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拔山-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就剩下了那枚记了千机教主毕生所学的青色玉简,一枚神秘的玄冰令牌,以及得自于那疤脸女的六十万晶石。

    整理完后,单单晶石就达到了一百零一万,把罗拔乐得咧嘴直笑。等到将那些零碎的东西出手后,恐怕能达到一百二十万左右。

    接下来,他好生规划了一下这段时间的修炼计划,首先最主要的还是修为的提升,而这主要依靠小元丹。

    作为丹药,每日不能过多服用,一天一颗小元丹是最合适的,而在此基础上,想要提升修炼速度,就必须提升小元丹的品阶。

    他琢磨了一下,最终决定专门花费一点时间,使用九转灵丹术炼制几颗极品小元丹,以此来提升修炼的速度。

    之所以说是几颗,而不是一批,乃是因为对于他目前的修为来说,九转灵丹之术负荷较大,而且对于炼丹之地的灵气浓度亦有要求,像眼下这处山脉,根本不能支持连续的灵丹炼制。

    而在提升修为之余,炼器之术的钻研也不可以落下。

    定好了计划,罗拔先出了一趟门,去距离最近的一个修真坊市,将手头零碎的东西出手,得了近二十五万晶石,这样身上便有了一百二十六万晶石。

    在坊市中逛了逛,他临时起意,去买了二十份月魂丹材料,用以提升神识。神识不仅对于提升实力有用,在炼丹炼器,以及操控傀儡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罗拔一直极为重视这方面的提升。

    他如今乃是筑基二重天的修为,快接近了三重天,而他的神识则远超了境界,达到了三重天中期的水平,按他估计,这一批月魂丹炼好服下去,定能达到接近中期的水平。

    不过相比南春坊市,这处坊市物价要贵上许多,在南春坊市,一份月魂丹的材料,需要一万两千晶石左右,而在这里,则达到了一万五千晶石,这一批材料买下来,就花去了近三十万晶石。

    ——这坊市位于北境中部的丹霞山,名为丹霞坊市,是北境最大的坊市。

    回到秋平山,他开始炼丹,首先夜以继日地将月魂丹给炼好,接着开始炼制极品小元丹。

    接下来一段时间,修炼有条不紊地进行,修为增长极快,而同时他得花很长的时间来彻底炼化药力,并且精炼体内一身灵力,去芜存菁,令一身灵力更为精纯。

    同时,他开始钻研那枚青色玉简,里面不仅包含了来自于那块神秘黑玉的炼器之术,还有很多是千机教主自己从各处学到的炼器之术。

    来自黑玉的炼器之术极为古老而深奥,但经过千机教主的解读,变得简单了许多,再与一些当时流行的炼器之术结合起来,便成了一门较为完整的传承。

    一番钻研下来,罗拔在理论上的炼器之术是直线上升,再与那本得自蛟龙潭底的《炼器真解》一起钻研,进步更是神速。

    炼器之术,离不开四大方面,首先是材料学,在千机流传承与《炼器真解》中,都提到了不少对于材料的特殊处理方法,这一点在千机流传承中尤为突出,表现在对于金属的熔炼处理,以及对于一些灵木的处理方法。

    其中有几种是来自于黑玉,另外的则是千机教主从其他地方学到的。

    而《炼器真解》虽然记的是较为高等的炼器之术,但毕竟不是一个传承,应该只是当时流通的一本炼器典籍,因而很少有这等隐秘的炼器手法。

    在符篆与符阵方面,千机流传承中呈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是来自于黑玉的古老符篆,另一方面则是当时流行的符篆体系。

    来自黑玉的符篆极为简单,而且蕴含着极其强大的力量,罗拔本以为是四代符篆,但仔细一想,四代符篆虽然与五代不同,但好歹也有了些五代的影子,与眼下这种是完全不同,所以很可能便是三代符篆。

    而在千机教主那会儿,流行的已是五代符篆,在这里面,罗拔发现了真罗系符篆,以及另外一种符篆体系,比之真罗系更为难以参悟,威力亦是更大。

    在《炼器真解》中,亦掺杂了两种符篆体系,一种是四代符篆,另一种则是五代符篆,看来那时候四代符篆还未消亡,五代符篆也正兴起,正是一个符篆体系交替的时代。

    这一本典籍,便融合了两种体系的精髓。这样看起来是极为吃力,但钻研进去,便是受益匪浅。

    不过符篆这东西,并不是越高等越好,而是越容易掌握越好,毕竟越高等的符篆,参悟起来越难,耗费的精力越多,而且修为低了,还不能成功绘制出高等符篆来。

    因而虽然眼前摆了不少的三代符篆,以及四代符篆,罗拔还是将精力放到了钻研五代符篆上。

    这两本典籍中,出现的五代符篆皆比灵仰系更为高等,亦是难上不少,不过以罗拔的领悟力,参悟起来倒是没有问题,而且这里面的符篆比如今的更为完整。

    符阵完全依托于符篆体系的结构,因而里面出现了许多有别于现今的符阵构造。如今盛行的是源系符,加上真解符,组成一个环形叠加的一元符阵,接着由几个一元符阵组成三才,四象,乃是九宫,十方的复合符阵,以此来增加威力。而来自于黑玉的符阵构造中,竟还有螺旋型这等奇特的符阵构造。

