久,全军停止了前进,负责警戒的百人队出现在队伍的前头,他们纷纷张弓搭箭,刀剑出鞘,长枪如林,保持着战斗队形。
后面的士卒则在自家队长的带领下,将马车上的鹿,拒马取了下来,竖立在队伍的前方,虽然,敌军只是乡兵,然而,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