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匡扶后周-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治军有方,所部军队愣是抵挡住十倍辽军的冲锋;他还为了替阵亡部下报仇,愣是放弃了陛下对他的嘉奖与册封,长驱百里斩杀辽军将领!
人在做天在看,虽然董遵诲没有得到提升,但却依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时有人做东请他过帐一聚。在城下休整的这几日,董遵诲等人的酒量明显见长,尤其是负责迎来送往的张逸,酒量更是飙升!
刘知远一面在邺都整顿军马,努力消化杜重威的五万旧部;一面派出哨探极力打探周边军情。
十月十四日,刘知远得到消息,赵匡赞派遣使者前往后蜀投降,并请蜀国派兵从终南山方向接应。
十月十六日,后蜀国主孟昶派雄武军都押牙吴崇恽,带着枢密使王处回的亲笔信件,前往凤翔军游说侯益归附。侯益有所心动,这时吴崇恽又奉上大笔的金钱,侯益便许诺归降后蜀。
十月十七日,侯益令吴崇恽携带官兵名册、粮食等储藏账簿等信物,返回成都。而后,侯益联合赵匡赞一同上疏,请后蜀火速发兵接应。
十月二十日,后蜀国主孟昶任命山南西道节度使、兼中书令张虔钊为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为其副手,又任命宣徽使韩保贞为都虞候、监军,集结北征军五万宣誓出击。
张虔钊自散关率部出击,何重建率部从陇州出击,夹击凤翔。奉鸾肃卫都虞候李延珪率军两万,从子午谷出击,遥遥呼应赵匡赞。其余各路人马自成都出发,旌旗连绵数十里,声势极为浩大!
眼见着局势越发恶化,刘知远乃命令大军南下返回开封,准备西进征讨。董遵诲等人虽然没有加入御营,但也随着高行周的归德军旧部南下,到达开封。
这时邺都大胜的消息已经传开,就连回鹘部落也得知了消息,派出使者庆贺。不料使者却被党项部落袭击,所携带的财物损失大半。回鹘使者派人向刘知远哭诉,祈求皇帝为他讨回公道。
刘知远欣然答应,命令左卫大将军王景崇、将军齐藏珍等人,率领两千禁军,惩戒党项部落,迎接回鹘使者。当然迎接回鹘使者只是一个附带的任务,刘知远密令他们顺势经营关西地区,迅速到达西部地区,免得侯益过分扩张势力。董遵诲等人由于在邺都时出现不服从军纪的现象,也被刘知远下令参加此次出击,以将功赎罪。
不过王景崇率部还没有出击,晋昌军节度判官李恕已经携带赵匡赞的请罪奏章,来到了开封。
原来李恕常年担任赵延寿的幕僚,后来受赵延寿委派,前往赵匡赞麾下辅佐处理军政大事。赵匡赞向后蜀刚刚派出使者,就听说了刘知远的汉朝攻克邺都的消息,很是震惊。这时李恕向赵匡赞进谏道:
“大人,燕王(赵延寿)北入蛮荒,岂是心甘情愿?不过是迫于辽军的军威而已!如今大汉政府刚刚建立,兵精粮足,正在全力招揽安抚各地势力。就连割据邺都的杜重威,现在也被奉为楚国公,太傅兼中书令!您只要向汉朝承认以往的错误,回归中央,肯定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后蜀偏居一隅,您投靠他们,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正所谓‘马蹄那样小的水坑,容不下一尺长的鲤鱼(蹄涔不容尺鲤)!’如果您还不改变主意,一定会后悔无穷!”
赵匡赞耳根子很软,一下子就被李恕说服,连忙派他前往开封,请求皇帝批准自己前往开封朝见。于是王景崇暂缓出发,李恕也来到了开封皇宫,求见皇帝刘知远。
刘知远立即下令召见,一见面就毫不客气地向他责问道:“赵匡赞为何投靠蜀国?!”