    移动阅读请访问:。 ;…精选
第625章 玄黄丹〔一〕
    除了材料学,符篆与符阵学,剩下来的纹灵学,以及造型美学,倒是没太大差别,充其量不过是当时修士的审美观与如今大相径庭而已,不算是什么重要的差别。

    在整体的炼器学方面,《炼器真解》侧重于一些通用法宝的介绍,研究各种类型法宝炼制材料以及手法的演变,而千机流的传承中,通用法宝不少,更多的是对于古宝的仿制,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要数那傀儡之术。

    在这枚青色玉简中,傀儡之术单独占了大半的篇幅,不仅包含了来自于那块残破黑玉的傀儡之术,还有很多是千机教主搜集的傀儡炼制之术。

    经过细心编撰之后,由一篇总纲开始,介绍傀儡一道的历史,细数各种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傀儡流派,炼制方式,然后由入门开始,一直往后,越来越难,最后便是来自于那块黑玉的傀儡之术。

    傀儡一道,可以追溯到最为古老的年代,是从凡俗的傀儡发展出来的。

    凡俗之中,有能工巧匠者,擅于制作傀儡,一开始是最简单的傀儡形式,被称为原始的提线傀儡,接着,经过发展,出现了具有精巧结构,能够自如行动,外形与人极为相似的傀儡。

    据说,还出现过巧夺天工,与人无异的傀儡。

    不过,这些都是凡俗中的傀儡之术,与炼器学的傀儡之术大不相同。

    传说中,修真界最先开始制作傀儡,并一举开创傀儡学的鼻祖,乃是一个名为偃师的人,他在踏入修真界之前,便是一个出名的巧匠,擅于制作傀儡。

    在成为修士之后,他开始潜心研究如何将炼器之术应用到傀儡上,以此来制作出能够对抗修士的傀儡来。

    他那卓越的天分,以及不懈的努力,使他成功开创出了傀儡一道,并且传下了偃师一脉,成为最古老的傀儡师流派。

    在漫长岁月中,经过无数天赋卓绝的炼器师的努力,傀儡一道方才发扬光大,最终成为炼器学中最为高深的一门学问,流传于世。

    据说一开始的傀儡,还是采用了提线式的操作方式,这乃是因为当时摆在众多炼器师面前,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便是动力问题。

    因为有了凡俗中傀儡制作的经验,傀儡的构造并不是大问题,符阵与材料的问题,也被初步解决,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最根本的动力问题。

    那时候傀儡学刚起步,一切还在摸索的阶段,无法很好地解决动力与符阵融合的问题。

    后来,随着傀儡学发展,符阵与材料都完善了起来,傀儡变得如法宝一样,可以由修士提供灵力,就像是操纵法宝一样来进行战斗。

    再接着,源动力技术开始出现,给炼器一道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导致了战争法宝的出现,而这一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傀儡之上。

    从此,傀儡一道如虎添翼,开始展现出傀儡真正的威力来,而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傀儡才真正流行开来,成为众多修士青睐的一种手段。

    毕竟没有源动力支持的傀儡,需要消耗修士本身的灵力,而修士的灵力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傀儡就显得有些多余,还比不上法宝更为实用。

    但有了源动力支持,傀儡消耗的是源晶的力量,这样在一场战斗中,有一尊傀儡,便增添了极为重要的一股战力,而这也是傀儡最大的优势所在。

    傀儡一道发展至今,产生了种种流派,以及形形色色的炼制方法。

    从材料上来分,有三种,一种为木傀儡,乃是最为古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傀儡,就像罗拔手中的那只青鸟傀儡,便是用一种灵木所制。

    接着,是金铁傀儡,使用各种金属灵材,就像是那三只豹形的傀儡。

    相比木傀儡,金铁傀儡更为坚硬,但相应的,也带来了高昂的成本,毕竟同阶灵材中,按单体积来算,最为昂贵的便是金属灵材。

    一般的修士很难炼得起金铁傀儡,而且若是炼制,其材料品阶也不会很高,体积更是控制在最小的范畴。像那几只豹形傀儡,体积便不是很大,而且罗拔检查过,并不全是金铁所制,里面也有一些灵木制作的部件,更像是包了一层金铁外壳的木傀儡。

    至于那几尊巨大傀儡,看起来有些吓人,但实际上,里面是中空的,那是傀儡中较为特别的一个流派。所以,用的金铁灵材也不多。

    一开始,罗拔还以为这几尊是极为厉害的傀儡,如今研究了一番傀儡之术,才发现这几尊傀儡不过尔尔,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里面的符阵结构,也正是这些符阵,撑起了这几尊傀儡的境界。

