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灾后-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金是三成,你先给四斤半,我给你开个条,大后天就能过来拿。”

    “你们是从省城进货?”

    “是。”店老板言简意赅。

    “刚刚那个是什么人?”称玉米面的功夫,邱成忍不住又问了。

    “乌龟黄,这条街现在是他罩,手底下有十几个小弟,都是打起架来不要命的主,一天到晚都在这条街上,有什么事喊一声,来得比警察快,也比警察敢拼命。”

    大何称了玉米面,又给邱成开了个条儿,上面写明了订购十斤红薯作为种子,交货日期是后天,已经收了四斤半玉米面作为定金。

    “每天都要给他们一个玉米饼?”邱成又问。

    “没办法,破财消灾吧,从前有几家不肯给的,都叫他们从这条街上给弄走了,好在这些人除了每天一个玉米饼,倒也不整别的事。”

    邱成收好单子,拿着买下的一包花生种子出了这家种子店。

    这包花生种子大概半斤左右,用一个透明的封口袋装着,上面贴着标价,要五斤玉米面,另外还贴了一张纸,介绍花生的种植技术,大概是为了照顾一些没有种植经验的城里人。

    出了种子店,时间已经两点多了,邱成骑着三轮车往艾文海那边去,他记得上一次给葛洪昌送土豆过来的时候,对方让他最好在下午两点钟到四点钟之间过来,大概就是这个时间段比较闲。

    下午的新南河很安静,眼下已经是五月下旬,搁在从前,这个季节已经有人到新南河里去游泳了,老人小孩套着颜色鲜艳的游泳圈,也有全家一起出来的。

    今天却一个游泳的人也没看到,即使这些年过去,新南河的水质比从前好了许多。

    邱成把三轮车起到河边那栋公寓附近,很快就有人发现他了,还是上回那个黑壮汉子,这家伙一看到邱成还挺高兴,哈哈笑了两声,开了对讲机大声问道:“老葛啊,你又卖土豆了?”

    “啥土豆?”那头的葛洪昌被他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没买土豆啊?那上回那个送土豆的怎么又来了?”听他说没买土豆,这汉子顿时就失望了,最近他们的伙食单调啊,除了玉米饼就是青菜。

    “你有什么事?找谁的?”这汉子走到邱成跟前问他话,态度倒是比上一回和气不少,两只眼睛还直往三轮车上瞧,心道就算老葛没说要买,人家也可以自己上门推销啊。

    “我住嘉园小区六栋,前些时候把十五楼基本上都买下来了,又安了钢板门,听说1512的屋主是艾文海,我给他送钥匙过来。”邱成说明了来意。

    那边,艾文海这天下午刚好没出去,听人说了这事,就让他们把邱成带上楼去了。

    邱成上了楼,在一间布置得很像会议室的屋子里见到了艾文海,不是很高,骨架比较大,四十多岁的样子,气质硬朗,说起了话来嗓门也很大。

    “你把十五楼都给买了?”艾文海一见面就这么问了邱成一句。

    “还差1510和1512。”邱成说道。

    “哈哈哈,年轻人不错,你跟我说说,我那间屋子要是卖给你,能得个什么价?”

    从前艾文海买那个房子的时候,也是打算自己住的,现在周围的房子都被邱成给买了,他自然不可能再去住,再说今时不同往日,像他脚下的这栋公寓,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方,现在还不少说买就买了,嘉园小区一套房他现在也不放在眼里了,要不要就那样。

    “之前你花了多少万,我就给你多少斤玉米面。”邱成回答说。

    “我不要玉米面。”艾文海一摆手。

    “那我到时候折成土豆给你送过来?”邱成又道。

    “这个合适,你就说哪一天吧?”眼下真是除了玉米饼就剩下青菜野菜了,兄弟们都这么吃,艾文海他们一家也就是偶尔改善个伙食,一来像面粉这些东西实在是贵,二来他也得照顾照顾兄弟们的感受啊。

    “一个星期左右。”再过一个星期左右,1506那批土豆就该成熟了,最近天气好,那些土豆都还长得不错。

    “行,那我就等你送土豆过来了。”说着艾文海就站了起来,摆出送客的姿态:“这钥匙你还是带回去吧,给我也没用。”

    邱成也不多言,再次保证过几天肯定会送土豆过来,然后就离开了,到楼下找那壮汉领了三轮车,骑车回家。

    邱成一走,艾文海就在沙发上坐了下来,面色沉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你把那个房子就这么卖了?”葛洪昌他们几个从旁边的房间里出来,刚刚他们就在这个套房的卧室里待着,艾文海说要自己接待邱成,让他们避避,他们就直接往旁边卧室里挪了事。

    “不卖还能干吗,留着多抻一抻,再抻几斤玉米面吗?”艾文海摇头笑道,他又不差那点玉米面,何必呢。再说这个叫邱成的年轻人,面上虽然不显,但他既然能把整个十五楼都买得七七八八了,想来也是有他的过人之处,自己又何必损人不利己,平白再添一个对手。

