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鼎预感到河北战场要发生重大变故,随即命令杨端和率中原主力重返邯郸,同时命令王贲即刻横扫巨鹿郡,然后从巨鹿郡的河间方向威胁中山,与呼沱水一线的北部军形成夹击之势。
郭奉听到公子嘉和燕太子丹在一起,马上就想到了“兵变”。假如李牧被赵王迁逼得走投无路了,那他只发动兵变,这是唯一保全他自己的办法。一旦赵王迁被废,郭开被杀,河北局势突变,郭氏将何去何从?
“我马上派人去中山。”郭奉当即说道,“武烈侯,请给郭氏一点时间。”
宝鼎郑重点头,“局势说变就变,如果郭相国迟迟下不了决心,我可以肯定的说,他很快就会死在李牧的剑下。到了那个时候,我照顾郭氏的理由就没了,郭氏只能离开河北迁徙南阳。”
郭奉暗自吃惊,急忙恳求道,“武烈侯,请相信郭氏一次。”
宝鼎摇摇头,“我不抱太大希望。以我看,你还是叫族人做好迁徙南阳的准备,我保你郭氏衣食无忧。”
郭奉还想再说,但宝鼎摇摇手,阻止了他,“从长远来看,郭氏迁徙部分族人于南阳并不是坏事,留一条退路总不会错。”
郭奉若有所思,想到宝鼎的封地就是南阳,旋即又想到了长安君公子成蛟,于是他试探着问了一句,“是否把那个人带到南阳?”
“我会兑现自己的诺言。”宝鼎笑道,“当然,如果郭氏能在这个关键时刻为统一大业建下功勋,我相信咸阳的大王一定不会吝啬封赏。”
郭奉再不多言,躬身告退。
=
秦王政东巡的速度非常快,十日内便抵达洛阳。
武烈侯闻讯,飞速赶赴中原。
两人于大梁相见。兄弟见面,各有一番感慨。秦王政看到宝鼎已经是英气勃勃的青年了,今年加冠礼,宝鼎就算成人。放眼看看中土,能和宝鼎相比肩的年轻权贵有几个?宝鼎天纵奇才,功勋卓著,实力强悍,势力庞大,如今已经隐约可以与咸阳相抗衡。
秦王政暗自叹息。没有看到宝鼎的时候,秦王政有强烈的自信击败他,如今看到其本人,秦王政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至的重压,这股重压让其不再自信。宝鼎终于变成了雄鹰,这只雄鹰志向高远,一个小小的咸阳根本不在他的视线之内,这才是秦王政最为头痛的事。
宝鼎眼里的秦王政变了,不再是心目中的千古一帝,而是像中土其他诸侯国的大王一样,沉迷于权力,把博弈当作毕生的事业,把君权至上当做其人生最高的目标。宝鼎很疲惫,也很厌倦,所以再见秦王政的时候,他发自内心的憎恶这位大王,甚至有一点仇视这位大王。
帝国在你的统治下,十五年就分崩离析,中土千千万万的生灵因为你而无辜死去,如今我不顾一切地去拯救你的帝国,去拯救中土的生灵,但你呢?你把我当作对手,当作必欲杀之而后快的敌人,现在更是亲自跑到中原来逼迫我向你低头,你以为我不敢拔剑?我不是不敢拔剑,我是不愿拔剑,唯恐祸及中土,祸及生灵,但假如你把我逼得走投无路了,那对不起,我即使变成了涂炭生灵的恶魔,我也要灭了你。
但满肚子怨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心里发泄一下可以,最终还得面对现实。宝鼎和秦王政之间不仅是实力上的差距,他们是君臣,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臣不存在利益上的一致性,君臣之间的矛盾若想得以缓和,然后实现彼此利益上的最大化,必须要用大智慧。造反、叛乱、弑君永远是代价最大的暴力手段,就今日的局面和未来帝国的命运来说,宝鼎必须要用大智慧去赢得最大化的利益。
