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江山-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羞耻心极强的男人,始终是块心病
杨业气愤难当,为了尊严,他马上答应出战
但是临行前,他突然转向了多年来的老搭档潘美,声音低沉道:“某此去必败无疑,我本是个降将,早就该死,主上反而对我委以重任,今日我正可以死报答”顿一下,他压低声音道:“只是,你能在陈家峪两侧埋伏下弓箭手么?我败下来的时候,如果没有接应,就要全军覆没了……”
潘美重重点头,请他放心
交代完毕,杨业率领自己的部队出征铁甲铿锵,三军无声,自知必败必死的将士一路向北,迎头撞上了辽国大军,只求证明自己的忠贞
雁门关外,辽国统帅耶律斜轸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与辽国作战三十多年,摧城拔寨、战无不殆的‘杨无敌’,竟然在这种时候来进攻,莫非脑袋被驴踢了?
但是送到虎口的肉,岂有不吃之理?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双方厮杀、厮杀、再厮杀,血战了整整一天杨业见部下已经到了极限,便率军且战且退
辽军岂能让折磨了他们三十年的‘杨无敌’跑了?便衔尾而追
就这样,双方一撤一追,来到了陈家峪
此时正是黄昏杨业率军退到谷口,只见两边静悄悄,一个援军的影儿都没有……
身后,无穷无尽的追兵已经上来了,杨业的部队,从凌晨出兵,到现在滴水粒米未进、已经疲惫不堪了如果仓皇后撤,只能被契丹铁骑践踏马下
部下要掩护他突围,却被杨业拒绝,他仰天长叹:‘这就是我的命运陛下,苍天可鉴,杨业为你尽忠了’
最终杨业命家中独子、有儿女需要养育的、和已有兄弟战死过的士兵撤退,自己则率领剩下的数百人,与辽军殊死作战最后,兵士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也牺牲了……
红月如血陈家峪上,老将军身上受伤十几处,浑身浴血,尤须发皆张、来回冲杀,手刃辽军数十百人
最后,辽国名将萧达凛,从暗中放出冷箭,射中他的战马,马倒在地下,把他摔了下来辽兵乘机围了上来,把他俘虏了……
辽国人赢了,生擒了他们口中的‘杨无敌’,这是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成功
但他得到的只是杨业的尸体老令公被擒,绝食三日而死……
事后追查,那天的援军到哪里去了?原来他们久等杨业不到,王侁大喜过望,以为杨无敌再次创造了奇迹怕功劳都被杨业抢走,他命令潘美率军赶了上去谁知走到半路时,知道杨业败了,他们转身就撤,没留一兵一卒救援……
暮色已重,站在祠堂中,已经看不清老令公的面孔陈恪轻声道:“杨家的意思是,看看能不能把老令公的骨骸要回去……”
“辽国能答应么?”赵宗绩低声道
“不能,从老令公战死沙场后,大宋就一直在讨要遗骸”陈恪低声道:“但辽国人说,你们宋人对不起杨无敌,他不回去了……”
听了这句话,以赵宗绩这种强烈的自尊心,都没有反驳
良久良久,赵宗绩才缓缓道:“老令公入土为安,确实不要再惊动他了”顿一下,他一字一句,刻骨铭心道:“还是让我们把燕云夺回来”
有鸿鹄飞过房顶,鸣叫声震天宇……
分割
又被那本写完的书爆了,求大家帮帮忙,真的不想这样帮帮忙……
还有一未完待续)
第三零八章 捺钵(下)
回去的路上,两人沉默了半道直到下山后,回望着黝黑的山梁,赵宗绩才幽幽道:“你说,杨老令公之死,到底是谁的责任?”
