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异史-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怒人怨,‘一夫呼而百夫起’,各地起义不断,白白的便宜了异族,真是我中华的悲哀。”
洪熙官闻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确是如此,历朝历代昏君远远多于明君。侯爷说了这么大一段话,该不回是想恢复古制搞禅让吧?”
林清华点点头,说道:“我正是此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体的稳固,才能保证百姓不用再过颠沛流离的日子,才能保证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我设想的政体的首脑是由百姓选出来的,而且还有任期的限制,比如说任期十年,或任期十五年等等,不过此制需要一个前提。”
洪熙官与方世玉同时问道:“什么前提?”
林清华道:“就是提高百姓的文化,简单的说,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识字,都懂得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选出自己的政体首脑,而不会被小恩小贿所收买。”
洪熙官道:“照侯爷这么说,那这恐怕要等到很多年以后了。”
林清华无奈的点点头,说道:“是啊!这些需要一步一步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毕竟这世袭制已施行了几千年,要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我迫不及待的就立了这所义学,希望能在我有生之年看到那一天。”
三人长嘘短叹了好一阵,感慨着人生的苦短,直到一名镇虏军士兵前来禀报。
来人向三人行了个军礼,说道:“禀侯爷,今早派出去的探马带回消息,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在寨子西南五十里处驻扎,动机不明。”
第二章 血色朝阳 第十一节
听到这个消息,林清华与洪方二人对望了一眼,说道:“立即传令下去,所有在寨子外干活的寨民全部回到寨中,各军做好战斗准备,命令镇虏军的团以上军官马上到寨中议事厅集合!同时再多派些探马,前去仔细查探!”
一刻钟之后,镇虏军的所有团以上军官已全部在议事厅外集合完毕。林清华听到外面的口令声,走出议事厅,看到众人已排好了队,他就先行了个军礼,而众军官也在刘赫“立正!敬礼!”的口令声中齐唰唰的举起手回礼。
林清华带领众人进入厅中,随后把刚刚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众人听后议论纷纷,刘赫道:“肯定是左梦庚那小子,这小子还没死心,又来讨打了!”军官之中多数人表示赞同,纷纷要求林清华下令主动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洪熙官沉思片刻,说道:“现在是敌是友还不知道,我看还是等探马带回详细消息再说吧。不过小心一些是必要的,应该让所有人拿起武器,以防万一。”
正在众人胡乱猜测时,门口的卫兵来报,说有一名自称细作的人要见林清华。
卫兵将来人带入厅中,那人一身的小贩打扮,挑着根扁担,满身的尘土,显然是赶了很远的路。那人见到林清华,二话不说,就从扁担中抽出一张纸条递给林清华。
林清华不认识来人,但纸条上的暗记他却是认得的,这些暗记是林清华与天地会各堂的香主联络时用的,只有林清华与各香主知道,而且三十六个香主的暗记各不相同。林清华吩咐卫兵将来人带下好好休息,然后才仔细看起那张纸条。
只见纸条上写道:属下天速堂香主风应广叩首,清军一部约十万人马由克勤郡王岳托率领,从陕北南下,近日已抵达西安近郊,与顺军交战数次,双放互有损伤,但清军已渐占上风,估计几天之后就会进围西安,属下曾派人从潼关出关送信,但为关外的清军所阻,且听回来的弟兄说,围关的清军也正蠢蠢欲动,似有夺关之意,属下只得另派人绕道从武关出关,日夜兼程前来报信,如今西安城中人心惶惶,李自成正集合城中人马,并令外地顺军火速驰援,但其同时又将皇宫中的金银细软打包装车,既像是要战,又像是要跑,形势实是万分危急,何去何从,还望总舵主早做决断。大明中兴元年四月十八。
林清华抬头问道:“今天几号了?”
洪熙官道:“二十五号,怎么,发生什么事了?”
