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揭秘西汉王朝败亡之谜:庸才当道-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衩鹈胖铩;艋屎笠啾环希12年后自杀。
废掉霍皇后以后,宣帝便把向来谨慎而又无子的王婕妤立为皇后,令她专心抚养太子;封王皇后的父亲王奉光为邛成侯,史称王皇后为“邛成王氏”。
为了让邛成王氏不再生出个儿子来和太子争宠,宣帝此后便很少再幸宠她。在元帝朝,邛成王氏集团最大的特点是不深度参与朝中的权力斗争。因此,他们虽然没有过特别突出的大红大紫,但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是宣帝以后唯一得到善终的外戚集团。
宣帝朝还有一个王氏,是宣帝的舅族。宣帝生母王夫人因江充“巫蛊事件”被诛杀。宣帝即位后,几经周折才找到她失散于民间的娘家人。这个家族有两个代表人物,王接和王商,二人是堂兄弟。
元帝本人的皇后也姓王(政君)。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是王政君的长兄王凤,他的五弟也叫王商。在元帝朝的五大外戚集团中,这个王氏的地位最低,势力最弱。
元帝对待权势最重、参政欲望最强烈的史、许、(宣帝舅族)王三氏外戚,基本上采取的是“轮流坐庄”的平衡政策,让他们先后担任首辅(大司马、车骑将军)一职。
第一位担当此职的是史高,他是宣帝驾崩前指定的辅政大臣。永光元年九月,史高因灾异原因离职退休,元帝拜王接继任。永光三年四月,王接病逝。许嘉继任首辅,一直延续到成帝朝。许嘉是元帝生母许平君的叔叔。
上述三族外戚虽然贵为首辅,但却远远没有达到“权倾朝野”或“一手遮天”的程度。元帝真正信任的是宦官弘恭和石显。
道貌岸然的儒学宗师(1)
元帝即位前,当世名儒萧望之是太子太傅,对元帝的影响非常大;元帝即位之后,他以前将军辅政,是首辅史高的副手。
此人一生都在投机。
在昭帝朝,大将军长史丙吉很欣赏萧望之的才学,向首辅霍光竭力举荐他。其时霍光刚刚平息了一起未遂的政变,正在风声鹤唳的余悸之中,对自身的安全非常警惕。进见他的官员百姓,都要提前先搜身,以防不测。
其实这样的安全措施原本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萧望之却想在这个问题上做做文章,引起霍光的注意。他在进见霍光时,坚持拒绝搜身,与卫兵相持不下。霍光听说后,让卫兵把他放了进去。
见到霍光,萧望之便来了一段“逆耳忠言”,对霍光说:“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治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其实萧望之的本意,是想借周公求贤若渴的典故(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来比喻霍光,做出一副“刚直”的样子,别出心裁地拍拍这位当朝首辅的马屁。
但他却没想到,这一次弄巧成拙地拍到了马腿上。霍光对此非常反感,从此不再搭理他。三年后,与他一同被丙吉举荐的人都已经飞黄腾达,而他却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霍光死后,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夏天,京师长安遭受暴雨冰雹之灾。萧望之便抓住这个时机,上书请求宣帝接见,声称要当面为天子“口陈灾异之意。”
宣帝在民间时便听说过萧望之的大名,便派人接见他,还特别叮嘱,让他在进言时“无有所讳” 。
“以天变推演人事”向来是儒家经学的看家本事。萧望之通过对长安雨雹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天灾是“一姓擅势之所致”,暗讽霍氏专权。
宣帝本来就想利用儒生来打击霍氏专权,便任命他为“谒者”,负责传达皇帝的旨意,时常代表宣帝接见贤良直言之士。没过多久,他便逐渐成为宣帝身边最主要的人事参谋。
选派熟习政务的博士或谏大夫充实地方政府的力量,是朝廷当时的一项重大人事政策。萧望之也被外派为平原郡(今山东省平原县)太守。
但他想留在帝国的中央,不想到地方去,于是便给宣帝上了一道奏疏,批评这个政策是“忧其末而忘其本”,还冠冕堂皇地说,“朝无诤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建议宣帝,“选明经术,温故知新,通于几微谋虑之士以为内臣,与参政事。”
宣帝以为他仅仅是嫌平原郡离京师太远,便把他召回朝廷,暂时代理少府一职。就在萧望之重回朝廷后不久,西域地区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冯奉世奉命持节护送大宛诸国使者回国,途中接到报告,西域莎车国(在今新疆莎车一带)发生政变,西汉朝廷扶植的原任国王和朝廷的使者双双被害。
冯奉世担心莎车国从此坐大,威胁西疆安全;但事情紧急,根本来不及向朝廷请旨。于是,他便自作主张,以所持之节,从西域诸国征兵1万5千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莎车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 。
消息传回长安,丞相和将军们都认为“奉世功效尤著,宜加爵土之赏。”