“……”陈恪过了好一会儿,才文不对题道:“其实,咱们学到的历史是骗人的辽国统帅耶律斜轸没有尊重杨老令公而是把他的首级斩下,先送往漠北辽廷请功,然后传授边疆,让辽军和宋军,都看到杨无敌的下场”
“我问你是谁的责任?”赵宗绩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有些恼火道:“为什么潘美会如此胆怯?他可是大宋之刃啊还有曹彬这样灭国无数的名将,会表现的如此蹩脚他们就算用脚趾头,也不该打出这样的窝囊仗难道十多年不打仗,他们退化了吗?”
“按照朝廷的官方结论,曹彬,是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陈恪依然自顾自道:“他的罪名是违抗皇命、擅自行动,导致战局被逆转按说这个罪名,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死罪,不株连九族就是皇恩浩荡了可太宗皇帝对他太好了,好得让人受不了,居然只降了他的职,差遣仍然不变潘美和其他将领也是如此,人人受罚,却都只是降职留用”
顿一下,他淡淡道:“奇怪的是,只隔了一年,曹彬没立任何功劳,就被提升其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完全恢复了雍熙北伐之前的官职再往后,他又升到了平卢军节度使到了先帝朝又成了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枢密正使,竟然比北伐失败前还风光”
“你到底什么意思?”赵宗绩就是再傻,也听出陈恪的言外之意了不禁恼火道:“你是说,历史都被篡改了,真相不是这样的,对么?”
其实赵宗绩也早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丧师辱国、彻底断送了大宋军力的败军之将,居然安然无恙不说还依然位极人臣、极尽荣宠而且在之后的岁月里,他的女儿、孙女还都成了大宋的皇后,母仪天下
凭什么?他配么?赵宗绩一直想不通
“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你告诉我真相”回到驿馆,赵宗绩对吞吞吐吐的陈恪,依然不依不饶
“我也不知道真相”陈恪两手一摊道:“我看的书也都是官方的史料”顿一下道:“《太宗实录》,你肯定看过?”
“嗯”赵宗绩点头
“还记得在雍熙北伐期间,太宗关于曹彬的言论么?”
赵宗绩摇摇头,这世上能有几人,有陈恪那样的记忆力?
“实录上说,当曹彬在战争之初突飞猛进时,太宗便‘讶其太’;曹彬粮尽退却时,太宗又惊愕‘岂有敌人在前,而退军以援粮运乎?’而等到曹彬再进时,他又下令说‘千万别再急进要和米信合军’……”陈恪缓缓道:“有印象么?”
“嗯”赵宗绩点下头
“你怎么看这一段?”
“太宗英明过人,洞察一切先机,所有的失败因素,他都算到了只是曹某人没有遵旨,最后才导致失败的”赵宗绩背书似的道:“师傅们就是这么教的”
“除此之外呢?”
“……”赵宗绩想一想道:“应该有人将曹彬们的举动总是第一时间报告到官家那里”顿一下道:“你是说,监军?”
“对只有监军,才有资格掌握第一手的军情并用最快的方式,呈报到皇帝那里皇帝则通过一个个监军,随时都在监视着他的将军们”陈恪沉声道:“而监军手里的权力,是与皇帝对他的将军的信任程度成反比的”
“……”响鼓不用重锤,和聪明人说话就这点好处赵宗绩已经明白陈恪的意思了因为太宗皇帝对将军们的不信任,助长了监军们的气焰这些严重缺乏经验的家伙,都是太宗皇帝登极后,才提拔起来的潜邸旧人他们仗着是皇帝心腹,威凌将帅,成了实际的发号施令者
杨老令公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那场悲剧中,真正掌握权力的是监军王侁,而作为主帅和副帅的杨业、潘美,却只能任由他摆布……
而且,杨业的悲剧并非个例事实上,之前就有好几起这样的事件,其中大宋排前五名的功勋武将郭进,直接被逼得自尽,这就是敢对抗监军的下场
所以杨业很清楚,如果自己抗命,等待他的结局将加悲惨那些得皇帝信任的小人,有的是办法把他逼死
而潘美也深知这点,他不得不屈从于王侁,不然郭进就是他的下场……
所以秋后算账时,潘美只是降级,而王侁却被发配充军可见朝廷很清楚,是谁的主要责任只是因为比潘美来,王侁名气实在太小,所以身后的滚滚骂名,还是潘美来背
明白了这一点,再去看曹彬离奇的待遇,一个结论便呼之欲出了——他是替某人背了黑锅否则赵光义为何不追究他?反而给他最高的地位和荣誉,还把他的女儿,选为自己的儿媳
很显然,这是在补偿他补偿他丢掉的一世英名、补偿他背负的滚滚骂名……
那么太宗皇帝是在为谁还债?