李恕连忙解释道:“陛下,赵匡赞大人过去接受过辽国首领的任命,他的父亲有曾在辽国任职,有人说陛下将要追究曾任辽国伪职的官吏,所以一听说杜重威起兵作乱,我家大人也心里没底,害怕朝廷追究他,这才归附后蜀。他并没有任何异心,只不过想要保留性命而已。但最近我们听说杜重威被陛下赦免,知道陛下心胸开阔,有海纳百川的肚量,认为朝廷一定会考虑赵匡赞大人的实际情况,对他进行保全安抚。赵大人连忙派我前来觐见,希望能得到陛下的赦免。”
刘知远轻轻颔首,恳切地说道:“赵匡赞父子,过去在晋朝的时候和我都是同僚,本来就是自己人,只不过身陷辽国蛮奴巢穴,身不由己而已。如今,赵延寿老大人身陷囹圄,被辽人迫害,我又怎么忍心加害他呢?!既然赵匡赞请你来哀求,我就赦免他的罪过,批准他来东京觐见!”
李恕大喜,连忙命人传回消息。赵匡赞此时为表诚意,没等李恕回来报告,就离开长安向东行进。
而侯益得知赵匡赞降汉的消息后,势单力薄的他也改变了口吻,很快上书朝廷,请求批准自己于二月四日圣诞日(皇帝刘知远的生日)返回开封祝贺!
第126章 西行平叛(2)
董遵诲回到开封以后,立即联系王政忠,托他将阵亡士兵的骨灰转送回随州。
王政忠看到居然有这么多份骨灰要送回随州,顿时吓了一大跳,这得多么惨烈的战斗啊!他连忙向董遵诲询问邺都发生的战事,当得知小楼一战只有董遵诲与刘庆义两人幸免时,王政忠连呼侥幸,抓住董遵诲的手说道:“大哥,你也忒要强!那辽军展开搜捕,你们干嘛要和他们硬拼啊,赶紧逃呗,干嘛要为了那陈观冒这么大的风险?!现在可好,人家升官发财,你却要去西北作战,值得吗?!”
董遵诲只是挠挠后脑勺,嘿嘿笑着不说话。
王政忠劝了几句,从身边的包袱中取出一副软甲来,塞到董遵诲的怀里:“上个月军械司有人在我的赌坊里赌钱,连输了三天,最后实在是没钱,就将祖传的金丝软甲拿来还债。我见他一脸菜色,还以为拿出什么破烂货色来糊弄我,没想到让懂行的一鉴定,这软甲倒是十分坚固,虽然挡不了刀劈枪刺,但是用来防箭却是十分妥当。这次你又要出征,做兄弟的没什么可以送的,就送你这副甲吧!这次你可一定要稳当了,老夫人前几日还让人送信来问你呢!”
都是自家兄弟,也不必见外,董遵诲解开外衣,将软甲穿在里面。取过母亲的信来,连忙拆开观看。就见母亲在信里大致写道:现在随州日益繁荣,来往的旅客不断增多,你父亲越来越忙,还将城池都整修了一遍。三弟杨光义天天练兵,有时率兵在外围猎,总是将猎得的新奇猎物派人送往府中。现在天色转冷,你一个人在外,一定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要受凉。军阵之上刀枪无眼,一定要保重身体,不要太逞强。桂英前几日托人送来不少新缝制的衣服,她女红的水平倒是有所见长,来日必定是贤妻良母的好料子……
董遵诲心里一暖,自己来到邺都之后,先是忙着出使城中,接着又身负数创,但还是强忍伤痛追杀辽兵,一路上就没给家里写过信,没想到母亲一直挂念着自己,还特意让人往开封府里送信。他顿时觉得有些歉疚,连忙拿来笔墨纸砚,一边写一边说道:“二弟,你一会找人把信寄回去,再帮我买些礼品顺便捎回去。至于我受伤的事情,一定要保密,就说我在姥爷高行周的营中,一切安好就是……”
他和王政忠聊了几句,又从随州来开封镖局中轮训的新兵里抽调了十名士兵,便悄悄离开。反正这开封府里往来行人不断,他董遵诲虽然小有名气却远未到有人派人跟踪的地步,董遵诲根本不担心自己的行踪暴露。
等他回到营中的时候,发现大家都懒洋洋的收拾行装,一点也不紧张。董遵诲诧异地问道:“不是说下午就要出兵了嘛,你们怎么还不抓紧收拾呢?”