但萧望之独不然。他认为冯奉世“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宣帝竟然依从了他的意见,没有封赏冯奉世。
其实这是自命不凡的萧望之看到冯奉世立下了不世奇功,担心他取代自己在宣帝心中的地位,便故意打击人家,以“防”患于未然。
宣帝确实也认为萧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复以为左冯翊”。
西汉王朝把京畿地区分为3个行政区;即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合称“三辅”。“三辅”地区的行政区名称分别与其最高行政长官的官职名称相同。
萧望之并不理解宣帝的良苦用心,以为自己是被“贬”为地方官,对这个任命非常不满意,便矫情地提出要辞职。
宣帝爱才心切,派人给他做思想工作,明确告诉他,这次外派是为了考查他治理地方的才能,以便日后重用。萧望之这才接受任命,在左冯翊任上干了3年便升任大鸿胪,位列九卿。韩延寿接任左冯翊。
道貌岸然的儒学宗师(2)
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御史大夫丙吉升任丞相。萧望之便再获升迁,递补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负责监察百官。
但就在此时,另一颗悄然升起的政治明星发出来的光芒,显然触动了萧望之的神经。此人便是左冯翊韩延寿。
接替萧望之任左冯翊之前,韩延寿先后在淮阳、颍川、东郡三地做过太守。所任之处,他都用最长不超过3年的时间,便迅速使之“大治”。他在宣帝朝地方大员中的名声,仅次于“天下第一太守”黄霸。
韩延寿身边的一个小官吏向萧望之“告发”说,韩延寿在东郡在太守任上,曾经挪用千余万公款私放高利贷。
萧望之如获至宝,赶紧向丙吉报告。丙吉大概看出了其中的玄机,便敷衍他道:朝廷这几年已经接连多次大赦天下(说明正在实行宽政),像这种事情没有必要再追究。
但萧望之却不肯善罢甘休。他借口派人去东郡调查其他事情,“顺便”了解了一下韩延寿的情况。
韩延寿毕竟在朝廷做官的时间不长,远不及萧望之那么谙熟于宫廷政治的手腕。他显然被萧望之的举动弄得有点儿乱了方寸,也安排人调查萧望之任左冯翊期间挪用朝廷祭祀经费放高利贷的事情。
仅仅掌握了一份当事人的口供之后,在没有任何“铁证”的情况下,韩延寿便迫不及待地一边上书弹劾萧望之,一边向宫中警卫部门发出公文,禁止他入朝。
萧望之终于抓住这个致命的把柄,给宣帝上书说:我曾经接到对韩延寿犯罪的举报,因御史大夫职责所系,不可能不过问;但如今却被他挟持,不能入朝进见。
宣帝震怒,下令彻查他们双方的问题。
这么一来,韩延寿就被动了。他手头并没有多少对萧望之不利的证据;但萧望之却把韩延寿的“黑材料”准备得非常充分——毕竟人家是吃这碗饭的。
韩延寿在东郡期间的“乡射”、“都试”、“讲武”等等一系列原本非常经典的政事,都被萧望之说成是“上僭不道”,言下之意是说他妄行天子仪仗;还把他“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说成是用公款私置属吏,言下之意是说他私结同党,图谋不轨。
上述罪名如果成立,样样都是死罪。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避免宣帝生疑,萧望之表白道:我自己此前曾经被韩延寿弹劾过,如今又反过来弹劾他,百官一定会认为我是在报复他。因此,请求陛下将此案提交丞相、九卿和博士公议。
萧望之这一招,看似险棋,实则十拿九稳,因为他有如下3层“安全保障”:
第1层,丞相丙吉不可能发表对萧望之不利的意见。理由有三:
其一,丙吉在前些年与赵广汉的冲突中,时任丞相司直的萧望之率先站出来竭力反对后者,并致其死。丙吉等于欠了他一个人情。
其二,此时的丙吉已近垂暮之年。在他退休或去世后,如无意外,当由御史大夫萧望之继任,他不会贸然得罪自己的继任者;否则,无异于给自己的晚年和子孙后代制造麻烦。
其三,即使丙吉想支持韩延寿,手头也没有有力的证据。
第2层,除了丞相之外,萧望之更不必担心其他人敢站出来反对。理由同样有三:
其一,萧望之身为御史大夫,掌管百官监察,多数人不敢得罪他。
其二,即便有个别人提出反对意见,但他萧望之手头有准备充分的“黑材料”,完全可以“以证据说话”,轻松驳斥之。
其三,萧望之身在朝中为官,韩延寿却不在。按人之常情,如无特殊的原因,通常不会有人当着一个人的面去支持另一个不在场的人。
第3层,在前两层保障之下,朝廷必然会形成对韩延寿不利的舆论,而这样的舆论必然会进一步引发宣帝对韩延寿的愤怒,从而在短时间内下令处死他。退一万步说,即使宣帝事后冷静下来,有所悔悟,但对业已形成的公论,也不好随便推翻。
有了以上3层安全保障,事态的发展就不可能超出萧望之的预期。宣帝“果然”要求三公及九卿公议;公卿们的意见“果然”是众口一词地力挺萧望之。
这样的结果如同一滴黑漆掉在了洁白的锦帛之上,显得分外刺眼,令人反感。宣帝对此极其厌恶,判处韩延寿斩首弃市。
数千名男女老少和官员百姓,从四面八方赶到韩延寿的受刑地——渭城(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簇拥在他的囚车周围,争相给这位昔日的父母官献上好酒和烤肉。。 最好的txt下载网
道貌岸然的儒学宗师(3)
韩延寿不忍拒绝,每个人敬的酒他都喝,总共喝了一石多。
他请前来送行的旧部分头感谢百姓们说:有劳大家远送,我韩延寿今天虽死无所恨了!
