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CCTV栏目历程 :亡者归来-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一个岛了。那么这个桥选择这个位置,不仅因为这里是山西通向长安的一个交通要道,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正好在河中心有一个小岛。因为浮桥没有桥墩,所以除了两边的地锚以外,它完全靠船的浮力托起来,以及两边的地锚拉着。你想那么宽的河面,如果完全靠两边的地锚来固定的话,确实是不太安全的,也容易被水流冲坏,那么如果中间有一个小岛,就起到一个桥墩的作用。等于就是分担了一部分河水的冲击力,让这个满月形的弓形拉不出来。
  但是,如今这个过去的黄河沙洲已经不在了。原来,古人在修建浮桥时,一般都是从河中央有沙洲的窄狭处架桥。这种结构在当时看来,是古人的一个聪明之处。
  至此,铁牛出土后的浮桥存在之谜已经破解,然而新的谜团依然在困扰着张力和考古人员:这样一座宏伟的巨型浮桥到底是在什么年代建造的?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完成这个庞大工程的?这座壮观并且牢固的巨型浮桥最终为何又会消逝了呢?
   。 想看书来

修建之谜(1)
  嘉宾  张力  著名记录片导演。1999年率领摄制组前往山西省永济市,执导拍摄记录片《消逝的大河桥》。
    导语:在几百年前,这座巨型浮桥神秘地消失了,并且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一丝痕迹。那么,传说中的这座浮桥是否真的存在过?
  消逝的大河桥——修建之谜
  1989年7月,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一带的黄河滩涂上,出土了4头总重量达230吨的大铁牛以及附属铁器群,有人猜测它们就是传说中巨型浮桥的一部分。考古人员先后进行了两次挖掘研究,从它们的结构、姿态、使用痕迹等方面,以及史书中的相关记载,断定它们就是大型浮桥蒲津桥的地锚,从而证实了黄河上确实存在过一座历史久远、规模宏大的黄河第一桥。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在这个有如神助的巨大工程上,考古人员却没有发现描述铸造年代的相关记载。那么这样一座宏伟的巨型浮桥到底是在什么年代建造的?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完成这个庞大工程的?这座壮观并且牢固的巨型浮桥最终为何又会消逝了呢?
  铁牛出土以后,张力和考古人员在这些庞大的身躯上,却没有发现任何一点解释大桥建造时期的信息。一个谜团困扰着大家,这个有如神造的庞大工程到底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查阅史书,第一座蒲津浮桥居然存在于战国时期,那么出土的这些铁器地锚真的有那样古老吗?
  张力:实际上蒲津桥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到战国的时候,也就是2500年前。战国的时候,公元前541年,在蒲津这一段,就已经有了浮桥了。历史记载秦国公子,因为他哥哥当了国君了,他就被和平遣送到邻国——晋国去,走的时候带了上千车的行李,那么去晋国必然要过黄河,靠船的话,一船一船搬运,效率很低,当时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类似于浮桥的发明,把小船都并列起来,铺上桥板,用桥索固定,就这样形成了早期的,最早的蒲津桥。
  但是,对于这次秦国公子的过河事件,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那就是“过河拆桥”。因为临时浮桥使用的大量河船都是征用来的,所以不能维持长久,在渡过黄河后,这个浮桥就不复存在了。
  后来,也是在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故事主角——秦人,再次将浮桥横加于黄河之上,而这次秦人不是和平迁徙,而是为了战争的需要。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最重要的敌人赵、韩、魏三国恰恰都在黄河东岸边。因此,在蒲津地区修筑浮桥,也成了秦人的必然选择。
  张力:但是,秦人修建的浮桥也是属于临时类型的,因为那个时候,铁基本还没有普遍使用,大量使用的是青铜,关于秦代兵器的描写就可以看出,只有少部分铁器。而蒲津桥这么大的工程,不用铁恐怕是很难实现的,何况从今天我们出土的东西看,就是铁,所以肯定不是秦人修建的。
  正在考古队打算进一步寻求线索时,挖掘人员在铁牛身下的石板中发现了一块石碑。其上明确记载着:铁牛前方的堤岸建于四百多年前的明代。那么,这些附属的铁器地锚是否也是在明代建造的呢?
