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火中的外交官: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纪实-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耐怀鎏氐闶牵菏乖鼗哂兄缫埂⑷旌颉⒍嗄勘旯セ髂芰Α…2A(目前B…2只有B…2A型)隐形战略轰炸机采用先进的全球定位辅助瞄准系统,专用来投放第四代制导炸弹。专家判定,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使用的就是这种炸弹。
但是,B…2A隐形战略轰炸机对我驻南联盟使馆究竟投了几枚炸弹,一些军事专家们尚有争议。从技术上分析,有的专家认为,投了不止五颗,很可能是六颗制导炸弹。从B…2A隐形战略轰炸机的弹舱结构布局来看,两个弹舱并排位于机身正下方纵轴线的两侧,每个弹舱在其旋转式发射架上最多悬挂八颗炸弹,总共可挂十六颗。为保证飞机稳定飞行,所有炸弹或导弹都必须对等对称地悬挂在两个弹舱内,无论是投弹前,还是投弹后,均须如此。这意味着,B…2A隐形战略轰炸机不可能只带五颗炸弹,也不可能还留一颗带回去。可以设想,这第六颗炸弹要么已经钻到地下,而入口被建筑物破宅掩盖;要么返航时弃之入海底,沦为水中定时炸弹。
我和特别小组成员一起查看轰炸情况,是根据弹坑确认为五颗炸弹。惟一没有弹坑的炸弹是从半地下室的窗户钻进地下大厅的,而那里又炸得最厉害。如果是六颗,那么很可能从半地下室的窗户钻进食堂兼俱乐部的炸弹不是一颗,而是两颗。
总之,不管是五颗还是六颗炸弹,从投弹数量、投弹布局来看,这次轰炸是精心策划的。而打击之烈,下手之狠,从北约轰炸南斯拉夫以来,实属罕见。
那一颗针对大使的炸弹缘何不炸?(1)
在美国和北约轰炸使馆之后,为了弄清大使官邸内那颗未炸之弹的情况,我们特地请南斯拉夫专家来实地勘察。他告诉我们,炸弹由于惯性和巨大的冲击力会钻入很深的地下,遇到坚硬的岩层还会拐弯,所以现在很难断定它在地下的位置,需要专门的仪器进行探测。专家估计,这颗炸弹没有定时装置,引爆装置已经失灵,它躺在地下,没有剧烈的震动,不会爆炸。
由于使馆地下还隐藏着未炸的炸弹,由于这块地方是驻南斯拉夫使馆外交官们的伤心地,征得国内同意后,驻南联盟使馆决定放弃被炸使馆这块地方,另寻新地建设使馆。
中国被炸使馆的位置是新贝尔格莱德樱花路3号。这里不但交通方便,而且距离多瑙河和著名的萨瓦河、南联盟政府以及老贝尔格莱德繁华的商业区都不远。有外商打算在被炸使馆旧址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兴建一座豪华的银行;日本和津巴布韦在炸馆之前已决定在附近地段建造馆舍。但在炸弹移走前,谁也不敢破土动工。被炸使馆后面住宅区的居民们,更是时刻担心这个“瘟神”突然发作,也担心其在出土过程中会随时爆炸。