    “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葛洪昌顿了顿,不再提邱成的事。

    “这两天再多走动走动,多拿几块地下来。”艾文海说道。刚刚邱成到来之前,他们就在商量这个事。

    “那虫子?”葛洪昌还有些迟疑。

    “管不了那么多了,多抓就抓,不能抓就由它去,到时候能收多少收多少吧,总不至于颗粒无收。”艾文海说着往沙发上一靠,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这两天他们接到消息,说是粘虫有北迁的迹象,各地都再狠抓灭虫工作,像他们新南市,这个工作就做得不错,但是别的地区也有做得不好的,更别提还有大片大片无人居住的荒野。

    北方那边原本就被土狗子搅得有些吃不消了,情况根本没有新闻上播的那么乐观,如今要是再来个粘虫,就算最后控制住了,粮食肯定也要减产,至于会减产到什么程度,现在谁也不敢说。

    对于虫害,现在专家分析出来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土地荒了这些年,有些虫子也正常,一个是青蛙鸟类田鼠等,在今年春季遭遇到了灭绝性的捕捉,把天敌都给捉完了,野外的虫子就泛滥了,这是很自然的事。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虫子的抗药性问题,这个问题在之前的五年中也不断被提起,只不过那时候人类自顾不暇,根本没精力去关心虫子们活得好不好,是不是又发生了变化。

    在这五年中,耕地面积急剧缩小,大家在少量的耕地上精耕细作,农药杀不死的虫子,就派人去捉,反正劳动力最便宜,现在不行了,全世界都在搞扩大种植,大片大片地种庄稼,像北方一些主要的产粮区,一种就是几十上百亩,派人去地里捉虫子?那要捉到猴年马月去?

    有人说,虫子会变成这样,跟新生有关系,事实上就算没有确实的证据,大部分人还是认定了这事跟新生有关系。

    关于新生,艾文海作为一个文化程度一般般的生意人,也不好轻言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他只是常常会想起在许多年前,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跟他们说的西方神话故事里的潘多拉的盒子。

    因为好奇也好,因为贪念也罢,人类已经把这个盒子打开了,也许最后也会有希望,但是在希望到来之前,还有无尽的灾厄。
第 042 章
    邱成没想到;艾文海竟然这么容易就同意把1512卖给他了。

    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在想自己这一天遇到的两个人,乌龟黄和艾文海,一个黑一个白,将来他要帮阿常弄身份的时候;到底是过黑路还是过白路呢?

    无论是走哪条道,现在都不行;因为现在的他还太弱了,找他们帮忙的同时;也就等于主动暴露了阿常的存在;他们现在还没有自保的力量。

    在嘉园小区外面,邱成看到有一队管道工人正在检查他们这一带的管道;猜想他们这里离通水那一天也不远了,不禁又有些高兴起来,心道今天好事还真多,不仅和艾文海谈好了房子的事,现在连自来水也要通了。

    小区里的人显然也都得到消息了,好些没出去上工的老人妇女都出来了,围着那些管道工人问这问那的,邱成跟几个熟一点的打了招呼,就骑着车子回去了。

    阿常今天下午听到动静,本来就在露台上伸长了脖子看稀奇,看着看着见邱成骑着三轮车回来了,顿时就咧嘴笑了起来,也不管邱成甩手让他不用下来,转身就往楼下冲。

    邱成见他下来了,干脆也不急着回去,两人从车库里拿了几个麻袋,骑着三轮车往新南河边去了,那边荒地多,邱成打算从那里挖些泥土回来。

    阿常蹲在三轮车上,也不问去哪儿,只要跟邱成在一块儿,去哪儿他都高兴。

    两人在河边挖泥,邱成想起他们家的肥料最近已经不是很充足了,从前他们种植面积小,费不了太多肥料,现在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肥料看着也就越来越少了,邱成看了看河边荒地上的野草,就琢磨着,改天通了自来水,他们就可以用原来打水的时间出来割草,割了青草回去堆肥。

    载着一车泥土回去的时候,刚好看到陈婶子整得带着孙子孙女在地头上捉虫子,那个大丫头远远见了邱成他们就喊了:“邱叔叔!”

    “诶。”邱成冲她笑了笑。

    陈婶子的一双儿女都已经结婚了,现在两对小夫妻和老人住在一起,白天四个年轻人出去找活干,陈婶子就在家里带孩子,这个大一点的女孩是她孙女,还有一个小一点的男孩是外甥,不过这两个孩子都管陈婶子叫奶奶。

    “这是载的什么啊,这么一大车?”地里的陈婶子这时候也直起腰来和邱成说话。

    “没什么,就是一车土,打算在屋顶种点红薯。”邱成知道现在小区里的人对他和阿常,以及他们这栋楼的十五层有不少猜想,人的好奇心是堵不住的,你越藏着掖着他们就越好奇,干脆平时在跟这些人打交道的时候,就拣一些不大要紧的说了,希望能稍微满足一下这些邻里的好奇心。

    “在屋顶种红薯好啊,比咱这地里强,起码不会有旁边的虫子老你那地里爬,楼层又高,就算是长了翅膀的,也不一定飞得上去,哎呦,我现在每天捉虫子都捉怕了。”自打上回被粘虫那么一闹,陈婶子就彻底怕了这些虫子了,每天都往地里来,一天都不敢疏忽。

    “捉了虫子回去喂田鼠啊,你们家田鼠长得好吧?”邱成坐在三轮车上,面上带笑和陈婶子说话。

    “哎呦喂!”说到这个,陈婶子一拍手,别提多高兴了:“长得可好了,天天这个虫子喂着,长得油光水滑的!”