  在随后的考古中,人们发现铁牛身下的粗铁柱位于明代地层以下,说明铁牛更加古老。后来,专家们从史书中找到证据。公元724年,唐玄宗下令重修蒲津桥,以铁牛、铁人、铁山、铁柱作为浮桥地锚。这些铁器在考古挖掘中全部被发现。但是令张力和专家们感到困惑的是,既然史书记载蒲津桥建于唐朝,那么为何在铁牛身下会有明代的石碑呢?
  张力:这个问题开始大家都想不通,后来根据推断,明代的时候,蒲津桥实际上已经荒废了,铁牛已经不起牵拉浮桥的作用了,那么它不作为浮桥地锚起作用,它依然可以作为镇水兽的作用,存在在黄河岸边。所以明代又在这个基础上,修建了码头,刻立了石碑。当然,这个时候,浮桥已经不复存在了。
  铁牛浮桥建造于唐朝几乎毋庸置疑了。然而随着考古的深入,意外再一次产生。铁牛身下的铁柱并非坐落在唐代地层上,而是坐落在800年前的宋代地层上。张力和专家们感到十分困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张力:地层的概念是这样的,因为时间的久远,许多古老地表会被新覆盖在上面的尘土深埋地下,因此有经验的地质人员只要从地层土壤的成分和一些指标就可以推算出该土层所处的历史时期。但是,一边是明确的历史记载,蒲津桥的四头铁牛造于唐代;另一方面,它们的底柱却在宋代地层上,而且,根据该土层出土的一些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出土的一些铜钱,上面很分明地写着“太平通宝”,那是宋代的铜钱;同时还有一些瓷器,从瓷器底部的这个座上看是宋代的造型,因为宋代瓷器和唐代瓷器有明显的区别,唐代瓷器底座是平的,而宋代瓷器底座是凹进去的,它等于说是捏出了一个沿儿。从此就推断,铁牛并没有坐落在唐代的地层上,而坐落在宋代的地层上,这是很奇怪的结论,所以考古专家接着又往下挖,又往下挖了两米多,这回从出土文物上,证实了那才是真正唐代的地层,确实也有瓷器的底座就是平的,而且还发现了木器、木材,通过C14的测定,再次证明那才是真正的唐代地层。
  不同的瓷器把唐代和宋代地层明显区分开来。一个新的谜团困扰着张力和专家们,如果铁牛是唐代铸造的,为什么没有在唐代地层,而是跑到了宋代地层上呢?而且,更让考古学家惊奇的是,铁牛坐落的坑,周围的土壤结构都非常完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坑,换句话说,铁牛不是从其他地方横移进去的,而是从高空垂直进入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修建之谜(2)
那么,如果真的是铁牛曾经经历这样的一次搬运过程,宋代人究竟掌握了什么样的技术,将重达60吨的铁牛从唐代地层中取出,再高高吊起,放置到宋代地层中的呢?
  张力:我们今天后人关于移动铁牛的故事其实并不陌生,小学课本中都有,就是全国统一的教材,《捞铁牛》一课,它是宋史中最早记载的。当时黄河发大水,把浮桥冲垮了,把铁牛给淹没了,朝廷张榜,看谁有本事能把这个铁牛捞起来。结果一个叫怀丙的和尚把榜给揭下了,然后他弄了两只船,船上装满了沙子,船之间还搭上架子,然后把船开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让潜水的人把绳子拴到铁牛身上。然后船上开始卸沙子,通过浮力,船轻了,慢慢就漂起来了,于是就把底下的铁牛一点一点也给带起来了,当底下的铁牛脱离泥沙之后,这样就运到岸上。
  这个故事其实可以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移动铁牛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在水中也是如此。那么在陆地上移动铁牛,更是我们现在难以理解的,在很多细节上是解释不清的。
  对于这个让人疑惑的问题,科学家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答案。有人大胆推断,铁牛下面的铁柱坐落在宋代地层上,它们是在宋代建造的,而上面的铁牛是在唐代制造的。难道说铁柱和铁牛是在两个时期铸造之后又连接到一起的吗?
