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忆昔花间相见时-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间诸词,述及由两情相悦而至离弃无依的,俯拾皆是。
无赖晓莺惊梦断,起来残醉初醒。映窗丝柳袅烟青。翠帘慵卷,约砌杏花零。 一自玉郎游冶去,莲凋月惨仪形。暮天微雨洒闲庭。手裙带,无语倚云屏。
西风一枕,梦里寒侵。一个又一个清晨,她在婉转莺啼声中独自醒来。昨夜愁酒残醉。头痛欲裂。睁眼见柳意如烟婷婷袅袅,映上窗棂。翡翠帘懒卷,帘外杏花想已飘落满阶。去年此时,共赏庭前满树花,粉融香砌,笼笼丛丛,落英顽皮,曾肆意装点他轻衫肩头。她痴痴凝望,一时忘我。
冶游步春露,艳觅同心郎。如今的他,已隔山,隔水,隔心。她不敢再想。曾经容颜如莲似月,一朝凋碎,不忍对镜。
光阴跌落一地水晶细屑,支离破碎。转眼黄昏,雨丝随风洒落庭除,寂寞无声。
等待的姿态竟可以这般娴雅端丽。轻倚云屏,手裙带。无语自凝咽。
鹿虔的这阕《临江仙》,末句最是传神。九个字,即描摹出佳人苦候,春闺空冷的无奈与无望。仿如亲见,近在眼前。
遥看当年。学而优则仕。堪堪春闱又至。春日曲江畔,绣鞍朱鞅,花团锦簇,恍若仙游。放眼望不尽,长安笙歌香雾里,风情何止万种。任君采撷。
才子与佳人,如绿杨遇春雨,彼此渴慕时日已太久,缘分仿如漫天飞花,扑人满胸满怀。金风玉露一相逢,他与她两情岂止欢洽。情爱与期许即如新芽蓓蕾盈盈萌动,伺机喷薄生发。船行顺风顺水,志得意满之际,入眼皆可亲可爱。
未忘昔日寒窗苦读,一朝及第即鱼跃龙门,风光大异。
晚唐诗人孟郊,曾逢“安史之乱”,年近五旬方得中进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吟》)他的诗句耐人寻思,传至今世仍新鲜凛冽。
诗人一生清苦,“拙于生事,一贫彻骨”。“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冰茹雪食,凄楚落魄一望惨然,却有一首诗作《登科后》倍觉惹眼: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彼时情爱如出笼鸟,占堤柳,圃上花,与那些踌躇满志的风流才子,“小语低声贺玉郎”的二八佳人一道,生怕佳期轻乎错过。赶趁着凑趣。
她本不爱风尘,只是被前缘所误。两情欢洽时,他认她做解语花,三生难逢知己红颜。指天画日发愿起誓。等我,接你回家。
缱绻恩爱时日无多,他即要登上茫茫仕途。她送他出门,转头重返香闺。枕上席间,馨香温暖依旧。渐转寒凉。春情潮水般退去。
一万年太长,无数笃信诺言的美丽女子,用痴心期许串起一段段冗长时间,目睹鸳梦幻灭。她,只是其中一个。尘埃无情,细细密密落满双肩。
霍小玉们,最终个个形容枯槁。今生为人,遭逢辜负,但使鬼魂去追索人间情债。
旧欢思想尚依依(2)