负责临时指挥的刘庆义说道:“大人有所不知,刚刚陛下派人召见王景崇大人,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所以今天咱们不一定能出发。”
“陛下召见王大人?”董遵诲诧异地重复了一句,笑着摇了摇头:“肯定是与前几天侯益说要来京祝贺的事情有关,不过即便赵匡赞、侯益全都来京,咱们这一趟出兵也取消不了。陛下正需要咱们了解一些西部的实际情况呢,我估计王大人很快就能回来,大家赶紧收拾行装,免得一会手忙脚乱。对了,云鹏你过来,你领着这十名新来的士兵去营中领取兵器甲胄,反正咱们这次是奉命出征,总不能自备兵器吧?!”
果然不出董遵诲所料,不到半个时辰王景崇就从宫中回来,然后立即下令整军出征。原来此时刘知远已发觉身体不适,正在治疗之中,虽然卧病在床,他还是叫来王景崇嘱咐道:“元辅(赵匡赞)是个粗人,我听说他已经起身来京,不足为虑。倒是那侯益表面上服从朝廷,其实却早有贰心,不得不防。等你到了凤翔,如果侯益已经启程前往东京,那就不予追究;如果他还在迟疑不决、拖延观望,你就见机行事,不必请旨!”
不到半个时辰,王景崇就下令全军出城,往西而去。此次向西行进,全军虽然不过两千人,但也蔚为可观,董遵诲的这二十人就像是一朵小浪花,根本就不起眼。不过董遵诲前不久在邺都也闯出了不小的名头,加上他又是皇帝钦点随军的军官,禁军兵士虽然有些傲气,但却对他相对客气。
不久,王景崇就派人寻找董遵诲,前往中军。董遵诲跟着来人很快就来到了一辆六匹马拉着的大车附近,随从通秉之后,马车就停了下来,里面传来声音,要董遵诲报名而入。
虽然这多少有些侮辱的意思,不过人家现在可是左卫大将军,而自己不过是小小的营指挥使而已,所以董遵诲不卑不亢地报出自己的姓名,走进了马车之中。
一入马车,董遵诲吓了一大跳,就见这马车虽然表面普通,但内里装饰很是奢华,车里被一段小小的屏风隔成两个空间,内里可能是卧室,外面有一个小小的桌子,上面除了行军的地图,还摆着黄金的烛台、白银的餐具,在日光的照射之中,闪闪发亮。
王景崇正搂着一名艳丽的侍妾,右手还在她的中衣之内。见董遵诲入内,王景崇才依依不舍地从她怀中抽出手来,吩咐她到后面等着自己。他微微一笑,对董遵诲说道:“行军之中很是简陋,让道安见笑了!”
“末将不敢,大人这马车之中别有乾坤,末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精巧的摆设,实在是开了眼界。”董遵诲连忙行礼,并大声回答。
王景崇哈哈大笑:“你要是见了杜重威的马车,还不得瞪爆了眼睛,他的要比我奢华多了!道安,我也不瞒你,你在邺都闯出了不小的名气,也得到了陛下的欣赏,只不过违令突袭辽军之事让陛下很不高兴。至于你的职位,军中讲究论资排辈,军中已有四名在任的营指挥,我也不好安排,先委屈你在一营任个副指挥使吧。但你不要担心,你的圣眷未衰!这次陛下命你随我出击,也是希望能磨磨你的性子,希望你继续建功立业。只要你取得战功,我一定据实禀报,到时你也能重回京师,到时还希望你在陛下面前为我美言几句!”