  张力:但是在唐代的史书中,其实就已经有记载了,就说铁牛下面有铁柱,这就证明这个铁柱实际上唐代就有,这是其一。其二发现铁柱和上面的铁牛,并没有连接的痕迹,而是一次性浇铸成的。为了证明这一点,专家们就想到一种方法,叫硫印试验,先把铁器表面的锈层给磨开,然后用浸泡过硫酸的试纸贴到铁器上,几分钟时间之后,揭下试纸之后,就会发现上面的含硫量印迹,也就是用这个来确定这些铁器是不是同一时代的。结果,他们分头测了铁牛、牛下的铁柱、七星柱、铁柱墩、铁人,都进行了这种硫印试验,结果证明它们确实是同一时代的。
  那个时候,因为炼铁技术的差别,含硫量也是不同的。因为唐代炼铁,主要是通过木炭来炼铁,含硫量就比较低。而到了唐代以后,炼铁技术发展了,煤的运用也比较普及了,而用煤炼铁的话,含硫量就比较高,因此非常便于区分。
  如果铁牛真是1200年前的古人铸造的话,那时期的唐朝人是如何来完成这个前所未有的桥梁工程的呢?在铁牛的脊背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浇铸口的痕迹,它使张力及专家们产生了疑惑,60吨左右的大铁牛在那个年代到底是如何浇铸的?浇铸完成后又是如何把这样的庞然大物运到建桥现场的呢?
  专家分析,如果在其他地方烧铸铁牛,再运往永济的话,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他们做出猜测,当时的四头大铁牛就是在永济的黄河边打造的。果然,这个推测被证实了。因为在永济市的周围,还能找到一些规模较小、每炉烧铸一两吨铁器的小炼铁炉。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多么巨大的炉子才能一次烧铸如此大量的铁水?对于炼铁技术并不十分发达的唐朝,究竟是找到了什么办法克服这个困难呢?
  张力:其实,铸造的过程是这样的:在附近的位置上搭建模具,然后用几十个小冶铁炉围绕着模具,搭建一个铁炉群,那么当炼铁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先后开炉,一炉接一炉往里面灌。
  这个时候,一个问题在众专家脑中出现。众所周知,在青铜器铸造过程当中,必须要让熔化的液态金属先进入模具中,并保持红热的熔融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模具内的金属与后流进的更好地熔合在一起。
  张力:确实是这样,先铸进去的铁容易变凉了,凉了再跟后来热的连接起来,就没有那么牢固了,甚至压根这两个东西就结不上了。我们就非常奇怪,当年的人们是如何完成铸造过程的呢?后来,考古队长刘永生发现了,在铁牛下面的铁柱上面,就发现了一些黑色的物质,像土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看这个就是当年的木炭。于是,就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当年在浇铸的现场,在模具旁边一直围着高温的木炭,起到保温的作用。而另外一边,就是一炉接着一炉浇进去,不会让它凝固,这样才把一个整体那么大的铁牛,将近六米的一个铁牛,一点点地给它浇铸完成。
  设想一下当年铸造铁牛的场面,该是如何浩大的一个工程:在铁牛模具附近,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炼铁炉都在烧着红色的铁水,在炉子附近,有人吹着羊皮鼓风机,有人不停往里送炭,烧热的铁水顺着各个孔流入铸孔,而在铁牛模具附近,工匠们还在不停地加热。就这样昼夜不休,终于将四头铁牛铸造而成。
  然而,当年的设计师一定面临一个难题,建造这么大型的地锚到底需要多少铁?考古人员利用沙箱从体积上测出铁牛的重量。虽然经过仪器测量证实铁牛内部还残存一些模具,但四头铁牛的用铁总量仍然在200吨左右。再加上铁链和其他铁器的重量,以及没有出土的西岸铁器群的重量,蒲津桥耗铁将近800吨。