宝鼎以满面笑容掩盖了心里的憎恶,但他不再像过去那样毕恭毕敬,言辞上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谦恭小心,或许是因为获得了胜利和功勋,他的腰杆硬了,胆气壮了,虽说不上骄横跋扈,但那股矜持和傲慢却异常的浓烈。
兄弟两人秉烛长谈。宝鼎以当前中土形势和统一大业的趋势为基础,详尽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治国思路,但他在关键地方说得很含蓄,毕竟历史在他的推动下正在改变,历史轨迹的偏差随着统一进程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国策,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便是秦王政和中枢,也不得不顺应历史的潮流去调整治国策略。
宝鼎明确表达了妥协的意思。其实不论是中原大战还是河北大战,宝鼎都把功劳分给了关东人,蒙氏和冯氏从中受益,他们在军中依旧是一股大势力,这本身就是妥协,只不过秦王政需要的是对军事的全部掌控权,包括军队的统兵权。
秦王政对宝鼎的让步很满意,此次东巡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达到了,所以他对宝鼎不经中枢同意,就以中原形势危急为理由把中原大军撤回一事不予追究了。不管怎么说,宝鼎手里有临机处置大权,执意追究的话摆明了就是撕破脸了。
“河北还有大战吗?”秦王政对此很关心。从他的立场出发,他更关注的是何时吞灭赵国,而不是如何拯救灾民,如何尽快扼杀大饥荒。
“应该还有一场大战。”宝鼎把自己对河北局势的分析大概说了一下,“关键是郭开。假如郭开非常果断,下手够狠,李牧必死。相比起来,李牧考虑的问题就多了,毕竟兵变也罢,更换王统也罢,都是伤筋动骨的大事,稍有不慎就完了。”
秦王政想了一下,称赞道,“你的决策我支持,的确应该结束河北大战,否则何以激化赵国内部的矛盾?李牧一死,河北就没有大战了,这对我们攻打齐国非常有利。”
“大王准备打齐国了?”
秦王政诧异地看了宝鼎一眼,“怎么?你的下一个目标不是齐国?”
宝鼎摇摇头,“我的下一个目标是楚国。”
秦王政微微皱眉,马上问道,“在西南策略完成之后?”
“三年之后。”宝鼎笑道,“我估计西南策略三到四年内肯定能完成。”
三到四年?秦王政冷笑,看样子,这三四年里烦心的事会接踵而至。
=
=
=
' '
第313章 有子胡亥
第313章有子胡亥
秦国的下一个吞并目标是齐国还是楚国,其实一目了然,当然是齐国。
宝鼎却要打楚国,秦王政不能理解,质询宝鼎。
宝鼎做了一番解释。
赵国的灭亡指日可待,不足为虑。
燕国也不在考虑之列。燕国偏居于东北,其边境与匈奴人和东胡人接壤,而东胡人因为在漠东地区受到匈奴人的不断挤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不得不向辽东转徙,这导致燕国和东胡人的战争越来越激烈。这也是燕国国力持续损耗,实力一直得不到增长的重要原因。
想当年燕昭王时代,燕国也是中土一霸,麾下文臣武将云集,乐毅更是带着五国联军差点灭了齐国,如果不是燕昭王死了,齐国早在四十多年前就灭亡了。其后燕国也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但匈奴人和东胡人崛起于大漠,对燕国的威胁越来越大,燕国不得不重兵镇戍东北边疆,更在东北边疆大修长城。以燕国的国力,修建数千里长城,对国力的损耗可想而知。
自太史公之后的史学先贤们,对秦长城口诛笔伐,事实上秦始皇不过是把秦、赵、燕三国长城连在了一起,其工程量不值一提。秦国的西北疆长城是昭襄王时期所筑,赵国和燕国的北部长城也在同一时期所筑,距离秦始皇时代大约五十到八十年左右。