据我驻南斯拉夫记者赵文城报道,五年之后,为了将这个“瘟神”安全移走,塞黑政府拨款15万美元,军方做了长达几年的准备工作。2004年6月17日,塞黑军方的排弹专家和贝尔格莱德的一家公司携手开始了“排弹”工程。工程进展超乎意料地顺利,到7月1日便告结束,比预定工期提前半月完成。工程进展如此顺利的原因是,炸弹埋藏点比预计浅十多米,而且弹头朝上,斜卧在大使官邸左侧柱子地基之外。这样的位置十分便于挖掘,也不用排水。据了解,排弹专家马尔蒂诺维奇动用了三十多人、两辆推土机和两辆挖土机,在两周时间内挖掘了2500多方土,挖出一个面积十多平方米的大坑,那个沾满泥巴的灰色“瘟神”终于被排除。由于工程进展意外顺利,政府拨给的款项节省了大半。
马尔蒂诺维奇向记者介绍说,美国的这颗炸弹全长米,重量达950公斤。美军B…2隐形轰炸机投下的这枚炸弹击穿了中国使馆内两层楼的大使官邸,又打透官邸地下室的地面,80度倾角钻入地下,接着又在地下沿弧形轨迹钻行14米,并掉头向地面突进了一段距离,遇到官邸地基的坚硬立柱后才停了下来。据悉,这种炸弹又称GUB…31型精确制导穿透炸弹,由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制导,具有全天候、自动跟踪的功能。这同我国一些专家的评估完全吻合。
马尔蒂诺维奇说,炸弹在地下钻行过程中,引信被点燃烧毁了,弹体上的稳定翼部件以及弹尾的“惯性—全球定位”制导套具已脱落。马尔蒂诺维奇强调,这枚炸弹内装填着450公斤高爆炸药,幸亏当时它没有爆炸,否则肯定会将大使官邸彻底摧毁。7月1日,炸弹被排除后,塞黑国防部长达维尼奇向新闻界宣布:“五年来,在原中国大使馆废墟内这颗未爆炸弹始终威胁着新贝尔格莱德居民的安全。但从今天起,人们晚上可以放心睡觉了!”
据塞黑有关部门7月2日宣布,这枚未爆炸弹已于当天上午11时运抵贝尔格莱德西30公里处的巴里奇小镇,交由“第一火花”化工厂处理。化工厂将对这枚炸弹进行溶化回收处理。具体办法是:制作一口大“钢锅”,将炸弹的固体炸药药仓放入锅内熏蒸。当水蒸气温度达到摄氏95度时,仓内的固体炸药就会溶化成液体慢慢流出。这些液体炸药经冷却后又恢复成固体炸药,可作民用。专家指出,按这种方法处理未爆炸弹,不但可以废物利用,还不会污染环境。而塞黑有关工厂在处理未爆炸弹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会出现闪失。
馆难发生后,有人曾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是否要吓唬你一下,故意使炸弹不炸?”我想,通过以上介绍炸弹型号、性能,就不难回答这个问题。同样型号的炸弹,投掷到使馆都爆炸了,而投掷到大使官邸,却保证不炸,我想,恐怕美国的先进技术也做不到。如果想跟我开个玩笑,美国送给我的这个“礼物”未免太“贵重”了吧!我想,炸弹,尤其是这种高技术的“精灵炸弹”,同任何机械设备一样,都有出故障的时候。这颗炸弹不炸,完全可能由于引爆系统失灵。南斯拉夫专家们说,美国这种炸弹投掷后不炸的概率小于十分之一。而我得以幸存,也完全是受惠于这种“技术故障”吧!