将终身寄附于文人才子的佳人们,得遇良人信守承诺,从此脱离欢场,哪怕布衣荆钗白头偕老者,仍属凤毛麟角。“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闺中怨词阕阕婉约凄楚,经由伤心人檀口亲自唱出,必格外动人心魄。
岁月如辞章轻轻翻过,时光由唐及宋。猛然惊见千古负心人杨孜,犹在书页间得意苟且。
《宋朝事实类苑》卷七十载,襄阳人杨孜,与万千学子一样,某岁来京师应试。一时流连秦楼楚馆,与一妓过从甚密,狎昵在所难免。
情浓意切,盘恒一载有余。所带银两眼看费尽,遂向与居妓女张口。感其情深意重,女人不曾犹豫,将自己数年积蓄全部拿出来资助情郎,一心一意以夫妻相待,盼望他一朝得中,娶她回家。从此告别歌舞生涯,相携到老。
后来,杨孜果真登第。可惜仕途伊始,即顿改前衷,非但不想娶她为妻,甚至开始发愁如何甩脱她的纠缠。一贫如洗无力报答她的一番相助之恩,又不愿让人指骂负心。左右为难。
人说世间最毒妇人心,落得此处,竟应变为最毒文人心。
百般无措之下,他开始骗说欲将她娶回家乡。自此后一切经过竟异常眼熟。当初杜十娘跟随李甲返乡,一路亦曾欢欣满怀,以为离梦圆之日愈来愈近,却未料行至半途负心人丑相突然露出。一怒而沉百宝箱,伤心尽头唯有独赴黄泉。
她如何告别昔日烟花地,如何在众姐妹艳羡目光里离开长安,如何一程复一程,与他如夫妻双双还乡般浪漫。襄阳在望。想象中,旅途愈是艰辛,她心底必愈是憧憬愉悦。
飞鸟尽,良弓藏。她只是一介弱质女流,文种尚且不明,她又怎比范蠡,关键时刻知晓进退。而况古往今来,一切爱中女子皆是蒙眼坠渊人。危险迫睫,仍痴迷向前。
离襄阳只有一个驿站的距离,家乡就在不远处。他忽然对她说,吾爱,到此为止。前已无路。我,因爱你而一直骗你,其实家中早有妻室。且家中妻子凶悍暴戾,定不能容你。你我回去不会有好结果。思来想去,莫如你我一道赴死。
生难相随,死可同日。愿来世再续前缘。
梁祝神话,不知蛊惑多少人,一任浪漫悲情迷汤般蒙蔽心智。人心最隐秘处的那扇悲剧情节暗窗,应声打开。死神于飘渺丝竹声中徐徐走来。
她信他,从未有变。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生难同衾死同穴,尸首岂知暖凉,白痴谎言竟至诱人坦然接受死亡,弃绝瑰丽生命。
她仍未犹豫。见她将毒酒一饮而尽,他面对即将离世的爱人,面色无改,上演最后的诓骗!
若你我同死,他说,应有家里人来为我收尸,而你的遗骸却将被弃沟渠,喂饲野鸦。花容娇躯一任支解。我心何忍。但为此故,我似当先葬你而后再追随地下。
杨孜即能登第,定比小女子我更熟读圣贤之书。设下毒计加害有恩于他的爱人时,他可曾念及那些教导他如何修身为人的言语?孔孟泉下有知当为之惊怒。不过,历朝历代,他们于那些无良文人,亦只是谋取仕途高就的垫脚石而已。
临死,她终于醒悟。你诳诱我到这里,竟设计谋杀我!她大声哭喊。又有谁听得见。此恨无穷无尽又怎样。花落尘中玉坠泥。生命如花,刹那生灭。
烧尽她的尸骨,他怀揣登第喜悦回乡省亲。一身轻松。
杨孜后来竟官至祠曹员外郎,集贤校理。我一直纳闷,如此缜密设计究竟于何处败露,竟致使故事如此清晰连贯,有缘完整昭示后人?莫非世外果真有眼,令其一时昏聩自曝罪孽?