林清华算算日子,猜测现在恐怕清军已到了西安城下,他隐约觉得西南边的那支军队可能与李自成有关。
仿佛是要验证林清华的猜测一样,一名派去刺探的探马来报:“禀侯爷,属下已探明,那支军队是李自成的顺军,约八万人,帅旗之上写了个‘白’字,他们只是在那里扎营,似乎对我方并无恶意。”
林清华让探马退下,向着厅中众人说道:“刚才我得到消息,清军已逼近西安,李自成正四处召集人马,这支顺军可能就是救援西安的,从探马的禀报来看,极有可能是白旺的人马。”
听到这里,众人松了口气,毕竟自己的人马不多,而且新兵几占一半,真要打起来,就算赢了,也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林清华吩咐众军官各回军营,解除警戒,但要多派探马游骑,发现情况立刻来报。随后他便带领一千骑兵亲自前往顺军大营。
这支顺军正是白旺的人马,共有八万人,本来他奉李自成之命驻守湖广荆襄地区一带。李自成上北京时左良玉带兵来攻,李自成派绵侯袁宗第带领四万顺军精锐前来援,使得顺军在湖广一带的人马达到了十余万,成功的击退了左良玉,后来李自成败退回西安,袁宗第也率本部兵马北撤,只留下白旺一人独自留守荆襄地区。在林清华成功说服大明与大顺联合抗清之前,左良玉见荆襄地区空虚,就又发动了几次进攻,将顺军的地盘一点一点的向北压去,待双方议和成功,左良玉迫于朝廷的压力不再大规模进攻,但仍时不时的搞些小动作,弄的白旺头疼不已。正感到厌烦时,白旺忽然接到李自成的军令,李自成命令他迅速率领全部人马北上勤王,从围攻潼关的清军背后夹击清军。于是他立即收拾部队,离开了那个让他头疼的地方。
白旺率领军队来到豫南,忽然听探马来报,说前方数十里处碉堡林立,戒备森严,有一支大军正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白旺得报后不敢马虎,一边令部下扎营,一边令探马再去查探。就在他等候探马消息时,忽听手下亲兵来报,说有一支骑兵向着大营飞奔而来。
白旺闻报大吃一惊,对于自己军队的战斗力他是很清楚的,连左良玉的步兵都对付不了,怎么能与骑兵对抗呢?“难道是清军骑兵?”白旺寻思着,但转念一想,又觉不大可能,此时的清军骑兵应该都在潼关一带才对。但形势已不容他多想,他急忙下令各军准备战斗,自己也在亲兵的帮助下穿戴上盔甲,走到大营的辕门口,眼睛直勾勾的望着数里外的骑兵纵队。
看着那些队形整齐的骑兵,白旺有些失落,也有些后悔,他想起了自己曾经也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部队,那就是由马满原率领的骑兵队。他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能挡住李自成的命令,害得马满原率队出走,白白损失了一支精锐。虽然马满原走后,他也曾试图再组建一支骑兵队,但未能成功,除了士兵和战马的素质不高外,缺乏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也是重要的原因,以至于在与左良玉军队的对抗中处于下风。
林清华骑着一匹白马跑在队伍的前面,这匹白马是刘洪起留在寨子中的,是他的三匹好马之一,虽然比不上清军中的良驹,但却是林清华骑过的最好、最快的马,林清华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白影”。
林清华回头望着自己的这支骑兵部队,心中满是欣慰。这支骑兵是林清华重新组建的,他把镇虏军中的三千名骑兵与马满原手下的两千名骑兵混编到一起,单独组建了一个骑兵师,由马满原任师长。马满原开始时一再推脱,说自己不愿投降明朝,林清华苦口婆心的劝说,说马满原只是他的师长,并不是明朝的师长,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带领自己的部下离开。见到林清华这样说,马满原赶紧表示自己绝没有走的意思,只不过他对明朝非常痛恨。林清华只得继续说服他,甚至向他透漏了一点自己的抱负,这才说动马满原出任师长之职。马满原不愧是骑兵天才,几天的工夫就把两股力量顺利的合为一股,使得镇虏军有了一支真正的骑兵部队。
林清华知道马满原与白旺之间的纠葛,因此今天他并未带马满原来,将他留在军中继续练兵,自己仅带着洪熙官和一千骑兵前来会晤白旺。
到了离白旺大营还有一里的地方,林清华见到白旺军队已做好了战斗准备,于是命令骑兵停下,自己率领二十名骑兵缓缓走向白旺大营。
白旺很快看清了来人,待林清华来到辕门外,他隔着辕门喊道:“不知林大人到这里来所为何事?”
林清华笑着说:“怎么,老朋友来了连杯茶都没有,而且连门都不开,真是让我失望。”
白旺吩咐副将指挥人马戒备,自己带着几个亲兵打开辕门,将林清华引进了自己的大帐。
林清华端起一名亲兵奉上的清茶,用嘴吹了吹茶叶,抿了一口,说道:“上次我到将军守卫的襄阳城,将军就用这苦苦的茶招待我,我还以为是将军怠慢使者呢,今日方知将军天天饮的都是这苦茶,才知道将军并非是我想的那样,还望将军莫要怪罪于我呀。”
白旺说道:“林大人到这里来恐怕不是为了品茶吧?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别绕圈子了。”
林清华放下茶杯,说道:“我听手下来报,说有支大军驻扎于此,特来查看,没想到却是故人,这可真是有缘呐!将军在荆襄一带呆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突然北上呢?”
白旺道:“这是我军机密,请恕我无可奉告。”
林清华道:“将军就不用瞒我了,我知道将军是奉了闯王的命令,北上勤王的。”
白旺道:“那又怎么样?就算你知道了也没什么,我军还是要北上的,凡是敢阻拦我军的,我军定然将其消灭!”
林清华道:“将军误会了,我不是来阻拦将军的,我是来救将军的。”
白旺道:“救我?此话怎讲?”
林清华道:“不知闯王给将军的军令是什么?可否告之在下?”
白旺眉头一皱,说道:“这军令岂能给外人看?你不是在说笑吧?”
