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骚动的亚当夏娃们-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近,我也失恋了一回。跟自己一起同居多年的男友搬走了,他通过QQ认识了一位家乡女孩,把她接到了北京。虽然跟男友的理想个性反差很大,一直也不想结婚,但是当他决定搬出去另筑爱巢时,心里也蛮失落的。觉得自己很失败,没有吸引力。跟男友分手后的一段时间,在感情上挺放任自己,想用那种麻醉来止住伤痛。不过到头来反而感觉更空虚。尤其是夜深人静时那种空虚和自责,痛到蚀骨。于是沉下心,做起了《骚动的亚当夏娃们》的创作计划,开始忙碌的采访、写稿,慢慢地,整个人好象活了过来。

  有人开玩笑说,失恋就象二战后美国占领日本,乍一看不是什么好事情,可事实上美国给日本带去了新的民主和经济体制,让日本迅速成为二战后的经济大国。很多人在失恋后写下了不朽的作品,也有人因为失恋发奋工作,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汉语中危机的意思是在危险的同时蕴着机遇。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人生的每一个创伤和挫折,背后都隐藏着机遇,就看你如何去面对。是哭哭啼啼怨天尤人,还是静下来,好好审视判断反思自己的这段感情经历。分手了,是不是避免了一出悲剧?分开了,是不是有机会认识更适合自己的另一半?不再依赖对方,是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更有闯劲?人生的路还很长,天涯何处无芳草,又何必作茧自缚,除却巫山不是云呢!

  失恋时,能保持一份大度和理智尤为难得。一位闺中密友在我失恋后曾打来电话:你们两个人真行,现在还能彼此做好朋友,换了我,哈哈,也许是我小心眼,想不成仇人都难!

  其实,双方在一起既然没有共同语言,也认定不会相守终生,又何必死死抓住不放呢。爱情需要的是双方的互动,而不是单方面的留恋与执着。其实,恋爱跟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都要顺其自然。最重要的是,在分手后,不管是受伤害的一方还是主动的一方都不要怨恨彼此,尤其不能以激烈的方式进行报复或自残(这种现象在高校失恋一族中颇为常见)。

  昨日上网,邮箱里有一封朋友的求救信。这位朋友在读博士后。他写信来说自己加入了校园失恋阵线联盟。他有个同校苦恋了五年的女友,本来想今年结婚,不想女友却闪电般移情别恋,爱上有妇之夫。于是五年的感情覆水难收,黯然收场。

  这位博士后大受刺激,他在信里发誓‘要玩遍天下美女,说要用爱情的利剑把这些负心的女人们一个个斫得七零八落(想起了唐吉诃德大战风车)’。当时看到他信中这些赌气的话,真想打个电话过去让他撒泡尿照照自己……想来他一时激愤气昏了头,虽然他外形也算人高马大,但老实讲,以他的魅力,想接近美女恐怕是“基本上,这个,很难。”

  于是,给他上传一首《分手也不算太坏》的小诗权作安慰:

  昨晚在未名湖畔的阴暗地带

  你提出分手要和我say bye…bye

  虽然不喜欢在冷战中恋爱

  可这样的结局还是有些无奈

  分手后一个人的日子有点奇怪

  她的气味仿佛总在空气里存在

  其实她长得不漂亮 个子又太矮

  为什么不能把她象宠物般一脚踢开

  想想玉米糊(俞敏洪)说的还不算赖

  生命宝贵大可不必为失恋耿耿于怀

  擦干眼泪平静面对她的离开

  想象还有千百个美女向你冲过来

  唉 分手其实也不算太坏

  哥们儿都说我得象个男人表现出年轻态

  唉 分手其实也不算太坏

  终于有时间补补这颗空虚了很久的脑袋

  小齐(任贤齐)说 春天花会开 

  你又何必想不开

  其实分手也不算太坏

  我的爱 你还会回来………

  下次失恋,不妨阿Q一下,学学王刚老师,用男低音色色地拉着长音吟上一句: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同居三味
看过一个故事: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说,爱情就是麦田里那颗最金黄饱满的麦穗。

  于是有人说:采到麦穗的人结婚了。没采到麦穗的人成为麦田守望者。而有一种人,采下了麦穗却在东张西望,因为不晓得这颗麦穗是不是这块麦田里最好的。

  21世纪的爱情让不少人看不懂。在这个开放社会里,男女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同居时代。有多少人仍对婚姻寄以父辈般身家性命的重托?有多少人在认真履行一纸婚书的承诺?

  90年代一部《新同居时代》的电影真实道出了年轻人的爱情观:剧中单身的男主角是个高级发型师,富足且不乏品味,但他抗拒着结婚的诱惑,拒绝为结婚负责。与多位女友的关系只停留在同居做爱玩乐,宗旨是玩完就算。女友对他的生活观不满,一次忽然在他房中脱光衣服说:你睇啦,睇啦,睇飽佢啦(你看呀看呀,看够就算啦)!这被认为是对年轻人开放性爱观的批判。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同居比结婚好:既可以有稳定性伴侣,得到对方照顾。又享受单身的自在,拥有自己的生活天地和空间。娱乐圈里不乏这样的例子:罗大佑与李烈结婚前同居多年早已将对方视为爱人(不过现在已经分手);陈亦迅与徐豪莹同居数年;罗家英与汪明荃也同居多年,一直未婚。与老母住一起的光头英甚至大谈爱情保鲜的秘方就是‘一辈子不结婚’。与王朔三宝传过绯闻的玉女徐静蕾也坦承自己患有婚姻恐惧症,认为一纸婚书的形式对她来说‘太不重要了’!