离地三尺有神明。
人世原本荒诞无理。荒诞故事若此,多如江鲫。皆可佐证。
送君千万里(1)
宝马晓鞴雕鞍,罗帷乍别情难。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半妆珠翠落,露华寒。红蜡烛,青丝曲,偏能钩引泪阑干。 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薛昭蕴《离别难》
千古艰难唯一死。悲莫悲兮生别离。一死,一别,人生至难莫过于此。两者皆难在眷恋红尘,难舍当下。畏惧出发。一步迈出,即成殊途天涯。
清晓。门外马儿备好。已等候良久。门内千言万语别绪离情,依旧叮咛了又复叮咛。早已不知所云。你看,浓浓春情盈满闺阁,窗外春阳即将融融明媚。你怎忍心转身离去。千里万里,从此再见无期。
“鸡声茅店外,人迹板桥霜。”启程远行,为何总在清晨。
趋步相随,庭除玉阶下。夜露晓霜依然浓重,沾湿绣鞋罗袜,打湿了飘摆裙裾,贴在肌肤上阵阵凉意,引人寒战连连。彻夜燃烧的残烛挣扎未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昨夜与君合奏一曲清丝,曲终两心戚戚,相对垂泪。
春草萋萋欲漫道。马上的你竟未曾回首,不见我独自一人,仍摇袖伫立。离去的背影,已渐行渐远,马迹车尘终绝。
回程路,风雨几时起?吹翻一树树垂首温婉柳丝,摧落点点樱花。归去,已无泪。
况周颐《惠风词话》中说,中国樱花不繁而实,日本樱花繁而不实。认为这首薛昭蕴的《离别难》,为中国樱花入词之始。“此花以不繁,故益见娟倩”。稀疏寥落花事,最能映衬离别时刻的苍凉孤清。倒也相宜。
寂寂秋夜。一灯一人,一壁书。书卷应手开,一阕《离别难》清词如画,历历眼前。耳畔萦绕一曲《琵琶语》,悠悠往复,哀婉缠绵。世间浮华,盲动与执著,与苍凉古雅的诗词一经交锋,溃败涣散满地光影。
犹记那年春早,将行时。仿佛亦在黎明,你匆匆启程。春夜好长,由浅到深,复由深渐浅。宵深春却浅。万籁俱寂,静得唯有你我轻轻低语声。其实心下始终明了,就此一去,你我再难相见。说什么青山红袖,绿野乌巾,到得此刻方知一切皆成梦幻。
千里隔别,一海难逾。我非精卫。
与君一别,流水年华。泪纵能干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辞。倒不如索性不通消息。转头我为人妇,君为人夫。多好。只是,思量又有年。
你曾说,要带我去看京都的樱花,对吗?
思绪细密如丝,一绷即断。却能贯穿古今往来自如。多么神奇。当安静思考已成为奢侈,谁还能令我相信泪的真实。
无语。无人可语。
唐时灞桥,杨柳飞花,宋时驿路,寒梅傲霜。究竟在哪里,曾经怆然作别?对长亭晚,别酒一樽泪一盏。今生竟任我逐章逐节逐字逐行,翻遍辞赋歌诗,苦苦回忆。寻觅。而不可得。
读完薛昭蕴一首《离别难》,词促句短,凄楚凝噎之声似犹萦于耳。史料上说,此曲曾经一曲多名,《大郎神》《悲切子》,皆五言近体。唯有薛昭蕴这首是长短句。曲调既已失传,单从词句平仄长短感觉,倒是长短句更合悲音。
如是我闻。唐《乐府杂录》中记:“《离别难》,武后朝有一士人陷冤狱,籍其家。妻配入掖庭,善吹觱篥,乃撰此曲以寄情焉。初名《大郎神》,盖取良人第行也,既畏人知,遂三易其名曰《悲切子》,终号《怨回鹘》云。”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送君千万里(2)
《四库全书》本《能改斋漫录》卷一乐府名大郎神条云:“盖取良人行第也。既畏人知,遂三易其名,曰悲切子,又曰怨回鹘。乃以大为二,传写之误。”为何与丈夫排行有关,便畏人知?如此说来,《二郎神》词牌应亦由此源出。
柳永最早用《二郎神》词牌,传下一首咏七夕的佳作: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先写尽天上,再转述人间。柳七并未一味叹惋那段世人皆知的神话传说,对有情人难成眷属发一番通常感伤。却说,但愿年年今夜,无论天上人间,望有情人相会,尽享快乐时光。人情暖暖。其心太软。
一年一度相逢,短暂欢聚过后又要分离。何乐之有。