董遵诲连忙逊谢,感谢王景崇对自己的照料。不久,见王景崇有些疲倦,连忙告辞。
第127章 西行平叛(3)
部队沿黄河一路向西,董遵诲起初对沿岸景色还有些新奇,到后来已经逐渐麻木。在他看来,两岸的景色都差不多,常年战乱弄得各地贫瘠而荒凉。不过现在汉朝初立,已经有百姓开始置办农械,开荒种田。牧童们牵着牛犊相互在河边戏水,也是行军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路上王景崇一直待在自己的特大官船里,极少下船。即便部队上岸休整的时候,王景崇也只是在甲板上晒晒太阳,摆出一番与士卒一起吃苦的模样。但在董遵诲看来,行军的这段时间王景崇这位左卫大将军尽显色狼本色,几乎是夜夜笙歌。不仅脸色变得有些发暗,两条腿还时常发软,看来是夜夜“征战”不断所致。
不过也怨不得王景崇,谁让沿岸的官员们如此热情呢!几乎每到一个有点规模的城市,就有官员前来拜访。对他们来说,挂着“左卫大将军”职位的王景崇,就是天子的亲信,尽心讨好这一贵人,说不定日后就有回报的一天。反正,起码不要得罪他。官员们不仅送上厚重的程仪,还会奉上俏丽的娇娘。
王景崇也不愿拒绝官员们的礼物,免得影响他们的心情,还以为中央大员摆架子。于是王景崇的侍婢们越来越多,多得他都数不过来,也忙不过来!本着充分利用资源的念头,有时王景崇也会请董遵诲到他的官船上来,与麾下将领们一起欣赏歌舞,并送上完璧的美女侍婢侍寝。
刚开始董遵诲连连推辞,却抵不过王景崇的热情推荐,也受不了同僚们的冷言冷语,也只能从谏如流了。反正都是逢场作戏,又何须认真呢?不过,本着对人负责的态度,董遵诲还是在事后将那小婢桃红讨了过来,安置在自家船上。
众人纷纷笑他痴情,对那桃红百依百顺,实在是有失体统。王景崇也觉得桃红是这董遵诲的一大软肋,对董遵诲颇为不屑。
不得不说王景崇还有几分本事,就在这荒唐的行径中,他将两千士兵中的军官们全部争取过来,几乎每名军官身边都有王景崇送来的美女。吃人嘴软,拿人手软,齐藏珍等军官对王景崇也非常听命,不少人更是公开宣誓效忠。
董遵诲也曾受了王景崇的邀请,带着马德海等人前去赴宴,不过马德海等人世居北方,根本就没有坐过这么长时间的船。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惊喜好奇,后来晕船晕得就有些恐惧无奈,到最后,吐啊吐啊也就习惯了,只是都消瘦了许多,也没有气力招惹那些艳丽女子。
不久,船队就来到了华州,旅途走完了三分之二。王景崇特意指挥军队上岸休整两天、接接地气,并派出大批斥候细作前往凤翔府查看军情。不久,斥候回报,蜀国的军队已经进入秦川,正向凤翔府方向开进。王景崇连忙命令部队上船,沿渭水逆流而上,往凤翔府而去。
一天之后,部队到达晋昌军的驻地京兆府,这时赵匡赞早就东进前往开封亲自请罪,晋昌军群龙无首,上下将官云集在渭水一侧,求见王景崇。看着将官们不顾颜面,争相阿谀奉承,董遵诲有些个反胃,但他对这情形也很是同情,毕竟失去了顶头老大的照应,众人不免有些心慌失措。
王景崇应付这等情景得心应手,让将官们很快感觉到了同志般的温暖,他趁势提出征调部队前往凤翔府。
将官们这时却有些迟疑,对他们来说,军队是自己赖以安身养命的本钱,现在听说蜀国军队正在陆续东进,拿出自己的老本来与强敌硬磕,这可不是理智的做法。不过碍于王景崇的面子,都虞候们有的出兵一个队,有的出兵一个都,总算是凑齐了一千人,交给王景崇统帅。
看着眼前的这一千乌合之众,王景崇有些个恼怒,索性将兵全部丢给齐藏珍统领,自己召集众将喝闷酒去了。等到部队再次出发离开京兆府后,匆匆召集来的一千士卒就有些慌乱,甚至有人开始串联,商讨一起做逃兵!
不过他们做事不仔细,愣是将这想法泄露出来,被王景崇的亲兵所探知。在亲兵们禀告此事的时候,董遵诲正好在场。王景崇说道:“道安啊,你看,这就是统兵的坏处。当兵吃粮卖力气,这是多好的一条路啊,就是有人鬼迷心窍,居然想着当逃兵!你说我在他们脸上统一刺青如何?”
董遵诲自然不便反对,他连忙说道:“大人考虑甚是!不过晋昌军久不服王化,如果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