林清华笑了笑,说道:“你不给我看我也能猜出来,此次北上,你无非是两种战法,一种是从武关进关,经过商洛,北上蓝田,然后进入西安;另外一种是直奔潼关,与守卫潼关的顺军里应外合夹击关外的清军。显然你的战法是第二种,否则你也不会从我这里经过了,我说的对不对?”
白旺默不做声,算是默认了林清华所说的话。林清华见他不说话,接着说道:“只是我不明白,以将军的眼光不会看不出这是个死路,因为潼关外驻扎的是满清最精锐的部队,而且由号称满清第一猛将的阿济格统率,不说别的,光是他的人马就比你多一倍有余,你这么呆头呆脑的闯进去,恐怕凶多吉少啊!”
白旺低下头,小声说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君命难违呀!闯王命我月底之前赶到潼关,否则军法从事,我能不遵命吗?作为一名将领,最重要的是要服从指挥,我不能抗命!”
林清华说道:“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作为主帅不一定能全部把握,这就要求手下的将领能灵活的运用战略战术,不能遵循那些不合理的命令,只要能达到最终的战略目的,使用什么方法都可以。闯王的目的是解除西安之围,只要你能将清军牵出西安,那么西安就能解围,则闯王的目的就达到了,何乐而不为呢?”
白旺疑惑的道:“那你的意思是不去潼关,去别的地方?”
“对,你说的对,去别的地方!”,林清华很高兴白旺能一点就透,说道:“兵法上不是有一招叫‘围魏救赵’吗?咱们就用这招。现在清军主力都集中到了潼关一带,山东和直隶的南部兵力空虚,只要我们猛攻这里,就不愁清军不回援,那时就能解西安之危了!”
白旺显然有些动心了,犹豫的说道:“那,那岂不是抗命?若是闯王怪罪下来可怎么办?”
林清华道:“你解了西安的危局,闯王连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怪罪于你呢?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闯王不高兴,你也不用怕,还有我呢,只要你不进西安,跟你自己的部队在一起,他还能把你吃了,大不了你来投我,我绝不会亏待你的,哈哈哈。”
白旺望着林清华,神色凝重的说道:“我是不会背叛闯王的,你就不要打小算盘了。来人呐,送客!”
话音刚落,几个亲兵就把林清华连推带搡的“送”出了白旺的大帐。林清华自然是不甘心,一边被人推着走,一边回头大声喊道:“白将军,我的建议你好好考虑一下,我在西平寨等你的消息!”
第二章 血色朝阳 第十二节
林清华站在西平寨门口的碉堡之上,望着白旺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北开拔,心中怅然若失。虽经林清华再三劝告,但白旺还是选择了遵守李自成的军令,率领着八万大军通过林清华的防区向潼关进军。林清华极目远眺,仿佛看见白旺军中还有女人和小孩,“这大概是军中的随军家属吧。”林清华心中想道,他转身对着洪熙官道:“他们这不是去送死吗?”
洪熙官道:“侯爷已经尽力了,只怪白旺不知轻重。这可真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啊!”
林清华摇了摇头,说道:“其实白旺还是有些才能的,以一支老弱之师抵挡左良玉那么长时间,很不容易了,若是李自成能给他一支精兵的话,只怕整个湖广都已在大顺的掌握之中了!”
洪熙官问道:“侯爷答应白旺,说要派五千骑兵以为策应。我以为此举不妥,侯爷明知清军势大,还要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托大了呢?”
林清华道:“我说的是策应,不是和他们一起昏头昏脑的直接进攻潼关的清军,我打算派马满原率领全部骑兵佯攻直隶南部一带,因为那里紧邻北京,同时也是清军运粮草的咽喉,而且那里还有义军在活动,只要佯攻此处,清军必会疑神疑鬼,若是能将潼关的清军调过来一部分,就能减轻白旺的压力。”
洪熙官道:“侯爷不要忘了,北京一带还驻扎着清军数万精锐,若是他们出动的话,恐怕我军骑兵就会陷入险境。”
林清华说道:“这一点我也考虑过,所以我才会派骑兵前去,而且我的命令是佯攻,不是强攻,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牵着清军的鼻子走。这种战术马满原很熟悉,想当年他跟着李自成的时候,就多次用这种战术拖垮过不少明军,清军虽然训练有素,但我们跑,他们追,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在我军手里,用这种战法就不用担心吃亏。”
洪熙官听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已有些明白了,说道:“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唐朝末年的流寇黄巢就用这种战术拖着官军走,从河南一直走到广东,再由两广向北走,拖得官军筋疲力尽,最后趁朝廷兵力空虚,一举拿下了长安,不过他最后还是失败了。”
林清华点点头,说道:“这种战术实际上是一种辅助性的战术,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消灭敌人,还是要靠大规模的战役,把敌人的主力部队消灭,并且控制住交通要道,掐住敌人的咽喉,使其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和能力。李自成恰恰就是因为把这种战术当作了唯一的宝贝,乐此不疲,并以此打进了北京,但也正是因为他没有一块稳固的地盘,才会那么快就被打了回去,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