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灾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剩下的三套房子,就艾文海名下的1512号房面积大一些,另外两套也是中小房型。

    嘉园小区这边,邱成走后,阿常就觉得非常无聊,最近外面的麻雀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抓了,邱成说以后不抓麻雀了,他就不去了。可是不抓麻雀干什么呢,阿常楼上楼下地转了几圈,最后还是拿了一根棒针,蹲在他们家露台上扎起了土狗子。

    随着天气的转暖,各种小葱子也多了起来,他们家露台上要比外面好一点,不过也有不少,当初他们从外面挖土回来用,难免也会带回来一些。

    阿常拿着一根棒针蹲在露台上,一动不动,仿佛连呼吸都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他目前的一个木筐中,种着一株土豆,这些土豆种得比十五楼那批晚,现在还没到可以收获的时候。

    现在在这个木筐中,就有几只土狗子正在蠢蠢欲动,阿常的耳朵动了动,出手如电,一下就把那根棒针扎进了土里,然后他用手指小心地拨开泥土,沿着那根棒针一直挖下去,直到从一个小土豆身板挖出来一只土狗子,这才又把那些泥土小心地掩了回去。

    在一个同伴被扎了个对穿最后,木筐里的其他土狗子顿时就不敢动弹了,他它安静地蛰伏在泥土深处静静等待,等这个变态猎人离开的时候。

    “!”阿常打了个哈欠,将棒针上的那只土狗子扯下来,随便往自己脚边一丢,继续蹲那儿守着。他脚边的地面上,这时候已经很七竖八地躺了十多只土狗子的尸体。

    太远渐渐西斜,阿常在三点钟的时候上楼调整了一下1506房露台上那几面镜子的角度,让尽量多的阳光照进屋子里。

    快到四点钟左右,阿常终于听到楼下传来邱成那辆破三轮车的声音,他抓起那些土狗子往田鼠笼子里一扔,就飞快地冲下楼去了。

    “吱!吱!”笼子里那些平时看起来温顺的田鼠,见了土狗子立刻就变得十分凶猛,几只田鼠扑过去,没一会儿,那些土狗子就被啃得连渣都没剩下。

    邱成载了二百斤玉米面回来,总共四袋,一袋五十斤。虽然这些玉米面明天就要被花出去了,他也还是不放心把它们留在车库,和阿常一人两袋,扛上了十四楼。

    到家以后,邱成先是洗了一把手脸,又到各处去查看庄稼的生长状况,拔草浇水这些活儿阿常都干得不错,虫子也没发现几只,邱成看了一圈,就放心地回屋休息去了,他这一整天从早到晚忙到现在还没歇过气。

    阿常跟前跟后跟了一圈,见邱成躺沙发上休息,他就在旁边的地板上坐了下来,坐了一会儿,他伸手去碰了碰邱成垂落在一旁的手掌,问道:“剪指甲?”

    “嗯。”邱成的声音中已经染上了睡意。

    阿常从茶几下面的盒子中取出指甲刀,又抽了一本杂志摊开,铺在地板上,然后就按邱成教他的那样,给他剪起了手指甲。剪着剪着,他把自己的鼻子凑到邱成的手上嗅了嗅,嗅到熟悉的味道,他便高兴地笑了起来。

    邱成这一觉,一直睡到晚上六点钟才醒来,胡乱啃了几口玉米饼,就和阿常一起,扛了几百斤土豆下楼,拉到夜市里去卖。

    他们现在的伙食实在是有些太单一了,食材单一,烹饪手法也单一,在没有食用油的情况下,他们每天吃的,不是烤就是煮,要么蒸。这种情况在段时间内是很难得到改善了,现在连人给吃的粮食都不够,谁会大规模养猪呢?