“百姓莫不流涕。”
临死之前,韩延寿一切都明白了,但一切都晚了。他告诫自己的三个儿子以自己为戒,韩氏子孙世代都不要再做官。
成功狙击冯奉世和韩延寿两位重量级宿敌之后,春风得意的萧望之,欲望空前膨胀,开始愈发急迫地死盯着丞相的位置。
他想把丙吉拉下马,好让自己顶上去,于是便向宣帝上书说,“百姓或乏困,盗贼未止,二千石多材下不任职。三公非其人,则三光为之不明,今首岁日月少光,咎在臣等。”
这些话表面上是自谦,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在攻击丙吉。但他低估了丙吉在宣帝心中的份量。
宣帝出生才数月,便遭遇了“江充巫蛊事件”,虽然得以幸存,但仍收押在诏狱中。当时的典狱长丙吉冒死把他保护了下来,在狱中供养到5岁。虽然对宣帝有救命再生之恩,但丙吉却始终守口如瓶,只字未提。后来还是一个及其偶然的机会,宣帝才获知全部内情。
萧望之这一次显然失算。宣帝为此很不愉快,派人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其后不久,又有丞相司直(协助丞相掌管监察)繁延寿上书举报萧望之所犯之罪四宗:
其一,慢侮老丞相丙吉。
其二,经常指使下属官员驾着自家车马,去杜陵老家为他办私事。
其三,让幕僚穿着官服为他老婆的马车开道。
其四,指使幕僚替他做买卖,还让人家自己掏腰包,拿出10万3千钱来作为经营利润。
宣帝将萧望之贬为太子太傅,与原任太子太傅黄霸对调。仅仅数月之后,丙吉去世,刚刚上任的御史大夫黄霸升任丞相。
元帝即位后,史高位居首辅,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分管皇帝秘书处),主持中央日常事务。萧望之虽然只是史高副手,但显然更得元帝的信任。
史、萧二人向来不和。早在宣帝朝,弘恭、石显便与史高暗中结成同盟,在朝议中常常与萧望之一派的意见相左。元帝即位之初,萧望之便向元帝建议防止宦官和外戚参与朝廷机要。元帝不听。两派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很快升格为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曾任太子太傅的萧望之曾经成功地使元帝迷信儒学才是唯一正确的“王道”,彻底排斥法家刑名之学的“霸道”,放弃西汉王朝“以霸、王道杂之”的传统治国理念。以至于这位新皇帝竟然不知道“谒者召致廷尉”的术语,便是“派廷尉将某某人逮捕入狱”的意思。
恭弘、石显二人在史高的暗中支持下,诬告萧望之、周堪、刘更生(后更名为刘向)三人在宣帝朝便结为朋党、诋毁大臣、离间皇亲,企图专擅朝政,建议对他们“谒者召致廷尉。”
元帝误以为不过是让廷尉去过问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他们不要太忘乎所以;于是便不假思索地批准了弘恭、石显二人的意见。
事隔多日,元帝因故要召见周堪生和刘更生,这才知道他们早已经被逮捕入狱(时称“系狱”)。
元帝大吃一惊,愤怒地责问弘恭、石显:你们不是说只让廷尉去过问一下吗?为什么要逮捕入狱呢?
二人赶紧免冠叩头谢罪。
元帝倒也没有深究,便让石显去通知将萧望之等人无罪释放,继续供职。
这时候,史高站了出来。
他向元帝进言道:陛下刚刚即位,还没有形成“德政”之名;如果让天下人知道陛下为了自己的师傅而朝令夕改,影响不好;不如顺水推舟赦免其罪。
元帝只好采纳了他的意见。
问题在于赦免其罪并不等于无罪。因此,萧望之的官是做不成了,便稀里糊涂地被免职回家,周、刘二人也被免为庶人。
元帝被弘、石二人这么一戏弄之后,竟然没有丝毫的警惕,反而对他们宠信有加。这样的表现看上去令人匪夷所思,实质上,是元帝“平衡法”的必然结果。
萧望之稀里糊涂被罢官之后几个月,元帝越想越不对劲,便又下诏重新起用他,赐以关内侯、给事中,位次将军,每月初一、十五两次入朝进见。
这显然是在为萧望之的东山再起铺平道路。元帝的本意是要任命他当丞相。
但就在这个关节眼上,萧望之却操之过急,指使儿子王伋上书,要为自己平反。自己的处境刚刚有点儿启色,立足尚未稳,未经周密谋划和冷静评估,便冒冒失失地“反守为攻”,焉有不败之理?
元帝指示有关人员立案调查。
承办官员后来上书说,此前对萧望之的处罚,都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并没有人冤枉他;他不但不认真反省,反而指使儿子上书颠倒是非。这样做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