  如果说社会上的同居一族是想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对婚姻还未考虑成熟的话,那么高校学子的同居则是基于心理生理的现实需要。

  某报曾采用无记名问卷式在校园随机调查对婚前同居的看法,可以理解或持肯定态度的占,说不清的占27%。也就是说几乎六七成以上的大学生‘认可’或‘不反对’同居这一现象。

  在广州的高校周边地区,比如石牌、五山和下渡等地,目前已出现一些“大学生村”。北京海淀上帝和万泉庄西苑一带,也有很多高校异性同居族。做生意挣钱、宿舍里人多太吵感觉压抑、条件太差、没有私人空间、想好好读书、享受爱情甜蜜等等,每对出来租房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充足理由。

  当然,除了租房外,留宿、开房等也是高校同居的表现形式之一。

  留宿部落 几许无奈

  2000年底,西安某著名高校。深夜,学校保卫处在得到消息查房时,在一男生宿舍内查出5名和男生双双同宿一床的女生……

  西南某大学,一位中文系的大四学生埋怨:“我们宿舍八张床却住着9个人。每天晚上,我们宿舍7个人都听见那张床上的动静,弄得我们常常一晚上都失眠。我们不想听,可我们都不得不听!”“那你们为什么不提出抗议?”“想过,但后来一想还是算了。他们对我们都很好,何必呢?能忍受就忍受一下吧!” 

  在重庆,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无奈:我们宿舍八张床,却睡着15个人,唯独我一个人睡一张床,其余全是一男一女两人。刚开始我简直不能忍受,我都快疯了。特别是一到晚上那种声音……叫我无法忍耐。他们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压根儿就睡不着觉。我曾经想搬出去自己租房子住,可我却没有多余的钱。有一段时间,我简直想自杀。一到了宿舍就像进了魔窟一样……后来,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四川某高校管理学院大二的两位学生刚和倩是对亲密恋人,禁不住情欲诱惑,倩常留宿刚的宿舍。某晚宿管办工作人员大喊“抓贼”,闯入了刚的寝室,让同学们全都掀开蚊帐………躲在上铺的倩顿时无地自容…事后,这对成绩优秀的本科生被学校劝退。他们不敢让家人知道,更不敢回家,只好以每月100元的价格租了一间仅9平方米的农民房。小房间很简陋,但也整洁,只是那个15瓦的灯泡显得特别昏暗。曾经是家乡“理科状元”的倩尴尬地笑了笑:“不是那件事,我不可能走到这一步,但既然木已成舟,我只好咬紧牙关了。”

  刚说,他也记不清他们俩被开除后是怎样熬过来的。那时,曾是家里“娇小姐”的倩每天凌晨5点钟就到城里去批发报纸来卖,每月能挣500多元;他则在门口摆了个烧烤摊,每月也有800余元的纯收入。

  “你们无法了解,同龄人在上学,自己却被开除了,做这种生意又成天担心被城管部门罚款,那种心理落差和负担”。刚说最让他耻辱的是有一天晚上女友来帮忙时被人调戏,自己挺身而出却被打得在床上躺了3天。“那时候,所有的苦都只有自己咽,谁叫我们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呢?”据了解,刚和倩目前利用工作之余在苦苦复读,他们发誓要在今年7月的高考中重新考回母校。

  北京的某些高校,男生在宿舍里留宿女生非常普遍,看门的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宿舍管理人员有时也不爱管。包括体育大###大工商学院等学校都常有留宿女生。某民办大学一个宿舍8个男生,就有有六个常驻女生。还有某大学,男生留宿女友,吵得室友睡不好觉,舍友忍无可忍只好告到老师那里。于是捉奸在床,双双被开除。

  女生宿舍留宿男生的情况也有,除开周末假期外,平常并不多见。

  夫妻部落 明天很遥远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高校云集。附近不少小区住着成双成对的大学生“小夫妻”,不妨称之为为“大学生夫妻部落”。北外北边的东王庄及五道口清华园上地附近小区,除外国学生外,有不少附近的大学生住此租住。在西苑周边的平房区,很多小四合院里,也住着一些大学生夫妻都落。有研究生,也有本科生。房东们对这些从来不过问,对他们来说,谁来租房无所谓,只要人踏实,没麻烦,固定付房租就行。

  我曾参观过一对男生租住的人大附近的二室一厅。这对男生一个是东北人,一个是北京人。两人各自有女朋友,于是合计着出来租房子。他们平日到学校自习上课读书,午饭经常在学校吃,晚上回到自己的租住地。我去那会儿正逢晚饭时间,厨房里非常热闹,两个女孩在张罗着炒菜做米饭,男孩则在洗着锅碗瓢盆,收拾客厅,一幅美好的同居生活图。

