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祖国的陌生人-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松睢⒒褂腥禾蹇ɡ璒K式的演出填充了电视屏幕。
  这场较量是饶有趣味的,不仅是因为它们的规模像是大卫与歌利亚,而且还因为在它们表面相异之下是惊人的一致理念。权力的语言与娱乐的语言,不都以无休止地重复单一词汇和情感,来窒息人们的感受力,从而放弃对真实世界和人内心渴望的探索吗?有时候,《新闻联播》与《快乐大本营》真像是孪生兄弟,对于前者,你分不清楚领导人今天的讲话和昨天又有什么区别,人民的生活水平总是稳步提高,国家总是处于进步中;而对于后者,整个世界似乎都被简化成那几十个明星的名字,笨拙的重复性模仿变成了一个人才能的唯一体现。前者喜欢使用的“大步向前”、“历史性的进步”,被后者替换成“真的好经典”、“大师风范”。甚至连主持人的风格都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前者像是一个恒定的语言,充满了制度与机械的力量;而后者则是人工的塑胶、玻璃与电子混合品,染上过多艳丽的人工颜料。它们都一样缺乏真实、具体的人的气息。
  它们的一致性,也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内部转型获得确认。当这个代表着国家权威的垄断声音试图拥抱市场时,人们立刻就发现了在它严肃外表下毫不节制的物质欲望与市民趣味。从《新闻联播》到《星光大道》与《非常6+1》,不正是这种精神的最佳体现吗?
  湖南卫视的成功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竞争,这场号称实质是“市场创新”的竞争的比赛,变成了“复制”速度的比赛,谁能更快速地复制来自于日本、中国台湾或欧美的电视节目,谁就变成了优胜者。如果通过电视节目来看待我们的国家,那么这真像是个滑稽的、小丑式的国家,人们模仿、撒娇、自恋、浅薄……
  我知道这些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塑造了我们的内心,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的思想与情感像是由卡尔·*的教条、麦克卢汉的媒介论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论来共同统治的。
  二
  李家沟大桥下土坑的地形,比我想象的更复杂。“你只要拿这个闪光灯,对着纪念碑,然后同时按这两个钮,”几分钟前,我的摄影师朋友高远叮嘱我,然后他指着黑魆魆的远处,长江水应该在那儿流淌,“那就是三峡移民纪念碑,我半小时前才发现。”
  我顺着他的右手,只看到一片夜色。已是傍晚7点钟,奉节的夜生活已经开始。李家沟大桥像是两种生活的分界线。在桥的这一边,是城市的休闲广场,一家又一家的餐厅、旅馆、舞厅、商场连接在一起,用霓虹灯管塑造的店名,姿态夸张地吸引着过路人的注意力。但在桥的另一边,却仍是一个待建的城市。我不知道,那个深度估计超过50米的巨大土坑,是准备修建新的建筑,还是等待被填平。我看到了那幢修建好的海成大厦,楼地基的一半似乎已悬空在土坑上。
  我依稀记得三峡移民纪念碑的形状,那是在《三峡好人》的电影画面里。确切而言,是电影中的那句令我过耳难忘的台词“3 000年古城要在两年内拆迁”促使我开始这次旅行的。我记得贾樟柯有一次对我描绘他在奉节5个月时间里的拍摄经历。“我的镜头跟不上这种节奏,”他说,“一开始,我能看到一座旧楼在远处,在短暂回北京后再回到现场,楼房消失了,紧接着,另一片建筑又倒塌了,即使摄影机镜头保持着静止,里面的空间也早已面目全非。”

不稳的生活(3)