    因为拉的东西多,阿常这一会也没能往车上蹲,邱成骑车,他在后面跟着跑,到了上坡的地方,还能伸手推一把。

    等他俩到夜市的时候,时间已经比平常晚了大约有一个钟头,摊上已经有几个顾客等在那里了,前两天没买到土豆的,都听邱成说过这一晚会有一批土豆到货,所以他们早早就等在这里了。

    “怎么才来啊?刚刚有两个客人等等又走了。”老冯这时候正在邱成他们的摆摊的位置上站着也,也不做什么,就是跟那些等着买土豆的聊聊天,这聊天聊得多了,交情慢慢也就出来了,以后有些人再要兑换玉米面,就会过来找他。

    “今天忙。”邱成说着就把三轮车停好。

    “这到货的时候事情肯定多啊,是吧,来来,搭把手。”老冯说着又帮邱成抬土豆:“我那边前两天也刚到了一批玉米面,新鲜着呢。”

    “等会儿收摊了再找你换。”邱成说道。

    “嘿嘿,今晚这买卖可不小。”老冯心里高兴,脸上也笑得格外灿烂,等头一麻袋的土豆一打开,他就咋咋呼呼地叫唤起来:“哎呀,这一批土豆好啊,比前两天那批都好!”

    那些顾客听他这么一说,立刻就把那只麻袋为了个水泄不通,个个都伸手去挑,别说,这回这个土豆看起来确实是要比上回的好,起码个头更大。

    这人一多,场面就容易乱,邱成又要称土豆又要称玉米饼,忙得头都不抬,有时候还得为了几根小葱几个辣椒的事跟人掰扯。

    有人见到这种情况,忍不住就要动了歪心眼,趁乱摸了几个土豆离开,估摸着邱成应该是发现不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瘦高男人手里拿着土豆刚要往自己兜里装,就觉得好像有一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他一抬眼,就看到阿常表情凶恶,两眼死死盯着他抓着土豆的那只手,嘴里还发出低沉地类似于野兽的嘶吼。

    那人吞了吞口水,手指一松,就把那个土豆又放回到麻袋里,稍稍退了两步,然后便落荒而逃。那边正在给人打称的邱成抬了抬眼皮,伸手拍了拍阿常的手臂,让他放松,然后又对旁边一个因为发现阿常的异常显得有些紧张的顾客笑了笑。

    “小孩子,动物世界看多了。”邱成说道。

    “嗨,吓我一跳。”他刚刚还以为是狂犬病呢。

    “电视里演什么他就学什么。”邱成又说。

    “我家那小兔崽子也这样。”那人也跟着笑了笑,缓解了一下气氛。邱成摊上不少老顾客都知道他带着一个脑瓜子不太好使的兄弟,这事倒也说得通,要真是狂犬病,发起病来也没这么收放自如的。

    这一晚有阿常盯着,他们家一个土豆都没被偷,全都卖得干干净净,等他们收摊的时候,时间还早呢。

    邱成先去老冯他们摊上兑换了玉米面,也没都兑换了,明天说不定而已有个别房主愿意收玉米饼的。

    他俩骑车回去的时候,才刚到九点钟,夜市里还是正热闹的是时候,路上人多摊子多,邱成一边骑一边按刹车,一点一点地跟着人流往前挪。

    骑着骑着,邱成就看到前面一个卖花椒大料的摊子边上,有个老头摆了两个水桶卖鱼。眼下全国各地的交通都在慢慢恢复,各地特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流通,像花椒大料这种东西,虽然还是卖得比较贵,但也不算特别稀罕,稀罕的是旁边那老头水桶里的鱼。

    “你这鱼从哪里来的?”邱成凑过去,看到他两只大水桶里一共装了有一二十条大大小小的鱼儿,大的有巴掌大,数量还不小。邱成一看到这鱼,忍不住就问了一句,没听说现在还有人能从新南河里捉到鱼的。

    “自然是有地方。”老头哼哼了一声,这一晚上买鱼的人没两个,想套他话的倒是不少。
第 030 章  搅团
    “那你这鱼怎么卖的?”邱成这时候也发现自己刚刚的问题确实是有点不合适。

    “三斤玉米面换一斤鱼。”老头见邱成问价钱;像是要买的样子,他的态度就好多了。

    “这些鱼都是一个价?”邱成看他桶里的那些鱼品种有点杂;大小也不一样。

    “都一个价。”老头点点头;又用网兜捞起水桶里的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对邱成说道:“这鲫鱼炖汤最好了;怎么样?要不要买一条回去?”