  张力:根据当年的记载,唐玄宗时期,国力鼎盛,一年全国的铁产量,也才1000多吨,也就是说它这一个桥,几乎把全国一年的铁产量都用光了。但是这怎么可能呀,因为当时唐朝还要打仗,同时还要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这些都是要用铁的。所以现在推断可能是因为当年国力强盛,在国库里确实储存着大量的铁,是使用多年以来库存的铁,才把铁牛修好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修建之谜(3)
按照历史记载,唐以前的蒲津桥不是用铁造的,最多的时候,在蒲津桥这一带,并列着三座浮桥,规模是非常大的。但是那个时期,一个是冶铁技术和冶铁量,都不能满足造一个铁浮桥,按照史书中记载,都是靠木头作为桥板和舟船,而用竹索作为桥索,两岸也是用一些木石结构作为地锚。所以最初的时候,确实是用竹子、木头、石头搭建的蒲津桥。
  但是令张力和专家们疑惑的是,在水流量很大的黄河上使用竹子、石头建造一座巨型浮桥,能够承受住河水的巨大冲力吗?而且,蒲津桥地处黄土高原边缘,附近并不出产竹子,那么多的原材料该如何得到呢?
  张力:今天来看那个地方的纬度,已经比较高了,它绝对不是竹子的高产地。我们当时也觉得奇怪,这要是用竹子修,得从南方运来多少竹子啊!后来我们到附近转,就在蒲津桥遗址不远的一个地方,居然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竹材市场。而且在蒲津桥遗址不远的一个小村子里面,竟然有一片长势很好的竹林,到村子里一打听,居然还有健在的老人,是非常成熟的篾匠,就是编造竹器的篾匠,从那儿就证明这个竹林绝对不是后来人为种在这儿的,而是古时候遗留的一片竹林。
  既然古代的蒲津桥两岸有大面积的竹林,就很好地解决了来料问题。因为竹子不仅结实,价格也相对低廉。那么,为何唐朝人在修建蒲津桥时不再使用竹缆,而偏偏非要用全国年产量4/5的铁呢?张力和专家们推测,中国古代有许多震惊世界的大工程,像绵延的万里长城、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以及谜一样的秦始皇陵,它们都是出于某种迫切需要而完成的国家工程。用铁量达到古代桥梁之最的蒲津桥也必须具备同样的条件。那么唐朝人到底出于什么原因要倾力建造这样一座桥呢?原来1200年前的唐朝建都长安,当时的长安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西北有丝绸之路,西南有千里栈道,东南有运河水路,而东北就是蒲津桥所在的秦晋通途了。
  张力:我们当时就分析,既然这里如此迫切地需要一座浮桥,一定是要运输什么东西,这究竟是什么呢?因为当时没有战争,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战争运兵的需要,那么这桥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后来我们得到结果了:运盐!因为在山西的南部,有一个城市叫运城,这个城市得名也是因为这个。运什么呢?就是运盐。运城南边正好有一个非常大的盐池,现在还在生产着池盐,当时海盐还不是人们主要的摄盐方式。所以,运城的盐就专门提供给长安,这是一个作用。还有长安当年作为国都,国运强盛,从东边来的货物都要经过蒲津桥运到长安去,所以这个桥的磨损率非常高,可能如果把周围的竹子、松树都砍光了,来维持蒲津桥都难以应付。所以唐朝有迫切需求,在黄河上修建一个一劳永逸、稳固的舟桥。
  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