秦、赵、燕三国的北疆长城工程量浩大,以当时三国的国力在蛮荒之地修筑长城,其困难太大,没有几十年完成不了。三国修长城的时间段和匈奴人、东胡人、大月氏人等北虏诸种的逐渐强大相符合。当北虏的入侵越来越频繁的时候,长城的长度不断增加,以至于三国长城加在一起接近万里。由此可以推测到,三国的中枢肯定已经意识到来自大漠的威胁和中土统一的重要性,可见中土北疆长城的修筑和中土统一大业的进程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在长平大战之前,秦赵两国是中土双雄,都有统一的实力,最终两虎相争,两败俱伤。燕国没有这样的实力,在它失去消灭齐国的机会后,就退出了中土争霸的舞台,从此陷入为生存而苦战的窘境。中土诸侯国欺负它,北虏人也欺负它,它自己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决策连续失误,与赵国的战争更是连番失利,实力进一步缩减。
所以今天的燕国在实力上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但秦国若要吞灭它,就面临着北部边疆骤然扩大的问题。北疆区域大了,北虏敌人更多了,需要的镇戍兵力也就更多,这将严重消耗国力,非常不利于秦国吞灭齐国和楚国。
秦国占据赵国的代北是整个北疆战略的需要,而占据燕国的辽东目前却看不到战略意义,因此秦国完全没有必要在吞灭赵国之后,千里迢迢转战燕国。
在宝鼎看来,打燕国实际上得不偿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下来了还要重兵戍守,还要和东胡人打仗,消耗了国力却无益于推进统一大业,相比起来,倒不如秦燕继续结盟,让燕国继续盘驻东北,秦国乘机集中所有力量攻打齐楚。打下了齐楚,中土就剩下一个小小的燕国,这对秦国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历史上秦国灭了赵国后,仅仅过了两年,估计是等到大饥荒过去之后,秦王政就以荆轲刺秦为借口,发动了攻燕大战。这一战前后也打了一年多时间,可以想像远征大战的耗费之巨。打下来之后要驻军,这又要耗费。燕国残余力量逃到辽东,肯定要反攻,所以在王贲远征辽东之前,小规模的战斗肯定存在,这又是耗费。假如把这些耗费全部用来攻打齐楚两国,想必可以大大减轻这段时间秦国国力的损耗。
荆轲现在在江南,太史公所撰的传奇故事“荆轲刺秦”是不会再出现了,但如果秦王政要打燕国,即使没有借口也可以。宝鼎费尽口舌,把燕国说成了“鸡肋”,其用意就是打消秦王政在灭赵之后,乘胜攻打燕国的想法。
秦国接下来的目标不是齐国就是楚国。从地理位置和战略角度来说,秦国的确应该先打齐国,而不是楚国,但历史上秦国偏偏在耗费巨力拿下半个燕国后,调头去打魏楚两国。王贲灭魏,而李信和蒙武则被楚军打败了。
李信和蒙武攻楚失败,从历史上的只言片语来推测,其转折点就是昌平君的叛乱。李信大败于楚,其后依旧受到秦王政的重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秦王政并没有把失败的责任归咎于李信。
于是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疑问。秦国为什么在灭赵之后,置中原而不顾,长途跋涉远征燕国?打完燕国,打中原魏国是对的,但为什么要同时打楚国?昌平君又为什么要叛乱?其后他又怎么成了楚国的大王?