    “你这鱼卖得有点贵啊。”三斤玉米面差不多就是五斤玉米饼,十好几个;够买他们家四只大田鼠还不止。

    “东西好自然就贵了,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往后你再想吃鱼,那就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去了。”

    邱成看看他水里有几条小草鱼;又想想自家那一屋子刚种下去就已经开始焕发出生机的野草,就说:“帮我把草鱼都装了吧;要活的。”

    “大的小的都要?”老头抬头看向邱成。

    “都要。”邱成点点头。

    “哎,这是要养鱼吧。”老头一听他说这些草鱼都要了,就显得很高兴,用网兜把草鱼都抓到左边那个水桶,又把左边那水桶里原来装着的其他鱼移到右边桶里。嘴里还向邱成推销说:“再要几条鲢鱼鳙鱼吧,有它们水质好,草鱼不容易生病。”

    “行。”邱成之前也听说过鲢鱼和鳙鱼能让水质变好。

    “鲫鱼也要几条吧?弄点蚯蚓虫子什么的就能养得活。”老头又说。

    “那些鲫鱼都要了吧。”鲫鱼肉嫩,邱成比较喜欢吃鲫鱼。

    “哎,好嘞!”老头一边捞鱼,一边冲旁边卖大料的摊子喊道:“敬辉,干啥呢,赶紧把电子称给我搬过来。”

    “哦。”旁边那大料摊上的中年老板这会儿正拿着个手机看小说,一听到老头喊,连忙就把电子称给他搬了过来:“爹,这里。”

    “再去拿个盆。”老头又吩咐道。

    那中年老板又回自己摊上拿了个塑料脸盆过来,往电子称上一放,那老头伸手在电子称上按了一下去皮,又输入每千克单价为6,然后就快手快脚地把邱成要的那些鱼儿都用网兜捞进脸盆里。

    “十六斤七两四钱,你给十六斤七两就成,我再送一个水桶。”

    称完了把那些鱼儿往水桶里一倒,又称起了玉米面,邱成先是给他一袋十斤装的玉米面,然后又另外称了六斤七两。

    买下这些鱼,邱成骑上三轮车继续往夜市外面挪,等出了夜市,道路就变得十分通畅了。

    当初临时基地解散是在二月底,如今转眼就已经过了两个月,五月份就要到了。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新南市的变化是巨大的,原本这一座如同废墟一般的城市,也已经被整理得干净整齐,虽然不如从前那样繁华热闹,但到底也是有了人气,大部分地方都通了电,也有不少商铺开张营业,虽然现在被人当做钱币流通的都是玉米面玉米饼。

    离开了临时基地的庇护和约束,所有人都各尽所能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卖房产的清囤货的,走街串巷收金属塑料等废品的,甚至还有像老胡他们那样,远走他乡去贩货做买卖的。

    当然,他们也做过一些不好的事,河里的鱼被电得绝了种,天上飞的鸟儿,地里爬的田鼠,都被抓了不少,夜市里甚至还有人在卖青蛙。邱成知道这是不好的,但是他自己也让阿常这么干过,所以也就没有立场去否定别人,对着一群饿肚子的人谈什么生态环保是不合时宜的。

    邱成和阿常回到嘉园小区,因为车上的东西有点多,一趟搬不完,邱成就让阿常先扛了一趟东西上去,自己在下面守着,等一会儿阿常下来了,他俩再一起把剩下的东西扛回去。

    在楼下等待的时候,邱成看到四楼有人拉开窗户往下面望了望,看到是他,很快又缩回去了。邱成不知道对方是处于好奇还是警惕,这年头大家都比较有警觉性,听到动静后探头出来查看一下也很正常。