    最后一种,乃是骨制傀儡,相比上面两种,这种就显得有些冷门了。

    而从外形来看,主要分为人形以及兽形两种。

    从流派的区别来看,除了材料以及外形的不同,还在于傀儡的作用,有的作为护卫,注重防御,有的作为战斗手段,注重杀伤力,还有的注重于刺杀,搭各种暗器,以及自爆手段,那疤脸女的傀儡很可能就是这种。

    在傀儡一道的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不少残忍而邪恶的炼制手法,比如使用秘术,将修士尸体改造成傀儡,并且保留其生前的修为。

    当然,有改造死人的,那自然有改造活人的,这等残忍的手段,完全与魔道之中,将活人炼制成傀儡的手段一般无二。

    这里说的两个“傀儡”,却是不同的意思,前者,是指将活人身体改造成机械,或木或金铁,而后者,则是控制活人的心神,使之成为失去自身意识的一具战斗傀儡。

    罗拔看罢总纲,对于傀儡一道的发展历史,有了概括性的认识,而接下来,他便开始真正学习傀儡之术。

    作为炼器学中最为高深的类别之一,傀儡学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东西,首先,最基本的自然是傀儡结构的学习,这一方面涉及到材料学与精巧的机关学,需要详尽掌握一尊傀儡的内部结构,并且拥有一双巧手。

    木傀儡的制作,全靠炼器师一双手,一个部件一个部件雕琢起来,然后组装成为完整的傀儡。

    就像是法宝一样,这样的傀儡都有详尽的炼制图,将傀儡彻底分解为一个个部件。至于傀儡的结构,每一个流派皆不一样,有的追求简单实用,有的追求精致完美,各有优劣。

    金铁傀儡的制作,则大不一样,为了追求极致的精确性,一般都是用模具铸造。

    其次,是符阵的学习。傀儡学自成一脉,发展出了不少专属的符阵,与用于法宝之上的符阵大不相同。

    其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符阵,被称为傀儡符阵,也是因为有了这个符阵,傀儡才能自如地被修士所操控。

    这傀儡符阵与源动力符阵一起,被称为傀儡学的两大核心,每一尊傀儡都离不开这两者。而傀儡符阵也有优劣之分,越高级的傀儡符阵,操控起来越是自如,对于修士的神识损耗越小。

    再者,是符阵的纹刻,这一过程是将傀儡与符阵完美融合起来的最关键部分,一般使用纹刻方式,将符阵刻于傀儡体内。

    在符阵的分布方式上,也有集中与分散两种,各有优劣,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傀儡上。

    就这样,罗拔每天除了吞服一颗小元丹,彻底炼化药力,并且凝炼灵力,剩下来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炼器上。而花在炼器上的时间,都被分给了符篆与符阵学,以及傀儡学。

    在符篆与符阵学上,主要是由易入难,挨个掌握出现在那青色玉简和《炼器真解》中的五代符篆,并且研究各种符阵的结构。

    为了练习绘制符篆,他不知道花费了多少乌黄纸,还有专门绘制符篆的灵液,那些废纸堆起来,都要占了大半个洞穴。前前后后,也跑了许多趟坊市。

    在傀儡学上,他主要先研究符阵结构,将一些基础的符阵掌握,再研究木傀儡的结构。

    他去森林里随便弄了一些木材,开始磨练刀工,一开始手脚还不是很利索,无法雕刻出合格的零件,但慢慢的,刀工就熟练了起来,开始雕琢得有模有样。

    渐渐的,他显得越发熟练,已经能用普通的木材制作成一些兽形傀儡,比如鹰隼,虎豹之类的。

    一开始这些傀儡看起来还是粗糙生硬,一看便知是出自初学者之手,但过个七八天,就变得更为精致,而且栩栩如生。

    然后,他便在这些普通的傀儡上练习符阵的纹刻。炼制一件傀儡,最难的还是这一部分,首先掌握符阵不易,再者纹刻不易,一尊傀儡往往涉及到十几个符阵,而且分布都有严格的要求,若是差之毫厘,便要功亏一篑。随着在傀儡一道上正式登堂入室,他开始研究那三尊豹形傀儡,准备将它们修复,等之后寻到了合适的源晶,就能派上用场了。

    移动阅读请访问:。 ;…精选
第626章 玄黄丹〔二〕
    不知不觉间,时间过得飞快。沉浸在修炼之中,他根本就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不过偶尔,他会走出洞府,坐在位于悬崖的洞口处,看着外面云起云落,呼吸着春日那特有的芬芳气息,独自怔怔地发呆。

    每逢此时,心中都有一种淡淡的愁绪在徘徊。似乎只要望着外面那片广阔的天地,思绪便会飘得老远,似乎随着那云气,逐渐升上了九重云霄。

    来到秋平山的时候,还是仲春,漫山的辛夷盛开,空气里都带着一股清清淡淡的怡人香气。他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洞府,恐怕也是看中了这里怡人的景致。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进入了暮春。春花已逐渐凋零,但整座山却变得越发苍翠起来,生机勃勃。

    在经过一个半月的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