    “那就好,我先回去了,家里还有活儿。”邱成说着就打算要走。

    “哎,等等,问你个事,不是说要种红薯吗?种子从哪儿买的?我也打算要种点。”见邱成要走,陈婶子连忙问道。

    “就是在菜市场边上,我今天过去看了,就他们那一家种子店,你过去,一下就能看到了。”邱成回答说。

    “贵不贵啊?多少钱一斤?”陈婶子又问。

    “一斤半玉米面,我今天过去的时候没货,让预定。”邱成也是知无不言。

    “要一斤半玉米面啊。”陈婶子这就有点心疼了。

    “你要是种得不多,到时候就从我这里拿吧。”邱成对这陈婶子印象还行,他现在耳朵好,有时候他在楼上干活,楼下有人说他们家什么事,他还能零星听到几句,这陈婶子倒是没说的好话。

    “不用不用,我先问问他们,应该还有别人要种的,到时候我们一块儿去买。”陈婶子连连推辞,又挥手让邱成有事就赶紧回去:“你回吧,你回吧,顶楼好是好,光是搬这些土就够你们俩累的。”

    她既然这么说了,邱成也不多推让,和陈婶子道了别,骑着三轮车走了。

    回到家里,邱成他们稍事休息之后,就去十五楼干活了,1504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都已经装上了镜子,就差再盯上木架铺上泥土了。

    他们俩在1504钉了几个钟头架子,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去自家种了庄家的各处去浇水施肥,又去看了看山羊和鱼池,该喂水的喂水,该给草的给草。

    1507那屋子水稻长得不错,这么几天功夫,插下去的稻秧就开始分蘖了,看起来一片绿油油的,想来到时候收获肯定也不会太差。

    邱成他们卷起裤腿走进水田里,把稻田里的杂草给拔了,完了又一脚泥地从田里出来,从门外走了拉了搬了水壶进来,往田里加水,这些水稻耗水量极大,一个不小心就能把这么一小块水田给抽干了。

    干完了活儿,他们依旧到屋顶去把晒了一天的那两只鸡仔搬下楼去。这两只鸡仔这些天长得更结实了,胃口奇好,逮什么吃什么,邱成也不大敢敞开了喂,生怕它们跟金鱼似的,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给撑死了。

    回到十四楼,邱成又精心准备了两筐肥力很足的土壤,把自己今天刚买回来的一包花生种子,还有之前买水稻的时候作为饶头的那十几枚大豆种子种了下去,打算等成苗了以后,再将他们移植到1504去。

    邱成现在已经能比较好地掌握聚灵阵中的作物生长速度了,一般种子刚埋进地里的时候都发育得比较慢,等出芽之后才会加快生长速度。

    育苗的好处,一方面在于他能够给芽苗提供更具肥力的生长环境,好的芽苗能给他们带来更多收获。另一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淘汰掉一些不能发芽的种子,提高土地利用率。

    还有就是,育苗的过程不需要占用太多地方,比如说现在1504还没有布置好,邱成他们就已经可以着手育苗工作了。

    在邱成处理种子的功夫,阿常已经到露台上浇过水施过肥了,还摘了一筐成熟的果实,其中最多的还是西红柿,上一批西红柿还没彻底淘汰,后面的这批西红柿也已经开始挂果了,还有不少辣椒,丝瓜也有两根。

    至于挂在墙边的那些苦瓜,阿常没去动它们,他不爱吃那个,邱成也不大爱吃,两人煮了一回之后,就都放弃了,邱成决定把这些苦瓜全部用来留种,留到将来卖种子用。

    “今天摘个南瓜吧。”邱成这时候也把那两个埋了种子的木筐搬到露台上,看了看,实在没地方放了,就只好把它们堵在过道里,他打算明后天就把那几株老了的西红柿辣椒给拔了,到时候这位置就腾出来了。

    “够老了吗?”阿常说着凑过去看那几个南瓜,为了不让生长旺盛的南瓜藤挡了其他作物的阳光,邱成还特意钉了个架子,让它们往架子上长,藤上的南瓜也都被邱成用网兜挂了起来。

    “差不多了。”邱成用刀割下最老的那一个,又解了网兜,把这个南瓜提进屋里。

    “这个好吃吗?”阿常跟在后面问。

    “好吃。”邱成把南瓜提进厨房洗干净,然后又搬了砧板菜刀出来,把东西往茶几上一放,坐在沙发上削起了南瓜皮,这老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