    嘉园小区的住户不多,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邱成相信自己现在已经是这个江湖中比较扎眼的一个了。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也没打算要往城外的别墅区转移,那边现在基本上没人住,巡警也不大过去,真要在那边安家,说不定哪天就被人给连窝端了。

    回到家里,邱成先找了一个大一点的容器,把这些鱼儿养上,大概是因为他们家中灵气充裕的缘故,一个晚上过去,这些鱼儿倒是显得更加鲜活了。

    第二天上午,邱成拉上一车玉米面和玉米饼去房管局,阿常留下来看家。

    昨天傍晚沈星回去后看到邱成留下的字条,马上就又出门了,通知完了那些已经谈好愿意出售房屋的屋主,她又跑去和那两户不肯松口的屋主打了个招呼,就说他们明天上午在房管局交易,让他们愿意去就去。

    邱成到房管局的时候,沈星和那些屋主都已经等在那里了,这一个上午,手续上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沈星负责,邱成就只管守着三轮车,在需要给对方付房款的时候,就往外面拿玉米饼玉米面。

    除了艾海华名下的1512,今天还有一套房子的屋主没来,总共交易了八套房子,其中四套房子还有按揭没还完,邱成就按他们当初交的首付,还有已经偿还的贷款给相应数额的粮食,以后这些按揭就全都转到他的名下。

    现如今世界各国的纸币虽然都贬值了,但是再怎么贬值,也没房地产贬得那么厉害,等过些时候粮食问题解决了,市场经济又活泛了,到时候纸币说不定就好使了,房子那还真难说。

    这几年时间,全世界死了一大半人口,空房子到处都是,谁知道以后会便宜成什么样,这会儿再让那几个愿意卖房子的先还完了贷款再过户,他们却是不愿意的。

    关于上面对这些没还完贷款的房屋是什么政策,现在还没具体通知,不过眼下最大的问题是粮食问题,其他事情都得靠边站,这时候首要的任务是安抚民心鼓励生产,一切会影响灾后重建的提案都是不能通过的。

    况且从前贷款买房的大多就是苦哈哈的上班族,每个月领月薪还贷款,像邱成这样的,都好几年没见过工资长什么样了,还哪里还得起按揭,所以这个事情目前是没办法解决的,只有等到社会秩序恢复了以后再拿出来说。

    一个上午,邱成收获了八个房产证,花出去一三轮车粮食,又欠下了一屁股房贷,这才终于从房管局出来了。

    之后邱成又去了市中心,经过购物广场的时候,看到赵立新哥俩还在那儿举牌子,就给了他们1502、1503、1504、1505的钥匙,让他们先用上回用剩下的那些腻子粉上腻子,不够的他一会让再买回去。

    因为要买的东西比较多,邱成这回就去了建材市场,新南市的建材市场在城东,从市中心骑三轮车过去还要差不多一个钟头,想着阿常还一个人待在家里,邱成又把脚上的动作加快了几分。

    建材市场这一片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什么住户了,比邱成他们那片还冷清些,邱成骑着三轮车走在宽阔的大马路上,到处都是静悄悄的,说不出的荒凉。

    路边的商铺有些开着有些关着,还有些大门坏了的,商标破了的,墙壁被砸出洞的,什么样的都有。邱成沿着街道骑了一会儿三轮车,看到前面有一家卖防盗门的商铺,他就过去了,一番询问过后,订购了十个防盗门,给了十个玉米饼做定金,剩下的等他们把防盗门送到以后再付款。

    然后他又向店老板打听到了卖水泥和腻子粉这些东西的位置,订购了一批腻子粉、几包普硅水泥、外加几桶阳离子氯丁乳胶,这种阳离子氯丁乳胶和水泥、砂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