轰炸后的使馆,景象十分凄惨。昔日整齐庄严的使馆已成残垣断壁,院子里一片狼藉,残砖断瓦到处堆积,通道被堵塞。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有的被废墟掩盖,有的也成为“残花败柳”。那棵从福建移来的桂花树,也被压在残破的水泥板下,想来它在那里呼救、哭泣。看着昔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被糟蹋成这个样子,我们的心在流血。可是,从使馆的正面看上去,有些烟熏火燎的痕迹,但保存尚且完好。这往往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使馆受到损毁,但破坏不大呀!在国内看电视画面,如果只照正面,往往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这也就是北约轰炸的高超艺术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那一颗针对大使的炸弹缘何不炸?(2)
目前,隐藏在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院内的炸弹已经清除,这块土地将移作别用。中国驻塞黑新使馆将移至乌日策街25号大院。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将来在被炸使馆的旧址上放一块石头,上面刻上几个字: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遗址,三人遇难,二十多人受伤,刻石留念。
同志心,手足情(1)
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同志牺牲了。北约炸弹窒息了他们激情燃烧的生命。他们是那样年轻,他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啊!按照这一事件策划者的原意,黄泉路上,我是应当和他们结伴同行的。只是因为一个偶然,千分之一的偶然(据称,北约投掷的炸弹中,一千枚中有一个失灵不炸),我幸存下来。五年多过去了,关于他们,我竟然没有写下一点文字。现在,我想弥补自己的疏失,写点东西,笔又是如此凝重,如此艰难。
邵云环是1999年3月15日来到南斯拉夫任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距3月24日北约开始轰炸南联盟仅十天,离她在北约炸馆中遇难仅一个月零二十多天。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我和她接触和交谈也只有三次。但这三次交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是她刚到贝尔格莱德。她的丈夫曹荣飞带她到我的办公室,介绍说,这是他爱人,到贝尔格莱德新华分社任记者。我和她寒暄了几句,没有多谈,我忙着我的事。她也就忙着去同使馆其他同志,尤其是过去在南斯拉夫工作过的“老塞尔维亚”们打招呼去了。第二次是使馆会餐,使馆邀请她和她的儿子曹磊参加。她和我同坐在一张桌,席间聊起家常,我得知她是黑龙江省佳木斯人,我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我们算是同乡。她在中学时代,就适逢“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青年学生上山下乡的大潮中,她到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当工人,这也是上山下乡,接受“工农再教育”。1971年,大学开始招工农兵学员后,她被推荐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学习塞尔维亚语。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1983年5月到1985年5月,她被派往中国新闻学院进修英文,回新华社后,在参编部从事英文翻译工作。1990年到1993年,她曾在贝尔格莱德任新华分社记者。这次是她第二次来南斯拉夫工作。她精通塞尔维亚语,英文也不错。我说,你来贝尔格莱德工作是驾轻就熟。她说不能这样说,形势发生变化很大,今日的南斯拉夫已非昔日,尤其在战争环境下,对每一个记者都是新的挑战。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用两个字概括:文静。她四十多岁,从她的谈话和举止中能看出人事沧桑的磨炼。她白皙秀美的脸,表情是那样沉稳,那样文静。这种稳和静,是知识的沉淀,是智慧的内涵,是经验的积累,是磨砺的浓缩,是生活的透析……这就是水静流深啊!
在那漫天轰炸的日子里,她忙于报道和写作,早出晚归,很少见面。间或通过她发出的稿件,她的采访,了解她的工作。我记得,有一次她采访南斯拉夫联盟副总理利利奇,专访的标题是:“我们要和平,但决不屈服。”利利奇指出,实际上,北约轰炸与科索沃问题毫不相关,同阿尔巴尼亚族要求独立的目标也没有任何关系。惟一有关系的就是美国总统克林顿所说的要维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利益。北约寻机制造混乱,实际上是给自己寻找继续存在的理由。他说,一个大国口口声声讲人道和民主,但它们自己却在做着最无人道和最不民主的事情。利利奇的话,是分析,是揭露,也是抨击。在美国和北约轰炸南斯拉夫之初,美国和西方的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南斯拉夫当局在科索沃制造人道主义灾难,对阿族进行种族清洗。应当说,也确有不少人被西方的宣传所迷惑,认为北约伐南是正义之师。利利奇一语中的,指出问题的实质所在。而采访者不久罹难,为她的采访,为利利奇的话,做出血与泪的诠释。