无需猜测,只需对比一下,与曹彬并称‘大宋双璧’的潘美即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潘美的罪过都比曹彬小很多,但潘美从那之后一蹶不振,最后老死边关,晚景十分凄凉
当然他是罪有应得——就算监军再凶猛,你才是主帅,发号施令的权力在你手里为什么要听他指手划脚?所以一个‘怯懦自私、毫无担当’的罪名,他如何都跑不了
所以至少在太宗心里,曹彬肯定是有罪无功的这只有一种可能,便是曹彬的那位‘监军’太特殊他就是皇帝本人……
也只有皇帝的命令,才必须无条件服从也只有皇帝的黑锅,才值得这位大宋第一军人,付出一世英名……
凡战必‘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这是大宋朝祖宗家法
是皇帝的瞎指挥,导致了北伐的失败,是监军的权力不受约束,害死了杨业这就陈恪对赵宗绩的回答
在这个把祖宗看得比天还重的国度,想要指责人家的祖宗,只有用这种方式,还得是很铁的关系,才能让对方听进去
陈恪说这话,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他唯一的动机便是,如果赵宗绩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也许能改掉大宋朝的这两个恶习,给军官们多一点信任,把作战的指挥权还给他们不然,这个大宋朝的军事,真的没救了……就算没有金国,也会有银国、铜国来覆灭它
但是这些话,触及到了皇帝最敏感的权力范畴任何试图为武将提高地位的举动,都会被视为图谋不轨就算皇帝不追究,大臣们也会干掉他
所以只能现在说,而且要讲究方法,得让赵宗绩自己去想明白……相信他在离皇位还很遥远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只有这样,他将来才有可能去主动动一动,那王八蛋祖宗家法
往后好几天,赵宗绩都很沉默从小到大,他都被教育说,祖宗说的话是金科玉律,祖宗是永远不犯错的但现在,他却认识到,祖宗也会犯错,祖宗的规定有时候也是放狗屁这对他的心灵造成的冲击,实在太猛烈了
陈恪也不劝他,因为这燕云十六州,是思考这类问题的最佳场所如果在这里还想不通,不能把大宋的利益置于老赵家利益之上,那么只能说,此人并非自己所期盼的那个……
就这样,一路往北五百里,远远离开了燕云,来到了辽西地界,辽国中京大定府,便在眼前了
中京城是辽国的首都,也是使团此行的落脚地,他们将在这里,等候辽国皇帝的召见
抵达中京城下,赵宗绩和陈恪,勒马朱夏门前,观望这座辽国首都不要说和大宋首都去比较了,那纯粹是自取其辱即使跟城方三十六里,城墙高三丈,厚一丈五尺的幽州城比,这里都称得上城垣卑小、人烟不旺了
当然,这跟城中大多数辽人和奴隶,四时追随他们皇帝的捺钵有关系
不过当你看到,这样寒酸的一个国都,却能扼住汉人的喉咙近二百年时,心里自然生出强烈的不甘
赵宗绩深深吸口气,幽幽道:“我今日终于相信,输给别人,皆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了”说完便打马入城
在他身后,陈恪面露微笑,心说,我似乎没看错人……
“陈学士笑什么?”他的表情落在那耶律德容的眼里
“我只是在想,上京城该是什么样子么?”陈恪优雅的一笑,也打马入城
耶律德容半天没想明白,只好问张孝杰道:“他什么意思?”