次次如期离别,仿佛来不及愈合的伤口,必须在界定好的时辰被迫重新揭开。痛,若有定时,屡屡经受,是不是最终便会麻木不仁?于麻木不仁的疼痛中寻找快乐。真相如疤。
当衷情厮守被至高无上的权力弹珠般随意拨弄,个体命运完全无力主宰。任何抗争皆自不量力。任何奢望都是海市蜃楼。生离死别一如台风海啸,万里行船注定遭逢。掀翻一切共济扁舟。
一别以后,相思无底,似海深。
想当年初创此曲的宫人,于后世未曾留下名姓,若非此曲,即连事迹亦无以存留下来。她是历史恒河中极渺小不足道的一粒沙尘。
她与上官婉儿一样,被没入宫掖。却没有上官婉儿那样的性情和机遇出人头地。丈夫惨陷冤狱,自身被籍没为奴,匆匆一别已成永诀。
他和她,连牛郎织女亦不如。唯死艰难,她虽苟活于世,却早已生不如死。思及过往夫妻恩爱相谐,偷偷泪洒箫管。
他,是她的良人啊!是她从了姓氏,连了心血,仰赖为天的男人。如今,人鬼殊途,尘世阴间两茫茫。
一朝女皇,为着改天换日,不知错害了多少无辜性命。他,不过是万千不幸中的一个。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要维护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必得采取极端残酷的高压政策。武则天最怕就是谋反,故而鼓励告密,甚至给予重赏。即便是诬告,对于告密者亦不予制裁。于是,一时间冤狱盛行。上至宗室公卿,下至末职小吏。人人自危。昨日鼎盛朱门,今天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屡见不鲜。
一旦蒙冤,忠臣亦往往难以经受酷吏严刑,最终屈打成招。
时有狄仁杰等一干良臣,亦被酷吏冤狱折磨,九死一生。最终侥幸得以逃脱,虽落得个被贬官职的结局,总还算保住了性命。家小亦无碍。
最终拯救他们的竟是一九岁孩童。彼时乐思晦已得罪受诛,家人亦如作《离别难》的宫人一般被没入宫廷。乐思晦只有九岁大的儿子抓住机会,冒死向武则天面陈冤情,指名来俊臣酷刑逼供,致使众多忠臣含冤认罪。武则天方才有所醒悟,既而饶了狄仁杰等一干人的性命。
得此奇遇的人又能有几。武朝时期,惨遭陷害,殃及宗族的冤案不可尽数。全家抄斩,共赴黄泉倒也罢了。最难即如这作《离别难》的宫人,至亲骨肉被迫阴阳相隔。留在世上有知有觉的她,将如何熬过余生?觱篥幽幽,夜夜如泣如诉,回响在深宫。
与致死夫君的女皇近在咫尺,却仍要常常吹奏觱篥愉悦仇人。她太弱小,无力为夫报仇。凄楚难奈处,自家作个曲子纪念夫君,被人知晓亦罪该万死。一曲满含生离死别,无限怅恨的乐曲,竟不得不几易其名。
你在天上微笑。笑我,在这秋夜里一遍遍问自己。人生,为何如此艰难?
不道离情正苦(1)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深夜下起秋雨,淅淅沥沥。白日里繁芜喧嚣的街衢终归沉寂。空巷高墙,院宇重重,苍黑色伟岸梧桐安静伫立。一任秋风吹撼,秋雨淋漓。
没有月光,没有星光。唯有偶尔划过天际的洁白闪电,瞬间照亮满城屋脊飞檐。峥嵘料峭。
高墙内,一点烛火映透红窗。玉炉香兽喷吐袅袅青烟,台上并立红烛清泪涟涟。枕上佳人愁眉惨淡,鬓发堆云。辗转难眠,千思万绪萦上心头。侧耳听,窗外秋雨细密,落在梧桐叶上,一叶一声。絮絮如诉。
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即化用于此。源出此语的还有聂胜琼《鹧鸪天?寄李之问》中的末句——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原为宋时汴京著名歌妓,艳名正炽时遇到词人李之问,两人一见倾心。李之问临行,聂胜琼曾在莲花楼为他饯行。因一句唱词“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竟致使李之问不忍离别,于汴京更多盘恒有月。缱绻绸缪。
一首《鹧鸪天》,他上路之后,她再寄给他。他在半路上接到快马加鞭送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