  那位东北男生调皮地说:“看,我们象不象一家四口?够温馨吧。”这位男生跟他的云南女友同居了2年半,用他的话说,“都老夫老妻了。”另一位北京男孩坦言,出来租房子感觉不错,“我们这叫互助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生活学习互帮互助。两人在一起除了享受甜蜜爱情以外,合起来做饭又经济又实惠,何乐而不为?”这个北京男孩还得意地对我说:“我和4个女孩先后同居过。”这时候她的女友过来给了他一粉拳:“你还挺得意的,啊?”他及时止住了话茬。

  那天他们吃的西红柿炒蛋、红烧肉和拍黄瓜,米饭。我趁他们吃饭的空当打量了一下屋子,装修的还算不错,每间屋都有双人床,客厅里到处摆放着书籍和随身听,洗手间堆着大堆要洗的衣服。

  下面是另一位男孩的短暂同居历程:

  上大学后对这所学校不太满意,心情也不太好。迎新舞会上认识一个女孩子,后来结识了她的女伴。她在北京四中复读。当时她家离学校远,在外面租房子住。她身高一米六,很白净苗条,长头发,是我喜欢的文静可爱类型。这样我们开始了来住。

  一次逛华堂商场,11点多了回不了宿舍,她说去她那儿。在她家里我们搂在一起睡,但都没脱衣服。当时我还问她是不是太快了,她也说是。我说以后我们还有机会。

  一周后我又去她那里,这次正式开始同居了。后来她家人去过她那儿,发现了烟头,于是不让她跟我住一块,她生气后离家出走了。两天后我才把她给找回来。这样两个人还是一块住。她租的房子在西城,离我的学校很远的,经常早上六点坐地铁出门,晚上12点才能回到租住地,有时候早上两个人还要亲热做爱,做完实在不想起,那一段我常逃课。

  我们同居了整整三个月,白天上课晚上回去,却没有两口子的感觉。不过也算一段甜蜜的经历吧。以后有机会我想我还会尝试同居的。她和我同居时一直在给我写情书,写了一大本,我这个人比较懒,从来没给她写过什么。不过这本子我一直留着,现在想起来看看,还挺感动的。她现在在北电表演系读书。

  我们现在早不联系了,那会儿高考特别忙,她又搬了家,就这样疏远了。

  校园同居一族中有多少想到未来?答案是:要的就是现在。

  在采访中,一位北京名校男生的话颇有代表性:我跟女友同居有两三年了,她是新疆人,是学校成人教育学院的。她很漂亮,身材也不错,有着新疆女孩的风情和大胆。说实话,我跟她在一起就图她人漂亮,跟她做爱感觉也舒服。我的家庭算是高干,学历是研究生,她只是大专,这种学历家里人肯定不会同意,所以我也从来没想过要把她介绍给家人。

  大家住在一起都是彼此生理心理需要,未来十有###得分手。工作没确定,家里边也没有说,将来怎么样谁知道呢。反正现在我们是相爱的,是真心交付彼此的,这就够了。

  露水部落 刹那即永恒

  不在外面租房子,也很少到对方宿舍留宿过夜,只在情浓时开房、在宿舍或在林荫暗处你侬我侬,霎间的交会,也是同居的一种,不妨称之为露水部落吧。

  俊,某高校风流人物,校报主编,有“校园诗人”之称。据说追他的女孩有一个连。他从入校到快毕业时,有过数十个保持性关系的女性朋友。他有才华人也潇洒,家庭背景也不错,有很多女孩知道他的风流韵事却仍然期待一近芳泽。“时代不一样了,像俊这样的男生很受欢迎,因为他很有男性魅力呀”。这是很多女生的看法。

  笔者曾采访过一些北京的名校女生,她们大多生长在大城市,有的来自知识分子家庭。有许多人坦承见过网友,跟网友出去开过房,有社会上的,也在同是大学生的。用她们的话说“只是想多有些性体验,每个人都有性需求,多有些经验也没什么。说不好听点的,如果将来我找不着工作,也许还可以坐台呢。”她们对商业的性并不是很排斥。

  住在北师大13号公寓时,无论是白天或者是夜晚,总能看到校园林荫路上丛林中那一对对相依相偎的情侣。有男生在女生宿舍门口拥吻,也有一对对在草坪中唱情歌,弹吉它。图书馆附近和曦园的丛树地带就经常听到或看到一些性爱情节。听说馆后竹林里曾有男女生在那儿行云雨之事,有人听到了动静。至于凉亭木椅上旁若无人的温存缠绵在夜色来临时更是随处可见。两情相悦的天性,又岂受时间空间和自然条件的局限?

  锋是某名校赛艇队成员,一米九几的个子,属于体育特招生,是位跳远跨栏和十项全能高手。现在在清华读研究生。来自北京郊区的他跟我讲起过他的短暂情缘:

  我是在军训的时候认识了我生命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朋友。她叫玉,身高有162米,长相清纯白净、披肩长发,鼻翼旁有个小痣、非常可爱。她父母亲都老师,爸爸是南方某学院的院长。当时军训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