“他在笑话咱们呢”张孝杰阴着脸道:“从南京到中京,城垣越来越小,以此类推,上京城该小成什么样”未完待续)
祝大家新春愉快、大吉大利!
… 2012过去了,应该好好总结一下。不过时间太晚,明天还要四更呢,所以只能长话短说。
我只说三句话。
第一,谢谢大家一年来的支持与包容,很多很多的事情,好的坏的不如意,没有大家的包容和支持,我是没法走到今天的。
第二,我对自己过去一年的表现,并不算满意,客观理由一万条,也不会让我的成绩达到预期。所以,新的一年,必须要端正态度,重新做人。把丢失的阵地夺回来,让一品的红旗插上的高峰。
第三,既然要洗心革面,就从第一天做起,每一天都坚持做好。所以明日四更。
最后,小和尚说了,求叔叔阿姨、大爷大婶们,多多支持俺爹,多投月票多订阅……别让他在一开始就落下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零九章 辽主(上)
… 抵达中京后,辽国中京留守、楚王涅鲁古设宴款待宋使。
中京已经离开燕云数百里,此地风物人情,处处是浓重的胡味,再也找不到汉家的痕迹。
譬如这宴席,以文木器盛虏食。开席先上一盆驼糜……就是用骆驼肉煮成的肉粥,用木勺舀着吃。这是辽国传统大宴的开场食。
然后大盘大盘的上肉食。肉食丰富多样,有畜牧饲养的牛羊肉,也有畋猎捕获的各种飞禽走兽,但烹饪方法却只有两种,要么煮成稀烂的濡肉、要么腌成腊肉。然后切成正方形的肉块,放到大盘中端上来,客人自己用匕首割成小片、用手拿着食之。
不过照顾到宋使不善于用刀匕,所以他们桌边,都有衣鲜洁衣的契丹婢女,持帨巾,执刀匕,遍割诸肉,以啖汉使。
这一路上宋使除了食牛羊之肉酪,就是吃用羊奶煮的粥,就连陈恪、赵宗绩这样的年轻人,都已经见不得腥膻,实在是消受不得。
好在这中京怎么说都是辽国都城,还是有菜蔬供应的,只是辽人吃菜的方法太过生猛,根本不加烹饪,也不沾酱,直接就着肉生吃……尼玛,这是吃菜还是吃草?宋朝人又无奈了。
且辽国人不仅生吃菜,还吃生肉。宴席中有一道菜,是用‘兔肝切生,以鹿舌酱伴食之’,赵宗绩尝了一口,差点没吐了。
但这比起这一日的压轴大菜。又算不得什么了。只见侍者牵上一匹骏马,先用烈酒灌之。然后于其腋间破之,竟生取血淋淋的马肝出来。立时切了献给宾客。
当时赵卞就吐了,他上次出使辽国,就知道辽人有吃生肉的习惯,但人家照顾宋使,给吃的都是熟食。这次也不知是抽得哪门子风,竟然现场活取马肝生啖。这对宋朝士大夫来说。是在太有冲击力了……
“快趁鲜吃啊,”头戴金冠的涅鲁古,皮笑肉不笑道:“这可是一匹上好的战马,在你们南朝卖几十万钱的。”
赵宗绩直皱眉头。心说,我要是吃了这玩意儿,岂不与禽兽无异?便坚决不动。
但对方毕竟是一番‘盛情’,总得给个合适的理由,才算说得过去。他便道:“多谢盛情,但我儒教弟子,须谨奉先师教诲,‘失饪不食’。”
按说这解释已经过得去了,但涅鲁古的脸还是拉下来:“太不给面子了吧?”
“我们自然想给王爷面子,可这样一来。就违背了圣人的教诲。身为使节,这不适当。”赵宗绩端起酒杯道:“在下自罚三杯,向王爷赔不是。”
“谁让你喝酒了?”涅鲁古冷哼一声,他是辽国皇太叔之子,身份高贵、颐指气使,根本不把赵宗绩这个南朝王子放在眼里:“你今天,不吃也得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