我和邵云环第三次晤谈是3月底。她来找我,说要就使馆撤侨工作写一篇报道。我对她说,使馆为华侨的安危,为撤侨确实做了大量工作,但我想这是使馆的职责,对外报道是不是就不必要了。她说,华侨的安危,国内十分关心,使馆这方面的工作,也有让外界了解的必要,还是报道一下为好。我被她说服了。我把北约轰炸前后,使馆这方面的工作做了介绍,她做详细的记录。此后,她又找了办公室主任刘锦荣一秘、负责领事工作的张存良随员。稿子写好后,她又来征求意见,我看了一遍,觉得写得不错,没提什么意见,随后又去征求刘锦荣的意见,然后才发回新华社。发稿后,她又特地把稿子复印件送我,此稿我一直保存。在以后的日子里,关于使馆撤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想,邵云环,一个正直公正的记者的报道立为存照,可为佐证。岁月如流,抹去了多少往事的记忆。但这件事,留下深深的印痕。
我同邵云环再见面,那已经是5月7日夜晚,她从危楼内被抢救出来,脸上血迹斑斑,伤痕累累,已经停止了呼吸。我当时脑子里有一个念头,希望邵云环是暂时的休克,到医院后会抢救过来。我希望看到她那忙碌的身影,看到她那充满深情的报道。她被抬上急救车,人们闪出一条道来,急救车风驰电掣而去。当我为了寻找武官任宝凯,到医院太平间去查验遗体,又一次见到她,我知道,她走了,永远地走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同志心,手足情(2)
5月10日,在贝尔格莱德新公墓殡仪馆举行追悼大会,我国使馆的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还有众多相识和不相识的南斯拉夫友人来同她的遗体告别。哀乐声中,躺在鲜花翠柏中的她仿佛睡着了,脸上虽有伤痕,表情依然那样安详,那样文静。仿佛长期紧张地工作,她太劳累了,需要好好地睡上一觉。她还活着,永远地活着。
5月12日,我们把她和许杏虎、朱颖的遗骨,还有那些伤员们送上专机,目送他们飞回北京。党和人民对她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主席亲临新华社悼念她,对她的儿子曹磊说:“你有一个英雄的母亲,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参考消息》报社在纪念她牺牲周年的社论里写道:“邵云环走的是一条在党培养下百炼成钢的英雄之路,是一条以身报国的奉献之路,是一条为了人类的共同理想呼唤和平的正义之路。”
许杏虎于1998年7月到贝尔格莱德任《光明日报》首席记者。作为记者,他的业务是独立的,且住在馆外,见面不多,只是一般地寒暄而已。北约开始轰炸南斯拉夫之后,他考虑到住处离南联盟的军事设施较近,不够安全,就住到使馆的客房里。虽然他很忙碌,东奔西跑,忙于捕捉新闻,现场报道,但见面还是多起来,有时休息,还一起在院子里散步、聊天。
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朴实。他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真实的他自己。他1968年生于江苏省丹阳县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于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塞尔维亚语,毕业后分配到《光明日报》社工作。虽然他学习外语,就职于上层建筑部门,又身穿洋装,出国当记者,但他的身上仿佛带着偏远山村的稻谷香,带着家乡袅袅炊烟的气息。这种朴实,在浮华喧嚣的世上,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似已不多见,更觉难能可贵。
在工作上,他给我印象颇深的是他的敬业精神。在北约开始轰炸后,他不畏艰险,忘我工作,哪里被轰炸,硝烟未散,他就出现在哪里,发回有现场感的报道,拍下许多珍贵的照片。同他一道采访的记者讲述许杏虎在采访中曾遇到的险情。有一次,当他现场采访贝尔格莱德一处被炸机构时,北约飞机又对这一目标进行第二次轰炸,幸好他们及时躲避,没有受伤。还有一次,他驾车外出采访途中突遇北约空袭,一颗炸弹在他前方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和横飞的弹片几乎将他的车掀翻,但他没有退缩。他还多次深入到北约高密度轰炸的科索沃地区进行战地采访。在轰炸时期进入科索沃,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确实很危险,北约随时可能轰炸,有时不择目标,既然可以轰炸拖拉机,为什么不能轰炸小汽车呢?他曾说过:“我是学塞尔维亚语的,在战地进行报道是我的荣誉,更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再危险,也要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人们常说的敬业精神,这种敬业,包含着对工作的执著,对事业的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