统一这段历史本应波澜壮阔,史籍上应该大书特书,但因为秦国十五年就灭亡,而灭亡秦国其后再次统一中土的偏偏是楚人,所以这段历史就被有意简化了。试想秦王政在太史公的笔下都是暴君,那暴君的功业岂能大书特书?历史记载的过份简单导致秦王政执政的三十多年里充满了迷雾。
宝鼎身处这个时代,知道了这层迷雾后面的许多秘密,但遗憾的是,他在改变历史,而历史轨迹的偏差导致很多秘密不再存在。不过就统一战争来说,宝鼎还是希望历史轨迹不要发生太大的偏差。
假如秦国置中原而不顾去打燕国,是因为大饥荒肆虐中原导致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攻打魏国不但在道义上要遭到谴责,秦国也要为救灾和灾后重建付出重大代价,那么从今日中土大势来说,秦国就没有理由千里迢迢远征燕国了,而应该养精蓄锐,攻打齐楚两国。
齐国为什么在秦国统一大战期间自始至终作“壁上观”?历史没有说明原因,但说齐国胆小不敢打,或者沉迷于享乐,或者奸佞卖国,这都经不起推敲。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大王和权贵,尤其像后胜这样的外戚权贵,首要考虑的都是自身的利益,而自身利益的保障是建立在王国的存亡上,所以在秦国横扫中土期间,齐国不可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考虑到历史的缺失,尤其是统一期间历史的缺失,宝鼎有理由怀疑,齐国在这段时间里的历史被人为地抹去了,就像秦国统一时期的丞相昌平君、隗状都不载于历史一样。至于抹去的原因,宝鼎无从知道,但宝鼎从自己这几年的经历来看,齐国一直在合纵抗秦,虽然它没有派出军队直接参战,但它给其他诸侯国的援助尤其给赵国的援助从来就没有中断过。齐国名义上是保持“中立”,与各国都保持正常的贸易往来,但实际上这个“贸易往来”是有选择对象的。齐国不可能没有雄心壮志重建昔日的霸主辉煌,相反,他们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在不懈努力,只不过他们的策略失败了,他们的努力没有成功而已。
秦国打齐国,是强强对抗,如若齐楚再联手,秦国就有麻烦了。楚国和齐国相比,实力要差一些,再加上寿春的政局远比临淄混乱,所以未来几年,楚国是最好的目标。打楚国,攻占淮水南北,秦国就对齐国形成了三面包围,那时候再打齐国,把握性就非常大。
宝鼎现在根本不敢奢望齐国还是像原有历史一样,在统一大战期间一兵不发,直到最后献国投降。他和秦王政,还有咸阳中枢想法都一样,秦齐之间必有一场决定中土命运的大战,这一场决战只要赢了,秦国必将统一中土。
把最强的对手放到最后解决,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宝鼎把未来的统一思路详细解说,反复强调下一个目标是楚国。为了一战决胜负,他提出暂时养精蓄锐,然后以举国之力发动这一场战争。
秦王政一直沉默,他想得更多,他必须想清楚,宝鼎为什么一定要先打楚国?从军事和战略角度来说,宝鼎的建议没有错误,但宝鼎如此积极谋划,其背后必定有巨大的利益追求。
“扶苏怎么样?”秦王政试探了一句。
“战绩显赫。”宝鼎笑道,“大王是否打算封其为君?”
秦王政最不愿意讨论的就是这事,但宝鼎却偏偏逼他表态,这让他颇为恼火。
“你是不是有意让他率军攻打楚国?”
公子扶苏的身体里流淌着楚国王族的血液,他的母亲是楚国的公主,他的外祖父现在是楚国的令尹,他的身上深深烙印着楚人的痕迹。这是秦王政对扶苏最不满意的地方,宗室大臣和老秦人对此也是耿耿于怀,但秦王政迟迟不愿立储,关东人在立储一事上也是自有主张,他们也有自己中意的对象,这使得武烈侯有机会说服宗室和老秦人,联合楚系一起把扶苏推上储君之位,由此换取楚系在朝堂上的支持。
扶苏出镇中原,王绾一跃登顶做了丞相公,就是双方合作的成功例子。三方势力同处一个利益集团,对朝政有着决定性影响。但储君不同于丞相公,把一个秦王政不满意的公子扶上储君之位,难度太大。
去年扶苏拿到了稳定中原的功劳,今年扶苏又拿到了攻克邯郸的功劳,下一步他将拿到灭亡赵国国祚的功劳,然而,在咸阳宫的巨大阻力面前,这些功劳远远不够,不足以把他推上储君之位,所以要打楚国,要让扶苏亲手灭亡楚国国祚,由此赢得宗室和老秦人的绝对支持,赢得秦王政对他的赞许,这样扶苏问鼎储君的希望将大大增加。
宝鼎无意隐瞒,微笑点头,“他在中原再待几年,功勋和威望都有了,再加上我和上将军的辅佐,攻克楚国不成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