这句话成为今日中国的某种隐喻,变化宽阔、庞杂、没有规律、无视个人的意志,以至于人们要用镇定自若或麻木不觉来对应这种变化。在贾樟柯经常去的一家小餐馆的平台上,一端的围栏甚至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老板娘神情淡定地站在平台边上炒菜,她的身后几步就是山崖,下面流淌着长江水。 在《三峡好人》这部电影中,那块像是摆放歪了的俄罗斯方块的三峡移民纪念碑,就像那座在夜晚突然闪亮起来的彩虹桥一样,是行政力量的象征,前者意味着旧世界的结束,后者则意味着新世界的到来。在电影的最后,这块始终没有竣工的纪念碑,像是天外来客一样,突然飞上了天。
  真实的纪念碑依旧“停”在那里。它矗立在长江边的一个土坡之上,依旧没有完工。要抵达那里,我必须要穿过那个巨大的土坑,然后再爬上小山坡。原以为10分钟的路程,我走了整整30分钟,路程中被永不消退的黄土所包围,间或有一辆汽车穿过我身旁向江边行驶去,而江心不断有一道光隐隐射来,那是停泊在江面上的客轮。而那幢海成大厦,则一直悬立在那里,我担心它随时会倒塌下来。
  纪念碑仍旧裸露,像是在进行一场永远没有完成的告别仪式。我对着它按下闪光灯键,一道白光突然将它包裹起来,突兀在夜色里。我想知道,在李家沟大桥上的高远的镜头中,这一场景将如何再现。
  这感觉和这一天下午的经历混合在一起。在这个晴朗却多风的下午,我和朋友先是参观了孤零零的白帝城。长江水位上涨,它变成了一座孤岛。80元的门票,你看到的是民间传说与历史事件的混合体式的展览。尽管它夸耀其历史足以追溯到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但它最古老的建筑只是来自民国年代。有关刘备与诸葛亮的连环壁画与人工雕像构成展览的主体,他们间的关系代表着忠诚、信任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感。我还在奉节旧城闲逛,太阳已下落,天色是那种忧郁的灰蓝色。江边是一座巨大的垃圾场,汽车轮胎、门板、砖头、钢筋、陶瓷马桶,似乎这座城市可以被拆卸的一切都集中在这里。一群白灰斑点的小狗突然一阵风似的从坡上奔下来,激起尘土阵阵,然后它们相互撕咬着向远处跑去。垃圾场的帐篷中,有人在打麻将,一个中年妇女正抱着一捆白菜向露天灶台走去……从老城回到新城,我还路过了一场葬礼,人们散乱地挤在灵堂前,气氛热闹,似乎在等待吃饭,若不是那些花圈,我搞不清这是葬礼还是婚礼。
  站在三峡移民纪念碑前,我知道自己被一种荒诞感所占据。“这地方选得不好,很多地方在继续灌注混凝土,”我记得那个家从旧城搬到新城的圆头圆脑的小伙子这样说,“很多专家都已论证这地方有问题,但是领导还是决定建在这里。”
  “你们不担心吗?”我问他。
  “不担心,大家不都住在这里?别人能过,我们也能过。”
  但是,在语气里,我似乎能感受到这是一座建立在不确定基础之上的城市,就像那幢海成大厦。
  从前,我是如此喜悦能发现这种荒诞,它为我理解当代中国提供了一个兴致盎然的视角。但是,荒诞却同时腐蚀了我的感受力,或许还有我的心。我担心自己变得嘲讽,用冷漠和厌倦看待眼前的一切。在内心深处,我也并不相信每个普通人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英雄”,那是另一种不诚实。
  夜晚的航船穿越了黑糊的夔门,白昼里它美得让我心驰荡漾,黑暗中它则高大而神秘。下一站,我将前往*,然后是重庆。但我开始对继续记录我的见闻已感到乏味,我不喜欢自己过分浮光掠影的观察,它似乎未能触及这个国家、这里的人民更深层的肌理和内心的秘密—当然,也有可能,深处其实也只是空无一物。
  三峡的行程,就告一段落吧。下一周,我试着谈点别的,但愿我能发现点儿不一样的东西。但愿,我能让自己温暖、兴致高昂而不是怀疑与刻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